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 龍鳳豬的鳳?(1 / 1)

【在國家金字塔中,皇帝處於雲端,俯瞰天下臣民;百姓地下泥土,卑微求生。

他們處在共同的時空,但彼此卻相距千萬裡之遙。偏偏挖掘帝國墳墓的,往往是卑躬屈膝的百姓!

所以很多曆朝曆代的統治者不明白:為何朕的帝國會崩析?

如秦始皇疑惑:朕將土地撥給百姓,為何百姓反秦?

漢武帝不解:朕開疆拓土泱泱偉業,寵幸方士怎麼了?

隋煬帝臨死前更是怒問:朕有何罪,以至於此?

所以怎樣調和君民關係、君臣關係、臣民關係,維持李唐江山社稷長治久安,是唐王朝統治者的首要任務。

唐太宗曆數各朝興亡史後,認為:君主地位係於國家存亡,國家興衰在於民眾苦樂,即‘君依於國,國依於民。’

同時隋朝殷鑒不遠,唐太宗又認為一人豈知天下事?

是以‘臻安之本,惟在得人’,用直白的話講就是:

朕需要各方人才來建設大唐!】

李世民歎氣,他登基位不過三年,並不缺少官吏,隻是…他抬頭望向殿群臣:“如今天下稍安,朕不敢縱情,唯有兢慎,才能興大唐。”

頓了頓他又道:“近日朕後又因當面怒斥侍郎王珪而夙夜後悔,唯恐諸卿不再進諫。”

治理天下如履薄冰,唯恐加重百姓負擔,可大唐外敵環視,不得不加強軍備以作防禦。

侍郎王珪出列恭聲道:“陛下能廣開言路,納取諫言,臣豈不竭儘心進諫陛下?”

他是隋朝官員,陛下與隋煬帝相比,簡直是神仙陛下,陛下不愛聽,發發火算什麼?

隋煬帝不愛聽可是要命!

天幕突然加重了音:【但是朕不需要貪竊無能之輩!

於是唐太宗上任第一劍:先斬枉法官吏!

隋朝吏治腐敗,為君者恣意妄為,任人唯親;為臣者奉承諂媚,苟在阿順。

所以他在完善三省六部時,直接進行大裁員,把中央兩千多官員減為六百四十三人。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李世民曾擔任尚書令,所以唐以尚書仆射為尚書令職】

劉徹小聲嘀咕:尚書是皇宮內廷秘書,已在講漢代製度時講過。中書掌理內廷掌理文件。侍中是侍奉朕的官名,這三個內官到後世竟成了外官了?

曹丕微怔:中書省?

跟他去歲設置中書機構有何關係?

【同時又將大唐把行政區,依山川地勢重新精簡劃布,變為十道: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和嶺南道。

再借調整行政區時,將各州郡官員進行篩選,把原本臃腫的朝廷,化為小政府模式。

以此適應唐初戰亂

局面,最大力度地節省國家用度】

宋代趙頊垂下眼簾默默聽天幕講述?_[(,同時又印證大宋:中書省與門下省合並為中書門下。

而同平章事即為宰相,掌行政大權,協助皇帝處理事務。

而三省官員平日無行政權,除皇帝有另外,平日隻聽宰相命令。

他要改革必然越不過宰相,但宰相權柄過重,是改革最大的阻力。

該怎樣削弱大宋宰相呢?

像漢武帝那般直接撤職,下獄自殺?

趙頊搖搖頭,否決了他這個提議:大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刑不上士大夫,不能逼迫他們。

唉!要是他有漢武帝唐太宗魄力便好了。

天幕不知他想法,仍在繼續講述:【同時表示:枉法者罪不容誅!即便原秦王府的老臣犯法,亦要依法治罪!

於是唐王朝官場風氣為之一正,具體代表人物:裴矩!

裴矩是誰?

在‘大唐雙龍傳’中,化名為邪王石之軒的反派大BOSS,在現實中】

天幕微微停頓:【至少在隋朝後期,他的所作所為有違臣子之道。

隋煬帝好大喜功,他就迎合君主心意,進言出兵高麗;

面對隋朝軍心渙散時,他也能出惡毒計謀,讓隋煬帝把江都(揚州)女子分給衛士‘恣欲’,以穩定軍心】

秦始皇認真地將三省六部製記下,這個製度不適目前大秦局勢,但是可以給下下任秦王做參考。

如今的大秦需要強硬的君主□□鎮壓天下,不能讓相權複起軟亂困坐火山的大秦。

秦王,李世民!

他慢慢地擱下筆,嘴角微微上揚:倒是有緣,可惜不能相見!

聽到天幕言裴矩,李世民便不再感興趣。

裴卿之能,難道後人還比他更了解?

當年隋文帝命裴矩巡撫嶺南,誰知高智慧等逆臣在江南叛亂。

裴卿膽色過人,就地召集三千勇士,轉戰數千裡,將叛軍從江西打至南越,作戰期間順道安撫整個嶺南官民。

更不用說他對西域和吐穀渾的經略,皆是有利隋朝及大唐。

他回過神,就聽到程咬金搖頭大聲道:“裴公此舉,正說明君明則臣直,陛下聖明天子,才會有名臣拱衛陛下,魏玄成你是不是想說這話?”

被搶詞的魏征:…不是!

李世民大驚:什麼?朕竟錯過魏卿稱讚朕的話?

【裴矩成為唐臣後,簡直換了張臉,佞臣變諍臣!

唐太宗知多有官吏貪汙,於是釣魚執法,以財物試之】

李世民猛地咳嗽兩聲,企圖打斷天幕講述他的黑曆史,誰知程咬金興衝衝地替天幕說完後續:“結果司門令史受賂絹一匹,陛下想殺,嘿嘿。”

他撞了撞秦瓊:“後來被裴公勸阻了,叔寶你說對不對?”

秦瓊

拿莫名亢奮的老夥計沒辦法,隻能轉移話題:“不知那‘大唐雙龍傳’講的是誰?”

天下真龍唯有陛下,另一龍是誰?

還有裴公竟成了波死?

他心底疑惑:後世將惡人稱為波死?

【為何裴矩有如此轉變?

因為唐太宗表示要以天下為重,而非君王為重!

他認為:君王不能獨斷天下之務,需要忠良輔弼,才能安天下;

所以佞臣沒前途,想要力爭隻能做能臣、諍臣!

並且這個帝王他還認為為君者,當以兼收博采,虛心納諫,才能讓眾臣匡正君非,較國事得失。

簡而言之:他聽勸啊!

諫官製度在哪個朝代改良完善?

唐太宗手上啊!】

李世民不自在地摸了摸手臂,似乎…好像這個講述的後人,很喜歡自己?

【諫言官職自古有之,春秋時齊國設官為大諫,晉國名中大夫,戰國時趙國有左右司過,秦漢時諫職增多:給事中、侍中、諫議大夫等官職,魏晉南北朝設散騎常侍為諫官。

這類官職是專對君王一人,用疏奏和面奏的方式,對時政及皇帝的言行向皇帝進諫言。

為保證自己不仗勢任情恣意,他把諫官作為清晨的鬨鐘,時刻警醒己身!】

天幕語氣加重了聲音:【世人厭煩鬨鐘時,總會伸手按鈴獲得清淨,但唐太宗,他十年如一日地讓鬨鐘提醒自己,不走隋朝末路!

要朝堂保持政府清明,切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隋朝教訓,才能讓李唐社稷長久治安!】

聽到天幕說君王要時刻警醒己身,趙匡胤點點頭,曆代朝臣多是揣摩聖意,以自身保榮華富貴。

可唐太宗卻憑自身扭轉大唐風氣,豈能不讓人佩服?

好話曆代臣子皆愛其職責是匡正君非,諫諍得失。

諫官,君王必備官職!

所以他建國後,在太廟中立石碑刻下祖訓,其中就有‘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子孫有逾此事者,天必譴之。’

【在我們印象中,魏征整天逮著唐太宗叭叭叭。

實際上整個貞觀一朝,不僅魏徵叭叭叭,而是整個諫官甚至重臣都在叭叭叭。

並且唐太宗還嫌棄重臣不能對他叭叭叭。

所以貞觀一朝,官員能暢所欲言,就是因為唐太宗親自倡導直諫風氣,才能讓臣子直抒己見,形成君臣共商的好風氣。

這樣的朝堂在封建王朝中獨樹一幟,堪稱空前絕後!】

武周

武則天忍不住笑出聲:諫官諫言居然被後人如此調唆,豈不可笑?

下首的宰相狄仁傑忍不住出聲:“陛下!”

“好了,朕知你要說什麼,朕不笑。”武則天表示自己虛心納諫,眼眸淡淡地掃過狄仁傑、張柬之等重臣,心中自忖:太宗敢用隱太子身邊的魏征等人,她亦敢用心向李唐的忠臣。

隻是…她眸中閃過黯然之色:“此太宗講述後,朝野定會再起還政之風啊!

逼她還政李唐?

嗬~

【聽取諫言在某種程度上,是種克服人本性的自虐!

誰不喜歡聽好的呢?

即諫言分諷諫、順諫、規諫、致諫、直諫五種諫法,以應對君王心情環境,讓君王更能接受諫言。

但無論何種諫言,入耳總是不太好聽,更何況聽諫言的人是一國之君。

諫言再好,它也像一粒塵沙卡在人體最柔軟的心臟,不斷地刺痛著人心,不致死卻折磨人。

所以我們也會看到唐太宗任情發怒:

貞觀七年,中牟縣丞皇甫德參上書唐太宗:天下未平就修建東宮,此舉是勞民傷財;

朝廷地租過重,加劇百姓負擔,讓百姓難以生存;

現今婦女喜好華麗發髻,皆受宮中女子影響,陛下該管!

朕給兒子修個宮殿怎麼了?

地租自唐開國就已製定,來罵朕?

宮中婦女個高髻就是奢侈?你在暗指朕皇宮管理後宮不逮?

唐太宗大罵:難道要朝廷不役使任何人,不收取一鬥租,把宮裡的女子都剃光頭,他才會心滿意足嗎?

越想越氣的唐太宗覺得:不行朕要治他的罪!

罪還沒治就被魏征勸諫:陛下啊,你這樣就是狂夫語言,咱們先冷靜冷靜,你再看他說得對不對?

最後又稍稍抬太宗陛下一句:聖明的人君會擇其善者而從之,陛下肯定是聖明天子對吧!對吧?對吧?

冷靜後的唐太宗不僅沒治皇甫德罪,還將他提為監察禦史】

劉徹一愣,沒有把那家夥送到東海吹風,倒將人提到朝堂上?

他放下手中竹簡輕笑:倒是個能容人的,這點朕不如也。

正思索間察覺到一縷幽怨的視線落到自己身上,劉徹抬頭就正與汲黯來了個對視:“汲卿,看朕做甚?”

還能做甚?

看看唐太宗,再回頭看看陛下你!

陛下你何時能聽聽我們的諫言啊!

朕怎麼沒聽了?

劉徹理直氣壯地挺胸表示:匈奴作戰計劃朕那樣沒聽?

並且汲卿啊,你看看人魏征的勸諫,說得多好聽,你呢?

朕與眾臣暢議治國願景時,你卻直接給朕潑涼水:陛下欲望太多,怎麼能全都實現呢?

聽聽這話,也就是朕能容你,換個性急的早就沒命啦!

衛青等人不忍直視他轉過眼:陛下…你這話也太大言不慚了,中大夫臉都氣紅啊!

【這樣的諫言不止一次,甚至唐太宗想要封禪,也被魏征諫阻。

唐太宗委屈地問他:朕難道六德不夠嗎?】

天幕突然現出一段影像,一隻紅通通的小鳳凰,仰頭望著一中年男子,撲靈著翅膀叫得嘰嘰喳喳:朕要去封禪,朕要去封禪!”

嘰喳的同時,還展開自己華麗的羽毛,向中年魏征發動攻擊技能;六連問:

朕德行不尊嗎?中國未按嗎?

四夷未服嗎?年穀未豐嗎?祥瑞未至嗎?

為啥不能封禪?

中年魏征反手一撥,往後一跳使用大招拍了回去:陛下六德都已達,但是國家戶口未恢複隋朝人口,千裡人煙續絕,若要封禪就要修路建宮,簡直勞民傷財!

KO!

小鳳凰身倒,封禪作罷!

秦始皇:愕然、難以言說!

劉徹:哈哈哈哈,真精彩天幕再來!

朱元璋:扣腦殼,後人有疾否?

程咬金等人低著頭肩膀不停聳動,怎麼辦?他們忍不住了,好想笑,後人怎麼如此促狹?

把嚴肅的政事變得如此憐愛?

想到天幕上代表陛下的小鳳凰被打倒時,黑黝黝的豆豆眼還冒出絲絲水花.就,不行,不能再想!

身為臣子,當遵守臣子之道!

但是他們還是好想笑啊!

而影像的兩位主角,則是尷尬——臉色漲紅!

李世民在心中瘋狂呐喊:朕終於體會到秦皇漢武的心情!你後人能不能彆霍霍朕?

指出朕政事得失,像漢武帝那樣講述清晰啊!

發泄一通後,他突然發現:天寶年間才恢複隋朝戶口數,他是不是沒機會封禪了?

龍鳳豬中的始皇與漢武都封過,那他豈不是落下了?

李世民轉頭怒視魏征,你誤朕!

而魏征...他突然想到天幕才出現時,空中出現的金龍突然變為金龍寶寶,再看天幕中的小鳳崽…

他懷疑後人根本不叫陛下二鳳,而是直接叫陛下鳳崽?

看看影像裡的陛下都是什麼樣?

不是圓滾滾,就是胖嘟嘟,像什麼樣?

【以‘貞觀要政’為列,貞觀一朝進諫官員人數有36人,進諫次數高達155次,涉及諫言內容有政治相關、國祚君王相道,以及官員任用、內政管理,以及軍事外交事宜等等,涵蓋唐王朝方方面面;

在一眾諫言中,魏征勇奪叭叭叭冠軍,總共進諫64次。

但在太宗自述中,僅魏征一人就前後陳諫二百餘事】

魏征看著天幕上自己拿著喇叭的圖像:面無表情——臉色鐵青——怒氣漲臉,忍不住朝天幕大吼:

你才叭叭叭,你全家都叭叭叭,我那是根據政事陳諫!

想到陛下問他如何做明君時,他一張嘴就叭叭叭…魏征…就…氣到指尖發抖:天幕!還我清譽!

李世民瞅了眼頭頂冒煙的魏卿,悄悄地給天幕豎起大拇指:乾得漂亮!

而房玄齡等人,轉過肩掩住嘴角,後人實在太促狹了。

長孫無忌瞄了眼滿天幕的叭叭叭,忍不住笑出了聲,發現魏征對他發射死亡視線,忙住了嘴,望天望地就是

不看他。

魏征咬牙切齒:“笑什麼笑,面團團!”

長得肥胖白嫩的長孫無忌怒了:“魏叭叭,能說什麼呢?”

“說你長孫面團團,不服氣我們就比畫比劃!”

“有本事跟程咬金比畫去!”

李世民托腮:…嗯,朕的臣子真活潑!

天幕語氣感歎:【擁有無上權威的天子,能克己正身,又能力行不倦持續廣開言路,虛心改過,若非心中裝有天下,誰能受得了逆言入耳呢?

而唐初大臣,正是有這樣帝王,才敢行鬥膽之言、丹心之勸。

但曆史上又有幾個唐太宗呢?能虛心納諫,甚至大加讚賞的帝王?

要知道這位帝王不是單純的文皇帝,而是實打實的武皇帝啊!】

李治:(狠狠點點)朕耶耶超級厲害!

【武德九年突厥頡利可汗、突利可汗趁大唐內亂,率兵入侵,兵臨渭水,直逼長安。

唐太宗以自身為餌,親設疑兵之計,傾儘國庫,與頡利等人立白馬之盟。

但是】

天幕語氣突然拔高:【貞觀四年,李靖、李勣等將滅東突厥,俘虜頡利可汗,押至長安變舞王!】

天幕再次展示可汗跳舞影像,看得劉徹心底有些發酸:後人你都放了多少唐時影像了?

朕的帝國雙壁大破匈奴的英姿怎麼不放?

難道朕的仲卿去病差了嗎?

他猛地轉過頭,一把抓住衛青,語重心長道:“仲卿啊!咱們大漢可不能輸那唐太宗啊!

你什麼時候讓伊稚斜單於來長安跳舞?”

說著還猛地一拍大腿,恨道:“朕怎麼就沒想到這法子呢?

當年冒頓以信辱漢,朕深恨之,非匈奴鮮血不可洗刷,但是能親眼見單於舞動長安,朕可以推遲洗刷恥辱時間!”

劉徹目光炯炯,神情激動:伊稚斜單於獨自起舞豈不孤單?

匈奴大小王一起上演才夠氣勢嘛!

衛青&霍去病:陛下想看,那我等自當努力!

汲黯&公孫弘等人:看匈奴跳舞…有點心動啊!

並且陛下已經下旨驅趕長安方士,不再執著求仙,隻是讓方士研究藥物,偶聽仙跡而已,他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不就是想看個舞嘛!

做臣子的當然是滿足啦!

於是眾臣紛紛把視線轉向衛青霍去病:我們也想看匈奴齊舞!

衛青霍去病:……

看著天幕影像讓殿內如熱油遇水,瞬間沸騰起來:他們洗刷恥辱了!

房玄齡等文臣強行按住心緒,向李世民道賀:“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陛下聖威遠播!”

而武將則奔放許多,程咬金衝到李靖李勣跟前,催促道:“快說說你們怎麼俘虜頡利可汗的?”

李靖&李勣不忍直視他的蠢樣:“有沒有可能…他們還沒出征?”

但是他們看著天幕上,不停旋轉跳舞的頡利可汗,愉悅激動的心緒立馬充斥全市全身:未來的他們竟立如此奇功!

他們不負陛下耶!

而李世民神情亢奮地起身,快步地來回踱步,難以散發心中激奮。

突厥連年用兵,侵擾大唐,以此賺利。

自己剛繼帝位,家國未安隻能忍辱立渭水之盟。奇恥大辱銘記於心。

沒想到啊!他興奮地握拳一揮,沒想大唐明年就能揚眉吐氣!

好!

他現在要想想:如何安置突厥降戶!

宋代君臣羨慕地看著天幕,若有可能他們也想…隻是…不能讓武將出頭啊!

瞄了眼天幕上李淵跳舞場景,某些酸儒撇嘴:讓降國可汗起舞,實在有辱斯文,無大國風範!

【自東突厥滅國後,大唐似乎點亮了了不得的“滅國技能”:

貞觀九年滅吐穀渾

貞觀十四年滅高昌

貞觀二十年滅薛延陀

滅到最後,奉命出使天竺的王玄策,遭遇到伏殺後,直接就地征發地吐蕃及尼泊爾(尼婆羅)胡兵,領著不足九千人大戰印度阿三。

三天後斬敵三千餘級,俘虜1萬多人,攻克580座城,將國王、王妃、王子等萬餘人,牛羊三萬頭到長安進獻。

結果立功後,就隻升了個五品的散朝大夫閒職,連個史書傳記都混不上。

但是人家印度人怎麼看待此事呢?

王玄策捉走阿羅那順後,原本統一的曷利沙帝國崩析分離,逐漸解體。

言語之下指若不是唐使,北印度還是泱泱大疆帝國。

王玄策:怪我嘍!】

秦始皇冷冷地掃過殿內群臣:“天下遊士言朕不給他們施展才能的機會,暗地想要傾覆大秦,重回叱吒春秋。

看看大唐,各方茂才可埋沒?”

漢有張騫,唐有王玄策,大秦呢?

有誰?

難道還要把相國張儀拉出來撐場面?

朕躁!

一番犀利之言讓群臣無話可說,他們狹隘了,世界之大何愁自身無立功之機?

看看天幕展示出的唐臣事跡,再看看大秦寥寥幾句…臣子相較,他們輸了啊!

面團團長孫無忌恍惚地扯住魏征:“天幕說的是真的?”

他大唐真那麼厲害?

怎麼他就不敢認呢?

魏征沒好氣地橫了面團團一眼:“後人說的你不信?”

不是不信…而是…長孫無忌神情茫然,隨即化為狂喜自豪:大唐真棒!陛下聖人也!

天幕語氣微微平靜:【貞觀一朝,武將功績勞高卻不被唐太宗猜忌,為何?

因為軍功方面他就是最厲害的那個啊!】

天幕上展出一排軍功業績:

大業十一年

,十六歲雁門獻策救隋煬帝;

大業十二年,十七歲平定山西叛亂;

大業十三年,十八歲率兵馳馬擊破宋老生軍陣,直取長安;

武德四年,二十二歲在虎牢關以少勝多,擊潰竇建德十餘萬大軍;

武德七年,二十五歲,施反間計智退突厥大軍進犯;

看著天幕上一件件傲人軍功,秦始皇眼眸猛亮又隨之熄滅:能文能武,又是秦王…

可惜不是他兒子!

他掃過看得認真的扶蘇,心下歎氣:要是扶蘇有漢武帝政見,唐太宗軍事之才,那他對大秦就放心了!

可惜沒有…他抬起頭,非常驚歎是唐太宗的納諫能力。

從戰場下來的帝王,竟有那樣的容人之量…秦始皇指腹無意識地在案面上摩擦:為什麼會有如此胸懷?

是因為他的童年嗎?

他自詡能納諫,可是要做到如唐太宗那般…

李治非常認同此話,他面色得意地對武後道:“大唐江山數半是耶耶打下,耶耶打仗總是一馬當先,披血厲雨…”

也正因為耶耶征伐太過,傷了身體早早去世。

他抬起頭望著天幕:好想再跟耶耶說說話啊!

天幕你把朕心願發展到耶耶跟前啊!

【在龍鳳豬帝王組合中,唐太宗是真正的‘文可提筆安天下,武可馬上定乾坤’的耀耀帝王。

軍功之盛,盛到唐高祖特意取‘天策上將’彰顯他軍功榮耀!

說句不客氣的話,一個站在頂端俯瞰世界的男人,會懼臣子功勳太盛?

貞觀一朝,有房謀杜斷的名相、有諍諍諫臣的魏徵…亦有‘孫吳韓白,衛霍李嶽’中的李靖,也有異族將領契苾何力等人…

無論是原政敵的屬官、隋朝將領、中亞民族…他們都化為星輝臣子,拱衛唐太宗這顆天可汗,君臣共同開啟華夏史上最明亮的盛唐大門,難道不值得人稱頌?】

劉徹摩挲著下巴表示:唐太宗用政敵官員?

嗯,有魄力!像朕!

汲黯等會兒一言難儘:哪裡像你了?

怎麼不像朕?劉徹理直氣壯:用人不問出身,隻看才乾怎麼不像朕?

唐太宗用人前身好歹是官,朕用人有放牧的(丞相公孫賀)、賣柴的(朱買臣)、流浪者(趙破奴).

【唐太宗之後,玄宗、肅宗、代宗、德宗也被稱為天可汗,但這個稱號卻沒了統轄草原的政治意義,隻剩下尊稱含義。

貞觀四年東突厥被滅,拔野古、仆骨、同羅、奚、靺鞨等部族率眾降附大唐,諸蕃鹹請唐太宗上尊號天可汗!

天可汗,是遊牧世界最高稱號,在遊牧人眼中,隻有唐太宗當得真正天可汗】

天幕微微停頓,補充一句:【可以說是‘古今唯一的天可汗’。

但唐太宗認為皇帝是比天可

汗更高一階的稱號。

所以他對外都用:皇帝天可汗宣製四夷】

李世民:沒錯,朕覺得天可汗不好聽,能給朕換回耀耀聖君嗎?

聖啊!自古以來,除了三皇五帝外,誰還得過聖君之名?

李治看到後面有天可汗的唐皇,忍不住冷哼:“後世子孫毫無眼色,朕敬耶耶功業,不肯受天可汗稱號,隻稱自己為‘天皇’。”

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倒好,竟敢成天可汗!

還失了統挾四夷能耐,怎麼敢覥著臉叫耶耶萬世稱號?

看他越說越氣,旁邊的武後趕忙放下銀箸,為他順氣:“要不咱們在太宗陛下加諡號?”

李治有些猶豫:“會不會太長了?”

耶耶諡號都叫:‘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了,再加加什麼呢?

武後表示:不長,到時用大碑刻石,定能刻下!

“好!媚娘你說加什麼才能體現耶耶文武功績呢?”

【唐以前,中原曆來持‘貴華夏,賤夷狄’的思想,隋唐時期一改曆代製夷作風,在地位上開始正視四夷。

唐太宗更是說出:諸部不設置可汗,大家都出中華,無賤夷狄之分,朕平等愛各部,朕是天下父母!

他接受天可汗稱號後,迅速推出與類似大漢屬國製度的‘羈縻製度’,配合邊州都督府統轄歸附諸蕃。

唐代的羈縻府州有兩種形式:

一種在部落原居地,或周邊建立羈縻府州。

另一種是由內遷至大唐的部落人口組成,居住在正規州縣境內叫僑置羈縻府州。

翻譯過來就是:哪個部落表現得好,誰就能獲得綠卡,享受更好的生活】

朱元璋不服氣:他服唐太宗,但是不服後人如此讚揚羈縻製度。

他大明也有土司製度好嗎?

朱標撇過頭:爹,你要不要看看你再說些什麼?

【我們曆來把‘強漢盛唐’並肩推出,大漢開疆拓土,揚華夏聲威!

大唐之盛,盛傳到海外諸國直接把‘唐’變為華夏代稱!

唐朝時各部進入僑置羈縻府州,自稱唐人。

而如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華人,把他們的聚集地叫做‘唐人街!’】

秦始皇:(眼眸戰意洶洶)身為龍帝,豈能矮了鳳帝一頭?

劉徹:(瞬間坐直)怎麼感覺輸了那麼一丟丟?

唐:

唐朝所以皇帝:後世叫唐人街?

李淵&李治&武則天&李隆基等人有朕一份功勞!

而李世民手中毛筆‘啪嗒’一聲,落在案上,有些怔愣:朕的大唐這麼厲害?

隨即紅了眼眶,自為即位以來,

他每夜恒思百姓諸事,至夜半不能寐。

唯恐都督、刺史不能安養百姓,又怕自己忙於諸事,忘卻督問各官。

隻好在屏風上錄其姓名,坐臥恒看,若有官員政事清明,同樣記下,隨時觀之。

處理國務,治理滿目瘡痍的大唐,真的很辛苦啊!

“陛下!”長孫無忌等人亦是抹淚,他們辛苦換來後人大唐盛世,後人敬仰,值了!

他們沒負大唐,大唐也沒負他們!

李世民紅著眼起身,鄭重對殿內諸臣深深揖:“還望諸君與朕共襄大唐!”

房玄齡李靖等臣整肅神情,皆回:揖:“臣有幸與陛下共創大唐!”

雖然他們看不到真正的大唐盛世,但知道大唐未來,足以欣慰!

天幕終於展現後人野望:【我們要複興的中華是什麼?

就是要複興我們曾經擁有過的自信,站在巔峰上鑄就的無上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