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歲月流轉,一去不返(1 / 1)

隨時歲月的流逝,神鳥殿也漸漸被歲月所侵蝕,浮現出絲絲曆史的厚重之感。

白止看向神鳥殿四周,雖然樹木掩映,鬱鬱蔥蔥,但是他能夠明顯的察覺出,有著大量的秦銳士守護在周圍。

他們可能將會永遠的守護在這裡,無有軍功,但是秦王將不吝賞賜,因為守護神鳥殿,在一定程度上,比軍功更重要。

“師父……”

公主夏的聲音傳來,白止看去,卻見公主夏正目光滿是不舍地望著自己。

就在白止想開口安慰的時候,遠方傳來馬車轆轆之聲,還有士卒整齊強勁的腳步聲。

“王上來了……”

公主夏回頭。

白止看去,隻見秦王嬴稷已經從秦王車駕之上走下,目光正看向台階之下的白止和公主夏。

“神鳥……”

秦王張口,不過卻話音一轉,目光中帶上了回憶,道:“雖然曾經那《千字文》是跟隨阿姊所學,但是寡人知道,神鳥也曾暗地裡指導……”

“所以,還請神鳥受寡人師禮……”

說著,秦王嬴稷深深一揖,恭敬待之。

白止看著秦王嬴稷拜下,然後對兩人道:“我隻是沉睡,並不是長眠不醒,或許再次睜開眼時,不過過去兩三個月,不必如此傷感。”

秦王搖頭,看了一眼一旁神情沉鬱的公主夏,沉吟片刻,才道:“師父何時沉睡?”

“待師父沉睡期間,寡人一定會派遣秦銳士將神鳥殿嚴密守護!”

就像當初父王那般對待師父。

這句話秦王嬴稷並沒有說出,怕一旁的公主夏聞之心傷。

如今的秦王也正值壯年,唇上留須,頗具男子之剛猛,並且已經充實後宮,誕有子嗣。

白止點頭,算是同意了秦王嬴稷的安排,畢竟他也不希望自己在沉睡之時,被人打擾。

……

沉重巨大的門戶被士卒推開,神鳥殿主殿之中纖塵不染,顯然是有侍者經常灑掃。

看著宮殿中未曾變化的布置,白止微微點頭,隨後轉身看向身後的兩人。

“正所謂送君千裡,終須一彆,再說我並未行千裡。”

“所以,兩位請回吧!”

看著公主夏依依不舍的模樣,白止隻能出言趕人。

即使是公主夏長大了,並且年齡也不小了,但是似乎對自己更加的依賴。

白止隻能如此。

一旁的秦王嬴稷也看向公主夏,“阿姊,該離去了……”

門被閉上的瞬間,光芒消失,宮殿之內昏暗一片,白止搖搖頭,隨後來到了用絲綢編織而成的巢穴之中,安然入睡。

……

門外。

公主夏看著緊閉的大門,眼中充滿了不舍。

但是在一旁秦王嬴稷的勸導之下,還是緩緩走下了台階。

在宮殿大門關上的瞬間,神鳥殿周圍瞬間走出數十位秦銳士,他們與普通的秦銳士有著明顯的不同。

顯得更加勇武,且不遵於軍伍規矩。

譬如有幾名秦銳士並未著甲,且臉上塗抹有墨綠色的顏料,且身上被野草纏繞、隱藏。

他們目光皆看向秦王嬴稷,待秦王嬴稷點頭示意,他們才迅速衝向一旁的密林之中,向四面八方而去。

公主夏看著秦王嬴稷的布置,最終深深看了一眼神鳥殿,最終轉身離去。

“阿姊,且等等我!”

秦王嬴稷在後面喊道。

“聽聞王上欲攻韓?”

公主夏突然頓住腳步,看向秦王。

“……沒錯!”

“臣請去!”

……

《秦記》載,“昭襄王十八年春,神鳥入殿,沉眠。鎮國公主出,征韓。”

“同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得六十一邑。”

“昭襄王二十二年,大將白起同鎮國公主攻趙,斬首三萬!”

“秦昭襄王三十二年,穰侯魏冉攻魏,斬首四萬,圍大梁。”

“秦昭襄王三十八年,攻趙,趙將趙奢為將,秦敗。王上拜範雎為客卿,納範雎之計。”

……

……

時光流轉,轉瞬即逝。

秦國鹹陽城,在秦昭襄王的統治之下,更顯恢宏,六國商賈來往不絕。

秦國自惠文王行商君法,然另行貨殖商賈之策,秦國愈發富足。經武王、當今王上不斷推行,秦國已成為當世霸主。

且秦國對外征戰不休,軍功不斷,秦土再增,貨殖直通六國。

同時秦王下令,國人商議國事無罪。尤其是鹹陽城中,大小食肆,國人討論國事,更加暢所欲言。

“大將軍白起征戰六國,無有敗績,當為秦將第一!”

“穰侯為國丞相,得侯爵之位,應當為一!”

“此言謬矣,大將軍白起率領陷陣營,所向披靡,無有敵軍可擋……”

“……”

就在幾人爭秦國大將誰為第一之時,突然有人說道:“二三子且勿再爭,難道諸位忘卻了鎮國公主呼?”

“鎮國公主……”

眾人這才想起來,剛才他們所說的所向披靡的陷陣營,似乎就是鎮國公主所練。

經人提醒,他們才反應過來,不禁感歎道:

“鎮國公主終生未嫁,一生為國,且為秦國神女,令吾等敬佩!”

卻見說話之人是一名身材魁梧的老秦人,且他的話頓時引起了更多人的認同。

“鎮國公主輔佐三位君王,如今仍然在征戰,當真可敬!”

說到此處,有人想到了什麼,突然低聲問道:“二三子,如今鎮國公主當有多大年歲?”

“……”

眾人沉默,似乎是在回憶。

片刻之後才有人開口道:“鎮國公主乃文王之女,文王五年,被立為公主,那是鎮國公主已有六歲。”

“細細算來,如今王上已然繼位三十八載,而鎮國公主……”

當有六十之高齡!

“六十!”

應當隻多不少!

眾人自然也已經算出,頓時一臉驚歎,更多的是敬佩。

“巾幗不讓須眉,秦之神女,以身許國,吾等秦人男兒,當唾面自乾!”

食肆之中,一眾秦人漢子頓時一臉慚愧之色,更多的是敬佩、仰慕。

“不知如今鎮國公主可否還在征戰……”

“必然不能,也不允許再征戰!”

有人脫口而出。鎮國公主已經耳順之年,且為女子,若是再繼續征戰,這讓秦人男子又該如何自處?

這不僅是秦人男子尊嚴所在,更是對鎮國公主發自內心的敬佩。

……

對於鹹陽城內國人的議論之聲,作為被討論的鎮國公主自然不知。

即使知道了,也會灑然一笑,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