第 72 章(1 / 1)

北宋撈兄日常 阿洙洙 13552 字 2個月前

蘇軾神神秘秘一笑,低聲道:“自然又是一塊硯屏石。”

蘇轍:……

他聽到了自己心碎的聲音。

蘇軾瞧見他不說話,以為他是因他們兄弟齊心而感動:“八郎,你是不知道,你因不到兩年的時間官升幾級,鳳翔府的人都知道了,眾人更說你與歐陽修歐陽大人一樣,喜歡硯屏石。”

“一開始我還不大相信,今日看來我這禮物沒有選錯。”

說著,他更是笑了起來:“硯屏石並非鳳翔府特產,你是不知道我為了尋這塊硯屏石花費多少精力,這才尋了一塊像樣的硯屏石。”

他往蘇轍書房僅剩的一塊空地一指,道:“到時候我送你的那塊硯屏石送來之後,就擺在這兒好了。”

蘇轍:……

這是他書房唯一的一塊淨土啊!

蘇軾更是拍著他的肩膀道:“八郎,看我對你多好?你是不是感動的說不出話來?”

蘇轍強撐著笑點了點頭:“是。”

他想,這硯屏石價格不菲,蘇軾已花錢買了,他總不好說些喪氣話:“不過六哥,我們兄弟之間不必見外,你以後就不必破費。”

“對了,你那些鳳翔府的同僚都知道我嗎?”

“是了!”蘇軾重重點了點頭,面上帶著驕傲之色:“你是不知道,彆說鳳翔府,我一路從鳳翔府走來,不少人都說起你來,說你才學出眾,年輕有為,更說你能成為第二個王安石。”

“哼,叫我說,你比那王安石強多了。”

“我雖未見過他,卻也知道這不是個好人,幾次遇刺,如今灰溜溜回老家了!”

蘇轍猜測他最後送出去的那封信並沒能送到蘇軾手中,故而蘇軾也沒看到他信中所勸的那些話,不過也好,有些話當面說更為合適:“六哥,你為何不喜歡王相公?”

蘇軾正色道:“他的一些想法簡直是匪夷所思……怎麼,八郎,你很喜歡他?”

蘇轍想了想,正色道:“說不上喜歡,卻也說不上不喜歡,隻是覺得王大人這人很厲害,實在叫人欽佩。”

“人人都說他是奸臣,是因爹寫的那篇文章和背後有人以訛傳訛。”

“若他真是奸臣,如何舍得辭官回鄉?他那個位置,若想要收受賄賂,簡直易如反掌。”

說著,他更是將王安石的變法內一條條說與蘇軾聽,不說讓蘇軾讚同王安石變法,起碼內心不要那麼抵觸。

凡事講究個先入為主,蘇軾卻根本聽不進去他的話,不管他怎麼說,都認為變法是不可取的。

蘇轍:……

得,又是一頭強牛!

他耐著性子道:“……那好,六哥,我問你,若有朝一日王相公身居高位,且官家也支持他變法,這變法是勢在必行,你會怎麼做?”

蘇軾認真想了想,正色道:“那我還是會反對他變法的。”

“我勤學苦讀二十年,可不是為了當官享福的

,也是想為老百姓謀求福利。”

蘇轍又道:“那因為你的反對,會遭到貶官呢?”

“那我也在所不惜!”蘇軾這話說的是鏗鏘有力,想當初他未入仕之前,隻覺得清廉如張方平等人簡直是叫人想不明白,但如今見得多了,看得多了,便明白張方平等人為何會這樣:“不過是貶官而已,又不是要了我的命?又有什麼可怕的?”

“我大宋山河廣闊,地大物博,各地美食大不相同,若能多走走看看,嘗儘天下美食也未嘗不可。”

說著,他更是笑看了蘇轍一眼,道:“再說了,不還有八郎你嗎?”

“你從小到大就是個沉穩聰慧的性子,永遠會在恰當的時候做出最合適的選擇,雖待人真誠卻也八面玲瓏,你這樣的性子,可是不愁升官的。”

“我是你一母同胞的親哥哥,就算旁人沒有看在你的面子上照拂我一二,可以你的本事,卻也不會讓我吃苦的。”

蘇轍:……

好家夥。

他從來沒有這樣無語過。

他隻覺得曆史正在一點點與現實重合,正色道:“六哥,話不能這樣說,從前我剛跟著娘啟蒙時就得娘教導過,求人不如求己,你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

蘇軾看著他,笑道:“八郎,你這樣著急做什麼?”

“我開玩笑的!”

蘇轍:……

好家夥!

他是更無語了。

他更知道許多時候玩笑話那可都是心裡話。

但他想著他們兄弟兩人闊彆將近兩年的時間見面,有些事情不好太較真,沒打算繼續這個話題,隻道:“六哥啊,你還是和從前一樣。”

坑弟不含糊。

蘇軾也跟著笑了起來:“你還不是與從前一樣?”

他繼而說起自己在鳳翔府的見聞來,簽判一職雖不高,卻也能學到不少東西。

當然,他向來秉持著在其位謀其職的原則,既是休沐,則不願多談論公事,隻說起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來:“我記得原先我們小時候很喜歡吃肉夾饃,覺得眉州城東的那家肉夾饃是一絕,不曾想到了鳳翔府,那裡的肉夾饃味道更好,肉汁鮮嫩,口感豐富,價錢與眉州也是差不多的。”

“鳳翔府除了肉夾饃出名,還有千層油酥餅味道也很好,一層一層的,每一層都很酥,我原想著帶些來給你嘗一嘗,可是那酥餅放兩天就皮了。”

“還有葫蘆頭,八郎,你可知道這葫蘆頭是什麼東西?用的是豬下水做的,我第一次聽說這東西很是嫌棄,可後來嘗過一次,卻是一發不可收拾……”

說來說去,他感興趣的都是吃食,連他的兒子蘇邁都得往後靠一靠。

蘇轍笑著聽他說話,時不時笑著接上兩句,覺得很是幸福。

兄弟兩人說了足足兩個時辰的話,若非元寶來說又到了用晚飯的時候,他們兩人還能繼續說下去。

因蘇軾一家歸來,晚飯仍是豐盛。

軾邊吃邊陪著程氏與蘇洵說話,氣氛是其樂融融。

有了孫兒,程氏對蘇軾,王弗就不怎麼稀罕,即便蘇邁睡著,她嘴裡念叨的也多是蘇邁,更是忍不住對蘇轍與史宛道:“……瞧瞧邁哥兒多可愛,說起來你們成親也有些時日了,得加把勁才是。”

“從小六郎與八郎感情就好,其中也有他們年紀相仿的緣故,若孩子們差著年紀,關係就沒那麼好了。”

“你們啊,得早些給邁哥兒添個弟弟或妹妹才好。”

蘇轍:……

史宛:……

他們直到今日尚未圓房,哪裡來的孩子?

雖說他們對對方並無排斥,甚至是略有好感,卻也沒到圓房的地步。

蘇轍為程氏夾了一筷子白灼黃魚,笑道:“娘,凡事不可操之過急,得順其自然才是!”

程氏掃了眼史宛,這才驚覺失言,道:“你說的是,不著急的!”

用完飯,蘇軾還打算跟著蘇轍到書房說說話。

誰知蘇轍卻已下起逐客令來:“六哥,你舟車勞頓辛苦了,好好休息,反正你過了元宵節才會離京,咱們兄弟兩人多的是敘舊說話的機會。”

蘇軾笑道:“你這小子!”

“若是你我皆未成親,我今晚上肯定是要賴著與你一起睡覺的。”

這話嚇得蘇轍連連後退。

從小到大蘇軾的睡相就不好,他已領教過多次。

等著回房之後,史宛都察覺出蘇轍心情很好。

甚至連他坐在榻上看書嘴角都是帶著笑,可見心情是十分愉悅的。

翌日,蘇轍就陪蘇軾去了歐陽府上。

經孫神醫診治之後,歐陽修的眼疾與身子已好了許多,整個人看起來精神不錯,看到蘇軾歸來更是十分高興,甚至道:“……你與子由一人是狀元,一人是榜眼,不過相差一名而已,如今子由已是六品京官,可你尚在鳳翔府當差,你心中莫要不平,為官之道與念書是差不多的,急不來,你的性子多在地方上曆練幾年也是好事。”

他仍是真心為蘇轍兄弟兩人考慮。

蘇軾拱手道:“大人放心,學生就算嫉妒天下任何人,卻也不會嫉妒八郎的。”

“八郎能夠高升,學生比誰都高興。”

歐陽修見他們兄弟依舊如從前一樣,頷首道:“如此就好。”

這次蘇軾回京,自也是要給歐陽修備上禮物的。

他送給歐陽修的也是一塊硯屏石。

歐陽修知曉蘇軾為他尋到了一塊宛如仙人指夢的煙灰色硯屏石,則十分高興,更是留他們兄弟兩人在歐陽府上吃飯。

蘇軾又是道謝,說想去看看歐陽發再回來用飯。

歐陽修自是一口答應,直道:“你去吧,子由留下。”

等著蘇軾離開後,歐陽修這才開口道:“子由,你可知道今日我將你留下所為何事?”

蘇轍想了又想,還是道:“學生不知。”

歐陽

修看著眼前的少年郎,不得不承認他是極優秀的,優秀到他覺得再過上二三十年,大宋人人皆知蘇子由,而忘了他們這些人。

好一會,他才緩緩開口道:“你既不知,那我便提醒你幾句。”

“王安石離京,是不是與你有關?”

蘇轍微微一怔,旋即卻道:“是。”

頓了頓,他更是道:“學生不敢欺瞞您,隻是學生不明白,這件事您怎麼知道的?”

歐陽修笑了笑,愈發覺得他是聰明絕頂。

他不過二十歲左右就已有如此城府,隻怕不久的將來,朝中無人能與他相爭:“其實我也隻是懷疑而已,王安石雖才學過人,但因這幾年他推行變法一事,與他交好之人並無幾個。”

“曾鞏你是知道的,他是我的學生,從前與王安石交好,可因曾鞏與我一起上書反對變法,如今王安石與他都沒了來往。”

“可王安石卻唯獨對你另眼相看,他離京那一日,他的長子還專程與你辭行……若是沒有受到你的恩惠,他們父子何至於此?”

說著,歐陽修的神色漸漸嚴肅起來,直道:“我聽到王安石離京的消息就覺得驚愕,我當初也曾提攜過他,對他的性子是有幾分了解的。”

“他這個人雖聰明,卻更執拗,即便撞南牆撞的是頭破血流都不肯回頭的,突然離京,想必是受了高人指點。”

“我思來想去,就猜到他背後的這個高人是你。”

蘇轍是愈發覺得北宋是高人如雲,沒一個簡單的。

他更覺得,今日歐陽修專程將他留下來可不是隻為了說這些的。

果不其然,下一刻歐陽修就道:“子由,你為何要幫他?”

蘇轍身上一直有種淡然如水,溫潤如玉的氣質。

他一直感念歐陽修對他們父子三人的提攜之恩,所以每每歐陽修說什麼,他都是順從的,如今卻道:“大人覺得學生不該幫他?”

歐陽修點了點頭。

雖一早蘇轍都知道政客都是殘酷的,但如今還是有幾分意外的:“以大人的聰慧大概也能知道王相公是不會放棄的,當初行刺之人見他如此執拗,也不會放棄。”

“學生猜測,不出一年,王相公就會死於非命。”

“是,就算如此,我依舊覺得你不該救他。”歐陽修的眼神落在窗外,今日仍是大雪簌簌,可他的面容卻比窗外的天氣還要冷上幾分:“因為我知道,他若不死,以他的心智很快會卷土重來,到時候他的變法之策會愈發周全。”

“官家如今年紀大了,身子也不大好,也不知還有多少年的活頭。”

“以如今之勢看來,巨鹿郡公被立為太子的幾率很大。”

“新皇一旦登基,難免會有所動作,到時候再加上變法,你覺得死的會是一個兩個人嗎?隻怕是數不儘的老百姓。”

“還是你們覺得,隻靠變法能解決我朝內憂外患的境況?”

蘇轍知道曆史上的歐陽修就是不折不扣的保守派

(),卻還是道:可成與不成?()_[((),總要試一試才能知道的。”

“朝廷既已是內憂外患,那就一點點解決,總不能因問題多就不解決了。”

道不同,不相為謀。

王安石也曾是歐陽修的學生,歐陽修從前覺得王安石不可小覷,但如今卻覺得蘇轍更叫他擔憂。

他更是覺得王安石眼光毒辣,當日若真叫王安石說服了蘇轍,這兩人聯手,隻怕後果不堪設想。

蘇轍大概猜到他在想些什麼,直道:“還請大人放心,學生與王相公不一樣,並不是那等看不清局勢一股腦非鬨著要變法之人。”

“就好像小馬過河。”

“如今我站在河的一端,想要過去河的另一端,如今在河水湍急,且不知道深淺的情況下,不會貿貿然行動。”

“若真要過河,略行幾步,察覺不對就會轉身回來,不會以身涉險,更不會踩到河中無辜的魚蝦。”

河中的魚蝦指的就是北宋無辜的百姓。

他看著歐陽修的眼睛,正色道:“還請大人放心,學生與王相公到底是不一樣的。”

歐陽修雖微微點了點頭,卻還是長長歎了口氣。

很快,歐陽發就與蘇軾一塊來到了書房。

幾人略說了幾句話,就開始用飯起來。

席間仍是其樂融融。

可等著出了歐陽府大門,一上了馬車,蘇軾就道:“八郎,方才你與歐陽大人在書房裡說了些什麼?”

他掃了蘇轍一眼:“我隻覺得你們在書房說完話後,氣氛好像就有點不一樣了。”

蘇轍直道:“沒什麼。”

蘇軾微微一愣:“八郎,我一直以為我們兄弟兩人不管身在何方,不管時隔多少年見面,我們之間的關係都不會有任何改變。”

“如今不過將近兩年的時間沒見,就已生分了是嗎?你就有事情瞞著了我是嗎?”

蘇轍:……

好家夥!

他這六哥的確是不一樣了,都會用苦肉計了!

他掃了蘇軾一眼,道:“六哥,這件事你還是不知道的好。”

“你放心,我們之間的感情如你想象中一樣堅若磐石,之所以有些事情不告訴你,是為你好,難不成你覺得我會害你嗎?若你這樣想,那我也無話可說。”

他主打的就是一個用魔法打敗魔法。

果然,蘇軾聽了這話是無話可說,畢竟從小到大蘇轍瞞著他的事兒也不少。

到了第二日,蘇轍該去府衙當差。

蘇洵則陪著蘇軾拜會一些官員與長輩。

期間,蘇軾也做過幾篇文章,眾人是稱讚不已,比起當初高中時,蘇軾的文章平和沉穩了許多,隱隱有了蘇轍文章的影子。

到了除夕前幾日。

蘇轍也休沐了,便提議一家人前去城郊寺廟住上兩日。

他知曉程氏如今雖覺得日子幸福美滿,可在程氏心裡,卻一直惦念著早夭的一兒兩女,時

() 常去寺廟為那三個孩子祈福。

即將過年,他並未將話點明,直道:“……六哥六嫂難得回京一趟,我聽說城郊有個寺廟有溫泉池子,不如去住兩日,泡泡溫泉,身上也能舒服些。()”

蘇軾向來對各種稀奇事兒都很感興趣,聽說那寺廟每個院子都有個小溫泉池子,連連稱好:雪天泡澡,我還沒體驗過了。⊿()⊿[()”

翌日一早,一家人就出發了。

蘇轍扶著史宛登上馬車,正打算上馬車時,蘇軾就道:“八郎,今日我們兩個一起坐馬車!”

這人絲毫沒意識到自己是個電燈泡,笑著道:“我看八弟妹很喜歡邁哥兒,不如就要他們三人一起坐好了。”

史宛掀開窗簾道:“如此甚好。”

“有邁哥兒陪著,也免得我路上無聊。”

王弗這才帶著蘇邁登上馬車,一上車更是連連賠不是:“你們新婚燕爾的,郎君卻時常霸著八郎……”

史宛卻道:“嫂嫂見外了,從前我就聽娘說過六哥與郎君好的像一個人似的,他們兄弟兩人難得見面,想要多說說話也是人之常情。”

王弗莞爾一笑,隻覺得自己這個弟妹也是個知書達理的。

雪天路滑,馬車駛的很慢。

蘇軾時不時撩開窗簾看向外面,頗為懷念道:“八郎,你還記不記得當初我們在天慶觀念書時的事?那年我們過完年返回天慶觀,雪天路滑,馬車上不去,可我們兩人卻是一邊背書一邊走上去的。”

“等著我們上去之後,發現隻有我們兩人與八姐夫三人而已。”

“如今想來,當初我們真是厲害,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這等事,我如何忘得了?”蘇轍想起小時候的事,面上也滿是笑容:“若如今你要我再在雪地裡走這麼久的路,隻怕我可堅持不下去的……”

兄弟兩人說說笑笑,即便路上足足花了兩個時辰,但他們卻也覺得時間是一晃而過。

等到寺廟,蘇軾就算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霸著蘇轍。

蘇轍與史宛同住一間房,這寺廟是每間屋子後頭都圍了個柵欄,院子裡有個小小的溫泉池子。

史宛瞧見很是喜歡,一進去就去泡溫泉了。

半個時辰後。

她回屋時肩上散著濕漉漉的頭發,一身月牙中衣,不施粉黛,身上有種與從前不一樣的美。

外頭是寒風蕭瑟,風雪交加。

屋子裡燃著碳盆子,桌上煮著一壺清茶,很是溫暖靜謐。

一時間,屋內的氣氛竟有幾分旖旎。

蘇轍也察覺到了。

若換成從前,他大概會去書房避一避,但今日他們就這樣一間屋子,實在沒地方可避。

史宛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卻還是強撐著笑道:“我們是夫妻,我這樣穿著應該沒什麼不妥吧……”

蘇轍點點頭:“是沒什麼不妥。”

他們兩個都是聰明人,隱隱覺得這屋子裡既不寬敞又沒榻,他們之間大概會發生點什麼。

蘇轍正想著自己是不是該在去泡個溫泉時,卻聽見外頭又傳來了熟悉的聲音:“八郎!”

“八郎!”

“你在乾嘛?”

“你快出來!咱們兩個一起去泡溫泉!”

蘇轍:……

史宛:……

偏偏蘇軾沒聽到裡頭傳來蘇轍的回話,將門拍的更響了,聲音也更大了:“八郎!八郎!你到底在不在裡面啊?”

蘇轍瞧他大有一副今日非得找到自己的架勢,隻能硬著頭皮道:“我在!”

“六哥,你彆拍門了,再拍,這門就要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