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都是我出錢?(1 / 1)

“這車船這麼破舊?”趙與芮這時也正瞪著車船看,七艘船裡,車船最破,上面看起來到處都是斑痕。

馮德山嘴角微抽:“這艘車船確實老舊---”頓了頓道:“水軍也沒錢修繕啊。”

趙與芮想到什麼:“慶元府有沒有造船廠?現在歸誰管?”

馮德山等將面面相覷,趙與芮身為沿海置製司大使,居然連這個都不知道。

宋朝有大量的官辦和民辦造船廠,巔峰期僅南方就有大小造船廠近三千多,宋人張平更是全世界第一個發明船塢的人,船塢在南宋時,已經遍布各地。

南宋的造船廠主要分布在江西、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現在許浦、慶元府都是南宋造船重地,慶元府的官辦造船廠,巔峰期年造各種船隻約三百艘,當然,現在肯定不是巔峰期了。

最厲害的是江西吉州(吉安),吉州造船廠最高紀錄是年產一千三百艘。

馮德山想到自己正七品還得謝謝魏王,當下心翼翼向趙與芮解釋了慶元府的官辦造船所---明州船場。

明州是在寧宗時改為慶元府的,但當地很多地方都沒有改稱,比如明州造船廠,還是叫明州船廠,官方稱之為造船所(場)。

南宋時,官方造船所一般由兩類機構開辦和管理。

一是與各類物資運輸有關的轉運司、發運司、輦運司,二是與水軍有關的沿江沿海製置司。

很顯然,明州船場,就歸趙與芮歸。

船場最早設承務郎一員,這是文官中從八品,負責船場具體管理及查勘製船質量,後改為將作監主簿,變成從九品,也是南宋文官最低級的。

這種就是船場監官,目前明州船場監官為將作監主簿徐元。

官辦船場實行軍事編製,住營房。

除了監官外,其餘的人分工役(工匠)和兵級(兵卒),甚至明州船場現在有多少人,那得問徐元,馮德山也不知道。

其中兵級是‘非自由手工業者’又稱‘招剌’,其中有民間的工匠,從民間輪流征招,也有招兵時招來的有手工藝的人,進營後,就在臉上剌字(北宋時),後改為剌手上。

這些人進營後就以軍事管理,沒有自由,還要剌字,所以叫‘非自由’或‘招剌’工匠,這部份人按軍隊管理,發放錢、糧還有衣。

另一部份叫工役的,是官方可能感覺到人手不夠時,就會再從民間征招,這也是強製性征招的,但官方隻需支付工錢,不給糧和衣,如果工匠們不願意,可以出錢贖免。

打個比方,你是個工匠,官方征招你進船廠造船,每月給你一貫錢,要用你一年。

你說我不想去,可以,你反過來給官方十二貫錢,即一年費用,官方用你給的錢,去招另一個。

趙與芮對南宋工匠製度和造船業算是一抹黑,不過馮德山認真解釋後,總算聽明白很多。

他心中更是放心不少,因為就藩的地方有造船場,而且是南宋比較大的造船場,這是他最關心的事。

他不由再次看看那破舊的車船:“這船進船廠修的話,是---本王出錢?”

馮德山不動聲色,小心陪笑:“按規矩,該是製置司出錢。”

趙與芮是慶元府名義上的軍政一把手,也就等於是要他出錢。

看這車船破成這樣,趙與芮就知道許浦(蘇州)那邊地方官員是不肯出錢修的。

“買新船呢?”趙與芮沒好氣的道。

“慶元府和製置司朝廷三方出錢”馮德山再次道。

合著都是我出錢是吧?趙與芮無語之極。

這不是應該朝廷出錢嗎?

誰讓你是軍政一把手,馮德山好像讀懂他的心思,不著痕跡看了他一眼。

“你一共有多少水軍,本王是指能打仗的,包括水手。”

“回魏王,現在浙西沿海製置司下有船七艘,水軍一千三百十八人。”

馮德山頓了頓後,再次小聲道:“每月支餉約一千六百四十貫。”

“。。”趙與芮。

“每月用糧,約一千五百石。”

“。。”趙與芮。

馮德山又道:“另有家屬三千九百人。”這次先來的軍人,等他們安頓下來後,還要回去許浦軍營接家屬。

“。。”趙與芮這時才知道,宋朝和明朝一樣,當兵的有家屬跟隨。

兩宋用募兵製,如果家中有幾個兄弟,被招募了一個,可能沒有家屬跟隨。

要是家中主要勞力到了軍營,很多家屬也會跟隨。

趙與芮立刻想到,南宋軍中沒家屬屯田的習慣,曾經搞過軍屯,但收不抵支,這點是不如明初。

這意味著,家屬也可能要他養。

此時眾將都看向他。

趙與芮把他們從許浦調到定海來,以後這些開支,都是慶元府出,趙與芮是軍政一把手,下面人肯定要推到他上,也就是趙與芮出。

不過,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就大錯特錯。

馮德山想了想後,又硬著頭皮,再次道:“稟魏王,許浦那邊,尚欠軍餉約三千貫。”

“。。”趙與芮。

趙與芮頭上無數個感歎號,不是說大宋很有錢的嗎?為何缺餉?

等他了解到水軍餉糧開支方式就明白了,原來這是大宋地方府和縣支出的,但你要遇到一個好縣府官還好點,遇到一個貪官,嘿嘿,有錢也不會支給你,總會找各種借口。

但一般來說,糧會保證有,總得讓你們有的吃,然後會有各種手段,比如讓你們做生意,租房子商鋪給水軍,等等,各種種手段來抵壓和拖延。

馮德山這些兵馬,已經快兩年沒領過正規餉銀,以前全靠做生意補貼。

“咱們賺錢有兩條路子,一是走兩淮,幫運鹽糖茶,二是往福廣,幫商人運絲瓷茶等物。”

南宋有些商人跑海商,不用自己船,用官船,一來比較有安全感,二來若是海上遇到風險,損失官船也不用賠錢。

所以他們會找到水軍,請水軍幫忙運輸,給點好處。

當然,也有水軍主要將領自己單乾的,比如吳英可能就這麼乾過。

總的來說,北方需求鹽糖茶,南方需求絲陶為主。

馮德山來之前就聽說這位魏王很喜歡做生意,說到這事時相當仔細,連什麼貨物大概的價錢都知道。

趙與芮一聽就明白了,這事為啥要幫商人乾,為何不自己乾?

實際上有很多水軍將領會自己乾,但馮德山不能明說。

特嗎的,都快亡國了,水軍還在為餉銀發愁,在外乾活,趙與芮心中罵罵咧咧。

“水軍將士們月餉多少?”

趙與芮很快又弄清南宋怎麼發餉的。

這會大宋當兵按身高來,矮的五百文一個月,高的能達一貫以上,像行在皇城司的親從官標準身高為(宋尺)五尺九寸一分六厘,約合今185~190公分,與明代錦衣衛之大漢將軍相似,放後世也是高個子了。

這種起底都是兩貫。

但因為現在皇城司裡關係戶太多,不達標的也多了。

周來和牛寶剛來到臨安就特奏為親從官,身高也不達標。

水軍中普遍個子不高,大部份月餉隻有五百文,相當廉價,但這會物價太高,所以很多百姓還是願意當兵,至少可以吃飽,不然你在外面乾事,每個月賺一貫還未必能吃飽。

想想趙與芮買隻雞要七十五文,一個大肉包子要三十文,一貫月錢也就每天夠吃一個肉包子。

所以南宋時招兵還是挺容易的,關鍵是南宋征招兵的規則也先後改了兩次。

先是把臉上剌字改為手上,極大提升了普通人當兵的士氣。

接著在孝宗時,又改為七分軍兵,三分效用。

效用的意思是不用剌字(但也有特剌效用),但這也沒辦法,你不這麼乾,招不到足額的兵員。

現在不是北宋開國太平時期,你要強征,還要往臉上剌字,人家寧可往北方跑。

北方到處都是軍閥,你敢幫我剌字,我跑北方參加軍閥,參加金蒙,打你大宋。

趙與芮一路與馮德山等水軍將領聊著事,同時側敲旁擊聽他們說話,感覺這馮德山幾人還算有點水戰經驗,但長期缺乏訓練,現在也無心在訓練上,整天想著撈錢,還要養活底下的兄弟們。

馮德山幾乎就差明說,請魏王帶著大夥一起賺錢發財了。

當天天黑時,船隊到了紹興,趙與芮沒下船,讓舅舅全保長回紹興老家。

他臨走前,為哥哥趙與莒求了個登仕郎,文官正九品。

過段時間,朝廷可能會讓其到陰山縣當縣尉,這也是兩兄弟父親乾過的職位。

趙與莒當初在臨安設計,想讓其去不了丞相府,趙與芮其實相當惱火,不過轉念想想,人不為已,天誅地滅,若是有機會讓哥哥去不了,估計自己當時,也能這麼乾。

而且他想過了,趙與莒這人很有心計,史彌遠也比較了解趙與莒,或許,可以有其他作用?他心中,已經想到一個利用趙與莒的妙計。

第二天船隊繼續,一天一夜後就到了定海縣。

到定海時又是晚上。

趙與芮繼續住在船上,等天亮後才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