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太白會運逆兆通代圖(1 / 1)

對於李歆霓的關心,皇帝李治和皇後武則天都是心中感動,他們知道,自己的這個姑姑,對於權勢政治並不關心。

唯一需要關心的,便是女宮和君子樓了。

為了天下可憐孩童,忙碌了一生!

或許,這也是神鳥願意賜予永安公主長生的原因。

李歆霓看向皇帝和皇後兩人,至於皇帝讓皇後處理政事的事情,她也不想多說,畢竟,自己對於這些事情,也不太關注。

故而,再次關心了自己的侄兒片刻,她也離去了。

“侄兒送送姑姑……”

“不用了!”

李歆霓擺手,道:“你身體有疾,還是好好修養吧。”

看著自己的姑姑年輕的背影緩緩離去,皇帝李治臉上也露出了莫名之色。

兩人靜靜看著李歆霓離去的背影,皇帝李治沉默良久,才歎了一口氣,道:“有的時候,朕真的非常羨慕姑姑,羨慕姑姑這種無欲無爭……”

看著身旁的皇帝如此,一旁的皇後武則天則道:“人各有誌!”

“而永安公主必然會青史留名,並未後人所敬仰的一位公主,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

皇後武則天也露出感歎之色,“能夠在曆史之中留下濃墨重彩之人,無一不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也是!”

皇帝李治回過神來,當即笑了笑,然後道:“既然如此,那朕就聽自己姑姑的話,好好休息休息……”

“如今長安城之中,恐怕也隻有姑姑和媚娘你,才是真正關心真的身體。”

“天下黎民百姓也非常希望皇帝無恙。”

皇後武則天連忙道。

皇帝李治微微一笑,沒有說話,隨即又道:“不過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恐怕就要辛苦媚娘了……”

“有陛下陪在身旁,媚娘並不辛苦。”

皇後武則天臉上露出真正的之色,目光如水,深情望著一旁的李治。

……

走出皇宮的李歆霓快速回到了府中,然後繼續處理女宮和君子樓的事情。

在她看來,地方性的女宮被一些人當成煙花柳巷之地,恐怕也不是個例,定然還會有隱藏在暗中的宵小之輩。

有的時候,李歆霓心中非常好奇,他們這些人是怎麼敢做這些事情的!?

竟然敢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做這些事情,甚至於,明知自己有神鳥相助!

片刻,李歆霓也想通了。

正所謂利益動人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沒有人能夠忍住。

隨後,她開始查看大唐各地送過來的文書,她要一一查看。

至於今日進宮告訴皇帝這件事,皇帝應該也開始行動了。

就在李歆霓處理著事情的時候,外面一名宮女走了進來,然後恭敬地回稟道:“公主,府外有一名少年拜訪!”

“少年?”

李歆霓疑惑,不過還是說道:“請進來!”

隨後,李歆霓當即來到廳堂之中,隨即便看到一名少年正面容隨意的坐在一旁,靜靜等待。

而看到李歆霓過來之後,當即恭敬行禮,道:“見過永安公主。”

“嗯!”

李歆霓微微點頭,“免禮。”

“吾名袁地,我的祖父名叫袁天罡。”

少年自報家門,隨即目光也在看著自己面前的李歆霓。

對於少年的目光,李歆霓已經熟悉了。

畢竟,在生活中她經常受到彆人注視的目光,至於原因,也不必多說。

聽到前面提到袁天罡這個名字,李歆霓缺沒有太大的反應。

她不關注政事,對於朝堂之上的事情也不關心自然也不認得袁天罡。

而少年似乎也看出了李歆霓並不知。目光之中當即露出了一絲失望,不過還是為李歆霓介紹道:“公主可能不知,我祖父袁天罡曾在宮中任職,深的先帝信任,但是因為某種原因,而辭官回……”

“……我祖父精通想鼠,同時,有一好友名叫李淳風……”

一旁的李歆霓靜靜的聽著少年的訴說,既然前面登門拜訪,並且說起這件事,應該事出有因。

看到李歆霓聽的認真,少年也說的更加詳細,“因為神鳥之故,祖父與其好友李淳風約定退隱,並且研修相術和推演之術,而在祖父去世的最後一刻,終於完成了著作——《太白會運逆兆通代圖》!”

“哦,《太白會運逆兆通代圖》?”

李歆霓疑惑,不知道這個名字又有什麼說法。

似乎是看出了李歆霓心中的疑惑,袁地連忙又道:“不過,祖父在臨終之時,交代家父以及後人莫要觀看此著作,並且將其封存,讓後人擇機送給神鳥!”

“說著,卻見袁地當即取來一旁放在桌案上的包裹,同時,從包裹之中取出一銅匣,放在了桌案之上。”

見此,李歆霓心中也不禁疑惑,疑惑這著作究竟有何神奇之處,竟然不允許他人打開。

李歆霓又想到袁地口中說的袁天罡精通相術,而李淳風精通推演之術,這又給兩人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好,我會交給神鳥的!”

李歆霓點頭,雖然心中好奇,但是對於給神鳥的東西,她不會查看。

……

白止看著桌案上放置的銅匣,又聽了李歆霓的訴說,白止也不禁有些沉默。

“沒想到袁天罡和李淳風也出現了……”

曆史其實已經發生了改變,他原以為,這兩個人不會出現,隻是沒想到,還是出現了。

並且,依舊如同曆史那般,將傳說之中的千古奇書——《推背圖》創作了出來。

在前世,對於《推背圖》上所記載的事情他就非常好奇,即使是現在,仍然疑惑書中記載了什麼。

“袁天罡和李淳風交代後人將這部著作交給自己,難不成有什麼深意嗎?”

心中懷著疑惑,白止打開了銅匣,而在銅匣之中,果然放置著一本書籍,書籍之上還寫著《太白會運逆兆通代圖》幾個字。

不過,除此之外,竟然還放置著一個信封,信封之上,這著“神鳥親啟”四個字。

“神鳥,寫封信是寫給你的……”

一旁的李歆霓將書信遞給白止。

“你念給我聽吧。”

白止道。

“不可。”

李歆霓搖頭,認真地道:“這是他人給你的書信,我不能觀看……”

見此,白止也不多說,讓李歆霓打開書信,放在自己面前,然後仔細觀看。

片刻,白止心中不禁感歎,甚至於,目光更是看向銅匣之中,目光疑惑。

其實,袁天罡在書信之中並沒有說太多,隻是表達了自己對神鳥的敬仰、崇敬之情,然後便訴說了自己一身本事是如何學得的。

根據袁天罡在書信中所言,他的所有本領竟然是從一枚鳳凰古玉之中感悟而來的。

而古玉自然也不止一枚,而是兩枚。

白止看向銅匣之中,卻見兩枚鳳凰古玉呈半圓形,而兩枚鳳凰古玉放在一起,正好拚成一個圓形。

而古玉心形態確實鳳凰模樣,然而,具體線條卻有些朦朧,不似人工雕琢而成。

至於第二枚鳳凰古玉,自然便是李淳風所擁有的。

“鳳凰古玉……”

白止看著桌案上的鳳凰古玉,一陣沉默。

眼前的這兩枚鳳凰古玉,就是袁天罡口中,讓他們感悟出相應本領、學識的東西,而在白止眼中,卻顯得格外普通。

並沒有發現什麼不同之處。

“這兩枚鳳凰古玉是何時的……”

白止細細打量,同時他從鳳凰古玉上面,感受到了古老的氣息。

“所以,這兩枚鳳凰古玉,曆史絕對久遠……”

白止一時看不出,隻能將其收進無形世界之中,以待以後再仔細研究。

隨即,他的目光放在了一旁的《太白會運逆兆通代圖》上,這本書依然是袁天罡和李淳風通過從鳳凰古玉中學到的知識,一同創作的作品。

而書信中袁天罡也大致訴說了其中的內容,無非就是對後世一些事件的預測。

不過,若是他人,沒有相應的學識,恐怕也是一時無法看懂的。

搖搖頭,白止將外面的李歆霓叫了進來,然後指了指桌案上的《太白會運逆兆通代圖》道:“這本書於我無用,便送給你了!”

“好!”

李歆霓也對著書中的內容好奇,於是也沒有拒絕。

不過她也保證道:“我自然會好好保管……”

“不用。”

白止卻道:“不用刻意去保管,當然,也可以傳出去,讓更多的人……”

“……也好!”

李歆霓微微點頭。

同時,白止又去到:“這本書的名字太長了,重新取個名……就叫《推背圖》吧!”

“推背圖?”

李歆霓好奇,不過也沒詢問,不過是一個名字罷了。

接下來,再次恢複了往日的平靜,李歆霓處理著女宮和君子樓的事情,沒多久,皇帝便將之前出問題的女宮處理結果給了李歆霓。

處理結果李歆霓非常滿意。

那件事背後的所有人,以及背後真凶,都被挖掘了出來,至於結果,自然不必多說。

永徽三年,公元683年,冬!

正在府中看雪的李歆霓突然得到了來自宮中的消息,讓她面容微變,隨即起身連忙趕往宮中。

皇帝病危!

李歆霓有些沉默,如此一幕,是如此熟悉。

可是讓她無法接受的是,此時的皇帝不過登基三年,難道就要……

她連忙搖頭,仍舊無法相信。

長安城之中,大雪紛飛,鵝毛大雪飄落,將整個天地都包裹在厚厚的積雪之中,銀裝素裹,不過如此!

馬車在寬敞非常的街道之上行走,窗外傳來積雪被碾壓的“咯吱”聲,更是加劇了李歆霓心中的急切。

世界安靜了,隻有馬車外面寒風的呼嘯進入耳中。待進入宮中,馬車未停,一路進入。

來到一處宮殿之前,李歆霓走下車駕,大紅色的大氅將其嬌弱、窈窕的身子包裹,白色的雪花落在雲鬢之上,更加增添幾分風韻。

李歆霓未曾理睬落在身上的雪花,快速走進了宮殿。

宮殿之中,大量禦醫矗立,然而,李歆霓還沒進入,便聽到了侍者的一聲高唱:

“陛下……駕崩了——”

公元683年,在位僅僅三年的皇帝李治便駕崩,然而,此時的朝堂政事竟然不知不覺腳被皇後所掌控。

太子繼位之後,皇後仍以聽政之名插手政事。

一時間,朝堂之上,陰謀橫行。

然而,自從永安公主從宮中返回之後,便不再出府,即使是新帝登基,都沒有到場。

甚至於,永安公主連女宮和君子樓的事情都不再處理,逐漸交給了相應的官吏手中。

一時間,永安公主這個名字,似乎逐漸從長安城百姓的心中淡去了。

神鳥也不常現身,世人不知神鳥蹤跡。

但是他們卻知道,神鳥在大唐,神鳥伴隨於永安公主身側,賜予永安公主長生。

甚至於,有人心中猜測,待永安公主薨逝之時,便是神鳥離去之際。

然而,卻無人想到這一天會來臨。

永安公主從長安城淡去之時,皇宮之中變得更加凶險,形式波譎雲詭,各種勢力在暗中交手、觸碰!

公元684年,皇後武則天以皇帝李顯無能,廢黜皇帝李顯,立先帝第四子李旦為帝,同時,皇後武則天臨朝稱製!

適時,朝堂上下,天下之人,皆知皇後武則天有為帝之心。

然而有人卻也認為不可能,畢竟縱觀曆史,無有女子為帝者,故而,女子豈能為帝?

而忠於李唐天下者眾多,但是因為李姓皇室勢微,無有能力者,故而,多有人前來永安公主府,乞求永安公主出面。

在他們看來,永安公主乃是太宗皇帝之姐,大唐高祖之女,並且已有一百多歲,長生不老,有神鳥庇佑。

恐怕也隻有永安公主能夠阻止妖後的陰謀詭計!

永安公主府中,李歆霓聖尊大紅色長袍,坐在庭院之中。而庭院之中的花圃中,早就再次種上了奇花異卉,此時,正是鮮花盛開之季節。

“公主,府外有許多朝中大臣請求覲見。”

一名侍女上前,恭敬地稟告道。

“還是因為皇後之事?”

李歆霓皺眉,詢問道。

“是!”

李歆霓雖然輕易不再出去,但是對於朝堂之事還是了解的,對於皇後武則天的做法,自然也知道。

這讓她心中也有些疑惑,“武則天真的要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