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龍鳳豬組合—西方(1 / 1)

聽到後人猶如實質的歎息,劉徹端踞在上首緘默不語。

他沒有理會跪伏在地的公孫弘等人,雙眼死死地盯著‘23錢’,23錢意味著什麼,他比天幕更明白。

23錢!劉徹半垂眼簾,遮住眸中洶湧的情緒。

提升口賦錢,他在逼百姓反漢嗎?

垂首沉思間,耳畔似乎又響起父皇的臨終之言:讓百姓能活下去,不要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重現在世間!

這句話是大父教導給先皇,先皇又傳給他。

而他在百年之際,又會將這句話,叮囑給下任漢家天子!

這句話是劉氏子孫警醒之言,深記秦亡為教訓,要把這句話銘記於心!

他未來為什麼違逆此話?

劉徹緘默半晌,一把扯過案上的帛布,指尖微顫地撫過漢匈戰爭記錄,死死地抿緊唇,最後把勝敗二字刻入心底,深深地合上眼,反手覆住漢家的敗績。

未來的他對匈奴用兵屢敗後,為何還要堅持征戰?

劉徹心底毫不猶豫地浮出答案:為後世子孫不受匈奴侵擾,亦為他自己。

他不接受如此難看不敗績,也不願讓匈奴再懸視大漢!

但結果呢?

天幕告訴他:大漢打的是匈奴+西域,終其一生,他都未能將匈奴徹底碾壓。

現在的他,還會想徹底打滅匈奴嗎?

劉徹猛地睜開眼,眸中儘是堅定:打!

漢家血辱深仇,豈因畏懼失敗不打?

不打難道留給兒孫解決?

在他的人生信條裡,從不會因懼怕而退縮,隻會知恥而後勇,積蓄力量再次攻擊!

理清思緒後,他掃過跪伏在地的汲黯等人,屈指往案敲了敲,神情淡漠:“未來的事做警戒,爾等無須以此勸諫朕。

諸公要做的,是研究如何痛擊匈奴,除國內利弊,讓民強國富。”

對於讓海內戶口虛耗之事,有天幕示警,他不會再走未來老路。

但同樣如何給朝廷生錢,亦是當下之急。

明年啊.…劉徹抬起頭望向天幕,長達幾十年的漢匈大戰,明年就要打響,到處都要用錢呐!

不僅費錢,還費糧啊!

出來生錢,又該怎樣增產糧食呢?

等等…那個他設計農具、創新耕作法的趙過在哪裡?

公孫弘見汲黯伏首泣諫,也不能打動陛下,隻好轉身對衛青霍去病深深一拜:“願兩位將軍能多保重自身,更期望衛將軍能為大漢多練精兵。”

嗯,最好一漢當十胡,早點殺完早點罷兵。

攤上一個任情的陛下,他也難啊!

衛青:不知該如何回應?

霍去病:咳咳,陛下還沒放我進軍中呢?

(帶著期盼的眼)要不丞相幫我說說情?

李世民扯起衣袖擦了擦眼角,晴雨表?

說得真好!

後人最後一段讓他動容,恰巧他又翻到東漢書籍‘會稽記’,裡面幾句記錄讓他感悟更深:

東漢會稽百姓用木刻成人形,奉為秦始皇,放到大禹廟中進行祭拜。

後會稽太宗廟王朗,認為為他是無德之君,命人將木刻投入江中,百姓又重建設始皇廟宇祭祀。

連史書批判甚多的秦始皇,亦有百姓念好,那漢武帝呢?

賈商、被迫流亡的百姓恨他,但他拚命抓錢安置的七十萬百姓,定是念著他的好吧?

晴雨表,晴雨表,李世民用力眨眨眼,不想讓眼中淚水落下。

讓百姓能感沐聖恩,生活有序,這才是為帝王之道!

他要做個與秦皇漢武,都不同的好皇帝。

正感悟間,就聽到天幕語中充滿遺憾,落在他耳中,卻如晴天霹靂,炸了個魂飛:

【我們小組在查詢資料時,曾有過討論:如果漢武帝知曉西方的羅馬,每年花費42.5萬金磅,購買華夏絲綢。

他會不會在壓迫百姓時,給他們一絲喘息的空間?

會不會提前用絲綢拉攏西域諸國共擊匈奴?再將國內商人整合,組成官方商團赴西方賺錢?

畢竟42.5萬金磅換成黃金…嗯,差不多13萬—15萬金吧!】

劉邦&劉桓&劉啟&劉徹等漢家天子,瞳孔放大,當場表演一個原起立:多少錢?

每年15萬金?

所有人呼吸都急促起來,15萬金,劉徹胸腔直跳動,急步衝到殿內,指著還是空蕩蕩的輿圖顫聲道:“張騫...張騫什麼時候回來?”

汲黯艱難地從喉嚨中擠出答案:“元朔三年,就明年。”

按大漢最高軍功賞賜,一士兵賞四萬塊錢,15萬金夠他賞多少人?

巨額的數字把宴上君臣炸得頭暈目眩,即便羅馬離他們遙遠,但仍有想派使者西行的衝動。

遠是遠,但賺錢啊!

“陛下,我們打匈奴吧!”霍去病對羅馬不感興趣,但他知道要到羅馬,就要先將匈奴乾掉。

抓到機會的主父偃激動上前:“臣願為漢使,前往西域諸國遊說。”

在各國間攪弄風雲,不就是他縱橫家主場?

未來朝堂上容不下他,既然如此不如西行建功立業,做那有用之人,生食五鼎方為大丈夫!

【當初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是期望他能找到傳說中的大月氏,讓它出兵與漢夾擊攻匈奴,斷匈奴右臂。

但他沒想到的是,張騫剛到河西走廊,就被匈奴人拘住,扣留關押長達十餘年之久。

直到元光六年才尋機逃出,經過車師折路向西南前進,經過戈壁灘,爬過皚皚冰雪,一路風餐露宿,堪稱在黃泉邊緣跳舞,才到達大宛國,請大宛王送他到康居。

然後康居王又派人將他們一路送到大月氏,這才蹣跚到達漢武帝期待的盟友地盤。

誰料大月氏已經適應當地生活,日子過得美好富足,表示:此間樂,不複仇】

霍去病驚訝抬頭:“祖上血仇竟不報?”

大漢暢行九世之仇猶可報,身為人子不報仇,是會受到排擠鄙視。

人們隻會向他吐口水:孬種!

而天幕說大月人居然放棄血仇?

霍去病臉色有些遲疑,輕輕地吐出疑惑:這是要做縮頭烏龜?

嗬~難怪會被匈奴人所滅,無血性無骨氣,不配為人子!

劉徹亦是訝然:失去故地不覺羞恥,更是坦然享受安逸生活,不談複仇?

他撇了撇嘴:此國不配為大漢盟友也!

扣押十年,仍繼續行王詔令,忠臣呐!

聽到張騫事跡種種,秦始皇心頭微熱:如此人才能被他所有該多好?

漢武帝是如何選拔人才?

不看階級、不看出身隻看實際?

而秦做官渠道呢?

官員推薦、上陣殺敵、拜師學法。

秦始皇提筆蘸墨,將‘推舉人才’記於竹簡上,與大漢印證又查漏一處大秦短處。

他望著竹簡上的墨字,陷入沉思:要如何讓天下遊士為秦效力?

【苦勸一年無果的張騫等人,無奈動身返漢。

回程路上為了避開匈奴,張騫特意繞路走塔裡木盆地南部,想經於闐(和田)、鄯善(若羌)回漢,結果...

當地羌人早成為匈奴傀儡,又把他給押住獻給匈奴。

直到元朔三年匈奴發生內亂,張騫才和堂邑父趁機逃回長安,離他接過使者旌節,已經過了十三年】

【絲綢之路來源於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蘇提出,原本指兩漢時期與中亞河地區,印度之間的陸上交通要道。

其中張騫打通的是絲綢之路東段,整條絲綢之路是東起長安\洛陽,經甘肅、新疆、中亞、西亞,連接地中海各國,兩漢終點則是羅馬。

這條道開辟於兩漢,在魏晉南北朝時鞏固,繁榮於唐,衰弱於元末明初。

直到近年又被我們重啟,向國際提出‘一帶一路’計劃,是續漢唐元代之後的,又一次向外大開放戰略。

華夏向絲綢沿線國家輸出高鐵、基建、核電等科學技術,讓符合要求的國家,能與咱們一起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衝破西方霸權封鎖】

西方霸權?

誰?秦始皇腦海裡浮出數次出現的‘白鷹國’,臉色微沉,他管不了後世之事,但並不妨礙他本能不喜白鷹國。

正思索時,突見天幕現出整張絲綢輿圖,他連忙提筆描繪,他這輩子做不到開疆西域,但是他的子子孫孫定能做到。

一定會做得比漢朝強!

想到此他頓了頓,抬眸望了眼半跪記錄輿圖的扶蘇,隨即又垂下眼簾繼續臨摹。

朱元璋對‘衰於

元末明初’很是在意,他挪了挪屁股不滿道:“朕對西域實施禁運哪裡錯了?”

一則漢時西域護都府在蒙古人,東察合台汗國手中;

二則在他看來,草原異族能數次迅速恢複實力,就因西域商道通行,使各族能得到物資兵器補充;

三則西北沙化橫行,漢唐曾力行的陸路早已不能行,再開啟花費甚大。

他虎目掃過天幕,翁聲對太子道:“朕登基時,沿元禁海運做法,亦是禁海貿易。

不許商民私與外國通商,經年過去,各大港口定有人頂風犯法”

朱元璋頓了頓,突然提高了聲音:“傳令市舶港口,嚴查河禁,若有賈商違逆,嚴懲不貸!”

見太子面露遲疑,朱元璋頓歇片刻後,向大兒解釋:“自來賈商為利大膽行事,朝廷若不以苛法困之,他日定對朝廷造成大患。”

再則海境邊沿倭寇如螞蟻,擾民搶劫,滅之不儘,再令其開海運,沿海港口怕是無安寧之日。

談及那些長得似螞蟻的倭寇,他抬手抹了把臉,恨道:“早晚一炮轟死那些掃不乾淨的倭寇。”

至於若海外諸國想與大明貿易,可以先朝貢大明,便可與大明商議貿易交流。

為此他特意頒布‘朝貢貿易法’,又設‘市舶提舉司’主管此事,既揚國威,又能使朝廷獨享海運暴利。

在旁邊聽了一耳朵的朱棣忍不住道:“爹,你忘了天幕說咱大明是窮死的?既然西行賺錢,為何大明不賺?”

被搶白的朱元璋抽下鞋子,就往朱棣身上扔,罵道:“小兔崽子,朕還沒說完呢?朝中大事你操什麼心?”

躲過禦鞋的朱棣小聲嘀咕:“事關大明,我怎麼就不能關心了?”

太子朱標聽到他的抱怨,抬手輕輕往他腦門上一敲,就聽到朱元璋道:“將元時海運貿易及律法找出,太子整理成冊上奏於朕。”

朱標一愣,隨即整肅了聲音,拱手道:“臣領命!”

朱重八狠狠地瞪了眼老四,抬眼瞅著天幕上的數字,暗自琢磨道:漢朝時期西方就能花15萬金買絲綢,大明地大物博,大明能賺更多吧?

【最初絲綢經過匈奴之手傳到中亞,漢武帝將匈奴痛揍後,對西域的注意力放在政治層面上,沒有外往銷絲綢的意識。

否則漢武帝元封四年收到的近百萬匹絲綢來算,該是多少金子?

而填補這塊藍海的是大漢商人,商人嗅覺總是最靈敏的,對內壓低絲價再遠銷西域,倒騰貨物賺其利潤】

劉徹揉了把臉,問向面色木然的公孫弘:“大漢民間綢緞價錢如何?”

近百萬匹絲綢換成金子...

“陛下”桑弘羊出列恭聲道:“朝廷可效仿西方遷商人、學子紮根西域,以利驅使西域倒向大漢。”

“詳說”劉徹精神大振,雙眸煥出驚人光彩,穩住自己翻騰的心緒道:“如何效仿?”

桑弘羊定了定神道:“占領一西域小國

為大漢據點,城內全以漢家規矩為主,作為漢家交易點。”

若想延長漢家影響,可再往西占據國度,改行中原風俗,設大漢官職。

亞曆山大東征立七十多座殖民點,朝廷可擇西域絲綢據點立為縣,再設西域護都府官職。

行二級縣府行政管理,如此大漢就能徹底將西域掌控在手中。

劉徹起身來回踱步,猛地一拍手歎曰:“此計極具可行力!”

跟未來戰略一樣,先奏匈奴,再收西域,隻是戰略內核有變,變為複仇為主,賺錢為輔。

隻要經營得當,他們定能繞過未來的坑,更早地碾壓匈奴,掌控西域。

聽完桑弘羊謀略,衛青忍不住跟諫:“車師此地甚好,待擊退匈奴後,以車師為首點向西鋪縣。

待漢家風俗被西域接受,就如陛下吞並南越,在後世徹底成為大漢版圖。”

“好”聽完兩大能臣諫言,劉徹嘴角仍不住上揚,大手一揮:“將完整方案呈上,屆時再商行動方案。”

至於學子不願往西域?

那就遷有罪官家屬到車師等地屯田!

不過.劉徹微眯雙眼,要控製絲綢產量才行,否則那些無法豪強,追求巨利,定會毀田種桑,使齊魯之戰重現。

春秋時齊魯相鄰,齊桓公穿綢衣朝議,大臣紛紛效仿穿綢衣,很快綢衣受到齊人喜愛。

但齊桓公下詔:齊國養蠶者,斬!

於是齊國綢料皆從魯地購買,魯人棄田養蠶。

數年後,齊桓公又下令:穿綢衣者斬!向魯國賣糧者斬!

最終魯國無糧可食,齊國兵不血刃地吞並魯國。

得多打聽羅馬的情報,提防羅馬行齊桓公之事。

劉詢臉色略有些不好,前年呼韓邪單於進漢朝見,他遣使者賜錦繡雜帛八千匹、絮六千匹.

若匈奴將這些轉手賣至羅馬...他豈不是在資助匈奴恢複勢力?

【古羅馬對絲綢第一知道絲綢,是古羅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想賺取軍功力壓愷撒,率四萬兵馬攻打波斯安息帝國。

安息帝國則以兩萬人馬在卡爾萊迎戰羅馬大軍。

結果這場戰役以安息勝結束,安息獲勝不是因戰術厲害,而是因為絲綢】

劉邦一頭霧水,絲綢?

難道安息國用絲綢賄賂羅馬將軍?

正琢磨間,就聽到天幕揭曉答案:

【當雙方正打得激烈,安息國突然展開一大片五彩斑斕的軍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太過耀眼的光芒刺得羅馬士兵睜不開眼,以為是天神降臨,當即下跪臣服高呼神跡。

就這麼一跪,讓羅馬人對絲綢一見鐘情,多麼美的綢緞啊,再看看自己身上的獸皮、亞麻布,或者毛織品服飾,哪比得上絲綢美人的光滑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