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史彌遠大勢已去(1 / 1)

場面瞬息扭轉,李平豹等人手持利器,護在皇帝身邊,同時控製住全場,整個大殿,無人敢動。

王斌在地上的腦袋和剛才那武官的屍體告訴他們,誰敢亂動,誰就會死。

剛剛想看著皇帝被拖出去的人,現在都是瑟瑟發抖中。

史彌遠和夏震驚懼交加的對視一眼,心中同時大罵:“上當了。”

今天要被趙與芮一鍋端。

誰也想不到,皇帝會在大婚之日突然發難。

京師高級武官都在皇城,除非有人能拿到兵符才能發兵救他們。

但現在,就算發兵了,他們也可能先被殺。

“為何會變成這樣?”史彌遠非常不甘心。

就在史彌遠心中又驚又怕又後悔的時候。

外面麗正門的全勇和李平虎已經帶著大股甲兵衝進南宮門。

李平虎手持聖旨和兵符,邊衝邊叫:“奉陛下聖旨清君側,諸兄弟放下武器,不然格殺勿論。”

“清君側,正朝綱,定君臣,安萬民。”

“天佑趙宋,陛下萬歲。”

甲兵們一邊跑進來,一邊有節奏的大叫。

很快,天佑趙宋,陛下萬歲的聲音衝進南宮門。

南宮門前,正有兩股人馬對恃。

一股是王斌和方剛的皇城司的人,還有一股是楊躍虎、徐有忠等的人馬。

但王斌和方剛都不在,他們的部下都看到大慶殿門口台階上屍橫遍地,到處有人被捅倒,俱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楊躍虎帶人攔在廊橋上,大叫陛下在清除奸臣,你們都不要妄動。

雙方人數都不多,兩邊加起來不到五六十個人。

原本陸續有皇城司的人從四面八方過來,但李平虎和全勇的甲兵一進,皇城司不是楊躍虎的人,立刻一哄而散。

“楊躍虎。”李平虎進來後大叫。

“末將在。”楊躍虎馬上上前。

“給你五百人,再帶上你的人,立刻控製皇城司所有人員,凡反抗者,格殺無勿論。”

宮門外面,李平虎已經安排步騎守著,但內部還要清理一遍。

“諾。”楊躍虎大笑,轉身對著身邊心腹們道:“升官發財就在今天,走。”

大夥紛紛大笑,轉身去召集各部。

而大慶殿內,此時非常安靜。

所有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因為那‘天佑趙宋,陛下萬歲’的聲音越來越近。

全四、李平豹他們,一部份手持兵器圍在皇帝四周,一部份堵在門口,還有一部份站在殿中諸武官身後。

武官們包括夏震、鄭發、方剛等在內,沒人敢動。

對方全是青壯,又是匕首,他們手無寸鐵,這讓他們近身一陣捅,會死的很難看。

此時的夏震還好,心中隻有害怕。

但史彌遠是非常不甘心,又後悔。

他神色複雜的看著趙與芮,不敢相信趙與芮能謀劃出這種事情來。

小皇帝哪來的兵馬殺進皇城?這是史彌遠最不能理解的。

我捧當他皇帝,他就這樣過河拆橋?

史彌遠肯定沒想到,趙與芮動作這麼快,剛滅了趙竑沒幾天,就突然對他下手。

到了這個時候,他才隱隱感覺到趙與芮的可怕。

這種事情,肯定不是一天兩天在謀劃的,而他居然一無所知,可見趙與芮有多可怕。

就在他內心糾結痛苦又害怕的時候。

“嘩察嘩察”聲音越來越近,很快到了殿外,接著李平虎,全勇全身披甲,帶著大股精銳衝了進來。

一隊隊甲兵衝進大殿裡,所有人都是看的倒吸一口冷氣。

嶄新的劄甲,明亮的兵器,精銳的兵士。

禁軍的氣勢和他們根本沒法比,一看就是精銳中的精銳。

“天佑趙宋,陛下萬歲。”李平虎和全勇進來就跪倒,大聲道:“末將奉旨,帶一萬精銳入京清君側,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與芮心中也緩緩舒了口氣。

終於翻盤了,但馬上又提醒自己,這還不夠。

控製住現場的人,不等於控製住大宋天下。

“周旦,鄭清之。”

趙與芮大聲道。

“臣在。”

鄭清之和周旦兩人瑟瑟發抖站到前面。

剛才鄭清之和周旦也站出來支持李知孝,後來看情況不對,立刻退了回去。

“葛洪。”

皇帝又叫。

葛洪剛才沒站出來,但也沒支持皇帝,保持了中立。

這會聽到叫他,他也隻好站出來:“臣在。”

“擬旨,同簽樞密院事葛洪為樞密使,升右丞相。”

“以李宗勉為簽書樞密院事,以魏了翁為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

後面這兩樞密院的副職,原本是史彌遠的心腹薛極和宣繒。

鄭清之和周旦愣了下,立刻道:“遵旨。”

身後有牛寶拿出空白聖旨和筆墨,還有皇帝和太後兩人的大印。

楊太後都不知道自己的大印什麼時候到了大慶殿,她臉色發白,一言不敢出。

葛洪可沒想到自己突然成了樞密使,但他不是史彌遠的人,為官也比較清正,但又比較聰明,史彌遠得勢時,他可沒得罪史彌遠,現在皇帝得勢,他當然順著皇帝。

“葛洪,另兩個左符(兵符)在誰那裡?”

“殿前司前軍正將徐豐年、步軍司威武軍正將葉春雷手上。”

“擬旨--”趙與芮飛快道。

升李平虎為殿前司前軍統製,拿回兵符。

皇帝說話時,身後有胡鬆等幾個內侍捧上來一大堆東西,然後把酒桌上的酒菜全推倒在地,堆放上去。

大夥一看,得了,樞密院的大印,中書省的大印,相關的文書,翰林院空白的聖旨,凡是需要用的到的東西,都被皇帝搬到大慶殿裡了。

鄭清之和周旦兩人現場寫聖旨,寫完後當場蓋印,然後拿著另一半兵符和聖旨,直接出宮。

全勇不客氣的上前,在史彌遠身上搜出另一個兵符。

所有人現場辦公,效率極快。

皇帝無視眾人,一道道聖旨不停頒出,短短半個時辰,寫了幾十道聖旨。

翰林院陸續有人被叫出來寫聖旨。

遷薛極為中書令,升喬行簡為中書侍郎。

中書令是中書省的長官,但南宋有名無職,中書侍郎是副長官,卻真正掌握本省職權。

樞密院主管武官,中書省主管文官,這兩個部門的長官第一時間全被趙與芮當場換了。

宣繒為尚書令,等於也是有名無實職,陳貴謙為左司朗中(左司管吏部、戶部、禮部),陳貴誼為右司朗中(右司管兵部、刑部、工部。)

這兩職位之前是餘鑄和林介,又稱都司官,是南宋極為重要的權力部門。

起複鄧若水為吏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魏了翁再兼兵部尚書、徐元為工部尚書、杜範為戶部尚書,楊長孺為禮部尚書、李皇為刑部尚書。

大夥在現場默默看著皇帝一道道的發下聖旨,表情怪詭。

南宋沒實權的六部尚書都被換了,而且要麼是被史彌遠以前罷職的人(如鄧若水、楊長孺),要麼是趙與芮的人,其中那個徐元,大夥都沒聽過,後來才知道,原本是定海船場出身的七品小官。

史彌遠很敏感,一看六部尚書的名單,就感覺到皇帝可能要改製,以六部尚書,來削弱丞相宰執的權力。

當天皇帝不知發了多少聖旨,除了京師中文武官員的調動。

更是連發十數道聖旨往各路。

包括,調崔與之安為四川製置使、知成都府。

調原四川製置使鄭損為廣南東路製置使,知廣州。

召淮南西路安撫參議趙葵、淮東安撫副使兼知揚州趙範進京。

調淮南西路製置使曾式中任兩浙西路製置使。

調杜杲為淮南西路製置使兼轉運使、沿江製置使、知安慶府。

召峽州兵馬監押兼在城巡檢孟珙進京。

調強勇軍指揮餘玠到建康侍衛馬軍司。

召忠訓軍指揮王堅進京。

當天趙與芮就直接在大慶殿辦公,當著上百文武官員連發四十六道聖旨。

該用印的全部用印,無論是樞密院還是中書省,或者皇帝皇太後。

所有聖旨寫完之後,李平虎回來彙報,外面的兵符都收回來了,京師目前穩定,各營都在自己駐地,臨安城各大城門,儘在他們的掌握之中。

此時史彌遠就知道,大勢已去。

趙與芮把他們都封在皇城,用最快的速度,連連頒布聖旨和軍令,完全控製了皇城。

除非這時有人鐵了心來營救他們,不計後果的起兵出擊,但在南宋此時,基本不可能。

沒有人會冒著造反和殺頭的威脅出兵的。

沒有兵符和聖旨,臨安城十萬禁軍沒人敢亂動,也沒人動得了。

更何況統領以上的軍將,現在都在宮中。

史彌遠還關注到,其中另有一道聖旨,把整個皇城司五千人馬換了一小半,有一千五百名定海的兵馬替換到皇城司。

以全勇提舉皇城司,李平豹、陳峰、毛同為提點。

以李平夏為殿前司都指揮使,楊躍虎、徐有忠等一些原皇城司的將官,紛紛轉任禁軍統製。

馮德山為步軍司都指揮使,兼定海水軍統製。(水軍有統製,這代表著定海水軍後面可能擴軍,兵額可能破萬)

然後殿前司統製十三,統領二十一,侍衛步軍司統製級五人,統領級十人,共四十九個高級將領,全部在現場,被更換一半,另一半也是瑟瑟發抖,生怕下一個就輪到自己。

更換完畢後,各統製統領級以上手持樞密院的文書、聖旨各著一隊親兵奔赴禁軍各營,接管各營。

五個左兵符分彆由李平夏,全勇,楊躍虎,馮德山,李平虎五人先拿著。

另有聖旨規定,以後兵符和唐以前一樣,放在皇帝這邊,不再放樞密院。

所有右兵符被收集到皇宮皇帝這裡。

天黑之前,趙與芮基本穩住了京師,下面就是要穩住地方各位大佬。

但地方大佬們,主要是前線及西北方向的,兩浙江兩廣等地比較簡單。

他的聖旨今天下午就以八百裡加急奔赴各地,不出意外,各地接到聖旨後,會陸續做出反應,也不知道京師發生了什麼變故。

就算知道了,誰又敢違背聖旨?

整個下午,趙與芮在京師接管禁軍,更換部份皇城司和禁軍,所有官員都關在大慶殿不能動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