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天下亂(1 / 1)

第248章 天下亂

當然,每段曆史時期的存在必然有著其獨特的作用,五代十國沒有發生,有好處自然也有壞處。

好處就不必說了,避免了華夏文明慘遭外族的踐踏,使華夏人不必再受外族人的殺戮。而壞處也有很多,比如在原本的曆史中,因為五代十國這段混亂的時期,使在華夏大地上原本傳承千年的世家遭受了滅頂之災,從此以後,也便沒有了世家沒法這種勢力。

即使在以後也有一些家族興盛起來,但也不會像大唐以及之前曆史時期的世家門閥一般,能夠進入廟堂之上,左右朝政大事。

所以,五代十國的消失,使大唐內部的一些門閥世家依舊存在。

想到這裡,白止微微搖頭,車到山前必有路,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接下來,白止又詢問了大唐皇帝李至更多的事情,也讓白止對現在的大唐有了更多的了解。

聽完大唐皇帝李至的訴說,白止對此時的大唐微微有些失望。

怎麼說呢,之前的大唐之所以會如此的強盛,是因為大唐有強大的兵馬,以及忠誠的文臣武將。

而一百五十年後的大唐,朝堂之中雖然也有忠誠的文臣,但是在外領兵的武將多有異心。

他豈能聽不出神鳥的意思,這直接是棄大唐於不顧了!

想到此處,大唐皇帝李至不禁涕泗橫流,悲傷的哭喊了起來,“望神鳥仁慈!”

隨之迎來的便是武將的反彈,沒有了朝廷的刻意壓製,領兵在外的武將生怕再次重返從前的那般壓製,紛紛有了自己的心思。

“這有點像春秋時期的形勢……”

聽到神鳥的話,下方的大唐皇帝李治頓時如遭雷劈,面無血色。

想到此處,白止心中歎了一口氣。

“希望神鳥能夠出手拯救大唐,若是大唐在我的手中衰敗下去,如何面對諸位先帝,如何面對列祖列宗!”

“望神鳥仁慈啊!”

因為之前有武將叛亂的例子,大唐在一定程度上非常重視對於武將的壓製,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唐對武將的壓製也逐漸弱了起來,最後到消失不見。

隻見他沉默了片刻,然後才對著上方的白止恭敬的行禮,“朕知道了!多謝神鳥指點!”

白止反應過來,不禁驚訝的感到。

經過一百五十年的發展,領兵在外的武將多是聽調不聽宣,雖然沒有在明面上反叛朝廷,但是對於朝廷的詔令,對於自己有利的,自然按照詔令去辦,而對於自己有害的,自然便當作了耳旁風。

至於此時的大唐,其實已經沒有了拯救的必要。此時的大唐已經延續三百多年,雖然沒有之前的大漢延續的時間長,但是已經顯現出腐朽之態。

於是不禁斥責道:“爾身為大唐皇帝,不知道勵精圖治,想方設法治理大唐,使大唐再次強盛起來,卻將希望寄予神鳥,寄予到他人身上?!”

看著一國之君竟然在自己的面前哭泣,白止也能感覺到他這個皇帝做的有多憋屈,更能感覺到他這個皇帝的懦弱。

此時的大唐多有武將藩鎮在外,這些武將藩鎮統領大量的兵馬,明面上依舊遵從大唐皇帝,但心中對大唐這個皇帝已經沒有了多少的敬畏之心。

此時的大唐皇帝李至身體孱弱,也剛剛登基不過三年罷了,恐怕也用不了多久,大唐也將會再次更換皇帝。

看著大唐皇帝再次堅定起來的神色,白止心中不禁有些欣慰。

然後看向下方的大唐皇帝李至,冷漠的說道:“此時的大唐如何,想必諸位心中已知,強行挽救也不過是苟延殘喘,也便如此吧!”

正如他之前所想,即使能夠將此的大唐拯救起來,也不過是苟延殘喘。

所以此時的白止在看向下方的大唐皇帝李至,也就不感到意外了。

聽到神鳥的斥責,大唐皇帝李至的表情更加的頹喪,不過也浮現出了一絲堅定之色。

即使出現了一代明君,也不過是在恢複之前的盛世王朝,最多五十年,便再會腐朽下來!

既然如此,還不如不拯救,便這樣順其自然,然後等待改朝換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隻有將上一個王朝徹徹底底的毀滅掉,才能迎來新生,迎接一個全新的王朝。

看著下方的大唐皇帝李至仍然站在原地不願離去,白止也不再多說,然後轉身看向自己身後的神鳥殿。

秦時的建築風格,古老的建築頓時迎面撲來一股歲月的厚重感,但是多有地方腐朽。水鳥殿的修建多處用到金的澆築,然而千年的時光流逝,已經變成了青銅色。

看著腐朽的神鳥殿,白止當即施展神通,化腐朽為神奇的神通頓時施展於神鳥殿,在白止的注視之下,在下方大唐皇帝李至以及眾多士卒的注視之下,腐朽且布滿青銅色的神鳥殿竟然緩緩的恢複了曾經的光輝。

滿是鏽跡的青銅再次浮現出金黃的光芒,仿佛是被剛剛澆築而成,整座神鳥殿似乎都恢複到了剛剛修建完

成的那一刻!

除卻神鳥殿主殿之外,即使是神鳥殿的兩座側殿也都恢複了曾經的光輝,在陽光的照耀之下,金光閃閃,金碧輝煌!

下方的大唐皇帝以及守護神鳥殿的士卒,皆目瞪口呆的看著這變化的一幕。

在他們的注視之下,原本兩座已經充滿了腐朽沉寂的宮殿,竟然在一瞬間便恢複了富麗堂皇,仿佛回到了原本修建之時的模樣!

即使他們也沒有見過神鳥殿最初的模樣!

“這就是神鳥的力量嗎?”

與此同時,他們心中瞬間浮現出了這個答案。畢竟除了神鳥,沒有人能夠辦到這一點!

看著已經恢複如新的神鳥殿,白止也露出了滿意的神色。不僅滿意於自己居住的神鳥殿再次恢複了最初的模樣,更滿意自己的新神通竟然還有如此妙用。

最後白止回過神來,看向下方的大唐皇帝,安排道:“命人將此處的雜草清理乾淨即可!”

“是!”

最後,大唐皇帝便在白止的注視下,緩緩的離開了神鳥殿。他能察覺出大唐皇帝心中的不甘,以及心中的那份決心。

當然,如果他心中的那份決心能夠幫助他治理好這個大唐,那是最好的結果,如果不能治理好這個帝國,也在意料之中。

看著大唐皇帝的離去,白止沉吟了片刻,也瞬間消失在了驪山之上。而在下一刻,他便出現在了長安城之中。

從大唐皇帝口中了解的如今這個時代,終究有些片面,他需要從更多的方面去仔細的了解一百五十年後的世界。

長安城,女宮坊。

太宗皇帝時期設立的女工坊依舊存在,而女工坊也是長安城中女宮和君子樓的所在地。

而在女工坊的一旁,便是大唐永安公主的府邸。

雖然傳說中的永安公主已經薨逝了一百五十多年,但是屬於永安公主的府邸依舊存在,沒有人敢在永安公主的府邸前撒野。

而關於永安公主的傳說,依舊在長安城百姓口中口口相傳,甚至漸漸的神化,再加上因為神鳥青睞永安公主的原因,還有家家戶戶都供奉著永安公主的牌位,永安公主也變成了一位女神。

一位掌管著孩童平安、健康、幸福、向上的女神,每當百姓家中增添新丁,都會不約而同的一家人向永安公主上香,以保佑自家孩兒的健康。

看到這一幕,白止並不感到意外。

甚至於白止還在一些人家中看到了博望公張騫的牌位,在百姓的口中,博望公張騫是掌管饑餓的神。

畢竟在傳說之中,大漢之時,博望公張騫受到神鳥的青睞,而神鳥賜下紅薯這等高產作物,使天下之人在一定程度上沒有了饑饉之憂。

孤兒在百姓的眼中,博望公張騫掌管饑餓!

看到這一幕,白止心中也滋味萬千,隨即他的目光又看向了女宮坊中的女宮和君子樓,女宮和君子樓依舊是曾經的那般模樣。

白止刻意的去打聽,在這一百五十年中女宮和君子樓的情況,得到的結果讓白止很是滿意。

在這一百五十年中,掌管女宮和君子樓的主官皆是忠良之士。

保護著女宮和君子樓免受奸邪之人的肆虐,當然,更多的是從女宮和君子樓走出的人,在暗地裡或明面上,保護著女宮和君子樓。

甚至一些天下書院以及私塾,所取的名稱之中或多或少都包含著女宮和君子樓之意。

看到這一幕,化作一隻燕子的白止落在屋簷之上,喃喃自語道:“永安公主,李歆霓。你雖然已經死了,但是你的誌向卻永遠的流傳……”

回過神來之後,白止再次飛向一座酒樓的屋簷之下,花費了一些時間,終於打聽清楚了這一百五十年大唐發生的重大事情。

在這一百五十年中,雖然大唐也發生了許多重大事情,但是並沒有影響到大唐的根基。但是在這近五十年中,大唐李氏宗室卻自己出現了問題。

先是大唐的皇帝任用宦官,將朝政大權一定程度上交由宦官之手,導致了朝堂的混亂。再加上大唐皇帝越來越無能無德,使得大唐朝廷之中多有奸佞之臣。

他們同流合汙,官官相護,即使是忠良之士也無法與之碰撞,這種情況逐漸積累,小病拖成大病,最終是大唐國力越來越衰弱,然後也緩緩的使大唐中央無法掌控地方。

所以就出現了如今邊疆藩鎮不聽中央詔令的現象,邊疆藩鎮幾乎成了土皇帝,甚至也多有藐視大唐皇帝之舉。

而作為中央王朝的大唐皇帝,卻無可奈何,甚至於還需要假裝聽不見,以換取邊疆藩鎮依舊在明面上遵從中央,遵從他這個大唐皇帝。

所以此時的大唐帝國,雖然局勢並不安穩,但是也保持著一定的和平局面,天下的百姓也依舊過著比較好的生活。

但是白止卻能夠一眼看出,恐怕用不了多久,如今的大唐帝國便會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白止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在驪山上見到的大唐皇帝李至,想到了之前大唐皇帝李至胸

有成竹離開的模樣,不禁有些擔憂。

若是大唐保持如今的這個局面,或許還能再次安穩許多年,如果大唐皇帝想要重掌大權,尤其是最為敏感的兵權,恐怕這個大唐將會立刻陷入動亂之中!

畢竟當大唐皇帝收攏兵權的最後,都不可避免地觸及到一些藩鎮的權利,到那個時候,一些邊疆藩鎮為了保全自己的權利,一些私底下已經公開的事情,將會徹底的被攤到桌面上。

“……”

白止沉默的片刻,隨機展翅離開了長安城,向著遠方飛去。

接下來的時間,白止也去了許多的地方。有那冰天雪地的北方冰原,有那終年酷暑的南疆,也有那飛沙滿天的西域。

當然,在大唐全盛之時,大唐也有出海的人,他們漂洋過海,去往了他國,更是探索了海外更為廣闊的天地。

使居住在大唐腹地的一些人,知曉了海外也有如此遼闊的天地。

如此又過了十年,大唐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的皇帝李至的確有遠大的抱負,但是卻沒有和那抱負相匹配的能力,以至於大唐藩鎮終於舉起了反彈的大旗。

一些歸附於大唐的北方遊牧之國,在第一時間便脫離了大唐,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度。

緊接著,便是西域的廣袤土地,也脫離了大唐的控製,隨後便是河西走廊,也脫離了大方的控製。

與此同時,吐蕃再次反抗大唐,終於將大唐的兵馬趕出了高原之地,不過突破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勢力,各方勢力割據。

大唐終於陷入了混亂的時期,一時間兵戈不斷,中央朝廷無力回天,甚至大唐朝廷依舊沉浸在文臣與宦官的爭權奪勢之中,將大唐之危熟視無睹。

至於神鳥複蘇的消息,雖然已經被皇帝刻意的流傳出去,但是天下之人並沒有多少人相信。

既然神鳥已經蘇醒了,為何神鳥並沒有露面呢?

所以很顯然,大唐皇帝是在撒謊!

當大唐皇帝將神鳥複蘇的消息傳播出去之後,各地的藩鎮果真沉寂了一段時間,當確認消息是假的之後,再次變得不老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