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7(1 / 1)

HP寂靜之聲 春山銜月 3883 字 6個月前

張了起來——”

“相信大家看到了最近幾期的《預言家日報》……”

梅林在上,求這位解說先生少說幾句吧,感受到周圍人目光的薇爾面無表情地想到,顯然這位先生是《預言家日報》的忠實讀者,並且對介紹她和雷古勒斯的那幾期如數家珍,但是這樣的解說難道沒有跑題嗎?

魁地奇賽場向來瞬息萬變,在不少觀眾都因為喋喋不休的解說分心的時候,雷古勒斯忽然向前一撲,似乎握住了什麼東西,可他並沒有停下飛行,而是直直朝拉文克勞的看台飛來。

薇爾手裡的望遠鏡掉到了膝蓋上,心臟開始不受控製地撲通撲通跳起來,她不知道雷古勒斯打算做什麼,因為她的男孩似乎想給她一個驚喜。

呼嘯而過的風吹起少年的黑發,他逆著光而來,帶著夏日的燦爛與熱烈。

時間的流速仿佛變得無比緩慢,薇爾可以清晰地望見他眸中的笑意和輕輕抿起的嘴唇,她已經情不自禁地從座位上站起來了。

雷古勒斯從掃帚上一躍而下,輕巧地落在了她面前,隻是他並沒有起身,而是以單膝跪地的姿勢向薇爾伸出了一隻手。

金色飛賊仍在扇動的翅膀從他手心露出來,其他人的竊竊私語或善意的笑都漸漸消失了,她隻能看得到他一個人。

雷古勒斯的聲音有些乾澀,或許是因為在霍格沃茨的師生面前做這樣的事,對一向內斂的他而言也是一種挑戰,但他還是十分堅定地說出了那句話:“嫁給我,薇爾。”

雖然早有預料,但那一刻,薇爾依然覺得自己的心田裡刹那間便開滿了鮮花,無數隻蝴蝶在她的身體中蹁躚起舞,她發現自己竟然激動得說不出任何話來了。

但她的身體已經在心的指引下做出了回應,儘管已經好幾個月沒有用過“寂靜之聲”,可那幾個金色的字母依然隨著魔杖的揮舞飛到了空中。

【“Of course!”】

正文完

【?作者有話說】

麗塔·跑龍套的甲蟲·斯基特:有大秘密——曝光——被抓住——又聽到了大秘密但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曝光——你們這對小情侶是不是忘了這裡還有個大活人——小情侶竟然有點好嗑——……——最後寫成一部《戰爭英雄夫婦的愛情史》hhh

至於是不是某人這麼授意的,嘿嘿。

最後的【“Of course!”】呼應一下他們兩個第一次見面那天。

完結散花~之後是一篇後記和幾則番外

第140章 140後記

正文完——敲下這三個字的時候我的內心和尾聲裡的薇爾一樣激動,從三月末生出要為雷古勒斯寫同人的念頭至今,已經四月有餘了,在最初粗略地寫完這部作品的大綱時,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它會如此順利地完結。

四個多月,正文大約65萬字,我在這個平常的夏天完成了人生中第一部 公開發表出來的,雖然隻是一部同人作品。

當然,寫作的過程也並非全然一帆風順,比起最初的大綱,現在的作品有許多與當時的想法並不相同,連名字都改過一次,還砍掉了原本打算比較詳細敘述的第二個時間線。

許多或重要或次要的劇情點都有過卡文,索性時間還算充裕,寫不出來的時候就強迫自己繼續寫下去,雖然往往這些強行寫出來的最終都還是會被刪掉,但至少在這個過程中排除掉了不太合理的選擇。

還有很多時候,往往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寫完一段後躺在床上卻又湧出了新的靈感,比剛寫完的部分還要精彩,於是便要推到重來。

如此往複,一點點構成了現在的《寂靜之聲》。

創作的整體過程是非常快樂的,我很享受這樣陪著筆下人物一起冒險一起成長的過程。

其實最初,我隻不過想講一個簡簡單單地回到過去拯救戀人的愛情故事,而作為原著中使我驚鴻一瞥的角色,雷古勒斯作為男主,原本會是故事絕對的中心。

但我不確定是不是由於作為創作者的我對自己筆下的原創人物本能的偏愛,在為了幫故事的女主角起一個合乎主旨的名字,為了讓她的魔杖、貓頭鷹等等都可以暗示她的不同時,其中傾注的心血大概就注定了我對她的喜愛。

而就在故事開始不久之後,我就能清晰地感受到,它或許會變成一個以薇爾為中心的成長故事,而並非一本戀愛為主的作品,這或許與一部分讀者的期許不同。

從薇爾走進霍格沃茨的那一刻,或者從故事開始的那一刻,我便生出了不局限於愛情的野心,我試圖讓薇爾去拯救原作裡令我意難平的每一個人,試圖給所有人一個在我看來還算理想的結局,甚至豐滿了伊利斯的身份與形象——原本的伊利斯可並不是死神的化身。

我對原著中各個角色的態度大概完全可以從中窺見,對於這個宇宙中幾乎所有值得一提的角色,我想我都是喜歡的,誠然他們都並不完美,有人喜歡也有人厭惡,而我也借回憶篇裡鄧布利多和薇爾的話給出了我自己的看法——

每個人都需要時間來成長,很多人都會犯錯,但重要的是,最終成為了怎樣的人。

親世代在原著裡隻是寥寥數筆勾畫出來的熱烈與悲哀並存的背景,因為當時的悲劇,很多人都被留在了原地,以不同的方式,詹莉的死亡、西裡斯的自囚自困、西弗勒斯的愧悔……有些人永遠失去了成長的可能,有些人則以一種極端的方式無比慘烈地長大成人。

帶著濃重的主觀色彩與願望,我希望在自己的作品裡給他們最好的可能,無論是掠奪者們和莉莉,還是西弗勒斯、佩妮和小巴蒂,就連伏地魔的靈魂也有了更為有趣的去處。

其實這些都並不是一開始就想好的,其他的諸如沃夫林一家與布萊克一家許多人的選擇,也大多是寫到那裡時自動便出現在了我的腦子裡。

譬如,在原本的設定裡,西裡斯並不需要假扮成雷古勒斯去接受黑魔標記,但僅僅是離開電腦洗漱的短暫時間,這個主意就忽然冒進了我的腦海中,而它也的確比原本的計劃更有趣,更跌宕起伏,更能增進布萊克兄弟之間的羈絆。

這其中最讓我糾結的兩個人,其實是小巴蒂和彼得,最後這樣的結局其實是因為,我可以理解小巴蒂的選擇,並可以找到一個還算合理的解決方法,可是,即便我可以理解彼得的怯懦,卻不知道該如何去徹底改變他,最後隻能讓他被發現而迷途知返,退縮而得到報應。

當然,更可能是當初看原著的時候,我本身就對第四部 裡的“假穆迪”不抱有很深的怨恨,甚至對於阿拉斯托·穆迪的認識都是基於小巴蒂假扮出來的這位,而彼得·佩迪魯,毫無疑問,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