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各方的反應(1 / 1)

“檢查完畢,所有機組成員已固定。”副駕駛的聲音有些甕聲甕氣。

他是小隊的第二指揮官,平時負責協助張岩管理整個飛行小組,必要時,將接管張岩的職務。

張岩也檢查完了自己的固定器,他深吸一口氣,打開了天道輔助係統的駕駛按鈕:“天道智能輔助係統,接管駕駛。”

“指令:脫離大氣層!”

“最終目標:到達八百公裡近地軌道!”

在第一宇宙速度,每秒7.9公裡的巨大過載下,他也無法靈活的操控空天飛機,正確飛行。

尤其是在不同發動機轉換的時候,人工操作,和電腦操控,他還是更願意相信電腦。

反正這是按照既定軌道,直接向上飛行,動力轉換之間,人工智能沒有他們過載的痛苦,可以始終保持清醒和極高的靈敏度。

隻要不是複雜的飛行,智能駕駛係統還是很好用的。

駕駛儀上,紅燈綠燈一閃一滅,電子音傳遍了所有機組成員。

“天道智能係統,正式接管飛行控製。”

“指令,脫離大氣層,最終目標:到達八百公裡近地軌道,繞藍星飛行。”

“指令請確認!”

“指令確認!”張岩雙手緊緊握住了扶手。

“加速度已打開,飛行器將在一分鐘內,達到三十五馬赫的最高速度,請所有船員保護自身安全。”

天道智能係統雖然說著關心的提示,但冰冷的電子音,卻沒有任何感情。

他猛然感到身體一重,一股巨大的壓力,從前方襲來,將他重重的壓在椅背上,不能動彈。

座椅隨著過載自動調整,傾斜到了六十五度,差不多已經平行於甲板地面了。

從腹部和下肢傳來的壓力,讓血液上行到頭部。

即便這樣,他也感到腦部在漸漸缺氧,思緒變的飄忽起來。

眼前的圖像,也好像模糊不清。

恍惚之中,空天飛機的劇烈抖動,也變得不那麼強烈了,身體輕的好像沒有一點重量,在無儘的宇宙中飄蕩。

空天飛機,這個時候已經加速到三十馬赫以上了吧。

這麼說,就快衝出大氣層的中間層了....

他睜眼看了一眼儀表盤,卻發現此時速度才二十八馬赫,還沒有到達第二宇宙速度。

而此時的高度,也才距離對流層頂八十多公裡的平流層。

平流層的空氣非常稀薄,空天飛機因大氣阻力而形成的抖動,頓時變得平和下來。

在他們下方,是無邊無際、連綿不絕的雲層。

太陽光從上方照射下來,將整個雲層,變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

張岩等人忍耐著以第二宇宙速度飛行的空天飛機,窗外一切景色變化,都顧不得看。

就連穿越一百多公裡的極光帶,絢爛奪目的極光,也提不起他們絲毫的興趣。

火箭發動機停止、啟動、停止,數次往複,每次都在超過每秒十一公裡的第二宇宙速度之後,就停止了發動機工作,利用慣性繼續向前滑行。

當速度降低以後,又啟動發動機,進行再次加速。

終於,張岩他們的煎熬到達了儘頭,空天飛機的速度慢慢降了下來,緩緩進入八百公裡的近地軌道。

在這裡,他們隻需要用第一宇宙速度(每秒大約八公裡),繞藍星做勻速圓周運動即可。

由於飛行速度正好抵消了地心吸力,張岩等人感到渾身一鬆,身體就逐漸飄了起來,隻是被束縛在座椅上,才沒有飄離出去。

實際上,地心的重力還沒有被完全抵消,這還並不是完全失重的環境,而是微重力環境。

他們隻需要用很小的力,就能施加一個向前的動作。

不過,張岩等人已經無法注意到這微小的區彆了。

在他們眼前,是一片燦爛的星空。

沒有了大氣層的阻擋,太陽的光芒,是如此的奪目,令人不敢直視。

這就是外太空,我們從地面,一直飛行到了外太空!

這個高度,已經可以為俯瞰藍星全貌,提供非常廣闊的視野。

這個高度,比二零零三年,神舟五號載人航天,楊利偉所達到的最高高度,還要超出兩倍之多!

也超過了M、日、加、巴西和歐洲航天局等16個國家聯合建造的國際空間站高度!

從地面上仰望,隻是閃爍著微弱光芒的星星,此時是如此的閃亮。

漫天繁星散布天宇,形成一片星海,猶如一顆顆璀璨的寶石,鑲嵌在漆黑的幕布上,隻需要你一伸手,就能將它摘下來。

“太迷人了!”張岩的內部通話器裡,響起了一陣由衷的讚歎。

所有的人都眼望著窗外的點點繁星,陶醉神迷。

在藍星自轉的影響下,空天飛機繞著藍星,靠著慣性,做橢圓形軌道飛行。

最近的時候,距離藍星隻有六百公裡,而遠一些的時候,則達到了四萬多公裡。

因此,隻需要在軌道運行時,通過火箭發動機進行變軌,到達藍星靜止軌道,繞赤道飛行,就能成為類似於藍星靜止衛星的存在。

不需要消耗多少燃料。

張岩他們隻在太空中呆了大約六十分鐘,拍攝了大量的照片,就已經繞藍星飛行一圈了。

而他們在研究藍星,通過空天飛機攜帶的大量設備,收集相關數據的同時,他們自己,也成為了全世界研究的對象。

最初他們在低空進行飛行試驗的時候,由於隱形塗料的作用,雷達反射面積小,距離外國的超遠程雷達站距離遙遠,還沒有被人發現。

可是,當他們躍升到高空以後,沒有了大量雜波的乾擾。

世界各地,就有無數的雷達站、空間探測裝置、天文站,還有太空中的空間站、衛星,發現了他們的蹤跡。

不計其數的視線,集中到了他們這艘空天飛機上。

當看到他們全力向上加速的時候,許多人都嚇壞了,這是在做自殺性衝擊,還是跨大氣層飛行?

隨著空天飛機的火箭發動機啟動,沒有人再懷疑這是不是跨大氣層飛行器。

他們,都被自己的發現所震驚了!

華夏人什麼時候,搞出了這種飛行器!

這裡面,最不可思議的,就是米國人。

他們最早在1969年,就提出了建造可重複使用的航天運載工具的計劃。

到了1986年2月5日,當時的裡根總統在一次大會演說中宣布,美利堅將研製一種新型的航天飛機——國家航空航天飛機,即空天飛機。

這標誌著美利堅在那個時候,就開始了對空天飛機的正式研製工作。

然而,空天飛機的製造難度非常大,涉及到三種發動機的組合與轉換、高強度和耐高溫的材料需求,以及具有人工智能的控製係統等技術問題。

所以這個項目始終進行的斷斷續續,投入資金時有短缺。

全靠一些飛機公司,通過向國會爭取到的資金作小規模試驗,才勉強維持下去。

直到去年(2011),因為成本預算和研製難度實在過高,才被國會完全終止。

可是,華夏人悶聲不響的,忽然就拿出了如此成熟的空天飛機,這實在太讓人震撼了!

而且根據他們衛星捕捉到的模糊影像,這款飛行器的尺寸判斷,很有可能是載人飛行!

他們前段時間,不是才向太空,發射神舟八號無人飛船和首個目標飛行器嗎?

以此判斷,他們的航天技術應該至少落後我們四十年!

可是,怎麼一眨眼的時間,他們連空天飛機,這種還處於理論階段的飛行器,也研製出來了?

而且還進行了如此成功的飛行?

就算是兩種技術並行,可這個技術斷層,未免也太大了吧,大到讓分析師們,腦子都快轉動不過來了。

休斯敦航天中心,還有所有的太空裝置,全部對準了張岩他們。

他們實在是無法理解,華夏這種莫名其妙的舉動。

對於世界各國的震撼、恭喜與疑慮。

實際上,華夏自己才是極其意外、擔心,震驚不已的。

當張岩等人駕駛空天飛機,飛上高空以後,第一發現它存在的,不是外國的遠程監視雷達網,而是西南分區的地面雷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