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耗死趙與芮就好(1 / 1)

耶律楚材的意思很明顯,什麼東夏遼東,都不要和宋軍去糾纏,也彆管,要麼就舉國之兵一起滅了宋朝,要麼暫時議和,積蓄國力,等大蒙古變的更強。

窩闊台問,如何才算更強?

耶律楚材說,錢糧更多,地盤更廣,人口更眾,兵馬更盛。

其實就和原曆史差不多,蒙軍可以二次西征,先去打好打的,並且可以在西征中得到更多的人口和兵馬。

蒙軍二次西征出發十五萬兵馬,有三萬留在大毛那邊,真正往西去是十二萬。

回來時帶來了近三十萬,翻了一倍還多。

這還是蒙軍精挑細選,少量征用的情況下,如果想征發更多,甚至可以帶五十萬兵馬回來。

所以原本的二次長子西征,有可能也是耶律楚材提議,為下步滅宋,打下良好的基礎。

窩闊台聞言陷入短暫的沉默,似乎在考慮耶律楚材的戰略是否有效。

倒是斡陳那顏,又問:“你剛才不是說,宋人正在崛起,如果給宋人時間,宋人會變的更強。”

“黃河以北,已經在咱們大蒙古的統治之下,隻要和宋人議和,雙方都會得到休養生息,給我們時間,我們同樣會變的更強,以後會有更多的糧賦,更多的兵員。”

耶律楚材說,當年初立十課稅使,大蒙古在黃河以北歲入銀錢折白銀計五十萬兩,絹八萬匹,粟米四十萬石。

到了去年,黃河以北歲入折銀六十二萬兩,絹近十萬匹,粟米約五十三萬石。

蒙古在地方的統治越來越穩固,征收的稅糧稅錢也越來越多。

明年起,當在其他各地全開稅課,建立地方正府,設立朝廷中樞官員(屬於窩闊台的),若西夏,西遼,蒙古等地也是如此,大蒙古全年能收之數能翻數倍計,如果再在西征所在地征收,全年賦稅,將遠遠超過宋朝,綜合國力和資源,也能遠遠超過宋朝,到時就算時間拖下去,蒙古也隻會越來越強。

耶律楚材說的窩闊台眼睛一亮,其他人則臉色發黑。

耶律楚材就是說的就是中秧集權,完善官製、法製、禮製,形成完整的稅收製度,征兵製度,從而提升綜合國力。

蒙古現在還在建國之初,初行的是軍政一體的製度,除了宗王宗室,隻有萬戶,千戶,百夫長等統率軍隊的軍官,沒什麼正式文官,耶律楚材這個中書令,是窩闊台第一個正式學著中原冊封的宰相級文官。

而在地方上,比如原金國地盤,他們采取了耶律楚材的建議,基本沿用了金國的官員繼續在管理,在其他被征服的西夏,除了中興府有西夏官員外,其餘地方都是當地軍隊將領管理。

而在蒙古,西遼,和西征的其他地方,基本都是用軍人在管理。

蒙古國現在的禮製也十分混亂,雖然也有貴賤之分,但沒有中原地區那種嚴格的君臣製度,在窩闊台之前都沒有跪拜禮,是窩闊台登基時,耶律楚材勸說察合台以哥哥身份帶頭下跪,這才產生了跪拜禮,儘管如此,現在窩闊台台即位兩三年了,很多蒙古貴族見到窩闊台也沒有習慣跪拜禮,更不用說高呼萬歲和陛下了。

至於稅賦就更談不上。

蒙軍西征也好,對中原用兵也好,都有不成文的規定,一旦攻城時對方反抗,不問老幼、貧富、逆順,除工匠外,全部殺掉,有時會留少數婦女和兒童成為奴隸。

而在屠城的過程中,所有財富均被一搶而空,後面城裡都沒有人了,更沒有什麼賦稅能收。

其餘沒有被屠的城市,采用的是地方官員自行政斂和交納貢賦的方式。

這些地方官員大部分都是蒙軍留守的軍將,基本也都是蒙古貴族,他們隨意征收,聚斂橫財,然後才會有少量的交納貢賦,肥了自己,損害了朝廷中樞的利益。

直到耶律楚材設課稅使之前,大蒙古帝國控地萬裡,卻在任何一城有屬於朝廷中樞的倉庫。

至於征兵製度也是如此,蒙軍人人算兵,兵糧自給,戰馬自備,隻有兵器在自備不夠時,會由本部上官提供。

蒙軍本部要求,每人至少要有五張弓,五匹戰馬,隨時上戰場,抽到就去打仗,沒有軍餉,打戰中自己可以掠奪財富,就算個人所有。

另外每征服一地,會收編降軍,但在初期也沒有軍餉和供給,都是降將自己解決,他們有極大的自主權,還能在自己地盤征稅,因而形成了很多強盛的漢軍萬戶,契丹萬戶,女真萬戶。

所有的一切,在目前來看還是運轉自如,因為仆從軍都害怕蒙古的破壞力,沒有人敢反抗。

軍需物資也都是各部自己籌措,蒙古帝國帶幾十萬仆從軍,不用花一分錢一粒糧。

而蒙軍本部沒事就回自己的草原放牧,又不用花錢養兵,大夥都是自己養自己,所以也沒有軍需缺少的風險。

現在一切都看起來很完美,但如果采用耶律楚材的方式,建立高效集權的中樞正府,蒙古可以得到更多的稅賦,更多的兵員,更大的權力。

毫無疑問,耶律楚材的建議相當好,在原本的曆史上,他也多次勸阻幾個大汗和各位皇子,儘快完善這個強大的國家係統。

但他的建議顯然損害了所有蒙古高層貴族的利益。

西夏被封給闊端,西遼是察合台的,草原上還有拔都的,斡陳那顏的,將來還會有今天在場的闊出的,合丹的。

大夥封地還沒有封起來呢,你就這麼乾,我們以後還怎麼拿好處?

所以耶律楚材這個提議出來後,彆說斡陳那顏這個現在有封地的,就是闊出和合丹這兩位暫時還沒有封地的小王子也是臉色青黑,難看的要命。

按耶律楚材這說法,以後蒙古中樞在各地全設課稅使和地方官員,用來管理和征收稅賦,還能征召兵員,這讓這些宗室王子們怎麼接受?

這不等於是削蕃了?

“萬萬不可。”斡陳那顏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他看窩闊台有意動的表情,立刻跳出來反對。

然後大聲喝斥耶律楚材,這不是挑撥蒙古人內鬥?其心可誅。

又說,大汗(成吉思汗)把阿力麻裡(西遼所屬)賜給合汗的哥哥察合台為封地,你要合汗在哥哥封地收稅和征兵,這不是挑撥兄弟關係嗎?

窩闊台聞言微微一愣,他心裡想這麼乾嘛?

我感覺窩闊台肯定是想這麼乾的。

但現在這種情況,他剛登汗位沒幾年,連年打仗又全失利,所以肯定不敢這麼乾。

耶律楚材的建議是不錯,但不能操之過急,如果能和宋朝講和,雙方幾十年不動兵,窩闊台逐步完善製度,學習中原王朝,用幾十年時間,還是可以做到,但將來的四大汗國會不會還有這麼大,能傳承幾百年可就不一定。

蒙古的這種分封製,有壞處,也有益處。

窩闊台聽完之後,終於揮了揮手:“此事容後再議,當務之急還是先要對付宋人。”

完善國家統治的事,以後再說吧,還是先說對付宋人的事。

當然,耶律楚材剛才給了兩策,現場諸貴族也在分彆考慮這兩策的效果和實行難易度。

當初打金國,蒙軍三路出兵,前後動員了近五十多萬大軍,最後還是失敗而回。

如果打體量比金國更大的宋國,軍事實力也超過金國的宋軍,顯然需要更多的兵馬。

也就是如耶律楚材所說,還要從西面,北方,西遼、西夏,甚至漠北等地,征招更多的兵馬,最好能有百萬大軍,分幾路出發。

但這麼乾的話,又很容易影響到蒙古在其他地方的統治。

耶律楚材聽窩闊台說要先對付宋人,當下也不再出聲,先退到一邊。

他是不希望現在和宋朝全面開戰的,蒙古人應該先鞏固北方的統治,在北方休養生息,繁衍人口,如果能和金國一樣統治北方五十年或一百年之久,百年之後,耶律楚材有信心,僅北方就能動員百萬大軍,完全不需要蒙古人,就可以用漢人來打漢人。

現在的蒙古看起來很強橫,但沒有對地方形成牢固的統治,如果一直打勝仗還好,一旦被打敗了,立刻就可能滾回草原。

耶律楚材退下後,其他貴族也沒有出聲。

窩闊台這時緩緩道:“現在是宋軍咄咄逼人,不但在中原戰場陰我們,還在高麗伏擊我軍。”

“是戰是和,有時候不一定是我們說了算,或許我們想和,彆人未必願意。”

這話說出來有點喪氣,因為自成吉思汗以來,從來隻有大蒙古逼和彆人,沒有誰能讓蒙古提出議和的事情。

現場諸多貴族聽的眉頭緊鎖,感覺窩闊台完全沒有成吉思汗的霸氣。

這會要是成吉思汗還活著會怎麼乾?

大夥不約同想到這個問題。

若是大汗還活著,恐怕立刻要召集重兵,和宋軍一決高下?

可能發現自己剛才說的話有點影響士氣,窩闊台又道:“也可能我們想戰,對方想和。”

“宋軍有很多火炮,如果他們想和,一心守城,咱們逐城去打,可能毫無作用,想打也未必打的起來。”

耶律楚材立刻道:“陛下說的有理。”

確是這個道理。

以前蒙古無論和誰打仗,基本都握有主動權,想進攻就進攻,想撤退就撤退。

現在你和宋軍打可就不一定。

宋軍不想和你打,隻要死守城池就行,人家有火炮,蒙軍的投石機基本沒什麼用,想去進攻宋軍的城,比較難艱。

而你還得防著宋軍主動出擊,打蒙軍的城池。

宋軍火炮犀利,攻城容易,蒙軍現在很多城池左右為難。

你城門不設防吧,怕宋軍突然來攻,你要設防吧,自己出不去。

所以現在蒙軍占據的城池中,各守將都在城門邊堆積了大量的磚石,一旦發現宋軍,立刻就要堵城門。

“陛下。”耶律楚材又道:“宋軍現在出兵都是不經廷議,有時前面打完了,朝廷的文武官員都不知道,趙與芮這人是不講武德,不按套路來的。”

耶律楚材這句話才是重點。

因為曆朝曆代以來,包括他們大蒙古,如果要打仗,肯定也是要召集各貴族一起來商議。

像宋廷以前都要在上朝時議論,皇帝和大臣們共同商量,如何打仗,出多少兵馬,以誰為大將,要多少後勤,甚至走什麼路線。

如果有對方細作在宋朝京師,往往上午廷議的事,到中午就已經傳得遍處都是是,可能連小商小販都知道。

但現在趙與芮他不按套路來啊,現在宋朝軍事從來不在朝議內容當中。

而且很多武官都不一定知道。

比如趙與芮如果隻想在山東用兵,可能就隻和山東大將私下商議,隔壁兩淮的武將,要等打起來才會知道。

趙與芮如果想在四川鳳翔一帶用兵,隻會與四川製置使孟珙和鳳翔守將商量,四川其他地區的守將都可能不知道。

趙與芮這麼不講武德,也不按常規套路來,這給蒙古的防守壓力就比較大。

比如當初宋軍什麼預兆也沒有,突然就進攻大名,一天之內就把大名打下了。

“臣以為,從原西遼,到原西夏,甚至山西,河北,遼東一帶,都要加強防守,加派哨騎,宋軍不知何時會發動進攻。”

現在耶律楚材就是這個意思,你們彆想著派兵去遼東打宋人,聯盟東夏的事,首先東夏未必領情,也不一定會和蒙古聯盟,其次,你還得防著宋軍來打咱們。

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宋軍議和,先休養生息,鞏固統治,等過個幾十年,用漢人來打漢人。

耶律楚材這人腦子裡其實很向往中原政權,骨子還是以儒家思想為主,要不然他的兒子們也不會專門學宋人的儒學和禮儀。

他就是想勸蒙古人改製學習中原,鞏固統治,建立正式的皇朝,然後再和宋人一較高下。

畢竟前面有金國這個很好的例子在。

同樣崛起在黑山白水間,金國就占據了中原,理論上已經成為了正統皇朝。

而且幾十上百年後,很多漢人以金人為榮,根本不搭理南宋的。

這樣發展不是挺好的嗎?

耶律楚材認為,現在宋人皇帝是明君,但不代表以後也是。

隻要耗死了趙與芮,等宋人新皇帝上來,宋人肯定會和以前一樣腐爛,而大蒙古就有了問鼎中原的機會。

當然,做為這個前提,得先和宋人議和。

蒙古人當然不答應,窩闊台願意,其他人也不願意啊。

馬上有人叫道,為何要咱們防宋人,不如讓宋人防咱們,咱們可以先攻,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這才是我們蒙古人擅長的。

現場氣氛一時有點尷尬,議和不可能,打的話也有分歧。

斡陳那顏還是支持先打遼東宋軍。

但也有人提議先打宋人山東,先奪取山東。

還有人提議議先打鳳翔,將宋軍壓在四川,堵在潼關,這樣和以前與金國開戰差不多形勢,因為金國現在還沒滅,到時可以讓金國於腹背夾攻宋軍。

現場除了耶律楚材,幾乎所有貴族和宗王都要求和宋軍開戰。

特彆是斡兒答。

斡兒答是術赤長子,術赤封地給了拔都,現在一直跟著窩闊台,他提議三路發兵,征西遼西夏蒙軍攻鳳翔,打大散關,走當年拖雷乾過的事,如果打不了大散關,繞道吐蕃,先打大理,走宋軍背後。

不得不說,斡兒答還是比較有戰略眼光,走吐蕃打大理,繞道宋軍背後,這是蒙古幾代大汗攻宋不成的情況下,最後才想出來的辦法。

現在斡兒答已經提前二十多年想到了。

另外兩路兵馬,一路從山西進中原和金國聯軍,一路從河北進山東。

西路軍十萬,中路軍三十萬,東路軍二十萬,動員六十萬即可。

這樣的話,不用征招西方的兵馬,甚至也不用動員北面拔都和漠北的人馬。

而察合台次子拜答爾讚成耶律楚材的建議,要麼不打,要麼不給宋人機會。

招回西方北方各路兵馬,湊個八十萬,一起從山西進中原。

他的理由也很簡單,以前蒙古打仗,都習慣兵分數路,可以擁有足夠的移動能力和破壞力。

但宋軍和金國,西夏和西征的國家不一樣。

宋軍火炮比較猛,而間隔長,守城可以,野戰會被削弱,隻有兵馬越多,火炮的威脅就越小。

如果宋軍出來野戰,雙方幾十萬上百萬大軍鋪開,宋軍肯定顧到頭顧不到尾,以蒙軍野戰移動能力,加上這麼多兵馬,絕對可以打崩宋軍。

如果宋軍守城不出,蒙軍更需要大量的兵馬去蟻附,一個個攻破宋軍的城池,你兵馬少了消耗不起的。

現場貴族們都要和宋人乾仗,拜答爾更是要舉國之兵去打,這基本就是滅國之戰,雙方無論誰輸了都可能完蛋。

窩闊台這新任大汗上台還沒兩年就要做出這種選擇,弄的窩闊台心裡也毛毛的。

窩闊台沒辦法,左思右想,再次看向耶律楚材,問他什麼意見。

耶律楚材長歎道,如果一定要打,建議先打山東。

因為中原曆代王朝,從北往南統一天下的,莫不要先攻略山東。

拜答爾立刻道,金國不是拿下宋朝山東,不一樣被擋在長江以北。

當天大夥吵來吵去,也沒什麼結果,窩闊台基本確定,貴族們都要和宋人開戰,但怎麼打卻有分歧。

這就證明他這大汗沒有威信,也沒有實力。

如果成吉思汗和拖雷還在,兩人都能決定如何打,怎麼打。

現場各貴族誰也說服不了誰,窩闊台最後沒辦法,讓拜答爾回去問察合台,讓斡兒答回去問拔都。

窩闊台登基後非常尊重哥哥察合台,有什麼軍國大事都會派人去問。

這次也是。

是否全面對宋開戰,是關係到蒙古的重大事情,窩闊台決定讓拜答爾回去問問他父親的建議,要不要打,從那打。

同樣,拔都是拖雷之後大蒙古帝國各貴族共認的軍事天才,要不然斡兒答身為大哥,當初也不會主動退位讓賢,讓出術赤的封地。

論打仗和戰略水平,窩闊台自認不如拔都。

所以他也讓斡兒答回去問問拔都。

窩闊台這個決意出來後,四周再沒反對意見。

大夥一致同意,等察合台和拔都回信,看看兩人的想法再決定下步如何乾。

就在大夥好不容易意見統一時,外面突然有守衛進來報告。

按竺邇回來了,還帶回了宋人皇帝趙與芮的信。

“啥?”耶律楚材一臉不可思議。

等按竺邇進來之後,四周一片大罵聲。

按竺邇左右手都綁著沙布,雙手拇指全被砍掉。

他臉無血色,嘴唇發白,看到窩闊台後,表情激動的叫了聲:“合汗--”下一刻幾乎要哭了。

堂堂大蒙勇士,戰場上從無畏懼的男子,生生被宋人弄的要哭。

“信呢。”斡兒答急不可耐,按竺邇還在小心翼翼在懷裡找,斡兒答已經衝去一把拽了出來。

等拿到手後才發現信上是漢字,斡兒答雖然能說些漢語,但信上十個字有八個不認識。

眾人隻能遞回給耶律楚材,讓他讀出來。

隨著耶律楚材的聲音,所有人臉上露出惱羞成怒的表情。

趙與芮信中語氣很誠墾,先誇講了大蒙古的曆代祖先,說他們在草原上崛起,難度比當年耶律阿保機和完顏阿骨打還難。

他在信中一口一個大蒙古帝國,聽的四周蒙古貴族心裡爽歪歪。

趙與芮從蒙古的崛起說起,又說到蒙軍西征,全是各種讚美之詞,總之就是說蒙古人如何不容易,才打下現在的億萬江山。

接著語氣一轉,說到雙方的敵人都是女真金人。

女真對宋人有靖康之恥,血海深仇,咱們大宋和蒙古沒仇啊。

草,耶律楚材讀到這裡,四周一片罵聲,沒仇你們和金人陰我們?

還打我們大名,打我們高麗的人馬?

“趙與芮這狗東西,滿嘴胡言亂語,敢做不敢當,真是陰險下作--”斡陳那顏破口大罵。

窩闊台陰沉著臉,示意耶律楚材繼續念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