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電腦係統和龍芯(1 / 1)

都說萬事開頭難。

無疆集團雖然已立項操作係統、CPU和電腦主板,但具體怎麼開發,眾人還是沒有頭緒,還需趙燁高屋建瓴,做出具體的指示。

趙燁這時也在考慮這些問題。

下午,他來到操作係統開發小組,把眾人召集起來,然後開了一個小會。

待眾人坐下,趙燁以一種十分肯定的口吻說道:“關於我們要開發什麼樣的操作係統,我在這裡先說一下,你們之後要是有什麼好的建議也可以提出來,大家集思廣益。

首先,它一定是圖形界面化操作係統,這一點,蘋果公司早在1983年就已經推出了麥金塔電腦,並大獲成功;其次,我們要給操作係統增加豐富好用的功能,比如說推出程序管理器——【開始】菜單,比起文件列表,程序管理器更方便和直觀地管理程序!”

“然後,要提高CPU對內存的管理技術,支持多任務運行。”

“還要開發【控製面板】作為係統設置的中心,包括諸如界面顏色主題的有限控製、鼠標靈活度等等。”

“支持多媒體功能,開發音樂播放器和視頻播放器。”

“最後則是一些捆綁在係統的應用程序,例如‘WPS-office辦公軟件’、‘寫字板’、‘計算器’、‘日曆’、‘遊戲’等。”

“哦,對了,我再補充一個。”

趙燁忽然想到什麼,頓了頓,道,“俗話說‘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為了幫助硬件廠商開發驅動程序,同時方便其他軟件公司設計操作係統中的應用程序,我們還需要開發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軟件開發工具包,從而打造係統應用生態!”

趙燁說完,眾人傻眼了,沒想到開發一款操作係統這麼複雜,感覺已經非常完美了,自己想補充都不知道說什麼。

“老板,我們是基於Intel X86芯片來開發操作係統嗎?”求伯軍問道。

軟件的運行基礎是硬件,必定是先有硬件才有軟件操作係統,所以求伯軍才有此一問。

趙燁知道1985年,英特爾公司推出首款32位的微處理器Intel-80836,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Intel80386便是x86架構中的一款處理器。

趙燁倒是想開發基於自己公司開發的CPU架構的操作係統,但自己的CPU到現在還沒影子。

“目前先開發x86電腦係統,等我們把自己的CPU開發出來,再推出全新版本的操作係統!”趙燁有些無奈的說道。

聞言,求伯軍點點頭,表示明白。

“老板,我們公司的CPU開發小組準備開發哪種指令集?”

“英特爾公司開發的CPU基於複雜指令集(CISC),擁有諸多專利,且不說他們根本不會授權給我們,即便是願意授權,但我們已經落後了好幾代,一時間也難以追趕上去。所以我決定另辟蹊徑,開發基於精簡指令集(RISC)的CPU。”

ARM還沒崛起,去年,英國A計算機公司才開始正式啟動ARM計劃,要到明年4月份,A的芯片代工廠VLSI公司才會生產出第一塊使用RISC指令集的ARM芯片,全稱即:A RISC Mae。

二十天過後,全球第一款商業 RISC處理器——ARM-1在A電腦上面成功運行。

不過,A電腦的發展波瀾不驚。到了1990年,由A電腦公司、蘋果公司和代工廠VLSI合作創辦了ARM公司,隻有12名工程師參與。

無疆這個時候開發基於精簡指令集(RISC)的CPU,完全有可能超過ARM公司,更何況還有趙燁這個大BUG存在。

前世,趙燁就對ARM架構有過深入研究。

想要設計出一款隻是超過當前時代ARM架構的芯片,並不算難事。

最難的反而是怎麼把芯片生產出來。

趙燁並非全能,對芯片的生產設備以及生產工藝,隻是簡單了解罷了,或許他可以給開發人員指出未來的發展趨勢,節省巨額開支,但涉及到具體的研發,還得看專業人才……

從芯片設計到生產,想要在國內視線,當真是任重道遠。

不過,趙燁卻想嘗試。

隻要為芯片找到出路,就能推動國內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比如ARM芯片能不能應用到電腦上?當然能夠,2021年,為MacBook Air提供動力的革命性所在便是基於 ARM的Apple M1芯片。這款Apple MacBook Air不僅是 Apple有史以來製造的最好的筆記本電腦,更是榮登中國2021年最佳筆記本電腦榜單。

八十年代,ARM的芯片或許沒有Apple M1芯片這般強大。

但英特爾芯片目前也沒發展幾年。

此外,ARM的芯片還能應用到手機、BB機、FC紅白遊戲機、步步高點讀機、電子寵物等等,應用範圍非常廣泛。

無疆集團隻要好好閉關修煉,苦練芯片“內功”,待幾年之後出山,便可在全世界半導體領域有立足之地。

不過,那時的芯片不叫ARM,而是另一個名字。

趙燁早已在心裡想好了名字——龍芯!!!

開發操作係統的事情安排好了之後,趙燁立馬去了一趟人事部門,之前在忙Imagine打印連鎖店的事情,所以耽誤公司啟動大型高端人才招聘活動。

人事部。

趙燁道:“公司內部各大項目,人才缺乏,此刻起,立即斥巨資招人,在報紙或電視上打廣告也好,通過獵頭公司挖人也好,我們要面向全社會招聘高端人才!”

說到這,語氣一頓,補充道,“另外,還可以適當從國外招人,在當地建立研究院!”

國內懂軟硬件的高端人才非常稀少,很多都在研究機構或者國企,願意來無疆的依舊是少數。

“好的,老板,我馬上去安排!”人事總監點立馬點頭。

趙燁走出人事部,想到自主生產CPU的難度,不由歎了口氣。

“我想投資建一個晶圓廠,但自己一個人總有一種勢單力薄的感覺,人脈不行,精力也不夠,需要一個人來幫我……”趙燁喃喃道。

這時,趙燁忽然想到了倪廣南。

“倪廣南心心念念想要製造中國人自己的芯片,中科院實現不了他的夢想,聯想也實現不了他的夢想,但我可以!”

趙燁不禁起了挖牆角的心思。

倪廣南不僅技術厲害,而且人脈也比趙燁廣的多。

由他出面,聯絡並整合國內芯片產業鏈,可能比自己更為合適。

八十年代投資一個晶圓廠需要多少錢?

趙燁已經特地讓人調查了一下,最近的消息是1982年,江蘇無錫江南無線電器材廠(742廠),耗資6600萬美元,從RB東芝引進3英寸晶圓生產線(5微米製程,月產能1萬片)。

6600萬美元而已,投入雖然多,但無疆集團還是能夠接受的。

不過趙燁更希望,半導體設備能夠國產化。

不然,等到國外製裁,之前的努力就變得功虧一簣,晶圓廠買不到先進的生產設備,遲早會衰落。

趙燁不想受製於人,所以,他並不打算直接從國外采購生產線,而是儘量扶持國內的半導體設備生產公司,亦或者自己招聘人才,投資建廠,比如光刻機,最好是掌握在自己手裡,其他研究機構,恐怕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他們繼續研發。

想要加速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歸根結底,還是得有錢……這個時期,實驗室已經能夠生產出先進的光刻機,但是想要實現工業量產,卻依舊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