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瞞天過海(1 / 1)

眾人一聽,皆認為魏王此話有理,雖然諸國不再禮敬天子久矣,但如此侮辱天子之行,定然不能行之!

如若行之,諸國討伐之!

如果秦國不答應,就是侮辱天子,諸國為天子而征秦,乃王道之師!

“既然如此,那魏王便立刻將神鳥送還於秦國,同時,吾等諸國聯名遞國書於秦,請秦君獻神鳥於天子!”

眾人此時意見合一,皆點頭同意。

於是,心懷鬼胎的諸國國君,於宋國彭城約定:神鳥上於天子,秦國不從,諸國征之!

聽著周圍各位諸侯王的談話,白止突然有一種錯覺,感覺是不是自己的出現,導致合縱連橫提前問事了?

不過也很明顯,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縱。

此時的東方諸國能夠聯合起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這隻神鳥。

因為他們都基於自己這隻神鳥,所以才願意聯合起來,以期之後能夠得到神鳥!

但是自己隻有一個,最後能夠歸誰呢?

單單以魏國而言,魏國是真正的想要讓其他幾國敵對秦國,以此能夠緩解自己來自秦國的壓力。

但是其他幾國呢?

齊國,目的隻有神鳥!

楚國,目的也是神鳥!

燕國,還是神鳥!

趙國……

真正要想敵秦的,還是因為神鳥是秦國之神鳥的前提,才敵對秦國!

如今除了魏國之外,其他諸國與秦國並無利益之爭,為何要平白無故給自己拉來一仇敵?

眾人心懷鬼胎的各自散去,遵循計劃,魏王當即派人將神鳥送上車架,然後大張旗鼓的招展旌旗,打出安鳥歸秦的名號,前往秦國!

但是出了宋國彭城之後,卻暗地裡派人將神鳥帶走,隻護送同神鳥一同前來的侍女歸秦!

“無妨,魏國必然會保證你倆的安全,即使是魏武卒都戰死,你倆都會安然無恙的!”

在神鳥車架之上,白止對一旁的公主夏如此道。

公主夏自然明白,剛才她也聽到了魏國同諸國的計謀,雖然魏國不會讓神鳥歸秦,但是自己作為神鳥侍女,必然會安然無恙。

屆時中途之中,魏國可能會讓自己出現在世人面前,為魏國演上一出戲。

“那小雀雀你呢?”

公主夏一臉擔憂地看向白止,雙眸中帶上了離彆之悲。

“我?何必擔憂!”

白止搖頭,又道:“我之本領,你難道不知道嗎?”

“若是之前你沒有跟隨,我就更加稱心如意了!”

“哼!”

聽到白止似乎在嫌棄自己是個拖油瓶,公主夏擔憂的小臉頓時一繃,不忿地道:“虧我還擔心你!”

……

看著神鳥車架遠去,白止被一群黑衣人帶走,趁著夜色消失在黑暗中。

他知道,這是魏王派來的人。

……

……

與此同時,宋國彭城。

齊王還未回國。

一處宮室之內,齊王同田嬰相對而坐。長條桌案之上放置著竹簡,一旁的青銅燭台少閃爍著明亮的光芒,將宮室之中映亮。

“田相,以你來看,魏國為何如此?”

齊王皺眉,放下了手中的竹簡,同時看向田嬰。

田嬰皺眉,思慮片刻,分析道:“魏國已失霸主之資,國力漸弱,同時又被秦國、楚國兩國所敵,已顯疲態!”

“而聽聞魏國請神鳥入魏之時,魏秦兩國再皆秦晉之好,如今,秦國秦君應當已經迎娶魏女,看來是兩國修好,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如此!”

田嬰皺眉,齊王靜靜聽著,等待田嬰接下來的話。

“而魏國顯然也已經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便想聯合我等諸國,共同敵秦,真實目的是讓秦國敬畏,不再攻魏!”

“至於楚國,此次短暫之約定,應該能夠讓楚國暫歇刀兵!”

“魏王之前之表態,一副視神鳥為無物,表現出魏國對神鳥並無想法之態度,將自己之國摘出!”

“屆時秦國獻神鳥於天子,諸國爭奪,魏國已居身事外,到那時,諸國爭奪神鳥,互為仇敵,魏國安矣!”

聽到這裡,齊王不禁搖頭,感歎道:“魏王當真是好計謀,以諸國為引,卻秦軍,亂諸國!單單是以神鳥為禮,似乎是太過於少了!”

“王上,魏王之計看似天衣無縫,實則是隻要我齊國略微施計,便能讓魏國之謀煙消雲散!”

“哦?何計?還請田相教寡人!”

“君上,稍安勿躁,且聽臣細細道來!”

……

一路顛簸,當白止再次睜開眼,能夠看清周圍的情況之時,卻已經發現自己已經再次來到了魏王宮之神鳥宮。

兜兜轉轉,再次回到了魏國。

“沒想到魏國還真是如此做了,瞞天過海,計是好計,但卻把其他諸國想的太簡單了!”

白止舒服的躺在絲綢巢穴之內,周圍是魏王派來的兩名魏人少女,姿容甜美,體態婀娜,此時正柔荑持藥,投喂著白止。

“趁短暫的假期,好好享受一下!”

白止舒服地躺著,享受著侍女的投喂,以及良善之國魏國的珍稀藥材。

時間緩緩流逝,五天的時間一閃而逝,白止也曾施展無形之風,出去打探消息。

得知了神鳥歸秦車架已經入秦,秦國接應秦將並無發現異樣,但是魏軍撤去之後,才陡然發現,神鳥為假!

消息傳回秦國之後,秦君嬴駟大怒,去信魏國,並派使臣,詢問魏國神鳥之情況。

魏國疑惑,稱並不知神鳥蹤跡,且魏國安鳥歸秦,秦將確定無誤,然此時神鳥失蹤,應當是秦國之過!

為何卻來責備魏國?

這句話讓秦國啞口無言!

但是秦國卻一口咬定,乃是魏國行瞞天過海之計,以假神鳥歸秦,神鳥車架之中,魏國製作假神鳥之竹鳥,乃是證據!

對此,魏國啞口無言,隻能一再稱魏國並不知任何情況!

一時間,秦魏兩國相互指責,其他諸國見此,頓時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至於同魏國之短暫約定,也不知是否進行。

見諸國無所表態,魏國去信諸國,稱秦國已見神鳥,如此不過是誣陷魏國,以期魏失信,諸國勿信也!

先前之謀,當可施行!

聽此,諸國合名,共同去信秦國,以言先前之計。

“秦國地處一隅,國力雖強盛,但不足為懼,諸國之兵,可輕易破之!”

魏國再來信,以緩解諸國之疑慮,當然,如果這是在魏國沒有敗於秦軍之前說就更好了。

不過魏國並不知道,一名齊使離開了齊國,前往了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