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華夏無皇帝?(1 / 1)

“退位大典不是女帝的退位大典嗎?沒想到竟然連神鳥都驚動了!”

“難道你們都忘了嗎?昔日女帝之所以登基為帝,是因為神鳥之故!”

“更不必說女帝登基之前,有神鳥十年之約,而如今十年已至,為了遵從承諾,神鳥必然也是要露面的!”

“不知道女帝又有什麼特殊的,竟然能夠引起神鳥的青睞!”

“那如今的大唐沒有皇帝了又是怎麼回事?”

“既然退位大典是神鳥主持的,那新的皇帝應當也是神鳥選出的!”

“理應如此,但是……”

“但是神鳥推舉出來的新皇帝,竟然是永安公主!!!”

“什麼?竟然是永安公主!!!”

此話一出,所有人又更加震驚了。

“神鳥為何又推舉出來一位女子來當皇帝?”

“難道之前的女帝之所以會登基?是為了現在的永安公主登基而做鋪墊嗎?”

“還真有這個可能!”

此話一出,頓時引得所有人側目,對於這個猜測,似乎顯得非常的合理。

“這不可能!”

然而,片刻之後所有人都不禁搖頭,隻聽見一人說道:

“如果真的是為永安公主登基為帝做鋪墊的話,那為何永安公主在今日不直接答應神鳥,直接繼承帝位?”

“也是!”

這個猜測根本就說不通,所以就不可能。

“如此說來,從今往後,大唐豈不是就沒有皇帝了嗎?”

“那朝堂大事又如何處理?”

“聽說神鳥選出了十五位肱骨之臣,朝中諸多大事,皆由這十五位肱骨之臣商議最終做出決定,如果實在是連他們都無法決定的事情,將會直接稟告於神鳥!”

“直接稟告給神鳥?!”

聽到神鳥二字,所有人頓時眼前一亮。

隻見一人脫口而出,“如此說來,大唐的皇帝也就是神鳥了!”

“這麼說還真是!”

“雖然一些事情由那十五位肱骨之臣來決定,但是真正的朝堂大事,還是需要神鳥來拍板的!”

“古今未有之事!”

“古今未有之事啊!”

“神鳥來當皇帝,但是吾等之幸啊!”

“吾等之幸!”

“……”

在他們看來,由神鳥來直接當皇帝,比隨便選出一個人來當皇帝更合適。

畢竟神鳥從先秦之時就存在,從古至今,神鳥幾乎已經成了華夏的象征,而神鳥的每一次出現,都代表著華夏文明將更加璀璨!

先秦之時神鳥出現,秦國統一六國,始皇帝統一度量衡量,行郡縣,真正的實現了華夏的大統一!

前漢之時神鳥出現,漢朝武帝北擊匈奴,彰顯大漢之威,鑿通西域,使大漢威名遠揚!

而此事此刻,雖然神鳥自大唐建立之時就時隱時現,但是現在,神鳥才真正的插手朝堂之事,如此來說,大唐也將會迎來更加強盛的局面!

與此同時,整個大唐幾乎所有人都在注意著大唐都城長安城的情況,畢竟今日便是十年之期,長安城中的女帝應當退位!

他們更加好奇新皇帝是誰,如此也可根據皇帝的喜好,進行運作。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一月過去,發生在大唐長安城的情況被迅速傳至大唐的每一個角落。

幾乎人人都在驚歎著退位大典之事,同時也都猜測著神鳥之意。

不知道神鳥如此做究竟為何?

國不可一日無君,大唐豈能沒有皇帝?!

至於神鳥選出的十五位肱骨之臣,顯然也不能讓所有人信服。

甚至更多的人以為這不過是流言,隻是陰謀!

其實是朝廷傳來的文書,也不能讓他們相信。

畢竟一個國家沒有帝王,這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即使是在上古時代,堯舜禹三位先賢,也是一個時期的領袖帝王!

其實那個時代是禪讓製、退位讓賢,是也有明確的領導者。

然而此時呢?

神鳥選出了十五位肱骨之臣,共同治理偌大的大唐,屆時他們又該聽誰的?

或許是因為距離太遠,他們無法得知更多的事情,不知道內閣的組建與運行機製。

但是有一點他們還是知道的,那便是神鳥!

既然這件事是神鳥確定下來的,那他們就沒有那個膽子行謀逆之事!

有神鳥壓製,他們自然相信。

…………

長安城,永安公主府。

雕梁畫棟之間有身著錦繡宮裝的宮女緩緩走動,華燈初上,淡淡的夜色籠罩,卻也朦朦朧朧,能夠看到遊廊之下,猶如鮮花移動。

明亮的燈籠之上,有牡丹花盛開,丹紅浸染,儘顯芳華。

夏日夜色之中,晚風微拂,夜風送涼,也吹的亭台之下的帷幔微微揚起,露出了亭台之下的一位麗人。

她身著大紅色的長裙,秀發之上不準發飾,僅有一根簡樸的木簪將青絲束縛,挽成一個簡單的發髻。

白皙的面孔眸光似水,紅唇猶如桃花浸露,水潤晶瑩,又如夏荷掛珠,水潤透亮。

她坐在桌案之前,桌案之上有香茗放置,同時,卻也有一隻神鳥靜靜的站在上面,交談聲隨之傳來。

“今日在大典之上,你為何要讓我當皇帝?”

李歆霓一臉的疑惑,不知道神鳥為何如此做。

“自然有我的道理。”

白止微微搖頭,“不過你也不是沒有當皇帝嘛!”

“也是……”

聽到神鳥的話,李歆霓也不太糾結,不過心中仍然有些疑惑,“可是如今的大唐沒有皇帝,恐怕天下將生亂象!”

“沒有皇帝又如何?隻要官吏不腐敗,官員一心為民,應當不會激起民憤!”

白止搖頭,“至於一些有心之人,實在不行我將會親手去解決!”

聽到神鳥淡淡的語氣,但是李歆霓能夠從中聽出冷冽的殺意,李歆霓也不會認為神鳥是在開玩笑,神鳥如此說,那一定會如此做的。

“科舉製已經實行幾十年,天下人才皆選拔而出,更有平民百姓之子弟入朝為官,應當不會有神鳥所說的貪官汙吏。”

“這你就說錯!”

白止搖頭,然後說道:“或許正是因為平民百姓,他們經曆過窮苦的日子,而為了不再過那種窮苦的日子,可能會進行報複性的腐敗,這一切誰又能知道呢?”

聽到神鳥的話,李歆霓不置可否。

“玄鳥二年,吐蕃侵犯大唐邊境,雖然當時女帝派兵攻打吐蕃,並且將吐蕃趕至西南之邊境高原,但是並沒有徹底消滅、降服,恐怕吐蕃將再會生亂!”

聽到李歆霓轉移話題,白止也開始為想吐蕃的事情。

在女帝登基的第二年,就是玄鳥二年,會不會侵犯大唐邊境,大唐反擊,攻入了吐蕃腹地,甚至逼迫當時吐蕃乾布倉皇而逃,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覆滅了吐蕃。

但是如果再細說,吐蕃仍然沒有被消滅,還有殘餘勢力盤踞在高原之上,默默發展。

而且在原本的曆史中,即使吐蕃和大唐多次進行聯姻,而在大唐發生安史之亂之時,吐蕃趁人之危落井下石攻打大唐西域都護府!

截斷了大唐前往西域的道路,使西域都護府成為大唐的飛地,最終西域都護府被西域各方勢力蠶食殆儘。

想到這裡,白止自然知道李歆霓的意思。

無非是此時大唐沒有了皇帝,避免大堂境內的一些人多想,所以讓大唐發動對外的正義戰爭,進行矛盾轉移。

但是白止卻不這麼想,神鳥共和,是白止的一次實驗,所以必須營造一個較為安定的局面,來試驗一番神鳥共和是否能夠安穩運行下去。

“此事不急!”

李歆霓:“……”

李歆霓知道神鳥拒絕了自己的提議,於是也不再說話。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兩年的時間一閃而逝,神鳥共和二年,整個大唐的人似乎都已經接受了大唐沒有皇帝的日子。

隨著朝廷機構的刻意宣傳,大唐的絕大多數人也都明白了何謂共和,隨即也猛然反應過來,原來一個國家沒有皇帝,也是可以正常運轉的。

不過更多的是,他們對皇帝的這種忠誠,直接轉移到了神鳥的身上!

在他們看來,大唐沒有皇帝卻能如此繼續強盛,都是因為大唐有神鳥!

是在某種程度上,大唐的百姓們感到更加的榮耀了。

在出使西域與他國來往交易之時,讓他們感到自己有神鳥庇佑,更加表現出了大唐子民的威嚴。

而大唐周邊的國家也逐漸聽說了大唐竟然沒有皇帝,這讓他們難以理解。

在他們看來,因為大唐有皇帝,更是他們尊崇的天可汗,如此他們才願意聽從大唐的話。

而如果大唐連皇帝都沒有了,那豈不代表著也沒有天可汗?!

這是不是也說明他們也不必聽從大唐的話?

沒有天可汗的統領,大唐的軍隊恐怕也不再驍勇善戰!

朝堂之上,曾經的未央宮,此時正值朝會之時。

滿朝文武百官在宮殿之上列坐,而十五名內閣之臣,坐在最上方,皇帝寶座之下。

他們正在進行著今日的朝會,自然,如今的大唐四海生平,繁榮昌盛,並沒有太過於重大的事情需要商議。

畢竟神鳥共和前乘貞觀之治,天下安穩繁榮,並沒有大事發生。

“既然無事討論,那今日的朝會便到這裡吧!”

丞相張華中如此說道。

不過他的話音剛落,卻見一名官吏突然出列,然後恭敬的說道:

“丞相,昨日倭國使者出使我大唐,並且遞交了倭國國王之國書!”

“哦?”

聽到這裡,丞相張華中臉上露出驚訝之色,其他人更是面露好奇,不知道倭國派遣使者前來,不知是因為何事。

畢竟,此時還沒到冬日過年,還沒到各國朝貢之時。

“倭國國書何在?”

丞相張華中當即詢問。

“國書在此。”

下方的官吏連忙將倭國的國書呈了上去,丞相張華中接過一看,卻見詔書之上書寫著大唐之文字,並且遣詞造句之上,頗有文采。

“這倭國到時將我大唐之文化學得透徹……”

說著,張華中看向國書之上的文字,可是當他向下看去之時,他的眉頭不禁緊皺了起來,甚至到最後,面孔之上卻也露出了憤怒之色。

周圍的官員見到丞相的面孔,也都好奇倭國國書上寫著什麼,竟然會引得丞相如此憤怒。

“好一個倭國!好一個華夏無皇帝!”

最後,丞相張華中憤怒的將倭國的國書遞給了一旁的官吏觀看,隨著所有人看過,然後侍者又將上面的內容宣讀,宮殿之中的文武百官瞬間怒不可遏。

因為倭國國書之上,竟然寫大唐沒有了皇帝,豈能再為天可汗,而倭國國王欲冠天皇之稱號,可繼承大唐天可汗之名!

不過倭國卻也對大唐很是恭敬,國書之上儘顯卑微,稱倭國國王得天皇之名,但也仍尊大唐為宗,不敢違背!

“區區彈丸之地,竟然也敢取天皇之名?”

“這倭國哪裡來的勇氣,天皇?不知所謂!”

“倭國,卑賤鄙陋之人也!”

“倭國之人,畏威而不懷德,此時大唐兵威強盛,仍然敢如此,若是大唐有兵弱之象,豈不是敢不尊宗主而攻之!?”

“即使是華夏無皇帝,也不是倭國可以取皇、帝之名!”

“倭國卑鄙,妄圖取名天皇,真是癡人說夢,不知所謂!”

“丞相,應當派人斥責之!”

“派人斥責,不允天皇之名!”

“附議!”

“附議!”

“……”

……

聽到倭國國書之中倭國不知天高地厚之言,所有人都被氣笑了,更多的是憤怒。

即使是現在大唐無皇帝,也不是區區倭國可以覬覦的!

看到滿朝文武百官皆同仇敵愾,丞相張華中也微微點頭認同,道:“的確是應當斥責,不過此乃兩國之事,本官認為,應當遵請神鳥之意!”

“神鳥之意……”

“好!”

“應當請示神鳥!”

“沒錯,應當請示神鳥!”

“……”

說起來,此時已經是神鳥共和二年,他們還沒有遇到過需要請示神鳥的事情,而此時,畢竟是事關外國,關乎大唐天朝上國之威,應當請示之!

“既然如此,那本官便派人去往永安公主府了!”

丞相張華中看到所有人皆點頭,於是立刻派人去往永安公主府,去請神鳥前來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