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 / 1)

北宋撈兄日常 阿洙洙 7154 字 2個月前

第22章

還是蘇轍反應更快些,噓了一聲道:“六哥,小點聲。”

蘇軾點點頭。

兩個毛茸茸的小腦袋就這樣貓在書房窗戶下,很快就聽到了蘇洵與羅慎之的說話聲。

蘇洵雖沒嫁過女兒,但也是專程請教過蘇老太爺的,所以今日是像模像樣叮囑羅慎之幾句要夫妻齊心,莫要委屈了元娘之類的話。

羅慎之一一答應。

到了最後,蘇洵則問起天慶觀念書一事。

羅慎之去年已中舉,提起天慶觀書院來是讚不絕口:“……不怕三叔笑話,我乃天資尋常之人,張易簡張道長是飽學之士,雖書院學童有幾百人,但張道長卻不像尋常先生一味要我們死記硬背,會因材施教,對每位學生製定不同的方法,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以我愚見,三叔若將六郎送去天慶觀念書是明智之舉。”

“我聽元娘說起過六郎與八郎聰慧,若能因材施教,兩位堂弟定大有出息。”

這話說的窗外的蘇轍與蘇軾皆是小臉一垮。

蘇轍已經想到幾年後自己背著書包上學堂的可憐模樣。

倒是屋內的蘇洵聽聞這話是面上一喜,甚至說起這位張易簡道士的趣事來:“……我記得我年幼時他曾替我算過一卦,直說我並非池中物,可我直到如今是一事無成,也不知道明年春闈會不會高中。”

“但若細說起來,我還是要謝謝他的,若非我故去的嶽丈聽到他如此說我,隻怕不願將六郎他娘嫁給我的。”

他能同羅慎之玩笑,但羅慎之這個新女婿卻不敢接話,隻一味奉承。

蘇轍忍不住偷偷踮腳朝裡面瞧了一眼。

隻見蘇洵面上含笑,可見羅慎之這話是說到他心坎上去了。

蘇轍總算知道蘇軾的厚臉皮是隨誰。

他們原還打算再偷聽一二,卻聽見不遠處有說話聲傳來,兩人便手牽手貓著腰兒跑遠了。

一直等到兩人跑的是氣喘籲籲,這才停下來。

蘇軾更是哭喪著臉道:“八郎,難道爹爹真的要把我送到天慶觀念書嗎?”

“我不想離開你,不想離開八姐姐,不想離開爹爹和娘……”

話還沒說完,他又是嘴巴一癟,哭出聲來。

蘇轍怎麼想怎麼都覺得將一個六歲的孩子送去“寄宿學校”太過於殘忍,可事情已成定局,他也隻能搜腸刮肚、絞儘腦汁安慰起蘇軾來:“六哥,你彆哭。”

“你不是喜歡念書寫字,學知識嗎?”

“連我都聽說過那張易簡道士學問出眾,來日你去了天慶觀也會成一個很厲害的人的。”

隻可惜,這話根本安慰不了蘇軾,他抹著眼淚道:“我跟著爹爹一樣能讀書寫字,變成一個很厲害的人!”

在孩子的心裡,父親都是最厲害的人。

蘇轍見他哭的傷心欲絕,想了又想,忍不住道:“話雖如此沒錯。”

“但爹爹都三十

幾歲,還沒中進士了!”

“我聽人大哥說中了進士才能算厲害,爹爹還沒中進士,可見這世上比爹爹厲害的人還有很多。”

他看著蘇軾的眼睛,正色道:“所以六哥,你想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就要多出去走走看看,不要當井底之蛙才行。”

蘇軾果然沒掉下眼淚來,拍著蘇轍的肩膀道:“沒想到你還記得我與你說過井底之蛙的故事。”

“人人都誇我聰明,八郎,我覺得你比我更聰明。”

“八郎,不如你與我一起去天慶觀念書吧?”

蘇轍:???

他隻是好心安慰安慰蘇軾,可不想將自己搭進去啊!

他嚇得連忙擺手,道:“那怎麼能行?”

“我聽大哥說了,天慶觀要六歲以上的人才能進去念書。”

“你彆忘啦,我才三歲了。”

蘇軾忍不住道:“明日你虛歲就四歲了。”

蘇轍冷哼一聲道:“四歲也不行,要等上兩年才能去天慶觀念書。”

他一想到自己不僅不用跟著蘇洵啟蒙,甚至不用啟蒙心裡就美滋滋的。

再安慰蘇軾幾句後,他們兩人就一同去看望蘇元娘。

蘇元娘正在與王氏,程氏等人說話,當他說起羅慎之時,雙頰微紅:“……你們彆擔心,他對我很好。”

“他知曉我從前在汴京住過幾年,成親之前還專程請了個擅做汴京菜的廚娘回來,各個院子裡也設了小廚房,想吃什麼隻管吩咐廚娘去做,羅家的人看起來都還不錯,是好相處的。”

王氏這才放心,連連道:“這就好!這就好!”

蘇轍也跟著放心下來。

蘇元娘嘴角噙著笑,勸王氏以後不必替她擔心,叮囑蘇五娘以後要聽話懂事些……一掃眼,她看到了蘇轍,忍不住含笑道:“八郎,今日是你的生辰,看看我給你帶了什麼好東西。”

隨著她的話音落下,站在她身後的萍兒就捧著個錦盒過來。

蘇轍連聲道謝,更聽見蘇元娘道:“……夫君知曉八郎今天生辰,直說要給八郎備下一份厚禮。”

這下不光蘇轍起來起來,就連蘇八娘與蘇軾都圍了過來,忍不住道:“八郎,快打開看看!”

蘇轍隻覺得這錦盒沉甸甸的。

該不會裡頭裝的是金子或銀子吧?

他甚至想著若真是如此,該怎麼客氣一番後將這份厚禮收下來。

他滿懷期待打開錦盒,一打開,卻是傻了眼。

錦盒裡裝的一方硯台!

居然是一方硯台!!!

這一刻,蘇轍清晰聽到了自己心碎的聲音。

他連字都不認識,要硯台做什麼?

蘇元娘隻當他是高興壞了,含笑道:“這是老坑石做成的洮硯,色碧質堅,發墨極快,且半日下來都不會乾涸。”

“這硯台夫君收藏了好幾年,一直沒舍得用,聽說今日不光是八郎的生辰,馬上八

郎又要啟蒙(),好馬配好鞍?()?[(),隻願這方硯台能給八郎開個好頭。”

程氏自然知道這方硯台有多貴重,不肯收。

可蘇元娘卻笑道:“長者賜,不可辭。”

“這是夫君第一次送八郎禮物,三嬸娘可不能拒絕!”

程氏隻得叫任乳娘替蘇轍收下。

蘇轍面上也在笑,但心裡卻是一點都笑不出來。

這好硯台與普通硯台對他來說並無區彆,還不如銀子來的直接!

但他從眾人態度上也能知道這方硯台的珍貴,好生謝了蘇元娘一番,等著蘇洵與羅慎之過來後,又是鄭重對羅慎之道謝。

羅慎之摸了摸他的腦袋,笑著道:“若這方硯台能夠物儘其用,那便不枉費我與你大姐姐一番好意。”

蘇轍:……

可見人人都督促他上進,他不認真念書真是對不起他們!

等著蘇元娘夫妻兩個用過午飯,略說了會話就走了。

臨走時,蘇元娘是眼眶紅紅的。

縱然夫家距娘家並不遠,但出嫁的姑娘哪裡有想回來就回來的道理?她實在放心不下寡母與不懂事的妹妹,偏偏兩個弟弟稍懂事些,卻又在書院念書,根本不能照顧王氏!

蘇轍感受到蘇元娘的戀戀不舍,上前牽起她的手道:“大姐姐,你彆擔心,我會照顧好大伯母的!”

若這話從旁人嘴裡說出來,蘇元娘定會落下眼淚來。

但這話從蘇轍嘴裡說出來,她隻覺得童趣可愛,笑著道:“好,那我就將我娘交給你了。”

羅家雖富庶,卻不是銀子多的沒地方花,是因為羅慎之聽她說起那個聽話懂事,時常陪伴嶽母身邊的小八郎來,所以才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硯台。

這方硯台,他自己都舍不得用,哪裡舍得給尋常人?

蘇轍送走蘇元娘夫妻兩個,很快就轉身去了書房。

蘇洵仍在看書。

這幾年下來,他十分上進。

惹得他的二哥蘇渙在信中與他說什麼“當初小時候你若有如今一半上進,我們蘇家早就是一門三進士”之類的話。

兄長的話,無疑給了蘇洵信心,他覺得區區一進士於他而言是探囊取物。

瞧見兒子進來,他放下書,笑道:“八郎,你怎麼來了?”

蘇轍原先就覺得蘇軾有幾分自傲,一開始以為是這是小屁孩的天性,但如今看到信心十足的蘇轍,這才明白。

哦,原來是遺傳啊!

蘇轍看著蘇洵,正色道:“爹爹,您剛才說明年的春闈您是十拿九穩,您怎麼知道您會高中?”

蘇轍玩笑道:“科舉一事本就不難,你大伯父與二伯父都已中了進士,我勤學苦讀這麼幾年,難道八郎對我如此沒有信心?”

蘇轍心裡是微微歎了口氣,想著蘇軾有些方面真是與蘇轍一模一樣。

比如,強脾氣。

比如,不知從何而來的信心!

他知道蘇洵聰明,甚至他好幾次都聽蘇老太爺說過蘇洵是三兄弟最聰明的那個,隻是科舉不是聰明就行,蘇洵並不喜死記硬背,且文章上很有自己的見解,這樣的人,其實並不適合應試教育。

蘇轍看著滿臉含笑的蘇洵,點頭道:“對。”

蘇洵:???

他一愣,下一刻就聽見蘇轍道:“爹爹,我覺得您不會中進士的。”

頓時蘇洵面上笑意全無,若換成尋常人定會訓斥蘇轍這話不吉利,但他卻正色道:“八郎,你為何如此篤定?”!

() 阿洙洙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