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村民們到得差不多了,村長拿起擴音喇叭說起正事:
“昨天,明康家接待了一車遊客,大致情況你們都看到、了解了,在這裡我要說的是,我們村打算跟旅行社長期合作,旅行社負責拉遊客,我們負責接待。接待內容是什麼呢?采摘、吃飯、溜達三部曲。所以各家的果園想接待旅遊團,這兩天到村委報個名,填寫一下各家果園的水果種類以及大致成熟時間,旅行社那邊好提前做好安排……”
沒等村長說完,底下嗡嗡地交頭接耳起來。
有的躍躍欲試,當場就舉手表示要參加;
有的皺眉歎氣,擔心遊客會糟蹋果園。
“這事兒不強求,全憑自願,願意的來村委報名,不願意就算了。”村長拿著喇叭補充,“但我先申明啊,名單定下以後,起碼一年內不會再更改。彆到時候看人家接待遊客賺得多就眼紅,機會給你了,是你自己不珍惜。”
這話一出,又有一些人表示要報名。
齊紅兵雀躍地對父母說:“爸,媽,我們也報個名吧,我看明康叔舉手了,他家昨天才剛接了一車遊客,要是沒賺頭,肯定不會再接待,但他舉手了。”
齊母本來有些意動,聽他提到徐明康,瞬間冷靜下來,心說兒子該不會想借著報名、接待旅遊團,跟明康的閨女有什麼牽扯吧?
不行!
翠花不止一次說徐明康的閨女好吃懶做還愛虛榮,不是名牌不上身,典型的有公主病沒公主命,娶個這樣的媳婦進門,以後家宅還安寧嗎?
當即駁道:“我們不報名!你剛回來可能不知道,王景村以前也接待過遊客團,聽他們村的人說,遊客離開後,地上一片狼藉,果園被糟蹋得不行,浪費的還沒賺得多。咱還是吸取教訓、踏踏實實賣給收購商算了,整這些個麻煩事乾啥。”
無論齊紅兵怎麼勸,齊母咬死不同意。
同樣不打算報名的還有徐明富家。
主要是王翠花說了句:“接遊客的主意指定是徐茵想出來的,她什麼德行彆人不知道,我們家還能不知道嗎?她出的能是什麼好主意?要是能讓大夥兒賺到錢,她自己就不會在外面欠下一屁股債了。”
她兒子好奇地問:“媽,會不會是姍姍搞錯了?茵茵不像是在外面欠了債的樣子。”
王翠花一臉篤定:“肯定欠了!要不然好端端的為什麼回來?她以前可是說過打死都不回老家的,嫌這裡貧窮落後、要啥沒啥。”
“那我明康叔知道她在外頭欠了錢嗎?”
“肯定不知道,知道了還不急死?你可彆往外說,反正跟咱家沒關係,說了還惹一身騷。”
王翠花樂得看好戲,才不去提醒隔房堂兄弟。
“所以,”她言之鑿鑿,“我懷疑那丫頭收了旅行社的錢,或者有提成,要不能這麼積極地給咱們村牽線?所以彆相信她,任她吹得天花爛墜,我們不報名就是不報名!”
這時,村長已經在說第二個通知了——關於報名接團的家庭戶,每接一次團須上交村裡200元,用來維護村裡的環境,等錢夠了還能修修山路、建個涼亭什麼的。
“看,錢還沒賺到,就得給村裡交錢。”王翠花撇撇嘴,“這事成了,便宜的就是徐茵和村裡。咱家堅決不報名!”
除了她和齊家,另外還有四五戶沒報名。
前進村一共八十六戶人家,有果園的不到五十戶,最終報名的有四十一戶。
不少了!
村長原本覺得能有一半報名就不錯了,沒想到有四十一戶。
報名的戶數多,沒報名的那幾戶,他也沒空去問為什麼不報了。
他把名單以及各家填寫著果園種類、大致采摘季節的表格收集到一起後,交給了村委懂電腦的小年輕,讓他整理好輸入電腦,發給旅行社。
涉及賺錢的生意,顧晨雨也很積極,收到文檔就開始策劃薌城采摘一日遊項目。
第一批來的就是退休教師團。
他們去的是村長家的大櫻桃園。
采摘兩小時,在村長家吃一頓食材新鮮、原汁原味的農家飯,午後在山穀溪澗邊乘乘涼、拍拍照、聊聊天。
愉快的一天結束,一人提著兩籃給各家孩子帶的大櫻桃,個彆還跑去徐茵家的櫻桃園買幾籃小櫻桃,高高興興地坐上旅遊大巴回安市去了。
旅遊團一走,村民們湧到村長家的櫻桃園,想看看究竟有沒有被糟蹋,結果發現挺好的啊,哪裡有王景村人說的那麼嚇人?
“村長,你們家接的遊客團人很少?”
“不少啊,來了42人呢,中午支了四桌。聽導遊說,都是師範學院的退休老教師。”
村長還沒從兒媳婦們統計出來的高額利潤中回過神,說完,腳步輕飄飄地回家去了。
其他人心裡嘀咕:老教師啊?難怪素質這麼好。換一批遊客八成就沒這麼好素質了。
“下次接團的是哪家啊?”
“是我家。”有個村民興奮地應道,“我家的油桃這幾天成熟了,旅行社那邊給我安排了後天接團。”
“這次也是退休教師團嗎?”
“不知道啊。但我聽村長說,要來兩車,一車是去我家桃園摘桃,一車去明康家摘小櫻桃。”
沒錯,徐茵家又接了一個旅遊團,是江縣某個初中班級組織的春遊。
每年這個時候,各地中小學都會組織學生春遊。
往年不是去公園、遊樂園,就是去參觀博物館,今年為了響應教育部關於積極開展學生勞動實踐的號召,各校都在商量,要不要帶學生去戶外勞動實踐。
江縣一中也不例外。
初三面臨中考,就不組織了。
初一初二的班主任聚在一起碰頭,商量是帶學生去哪個種田大戶那兒割稻子小麥好呢,還是去哪個菜地施肥、捉蟲?
初一八班的班主任許老師,正是此前來徐茵家摘過小櫻桃、也去村長家摘過大櫻桃的退休老教師的女兒。
她師範畢業後應聘到江縣一中教書,此前聽父母說了薌城前進村的果園,嘗了他們捎回來的大小櫻桃,覺得組織學生體驗一把采摘勞動也挺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