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秦吏(1 / 1)

歹人看著倒在血泊之中的韓非子,以及一名女子,臉上露出鬆懈之色。

若是韓非子執意抵擋,恐怕他們還需要費一番功夫,才能將其斬殺。

但是沒想到說出自己背後之人,竟然會讓韓非子失去抵抗之心,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上去補刀,並且取了韓非子之首級!”

“喏!”

一人向前,反握長劍,就要向血泊之中韓非子的胸膛紮去,就在這千鈞一發的一刻,突然密林之中傳來箭矢破空之聲。

“嗖!”

“嗖!”

“嗖!”

……

“不好,還有人!”

“快退!”

“……”

在他們想要對韓非子進行補刀的時候,突然兩旁的密林之中傳來破空之聲,訓練有素的他們立刻躲避抵擋,在所難免的遠離了倒在血泊之中的韓非子。

就在此時,從密林之中傳來繁雜的腳步聲,隻見一群身著普通粗布麻衣的漢子,從密林之中衝出。

他們手中持著無任何標記的長劍,人數更比原先的歹人多了數倍不止。

始一出來,就立刻衝下那群歹人,一時間戰作一團,刀劍鏗鏘碰撞之聲、喊殺之聲不絕於耳。

同時又有一群人連忙來到倒在地上的韓非子身旁,查看韓非子的狀況。

“尚有氣息!”

一人探了探韓非子的脖頸,當即說道。隨即,連忙將韓非子以及芸汐抬起,進入了密林之中。

此時,後面來人已經和之前的歹人戰作了一團,當看到已經將韓非子救出,後面來人且戰且退,然後轉頭逃入了密林之中。

歹人的身份畢竟是秦人,秦人善戰,即使是被偷襲,也快速反應過來,並斬殺數十人。

看著後來人退去,卻又擔憂有埋伏,無可奈何,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遠去。

…………

一處密林之中,一座簡陋的木屋,隻見兩人看著躺在床榻之上的韓非子與芸汐,臉上露出焦急之色。

“太子有令,絕對不允許韓國公子死去……醫者為何還不到達?”

一人催促道。

“應當快了!”

另一人回答。

話音剛落,卻見兩人推門而入,隻見其中一人為醫者打扮,還背著一藥匣,顯然是被請來的醫者。

“速速過來!”

見到醫者到達,他們連忙讓開位置,讓醫者過來醫治。

醫者看了幾人一眼,卻依舊緩步上前,看的一旁的幾人臉頰直跳,卻又無可奈何。

待醫者看到了床榻之上韓非子的情況,隻是微微皺眉,隨後又看向一旁的芸汐,眉頭皺的更厲害了。

一旁的幾人注意著醫者的表情,見到醫者的表情,胸膛之中的心也緊跟著提了起來。

就在他們剛想開口之時,醫者的聲音傳入他們的耳中,道:“隻是劍傷,並不是過於嚴重,但是……”

醫者的話讓周圍的人瞬間鬆了一口氣,不過後面的兩個字,卻又讓他們的心再次提了起來。

“但是什麼?!”

隻見醫者的目光投向了一旁的芸汐,然後微微搖頭,意思不言而喻。

眾人見此,也沉默了下來。

芸汐的強勢他們豈能不知道,隻是希冀醫者到來,能夠挽留,未曾想,依舊無法拯救。

最為絕望的莫過於給人希望,然後又將希望徹底碾碎。

隻見眾人沉默片刻,為首的人才咬牙道:“先救這個人!”

指了指床榻之上的韓非子,醫者已經開始動手救人。

…………

魏國被滅,秦國官員迅速接管魏國城池,並且推行秦法,派遣吏,宣傳秦國之國策。

魏國與秦國毗鄰,自然知曉秦國之真實情況,不類東方齊國、燕國、楚國,不知秦國具體國策,而多有誤解。

“秦國之法,卻是也頗為不錯!”

曾經魏國大梁,魏王宮在王翦刻意保護之下,並未毀滅於戰火之下。

秦國官員接管大梁城內城防事,當即組織工匠將大梁城修建。

且並未直接征徭役,反而向民間招募百姓,修建城池,有工錢、米糧可拿。

並有吏站在張貼秦法之台下,指著告示之上的文字,為周圍之人逐字講解。

“秦律細致而不嚴苛,且並非一成不變!”

一名身著秦國服飾的吏看著身前人頭攢動的曾經魏國之民,如今的秦人,道:“吾在鹹陽曾聽聞王上言,秦國律法隻不過是權宜之計,當初商鞅變法,不過是為了使秦國強大,有兵鋒之利!”

“而如今秦國已有兵鋒之利,卻百姓拮據。”

“秦國之誌在天下,天下諸國伐交頻頻,征戰不止,天下百姓苦矣。故而秦國強軍征討諸國,使天下一統,再無征戰!”

“諸國百姓皆是華夏兒女,豈能同室操戈?”

“當秦國一統天下,天下再無戰事。曾經強國之律法,自然不再適合統一天下後的秦國!”

“如同稚子之衣,成年之後,定然不再合身。”

聽到秦吏之言,周圍的曾經魏國之民聽的津津有味。其中,雖有布衣,但是能在大梁城內居住之人,絕非普通之人。

其中,更有富貴人家,知曉國事治理,聽了秦吏之言,他們皆露出沉思之色,不過也有人面露不屑。

有人頓時出言,詢問之,“如你所言,難不成秦國統一天下之後,還能再修改秦律?如此,秦王豈不是違抗先王之誌,拋卻法家之道?”

聽到詢問之語,秦吏隻是微微一頓,思慮片刻,道:“修改秦律,並非拋棄秦律。魚和熊掌,亦可兼得!”

“正如我之前所說,稚子衣鞋,必然不能使成年之人穿戴。”

“如今秦王推行法家之言,但仍常讀他家學說,曾與朝中之臣明言,百家學說,乃是華夏兒女之智慧結晶,不可棄之如敝履,應當時刻讀之!”

“那秦律之嚴酷又如何說?”

有人皺眉。

畢竟,秦律之中,多有嚴罰酷刑,稍有小錯,便是腰斬之刑。

“自然也會更改,秦國神鳥曾言:秦律更改,必以此為先!”

“秦國神鳥?”

聽到秦吏提到神鳥,頓時吸引了周圍之人所有人的注意,畢竟神鳥神異,雖然存世百餘年,但是能夠一睹神鳥之貌,又有幾人。

凡是事關神鳥之言,都不由自主的讓人心中好奇之。

同時,在他國之人看來,秦國之所以如此強盛,能夠滅國隳廟,皆是神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