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1 / 1)

北宋撈兄日常 阿洙洙 7896 字 2個月前

蘇轍是萬萬沒想到王乳娘還有這樣一面。

王乳娘做戲歸做戲,還想將戲做的更像一些,上前就將蘇轍搶了過來。

任乳娘雖忠心耿耿,卻是沒想到她還有這一出。

蘇轍很快像物件兒似的被王乳娘抱在懷裡,王乳娘自己哭還不算,想營造出蘇轍也舍不得她的錯覺,一手抱著蘇轍,一手已悄悄探到繈褓下,偷偷去掐蘇轍的腳脖子。

蘇轍是多聰明的人呐。

他一向知道王乳娘好吃懶做,卻萬萬沒想到王乳娘膽子這樣大,又是有備而來,專挑不起眼的地方掐。

惹得王氏便是在程氏眼皮子底下,程氏也沒能發現她的小動作。

在王乳娘的預想中。

她一哭,小八郎也跟著哭。

到時候她就能借口小八郎舍不得她,她也就能順理成章留下來。

誰知道蘇轍瞪著無辜的大眼睛看著她,眼眶都疼紅了,卻是死活不哭。

惹得王乳娘都懷疑起自己來,這八少爺可彆真是小傻子吧?

不過小傻子也好,長大了好拿捏!

正在王乳娘絞儘腦汁想法子時,蘇軾就回來了。

他一進來就吵嚷著要喝糖豆粥。

有好吃的,他就什麼都顧不上,看著王乳娘抱著蘇轍哭哭啼啼,時不時摻和幾句:“王乳娘,你彆嚇到八郎啦!”

“王乳娘,你為什麼要哭?”

王乳娘一邊哭,又一邊悄悄掐著蘇轍的腳脖子。

她動作隱秘,尋常人根本看不見。

可她忘了,蘇軾隻有四歲,年紀小,頭一抬,就看到了她這細微的動作。

頓時蘇軾就尖聲叫了起來:“娘,她掐八郎!”

王乳娘嚇得眼淚是戛然而止,話都不會說了。

程氏臉色一變,揚聲道:“把她給我抓起來!”

頓時屋子裡就變得兵荒馬亂起來。

王乳娘的求饒聲,程氏擔心蘇轍被掐傻了、輕聲哄著蘇轍的聲音,還有蘇軾嘰嘰喳喳的聲音……可真是熱鬨極了。

蘇軾掀開繈褓,瞧見蘇轍腳脖子上都是指甲印,氣的哭了起來,嚷嚷道:“娘,王乳娘是壞人!”

“王乳娘是壞人!”

程氏更是氣的直發抖,指著王乳娘道:“好啊,從前你偷奸耍滑也就算了,我想著你照顧八郎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想到你竟生出這樣狠毒的心思來。”

她雖氣的不行,卻還是叫任乳娘先將兩個孩子帶下去,這才道:“常嬤嬤,給我將她拖下去打板子。”

“先打她十個板子,先叫旁人好好瞧瞧!”

常嬤嬤不免有幾分猶豫。

她忍不住附在程氏身邊耳語幾句,說來說去無非說蘇家一向對下人仁善,為眉州人稱讚,這等事傳出去,隻怕不大好。

誰知程氏卻是冷笑一聲,道:“若這等事傳出去,我一人做事一人當!”

其實她早覺得蘇老太爺也好,還是蘇洵也好,對下人都太好了些,導致好些奴仆不分尊卑。

有道是升米恩鬥米仇,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度。

蘇家早已不比當初,她正好想借著這個機會立立威。

任乳娘抱著蘇轍,將蘇軾帶回屋兒,很快外頭就傳來王乳娘哭天喊地的聲音:“夫人,奴婢知道錯了。”

“奴婢,奴婢……再也不敢了!”

“哎呦,打死人了,疼死我了……”

她是一聲高過一聲,想的就是這事兒能傳到蘇老太爺耳朵裡去。

蘇老太爺心腸好,為人和善,定會製止程氏的。

誰知程氏聰明,早就有所防備,吩咐下來,這事兒誰都不得告訴蘇老太爺。

等著交代完了,程氏就前來看蘇轍,瞧見嫩乎乎的腳脖子上都是指甲印,臉陰沉沉的,難得嬌慣的將蘇轍摟在懷裡:“傻八郎,你方才怎麼就不知道哭了?”

常嬤嬤是個聰明的,忍不住道:“夫人,八少爺才不傻了,方才若是他一哭,豈不是王乳娘就能順藤摸瓜求您將她留下來了?”

這天底下的女人大多如此,平日裡再聰明,再厲害,一旦關乎兒女,總是很好說話的。

程氏仔細一想,還真是這個理兒,便替蘇轍揉起腳脖子來。

蘇軾聽見外頭的哭聲一聲大過一聲,到了最後變成了嗚嗚咽咽,連蘇轍與糖豆粥都不稀罕,扒在窗戶縫看熱鬨,嘴裡更不知道嘀嘀咕咕說些什麼。

程氏也有心趁這時候好好教教兒子,便道:“六郎,你可覺得娘今日下手太狠了些?”

透過窗戶縫隙,蘇軾眼瞅著幾個婆子將王乳娘抬上床板走了,這才回過神來:“才沒有。”

他的眼神落在蘇轍那白嫩胖乎的腳脖子上,恨恨道:“爹爹說過,做人要正派,王乳娘先做錯了事,您才罰她的,哪裡又錯了?”

“更何況您時常教我不傷鳥雀,說鳥雀比起我來太過渺小,無招架之力,那八郎比起王乳娘來,不也很渺小嗎?得叫王乳娘嘗嘗苦頭才是!”

程氏微微頷首,面上這才浮現幾分笑容來。

很快常嬤嬤就進來說將王乳娘送回家中去了,王乳娘家中還有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有個酗酒賭錢的丈夫。

程氏原想著王乳娘照顧蘇轍這麼久,臨走給她幾貫錢的,如今王乳娘卻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她抱著蘇轍,帶著蘇軾前去正院,一路上更是與蘇軾說起道理來:“……人生在世,須行得端坐的正,你說了什麼做了什麼,老天爺可都知道的。”

蘇軾下意識看了看天。

他忍不住想,那老天爺是不是也知道昨夜裡他偷偷躲在被子裡吃糖的事兒?

他心裡很是不安。

程氏一去正院,就開口道:“爹,如今您身子好的差不多了,我想著明兒就叫任乳娘繼續帶八郎到您這兒來。”

蘇老太爺這幾日閒的無聊,很是想念蘇轍。

可偏偏當初蘇洵用的是程氏管家沒時間照料蘇轍的借口,所以才將蘇轍送到正院來,如今程氏也不用管家,他老人家哪裡好開這個口?

如今一聽這話,他老人家是連連點頭:“這敢情好。”

“去年年底我剛教八郎認到琴絲竹,還有好些竹子沒教他認了。”

程氏瞧他老人家心情好,便說起了王乳娘一事,更是擼起褲腿給他老人家看:“……這個王乳娘心腸未免也太狠毒了些,幸好八郎聰明,不如兒媳就要著了她的道兒將她留下來了,有這樣一個心狠手辣的人照看八郎,後果簡直是不堪設想。”

“兒媳向來知道您宅心仁厚,下人犯了錯也不會責罰,可如今咱們家不比當初,正好也要那起子心懷不軌的下人看看犯了錯會是什麼下場。”

蘇老太爺是心疼不已,也就不計較程氏打板子一事。

他老人家是抱著蘇轍的腳脖子看了又看,一聲接一聲歎氣,恨不得這傷落在自己身上就好了。

心事重重的蘇軾這才回過神來,邀功道:“翁翁,將才我已給八郎吹了吹,想必八郎這時候已經不疼了。”

蘇轍適時笑了笑。

蘇老太爺心情這才好了些,衝蘇軾好:“好孩子,待會叫秦媽媽抓糖給你吃。”

嚇得蘇軾是連連擺手:“我不要吃糖了。”

蘇老太爺與程氏隻覺得奇怪得很。

太陽可是打從西邊出來了?

六郎竟不愛吃糖起來?

殊不知蘇軾一聽到和“糖”有關的字眼,就下意識看看天,又捂起自己的屁股來——老天爺不會也要打他的屁股吧?

接下來好些日子,蘇軾都沒吃糖了。

蘇轍又如從前一樣過起早上來正院,傍晚回三房的日子。

隨著春暖花開,他也一日日長大了。

到了三月裡,他就要一歲啦。

因當初蘇七娘的夭折,蘇家上下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故而蘇轍的洗三,滿月,白天都沒有大辦。

程氏原想著如今蘇家日子不好過,蘇轍的周歲一家人在一起吃頓飯就好了,誰知道王氏卻不答應。

妯娌兩人相處的時間久了,王氏也知曉程氏性子如何,愈發覺得先前自己那些小心思上不得台面。

可她性子要強,要她厚著臉皮與程氏道歉,她做不出來,便想著在蘇轍身上彌補一二,如今便前來正院尋蘇老太爺說這事兒:“……三弟妹的意思是八郎的周歲一家人一起吃頓飯就好了,可兒媳思來想去覺得這樣不合適。”

“八郎上頭的幾個哥兒和姐兒都辦了周歲的,小孩子家家可不知道如今是家中日子艱難才不能他辦周歲,隻會覺得哥哥姐姐有的東西,為何他沒有。”

“這幾個月下來,府中上下節衣縮食,賬上也有了些餘錢,夠八郎辦周歲的。”

她並沒有說實話。

如今公賬上也就一百多貫錢,大多還是年前蘇家次子蘇渙捎來的銀錢,想要維持日常開銷加給蘇轍辦周歲,肯定是不夠的。

她想,若實在不夠,她拿出些私房銀子就是了。

蘇老太爺連聲稱好:“旁人有的,咱們八郎也要有。”

“若是錢不夠了,你隻管來找我。”

蘇轍聽到這話不可謂不感動。

今年年初蘇老太爺為了填補王氏與程氏嫁妝的虧空,正院裡能變賣的古玩字畫都已賣了,一眾人是攔都沒攔住。

用他老人家的話來說,男人頂天立地於世,該支應門庭,養活妻兒,蘇家可沒有叫媳婦拿嫁妝出來享樂的道理。

如此一來,本就沒多少好東西的正院是愈發顯得空蕩蕩。

蘇老太爺不光不傷心,甚至還很是自豪,抱著蘇轍認竹子時悄悄與他道:“……幸好咱們蘇家祖上出過宰相,我都沒想到我牆上掛著的字畫,屋子裡擺的古玩竟還那樣值錢了。”

蘇轍是哭笑不得。

王氏很快就忙活起來,忙著置辦蘇轍周歲宴請的東西,忙著宴請蘇家親朋好友……她並不知道三房與程家的恩恩怨怨,便給程家也送去了帖子。

程氏知曉這件事時,帖子已送去程家,已是晚了。

常嬤嬤是著急不已,想著到了蘇轍周歲宴這一日,隻怕程氏要淪為整個眉州的笑柄。

程氏卻想的通透明白,直道:“……紙包不住火,有些事怎麼藏著掖著也是瞞不住的,大哥不願與蘇家來往一事,又能瞞得住多久?”

“便是大嫂不給程家送帖子,我也是要差人送的。”

“去年我們給程家送去了年禮,程家並未回禮,如今八郎周歲,我們該儘的禮數已經儘了,至於怎麼做,則全看大哥。”

“若眉州百姓真要議論,誰是誰非,大家心裡是一目了然。”

話雖如此,到了蘇轍周歲這一日,程氏抱著穿戴一新、一團喜氣的蘇轍露面後,眉宇間多少還是有幾分擔憂之色的。

程家再不好,終究也是她的娘家。

蘇轍也跟著擔心起來。

他分明看得清楚,每每有婆子通傳有客來訪,程氏眼神都要朝外掃一眼。

程氏心裡也是希望程家能夠來人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