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擊殺秦王李世民三十六計 論如何實踐擊……(1 / 1)

在無人直知曉的小李唐位面, 一片寂靜無聲。

無他,他們暗搓搓地看這個視頻很久了,但越看越不對勁。

那會發出聲音的東西誇讚的李世民真是他們的天策上將,那會發出聲音的貶低的李建成和李淵真的是他們的太子和皇帝。

被仙幕稱為小娘的妃嬪面色蒼白, 被仙幕稱為不長眼的李建成面色鐵青, 被仙幕稱之為優柔寡斷的李淵臉直接羞紅。

唯有還是秦王的李世民端坐在位置上一言不發。

除了他之外, 整個大殿上真的可以說是——一個敢喘氣的也沒有。

就連他身邊的長孫無忌、程咬金等人也不敢發出聲響。

這個屏幕是突然出現的, 好像就是專門給他們這群人看的一樣看, 而且讓他們都走不出這個宴會廳。

自從一戰擒兩王回到長安之後, 程咬金等幕僚屬官真的是人人憂慮, 個個恐懼,不知所措且受儘苦楚,他們一心勸李世民造反,隻勸到尉遲敬德被刺殺下獄, 程咬金被外放,隻勸到房玄齡和杜如晦被誣陷、斥逐, 隻勸到尉遲敬德、長孫無忌等人對李世民說再不謀反就準備“逃身荒野草澤”回去當野人了。

但李世民皆不一應。

而現在, 看到這仙幕的眾人好似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讓秦王李世民造反的希望。

但…… 這過程真血腥,他們看秦王垂下眼眸裡那抹晶瑩就知道他們老大心中一定沒有現在那麼平靜。

秦王李世民確實不平靜, 他覺得仙幕所播放的這一幕要是給未來造反成功的他看或許沒有什麼感覺,但是給正遭逢親人背叛的他看,那無疑……是在絞心絞肺的痛。

原來他的父親與兄長真的對他這個弟弟隻有仇恨了嗎?

遮羞布終歸是被揭開了嗎?

李元吉手中的劍想要拔出來,但還沒有抽出來,一下子就被李建成悄悄按下去了。

李建成對李元吉搖搖頭:“父皇允許你我與李世民出入上台,可乘馬攜弓刀雜用之物,不是讓我等當著父皇的面隨意舞刀弄槍的。”

父皇還沒發話,他們兩個能夠說什麼?

李元吉真是氣到沸騰, 君不見剛剛天上的破玩意兒說了那麼多詆…… ,雖然是事實的話,但事實也不是這麼說的啊!怎麼能夠當著大家夥的面說出來!

坐在上首的李淵與李建成等人不是不想讓天上那邪門的東西停止播放,但那東西是人力所不能撼動的存在。

李淵剛剛已經試過了,他想要讓宴會上的所有人掩住眼耳,或者離開這個宴廳都不行。

這破東西是準備讓他們看完這出發生在未來的父子相殘,兄弟掐牆的好戲啊。

李淵其實不能說是不在意,隻能說,他有底氣,他覺得這個宴會廳裡的人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他倒是要看看這個會發聲音的破東西到底還有什麼把戲。

至於真正的李世民位面,此時李世民正在欣賞仙幕說的那個後輩子孫呢。

“能夠讓出天下共主的位置,讓出唐朝的極盛之世李成器果然成器,這字果然取得極好。還有李隆基也是好樣的,沒有辜負成器後輩的期望。”

不知道李成器李隆基是在六位帝皇丸中殘存下來的碩果,也不知道李隆基晚年騷操作的李世民對李唐後輩很滿意,滿意到甚至能短暫被親人背棄的痛苦。

即使仙幕準備講的是他身上曾經被親兄弟插過的‘兵刃’。

那些‘刀刃’確實次次見骨頭。

【李世民努力了。

與李淵後宮妃嬪不和,他“遍見諸妃”,“有以賂遺”,讓長孫氏進行夫人外交,在高祖和妃嬪之間門“儘力彌縫”。

他努力想要擺脫利益的控製,修複父子、兄弟間門的親情裂痕,但……他深感的“不為兄弟所容,實有功高不賞之懼”是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於事無補。】

【於是就有齊王李元吉勸李建成趁早除去秦王世民:“此時不殺更待何時?吾自當替哥哥親手將他殺掉!”刀劍準備,李世民隨高祖前往元吉府第,護軍宇文寶就埋伏在寢室裡。】「1」

“砰!”這是李元吉扔掉手中的兵器,跪在地上的聲音:“冤枉啊父皇!兒臣沒有做這等荒唐事!這東西陷害兒臣!”

李元吉心跳如鼓槌,還好還好,還好當時他想這麼做的時候被兄長阻止了,要不然今兒真的是說不清了。

李建成也隨之跪下,哀聲道:“父皇,弟弟真的是被冤枉的!”

李淵不發一言,他自然知道這兩人為何這麼著急著否認。

他這老父親叫李世民前往齊王宮殿看望,齊王竟然埋伏護軍,誰知道是殺誰?誰知道是不是要謀反?

但真的沒有這回事嗎?

李淵看到元吉這孩子眼底的慌亂,心中有了答案。

但這是他的孩子啊,李淵不敢去看身側的李世民臉上什麼表情,擺手道:“過往無稽之談無需再提。”

老父親的這句話如同釋令,讓李元吉喜出望外,得意的看向李世民。

可惜,李世民注定不會讓這種小人的得意有抒發的餘地,直接無視面前的父子情深,獨自斟酒。

唯有尉遲敬德這些坐在李世民身後的人才能從老大手心的殷紅中知道李世民現在的感覺。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高祖圍獵三王騎馬射獵,角逐勝負。李建成把喜愛尥蹶子的胡馬,親手交給李世民試騎,然後發生胡馬三次尥起後蹶的險事。】

青年李世民和中年李世民皆記得那匹馬,那匹馬確實是好馬,膘肥體壯,但愛尥蹶子也是真,他騎著這匹胡馬追逐野鹿,這馬三次尥蹶,要不是他前面十幾年親身實踐的戰事數不勝數,真被得逞了。

但即使是這樣,每次被尥蹶,他也隻得躍身而起,跳到數步以外才能站穩。

這是兄長第一次下手殺他,這‘刀刃’還是兄長親手遞給他的。

【二計不成在生三計。李世民沒死不要緊,李建成會用造謠把他按死,李建成使出他的壓箱底本領,教唆後宮妃嬪給李淵吹枕頭風:“陛下,秦王自稱天命所歸,死不了哦。”

你以為李淵不會被這種小把戲騙到?不不不,請千萬不要高估了李淵,他真的被騙到了,召集三王,斥責李世民:“誰為天子非人力可求,你怎能謀求帝位?”】

李世民也記得這場,他沒有說過這種悖逆之話,他對宇文士及說的是:“人之生死自有命運決定,兄長僅憑這些可無法害我。”

但父親不信他,即使他摘冠叩頭,請求父親查訊證實,父親還是怒氣不息。

最後是官員奏稱突厥前來侵擾,父親才變怒為笑,為他戴王冠,係腰帶,和善地商議對付突厥的辦法。

也是那時候他才知道,原來父親都知道。

父親隻是不信他而已。

他才知道,原來一下子轉怒為笑,對一向表現得儒雅寬厚的父親而言也是那麼尷尬。

【但三計不成怎麼辦?那就生四計。李建成夜召李世民飲酒,酒中下毒,讓李世民吐血數升。】

李世民還是記得這場,當時是李神通攙扶著他返回西宮的。

而父親…… 父親知道後沒有問責大哥,隻是敕令大哥不要再夜間門與他飲酒罷了。

那時候父親還與他談心,說知道他消滅敵讎,平定海內功勞甚大,但不忍奪大哥太子之位。父親甚至說看出他們兄弟不和,想讓他返回行台,留居洛陽,主宰陝州以東,還可以設天子旌旗。

即使他哭著請求不願遠離父皇膝下也不能讓父親收回成命。

不過後面也沒有然後了,即使哭也不能解決的政令,大哥與元吉造謠一出他就又被留在京城了。

他們就向父皇說一句話:秦王身邊之人聽聞要前往洛陽,無不歡欣雀躍。

一句話,就可以讓他前往洛陽的事情半途擱置。

【四計不成又怎麼辦?那就生五計。李建成、李元吉與後宮的嬪妃日夜不停地向高祖誣陷世民,李淵信以為真,準備懲治李世民。】

這件事情李世民也知道,最後是陳叔達進諫說秦王功勞巨大不能廢黜才沒有然後的。

但他永遠記得線人和這屏幕說的這句話:李淵信以為真,準備懲治世民。

【五計再不成又怎麼辦?那就生六計。李元吉求李淵擊殺秦王李世民。】

這件事情李世民也知道,他的情報告訴他,元吉根本講不出什麼,最後隻找了個他在平定兩王後把錢財絲帛散發以樹個人恩德的事情想讓父親殺了他。

而父皇……

【面對李元吉的說法,李淵很清醒,他清醒地說:“秦王立平定天下之功,卻無犯罪之實,有何借口可殺?”】

嗯,這是父親說的話。

秦王李世民垂首不言,父親就是這麼說的。

父親沒有懲罰元吉,或者說父親知道兄長和弟弟對他所使用的第一計到第六計,但父親從來沒有說什麼,也沒有懲戒過兄長和弟弟。

父親不是為他們所造的謠言而生氣,就是勸他忍,勸他走。

秦王李世民終於不再垂首,看向半空中的仙幕,祂的語氣好像是在為他生氣。

仙幕…… 是真的在為他生氣,最後甚至連語氣都變了。

【多可笑啊,小兒子說殺有平定天下之功,定李唐之基業的二兒子,身為一個父親竟然不是生氣,不是憤怒,不是把小兒子拉去進行思想教育,而是詢問‘有何借口可殺秦王’。

漢高祖劉邦身邊的親信想要殺韓信都不見得有這麼囂張,李淵現在面對的可是兄長和弟弟對勞苦功高的二兒子單方面殘殺啊!】

【想到那個年僅十七歲就東奔西走為父親籌備軍隊,籌備糧草班底的小二鳳。

想到二十二歲隻帶著四五人深入敵營探明虛實,幾經生死的二鳳

想到那個為李唐基業拋頭顱灑熱血,出生入死的李世民……

“借口”?

可悲,可笑,可歎。

為這些為臣不忠,為父不慈,為君不仁,為兄不義的人。

值得嗎?】

值得嗎?

小李唐界面沒人敢替秦王李世民回答這個問題。

值得嗎?

秦王李世民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他還記得,武德七年他與元吉率領兵馬抵禦突厥時,父皇在蘭池為他們餞行的面容是那麼的慈愛。

但也記得當他打敗突厥班師回朝之後父皇待他的態度更差了幾分。

每當突厥進犯,發生敵情,父皇總是和顏悅色的,但當戰事平息以後,父皇面對他的臉色總是會更差幾分。

李世民知道,這是父皇對他的猜疑卻越發加重了。

他好像從父皇最寵愛的兒子,變成了一個工具。

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