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牢握軍政大權(1 / 1)

史彌遠和夏震剛痛快的答應了交權,皇帝揮手,示意召人進殿。

不一會,有人進來,史彌遠回頭一看,發現是禦醫曾防。

趙與芮道:“曾愛卿有什麼事就說。”

曾防大聲道,他懷疑去年寧宗服的金丹有問題,寧宗死後,他留了心眼,把沒吃完的金丹帶回家,試驗後,果然發現有毒。

史彌遠臉漲物通紅。

皇帝馬上道:“丞相承認金丹是你送的,但不知道有毒,算是誤傷。”

“朕發配你去嶺南,實則安排在濟州島。”

趙與芮意思很明顯,要把史彌遠打倒徹底,定他毒害皇帝的罪,但保證會留他的命。

史彌遠肯認嗎?

他不認都不行。

曾防可以指證他,而且他兩個兒子史宅之、史宇之現在都在皇帝手上呢。

當晚處理完所有的事務後,已經是後世晚上十一多,趙與芮當天可是新婚,他也沒敢招皇後等人,單身睡了一會,還是睡不著,心裡比較緊張。

腦子裡不停的想,還有什麼事沒做好,後面還要怎麼乾?

兩宋曆史上沒有發生過這麼大的兵變,通常按兩宋的‘習俗’,隻要皇帝即位,京師穩定,除了老趙陳橋兵變開國的時候,其他時期下面地方幾乎不可能會起兵反抗。

但趙與芮可不是簡單的要奪權,鞏固皇位,還要改製南宋。

改製就要碰觸即得利益團體,所以僅僅控製京師還是不夠的。

下面就要派可靠的人下去各省,得到全國軍隊的控製權,接著得到全國地方的控製權。

大權在握之後,想怎麼改製就可以怎麼改。

當然,現在算是南宋中後期,國內穩定,國外不穩,當務之急,還是要穩住西夏,蒙古和金國。

隻要外部沒有壓力,他在兩三年內,必能取得全國穩定的控製權。

第二天一大早,有些人一覺醒過來後,發現京師好像變了不少。

很多百姓昨天就看到有大量軍隊在京城裡跑來跑去,今天街上沒什麼大規模兵馬,隻有少量兵馬會來巡邏,各主要街道都有巡邏披甲軍士,與此同時,城中球牌室對禁軍將士二折優惠,優惠時間定為一個月。

而臨安府衙門在上午辰時左右,就已經聚滿了人。

除了距離遠的縣,包括府官和錢塘縣、仁和縣、臨安縣、餘杭縣等各縣的親民官,監當官都已經到了現場,約有三十四人。

很多人昨晚就得到了消息。

衙門外站著甲兵,院子裡正有人在讀聖旨。

所有人跪在地上。

聖旨宣布,簽書樞密院事李宗勉兼知臨安府,考功員外郎洪谘夔為臨安府通判。

洪谘夔當年因觸犯史彌遠,被劾落職,居家七年,到理宗上台後才複用。

現在也是,趙與芮掌權之後,第一時間啟用了洪谘夔。

聖旨中任免了部份官員,像樞密院編修官劉克莊知錢塘縣,將仕郎崔叔似為臨安縣縣尉,大理寺司直遊似知仁和縣,施州通判程公許提舉臨安市舶司,武學博士李性傳知餘杭縣等,樞密院小吏宋科知富陽縣。

臨安府七八成的府官和縣級官員幾乎被更換,有心人很快發現,大量的新任官員,都和崔與之有關。

崔與之是南宋名臣,他於去年辭官,住在廣州。

原曆史在辭官後,朝廷多次請他出山,他‘八辭參知政事,十三辭右丞相,’除端平元年(1234年)為平摧鋒軍變而暫任廣東經略安撫使兼知廣州外,終不出仕。

可見崔與之對南宋朝廷其實相當失望,不想出來乾事,但又擔心朝廷。

中間隻有1234年,因為軍變而出山。

當時廣州有支部隊,叫摧鋒軍,被調到建康駐守,長達四年。撤離衛戍後未過五嶺,又在江西逗留了四年。這支部隊轉戰各地,所向披靡。但各府不上報功勞,駐守期滿又不讓回廣東,摧鋒軍遂於端平二年(1235年)七月發動兵變。

叛軍當時由曾忠帶領自江西經梅州返粵,焚惠陽,長驅至廣州府城,知廣州府連夜逃遁。崔與之當時正在家閒居,見事態嚴重,便率領民兵,帶病登上城樓與叛軍相見,查問叛亂原因。叛軍一見,立即拜伏於城下,說明兵變緣由。崔與之派弟子李昴英、楊汪中坐吊籃從城牆上縋下,到叛軍營中曉之以逆順禍福道理,宣諭允許叛軍自新。叛軍大部分人歸家散去,曾忠帶少數人退踞端州(今廣東肇慶)

大家看看崔與之的威名,等於隻身平叛,人家聽到他的名字就誠心拜服。

崔與之是軍政一把好手,一生推薦大量的官員,其有名有姓記載下來的,就有遊似、洪谘夔、魏了翁、李庭芝、家大酉、陳韡、劉克莊、李鼎、程公許、黎伯登、李性傳、王辰應、王潠、高稼、丁焴、家抑、張裨、度正、王子申、程德隆、郭正孫、蘇植、黃申、高泰叔、李鐊、李心傳、李昴英、林略、吳彥、李榮仲、吳昌裔、黃學皋、宋翊、吳純臣、溫若春、許巨川、楊汪中等人,後來事實證明,上述官員或以道德、學問著稱,或以治績、軍功見長,確實皆是難得的人才。

這人現在對南宋朝廷相當失望,不滿史彌遠專權,所以也不出來當官,隱居在廣州。

受他推薦的魏了翁當然極力推薦給新皇帝。

趙與芮套路就比較多啊,而且比曆史上的理宗更誠心。

立刻在臨安府附近,大量啟用和崔與之有關係的人,更把崔與之還在家裡的兒子將仕朗崔叔似任命為臨安縣縣尉。

趙與芮不信崔與之還不出來乾事。

被撤換的官員,基本都是史彌遠提拔,其中有些被閒置,有些直接罷免。

這樣整個臨安府在第二天就已經被換了波新官員。

----

殿前司有十一個軍,正副統製十三,正副統領二十一。

昨晚兵變,撤換了大量的統製和統領,整個殿前司和步軍司加起來,隻有六個回到原位。

但趙與芮提拔起來的人,也就一半左右,另有一小半空置是空缺的。

第二天一大早,李平夏帶著一百多隨從,拿著聖旨,兵符,來到殿前司前軍大營。

這邊已經召集了一個軍的兵馬,員額九千七百人,是殿前司最多兵馬的一個軍。

李平夏到時,大營裡全軍官兵集合完畢,黑壓壓的站了一大片。

但這會軍紀比較差,大夥都在交頭接耳,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昨晚兵變的事,昨天還有新的統領來見面。

但具體發生了什麼,大夥還不知道。

等李平夏來到軍中,當值的一位正將立刻上前,先接過聖旨,驗過兵符,然後大聲道。

殿前司前軍人馬,全部集合完畢。

李平夏看了看現場,冷笑道:“本帥看員額九千七百人,這裡有九千多人?”

那正將臉色漲的通紅,隻好道,實額五千六百人。

握草,李平夏嘴角一抽,沒想到禁軍這邊也是嚴重缺額。

臨安城殿前司和步軍司員額九萬多人,十五個軍,他來到第一個軍就聽到缺額,可想而知,整個臨安起碼要缺三四萬人。

而這些缺額,以前都是被吃空餉了。

李平夏也不多說,大手一揮,身後一百多人每人拿著張紙,往人群裡跑。

那正將莫名奇妙,不知道李平夏想乾嘛,但隻能看著。

然後就發現,這一百多人分到各處,接著召集身邊的軍士,開始大聲朗讀。

皇帝要招募天子親軍,待遇從優。

每人連讀了兩遍,四周圍觀聽著的軍士們,紛紛睜大眼睛,表情不可思議。

“天子親軍,要加餉了。”

“五貫一個月。”

“不得克扣,誰敢克扣,從統製開始砍頭,誅全家。”

“真的假的。”

“特娘的,這是皇帝親口說的,都在到處讀了,還能有假。”

“昨晚俺就聽到了,龍猛軍有個同鄉就在營門口看到了公告。”

“那俺不要在禁軍,俺要去天子親軍。”

“在哪報名?”

“下個月開始報名,你沒聽嗎,下個月到皇城司上一指揮大營報名。”

現場一片嘩然,到處在討論這事。

禁軍大將們個個面面相覷,也管不過來。

讀完之後,這些人把公告當場貼到軍營各處,接著李平夏示意都頭以上留下,其他人解散。

現場頓時一哄而散,兵士們都去看公告了,有些識字的,都被人拉著:“再去幫忙讀一遍。”

“下面這個是什麼印?”

“彆碰,那是陛下禦印。”

“皇城司上一指揮大營在哪?”

“皇城北邊。”

“下個月初幾報名?”

“下面有時間,咱們前軍是初一到初三。”

“看來各軍是不同時間報名。”

兵士們在議論,紛紛叫著不當這破禁軍了,要去當皇帝親軍。

而另一側,李平夏正招集都頭以上。

現場都頭以上也好幾百人。

李平夏看的暗暗搖頭。

都頭為百人指揮,他們實額五千多人,按說都頭級把正副都算也就一百多人,但現場都頭級達到兩百六十多人,很多人可能掛著都頭,手下沒什麼兵,這種基本都是關係戶。

都頭以上就更不用說了。

“陛下有旨,願意加入天子親軍的,到皇城司報名,考核通過後,所有軍將,官升一級,並且武官以後都有在職田,月錢上漲。”

現場所有人表情振奮,很多人都忘了昨晚兵變的事。

因為兵變和他們無關,除了那些和夏震他們關係比較好的心腹除外。

李平夏說完,現場立刻有個準備將表態,要加入天子親軍,效忠陛下。

這是公然表態了,接著陸續有人表態,也有人不出聲。

李平夏接著一揮手,身邊有人拿著名單出來,開始點名。

“夏和中。”

第一個名字一報,現場所有人都看過去。

夏和中臉色鐵青,默默走了出來。

這是前軍三將正將,夏震的族侄。

昨天他不夠統領,沒進皇城,但今天是逃不掉了。

李平夏身邊的人一邊點名,陸續有人站出來,有人雙腿發軟,站不出,馬上被甲兵上前拖了出來。

其他人低頭不語,各種表情和心情。

“要殺了咱們嗎?”夏和中這時大聲道:“用什麼罪名?謀反?”

他當眾質問,顯然不服。

李平夏沉聲道:“陛下都不殺夏震,你算個球?”

夏和中:“。。”

“少廢話,走。”身後全四帶著一批人,直接把這些人全部拖出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