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搶答(1 / 1)

楚聽烏幾人是第二天才知道,那艘帆船會翻是因為在海上撞船了。

帆船比賽並不單單是“競速”那麼簡單,為了通過技巧區分出名次,帆船競速路線上不僅有順風區、逆風區,還有繞標,出邊等要求,而且在兩船相遇時,哪條船隻需要避讓都有一些更細節化的要求——

?想看薩巫的《係統把我識彆成了貓》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昨晚就有兩條船在海上練習,但在避讓時出現了失誤,好在人沒什麼事。

而他們暫時管不著帆船如何了……因為已經開始上課。

傅老師可能是為了培養眾人的競爭意識,在第一節課時就讓他們自己組成四人小組,先來一輪競答比賽。

也就是搶答題目作為熱身,答題正確加分,錯誤減分,每天都會計分一次,統計出小組排名。

排名前三的能額外獲得獎勵的假期時間,並且在訓練營裡有更高的自由度。

有趣的是,小組人員是可以流動的——

小組裡的每個人都可以選擇邀請其他組的人員加入,但因為總人數不變,相應的,自己小組內的人就必須離開一個。小組人員變化後,不會直接帶走1/4的分數,而是依舊按組來算分數。

所以,低排名的小組要邀請高排名小組的成員加入,就得想辦法說服對方。

開始組隊時,楚聽烏四人就很自然而然地變成了一個隊伍,幾個人仿佛都默認一般,也沒想著去找其他成員。

而楚蕭被推舉成了隊長——

因為組長要把四個人的名字寫在紙上提交給傅老師,他寫字最好看。

但楚蕭正在低頭寫名時,有人穿過教室走過來,問他要不要加入他們:“十月份那場比賽我們都是一等獎,你分數要比我更高一點,我覺得我們挺合適的。”

楚蕭:“不去。”

楚蕭:“我為什麼要和考得沒我好的人組隊?”

對方皺眉:“那你現在的隊友就很強嗎?”

他就隻認出了周薔一個人,另外兩人好像沒在什麼賽場上見過。

楚蕭把名字寫完:“在冬令營裡一直當第一名的隊伍,也不代表就能成為國家隊最終的隊伍。”

對方大概是想到楚蕭真的代表國家隊出去參賽(雖然不是同一門),以為在暗示他努力也沒用,氣呼呼地走了。

邵令梧:“嗯?”

楚蕭:“因為真正的選拔還沒開始啊,他在生什麼氣?”

這是概率性的事件,當絕對成功的概率不為100%時,那失敗的概率就不為0啊。

他把名單上交,然後領回來了“11”這個隊號。

因為他們各自都有冬令營派發下來的智能手環,隊伍號會在刷手環進門時直接顯示在名字後面,還挺方便。

不過,楚聽烏注意到,他們本來應該是第九個去的,楚蕭特地等待了一會兒,排到“11”才上交。

她在紙面上寫下“11”這個數字,兩個豎線呈現完美的平行。

楚蕭點頭。

是的,它對稱。

他感覺自己隊友找對了!

傅老師隻給了他們十五分鐘的組隊時間,流程走完後第一節課也過去了半個小時,很多人都沒來得及彼此熟悉,不過,傅老師掃了一眼——

他認知中的強隊倒是不少。

大部分人不熟,便乾脆找眼熟的人,而能眼熟,往往是在跨省的比賽上遇到過,並留下了印象。

這導致能力強悍的人大多在一開始就組到了一起,而後剩下的人彼此交流,在十五分鐘限製內勉強找到差不多的隊友,最後還能被剩下的,就隻好組到了一起。

因為班級總人數六十七人,恰好少了一人,最後被留下的是三個人,傅老師等他們茫然地坐到一邊時,才說:“你們隊伍得到的分數會直接調整比例。”

他們恰好比較弱,而按比例調過分數後,也能激勵吊車尾的那部分學生——而且,人少未必就是壞事。

傅老師在他們組隊完畢後,很快揭開了第二條規則:

“以後每天早上會有半個小時的搶答熱身時間,大家剛睡醒,正好來玩個搶答比賽,清醒一下。”

“搶答時在我說完‘請搶答’就直接站起來報出答案,第一個報出的人得分——但如果一個隊伍裡有兩個人同時站起來,那這個隊伍就不得分。”

組員們彼此望望,都有些疑惑,有人站起來問:“如果我們都知道答案,而且都是正確的,那為什麼不能得分呢?”

傅老師:“也可以……那麼,如果你們站起來,說出的答案恰好不一致,那就直接扣掉曆史所有分數。”

對方噎住,悻悻然坐下了。

好吧,不就是培養默契,強行讓他們交流,增加隊友直接的了解程度嗎?

傅老師:知道還問?

他略過這種想耍小聰明的問題,繼續說:“每天上課時你們在課堂上回答的問題,以及做實驗等,都會給出綜合評分,加在總分上,不過這種分數總體會比搶答來得低。大家也不要太有心理壓力,搶答隻是一種玩法,即使落後也不會有太大影響的。”

眾人都不太相信。

而傅老師沒有給他們討論的時間,敲敲桌子示意馬上就可以開始搶答了。

但大家還是得商量一下的——

楚蕭:“我能答出來的題目我直接站起來答,我不確定答案的就由你們上。”

畢竟他現在也不知道隊友們的水平如何,乾脆自己作為“組長”承擔更多工作。

其實傅老師根本沒有說過有“組長”,大家隻是看楚蕭字寫得好,忽悠去交名單的人就是組長而已。

……本質上是跑腿。

……但好像和組長沒什麼區彆?

淡淡的心虛縈繞在三人心頭,但隻有邵令梧的臉上能看出來,另外兩人那叫一個淡定,完全看不出形狀。

搶答開始了。

生物競賽包含幾大細致的科目,含有大量需要背記的內容,所以,對於

記憶力不錯的人來說,前面的題目其實難度不大,不同組都有人搶到。

隔壁在說:

“不是輪流起來嗎?剛剛那題應該我答的。”

“我有點緊張,不小心忘記了……抱歉。”

“為什麼這題也能答錯啊,你就這水平我很擔心啊——”

“我太著急看錯題乾了!我知道答案的,我知道的!”

但很快,喊自己“知道答案”的人變少了,題目是由易到難的,前期顯然隻是開胃菜而已,讓大家嘗到了一點甜頭後,傅老師立刻給出了下馬威。

但楚蕭的發揮依舊很穩定。

他開始穩定地下分,和另外兩三個小組的區彆似乎隻在於能不能第一時間站起來。

楚聽烏仰頭看著,在心裡判斷自己的水平——

部分題目她還是能答出來的,就是思考得可能沒那麼快,但答案是對的。

還有幾道題,她連題乾都沒看懂……

係統倒是安慰道:“很正常,因為你根本沒學到。”

這種安慰真的有用嗎?

和忘性大的人類比起來,係統沒有“遺忘”這種功能,所以孩子的每一點學習進度它都知道。

抵達冬令營後,它就把冬令營準備的學習資料都掃描了一遍,然後又比對往年試題,判斷出冬令營的教學目標,並看出來:

“部分題目已經超過考試難度了。”

根本不在考試範圍內,因此有的人已經露出了“我怎麼連題目都看不懂”的茫然表情。

楚聽烏同樣看不懂,所以她在看周薔和邵令梧下五子棋。

他們每次都是看完題目,然後落一枚子,相當於正一心二用,還能下得非常火熱——

周薔:“我連子了。”

邵令梧:“什麼?我們不是在下圍棋嗎?”

究竟在火熱個什麼?

楚聽烏伸手,在棋盤上用白子和黑子拚出一個小房子。

周薔給房子加煙囪。

邵令梧在房子前面拚出一條斑點狗。

楚蕭:“==”

在屏幕上出現下一題時,一時沒人站起來,斜前方那一直咬著他們的隊伍眼睛一亮,正要站起,但猶豫了一下,坐了回去。

邵令梧站起來報出答案。

然後他飛速坐下來捂住自己的斑點狗,語速比答題更快地對楚蕭小聲說:“長得又黑又白就是它的錯嗎?那你為什麼不去消滅大熊貓——”

卻來消滅他的狗!

楚蕭:那就是你這個創造者的錯!

屏幕上顯示出加分的字樣,楚蕭小隊暫居第一。

周薔評價道:“……你之前反應速度太慢了。”

簡單的題目沒有搶到更多得分機會。

所以,雖然楚蕭隻是卡了一道題,他還是失去了為小組爭取分數的寶貴機會——周薔這麼說道。

現在輪到她和楚蕭下五子棋,邵令梧被踢過去

答題了。

當邵令梧卡了一道時,機會就輪到周薔這邊。

其他隊伍也看出來了——

和分了擅長不擅長,於是隻有擅長時才站起來答題的小組們不同,第11組是輪流答題製,大家好像根本沒有不擅長的方面,有一道答不出,就組內自行換人。

唯一沒有站起來過的楚聽烏:“……”

彆看她,有的題目她真的完全沒學過。

五子棋和搶答賽她都在觀賽,直到最後一題,這次是動物行為學方面的題目,而且按照係統的說法,是參考新發表的實驗論文,最近才加上的新題,周薔露出不太確定的表情。

另一組站起來,迅速報出了答案。

傅老師:“錯誤。”

他們扣分了。

楚聽烏:“==”

似乎不論是從題目類型還是從“順序”(他們為什麼有這個順序)都該輪到她作答了,所以她平平無奇地站起來,平平無奇地把答案說完——此時五子棋也分出了勝負。

邵令梧:“我連子了!”

楚蕭:“我們不是在下黑白棋?”

他剛剛還準備翻子呢。

傅老師擺擺手:“好了,熱身也完畢了,大家休息五分鐘,五分鐘後我再開始講課。”

教室裡眾人開始小聲交談,還有人站起來活動筋骨,大家的確看不出半點困倦了,甚至有點壓抑不住的興奮……分明最終分數對學習沒什麼影響,但分數落後的隊伍還是露出失望後悔的表情。

傅老師把他們的神情都看在心裡,其實也在評價這些學生們的心理狀態,然後他注意到,目前排第二的那隊走出一人,走到楚聽烏等人面前。

對方直接問楚聽烏:“最後一題出得那麼偏,你在哪裡看到的答案?”

楚聽烏:“那道題來自一篇論文的引用部分。”

對方若有所思:那看來自己看過的論文還不夠……

楚聽烏:“雖然那篇論文不是我寫的,但我好像是二作。”

對方:“?”

楚聽烏聳肩。

懷特的那篇論文雖然用到了楚聽烏的數據,的確也和她沒什麼實際性的關係……但和係統有。

——因為論文上有楚聽烏的名字,係統把論文打印出來,直接裱起來掛在她家書房了。!

薩巫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