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章(1 / 1)

經曆了一場毒菌子風波,商隊眾人都很後怕,行進的路上也變得沉默許多。

有些事或許十年都碰不見一次,但隻要遇上一次就足夠讓人悔恨終身。

因為這事,所有人都開始反思,日後行事不該再傲於自身資曆,而是要對世間萬物保持一顆敬畏之心。

行商路難,乾糧吃久了沒滋沒味都是小事。但山間路旁的野菌子,是萬萬不能再胡吃了。

就這樣,一行人很快到達了新的城池——桐城。

進到城中,又是一番鐵柱從未見過的景象。

他這趟出門,屬實是大開眼界,看什麼都覺得新鮮雀躍。

很快,鐵柱就跟隨韋十八等人,坐到了路邊一家小吃攤上。

韋十八給他倒了杯水,笑道:“鐵柱,這個攤子開了好些年,我們以前行商常來,味道很是不錯,待會兒你定要好好嘗嘗看啊!”

鐵柱聽了,點頭應好,期待道:“韋叔能這麼說,那滋味定是相當不錯了!”

韋十八嘿嘿一笑,竟然從給彆人推薦自己愛吃的館子中,找到了奇異的快樂感。

說來,這一路上,鐵柱的吃喝都是韋十八給掏的錢。

兩家關係親近,又有那果油與罐頭之恩,他作為長輩,自覺有義務照料好鐵柱。

況且他們常吃的,也不是什麼奢靡盛宴,多是各地特色小食,並無太大花銷。

於韋十八來說,不會增添多少負擔。

鐵柱也知道其中道理,推拒的話,反而傷了情分,便跟著蹭了不少好東西吃。

一群人坐在桌邊,有一句沒一句地閒聊。

店家很快就把吃食端上來了,是個包著頭發的利落娘子,笑容燦爛道:“久等了,吃好喝好啊!”

她很快就將幾碗肉湯面推到了眾人跟前,轉身又去忙活做起彆的東西。

鐵柱收回目光,低頭一看,面碗中鋪著幾塊肉塊樣的褐色澆頭,還沒吃都能想象出那種可口的醬香。

下方壓著的面條金黃,是扁平寬粗的樣式,浸在鮮亮通透的湯中散發出誘人的光澤。

鐵柱迫不及待夾起一筷面放進口中。

嚼了嚼,這面條的原料大約還是粗糧,肯定不比方便面可口,但不知店家是怎麼做的,吃起來格外筋道彈牙,面本身也入味得很。

再說那肉湯底與澆頭,調味是鹹香濃醇,帶著地方獨有的特色,是從未嘗過的好味。

韋十八吃了幾口,一臉滿足地跟鐵柱說道:“這湯底是肉骨熬的,調味時還添了店家娘子的獨門秘方,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這個味兒,連她們本城人都常常來吃呢,地道得很!”

面吃了一半,又擺上來幾樣吃食。

其中一樣竟是豆腐菜。

白乎乎的豆腐被紅褐色的醬汁包裹著,上面還撒了許多料粉。

豆腐這東西,鐵柱是吃過的,他們在山裡時,還自己做過呢。

如今一

看,倍感親切,趕忙夾起一塊,將豆腐緩緩放進嘴裡。

咬一口,應該是煎過的。

其外皮厚重,帶些韌性的嚼感,咬開後內裡又嫩滑如脂。在豐富的醬料加持下,入口奇香,過一會兒又能嘗出不明顯的甘甜,後味似乎還有些酥麻,口感層層疊疊。

另外還有店家自己灌的肉腸,切了塊呈上來,吃著也是滿口葷香。

一頓飯讓所有人都吃得無比滿足,之前路上生起的虛驚,也被這美味慢慢撫平。

吃完城中的特色菜,就該忙正事了。

鐵柱也是出來以後才知道,商隊並非像他想象中的那樣,會在出發地買好所有貨品,然後一鼓作氣帶到南邊售賣。

而是會在沿途各地采買不同的貨物,集齊天南海北的東西,到地方後一起賣出去。

這樣的話,貨源充足,種類豐富,很能彰顯出商隊的實力。

之前,他們就在一個名為平綿的城中,采買到了不少銅鏡。

如今進入桐城,他們也有特產要買,是種名為搓石的東西。

鐵柱以前沒有聽過這玩意,但後來在方仙兒那看了常識書,了解到一些風土人情,就也看到了搓石的相關介紹。

這種石頭,是富貴人家拿來搓澡用的。

方仙兒在書裡解釋得很細,說它是一種產自“死火山()”裡的岩石,面上有許多細密的孔洞,擦在身上就能蹭掉皮上的臟汙。

桐城能買到的,就是這樣的天然火山石。

韋叔說,南邊的權貴興起風潮,都會用它洗澡,連帶著下邊的平民百姓也開始跟風。

不過,權貴和百姓用的搓石肯定不一樣。

權貴一般得用上等的,而且還要經常更換。百姓們就不同了,攢點錢買一塊最次的,全家都能用,用完還能傳二代。

上等的搓石圓潤精致,個頭也大。劣等則是各種歪瓜裂棗,大小不一,多半隻有拇指長。

但不管如何,這對他們商隊來說,都是有利可圖的。

上品不必多說。那次品雖然賣得不貴,但勝在個頭小,不占地方,也能薄利多銷。

鐵柱得知這些事後,還在心裡琢磨,回來的路上,再經過桐城,就給家裡人帶些小的回去。

他們在山裡做活,經常弄得灰頭土臉,搓石這東西還是很實用的。

反正他們自家人也不在乎啥品相,東西好用就行。

正式開始采買搓石。

韋十八跑商多年,早有了熟絡的買石對象,便直接帶隊找了過去。

出了城,七扭八拐地到了一個村莊,鐵柱終於見到了賣家。仔細一看,並不是商人,而是個在農閒期間采石的莊稼戶。

雙方見面後直奔主題,很快就談好了石頭的交易。

將訂下的貨都搬來了,賣搓石的老叟就搓著手,示意韋十八他們當面清點。

上好的搓石百枚,中等二百枚,次等五百枚,都放在這裡了。?()?[()”

商隊

() 這邊,一群人開始清點石頭。

有位能算賬的夥計掏出個草紙本,拿出一根炭筆記賬。

鐵柱這邊飛快點完了手頭的石頭,也跟著摸出兩張油紙,拿著炭筆記起來,權當是鍛煉頭腦。

說起來,商隊其他人能用上炭筆,也是沾了他的光呢。

在這個朝代,木炭條能寫東西這事,早早就有人琢磨出來了,並不稀奇。

但鐵柱拿出來的這種炭筆卻與眾不同,是方仙兒指點棗兒做的特製款。

在細細的炭條上,包了一層圓木柱條,握著寫字時更方便穩當,炭條也不易斷,還不會弄臟手。

用短一截後,筆尖被磨平寫不出字了,可以拿出小刀削幾下來接著用。

總之更得大家喜歡。

夥計奮筆疾書,細致記下采買搓石的數目以及花銷。

鐵柱勾了幾筆,二下五除二就用阿拉伯數字記清了。

一旁,有位叫牛壯的漢子見狀,忍不住笑道:“小鐵柱這鬼畫符,記東西確實省勁,可惜隻你一人能看懂,正經記賬時就用不到了。”

戴九聞言,插嘴道:“也不能這樣講,賬目這種東西,能寫清楚就行,又不是要考學,哪來正不正經一說呢?”

這次進城後,戴九就找了個機會,弄了碗水,裝了條小魚去試那毒菌子的碎塊。

魚吞掉菌塊後不久,飛快翻肚浮上了水面。

看來這毒性果然極強,發作也快,令戴九驚懼不已。

眼見為實,他徹底信了鐵柱的話,之後還找到鐵柱跟前誠懇彎腰道了聲謝。

然後兩人的關係就變得親近起來。

這會兒,聽牛壯說出了掃鐵柱興的話,戴九立刻出聲維護起來。

牛壯聽了,也不和他爭,隻聳聳肩說:“是是,那我就換個說法吧。像這種快速記東西的法子,我自己也想了不少,但也就是能簡單記個數而已,並沒什麼稀罕。”

“要我說的話,能寫會算才是真本事呢!你看在咱隊裡,這類記賬的活,除了韋哥,就隻有大稻能乾了,剩下的人都不行!”

大稻就是那記賬的夥計,因為兼任算賬的活,工錢也比其他人高出許多。

牛壯這番話,話糙理不糙,戴九聽完歎了口氣,也沒再與他拌嘴。

他倆在鬨騰。

鐵柱這邊卻一直沒有吱聲,他正默默在紙上算題呢。

一塊搓石成本如何,回頭一塊能賣多少,得到利錢幾何,這麼多種石頭加起來,總共能賺多少錢……

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輕巧的數字,在九九乘法表和加減乘除的算法加持下,鐵柱用不可思議的時間,很快就得到了準確的數值。

恍惚間,他忽然聽到耳邊兩人的爭執。

能寫會算就是真本事?

那這樣看來,他鐵柱竟也算個本事人了?

不止是算數。

之前他還辨出毒菌,救了一商隊的人呢,也是做了件大事!

再仔細想想(),他這一路走來?[((),雖是第一次出遠門,但因為心裡記著方仙兒曾教過的知識,以及仙書裡的各種常識,像是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甚至這次來采買的火山石,他都有所了解,所以心裡也踏實極了。

果然就和家裡人說的一樣,人懂得多了,走出來後就不會忐忑慌張!

或許是往常大家聚在一塊學習,感知並不明顯。

直到這次走出來後,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環境中,鐵柱才真切體會到,方仙兒究竟給他們帶來了多大的改變。

原來,這才是方仙兒最厲害的法術啊!

悄聲無息間,它竟將一群平平無奇的村人,變成了有本事傍身的小小英傑!

鐵柱沒有注意到,他早就不是那個畏畏縮縮,覺得自己哪裡都比不上彆人的自卑兒郎了。

如今,他的腰杆總是筆直的,背也挺拔無比。

身上總帶著一股昂揚向上的精氣神,連目光都炯炯有力。

通身上下,完全看不出一點長途跋涉帶來的疲憊感!

一旁。

戴九等人瞧著他專心致誌,奮筆疾書的模樣,都摸了一把自己的蓬頭垢面,暗自嘀咕道:

“這小子咋跟吃了仙丹似的,一身使不完的孬勁!唉,看來哥哥我真是老了啊,不得不服!”

采買好搓石,商隊繼續出發。

每到一地,車裡就會多出不少新特產。

一路還算安穩,沒再出啥岔子,過了月餘,他們終於有驚無險地到達這次商途的目的地——安年。

安年是座繁華的城池,與都城隻有一城相隔。

鐵柱也終於聽到了方仙兒書裡提過的,婉轉柔和的安年話,到底是怎樣一種神奇的調調。

之前在北方時還不覺得,到了南方,就發現地方上的話真是好難聽懂啊!

好在韋十八和他說了,他們過來後會打交道的那些人,基本都會說官話,不會有什麼語言障礙。

商隊很快忙碌起來。

與此同時。

待在山中的村人們也在認認真真地過著自己的日子。

前段時間,她們在方仙兒的協助下,已經成功把麥子初步伺候好了。

不得不說,你方仙兒就是你方仙兒,給的法子都神異得很,都不用等到秋日收獲,就能看見明顯效果。

當麥子分蘖後,老人一數那分株,全都笑開了懷!

再一看那株苗的狀態,也是青翠喜人,生機勃勃。隻要後面小心些,按方仙兒的指點精耕細作,科學勤快地布施水肥,及時處理病蟲害,今年肯定會有好收成的!

說到水源,她們如今在山中種地,臨著源源不斷的山泉,反倒是不那麼憂心地旱的事了。

大家夥還曾好奇過,為何之前天是旱的,山裡這股泉水卻沒像河水那樣乾掉,成了她們的救命泉。

後來從方仙兒那終於得到了解釋。

會乾掉的山泉,基本都是地表水,層淺,

() 經不起耗。

但像她們遇到的這種,大概是從地下湧上地表的,藏得深,儲水量也高,就不容易乾。

盛珺說完後,還忍不住在心裡感慨,村人們的運氣是真的很好了。

大夥聽了,也成功收獲了一個新知識點。

原來不僅是地面有水,深深地下也可能藏著水呢!

盛珺就說,日後她們要是出山生活的話,或許也可以打井開發一下地下水,這樣就不用看老天臉色吃飯了。

扯完有的沒的,重新說回種地。

小麥這邊暫時沒太多要動手的活計,及時追肥補水,偶爾中耕鬆土,仔細盯著株苗的狀態就行。

眼看又離清明近了一截,接下來她們要做的,就是為種豆和山藥做準備。

之前給種豆選好的耕地,土色比麥地更深些。

有位老人說,以他的經驗來看,土色深的地方肥力或許會更好。

來到地裡,一夥人抄起家夥,又開始了風風火火的翻地環節。

隻是,這次沒乾幾天,她們就從方仙兒那裡得了個噩耗。

方仙兒說,這塊地方不太行,土質太酸了。

村人們聽完又難受又困惑,因為她們並不能理解土壤酸堿的概念。

一聽是土酸,李家老頭還偷偷捏了一小撮土,放進嘴裡嘗了下,疑惑道:

“這吃著好像也不酸呐,又鹹又腥,土粒子還磨舌頭得很!”

李婆子見狀,急得咣咣兩拳猛搗在他背上:“磨個屁!你這根老舌頭到能嘗出甚麼?一天淨瞎逞能!方仙兒都說過彆吃臟東西,你還往嘴裡塞,趕緊把土吐出來!”

李老漢抱頭鼠竄:“哎呦,我那不是腦袋迷糊了的嘛,我這就吐!”

一場鬨劇結束,大夥又對著酸土地發起愁來。

已經乾了好幾日,幾塊地都被翻好一半了,期間辛苦真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要再找其它地方的話,重新開荒翻地得費多大勁啊,隻是想想,她們嘴角都急出燎泡了。

一群人喪著臉,求到了方仙兒跟前,請它支招。

盛珺見狀,自然是幫忙想辦法。

她之前說土質不行,絕不是空口無憑。

記得是某天,棗兒無意中提了嘴土壤顏色深的事,她給聽進去了。

本以為是像黑土地那樣的好地方,但後來查了查,就發現還有其它可能。

農事就是大事。

出於謹慎,盛珺就讓棗兒抓了捧土來,這回一看,就發現那土也不是黑深色的,竟然發紅。

趕忙把土塞進肚子裡,讓係統一分析,果然發現問題,原來這土是酸度超標了啊!

如今,看著滿臉焦急的村人。

盛珺查完資料後,很快出聲安撫道:

“彆急,這事還有餘地。我這裡有些辦法,你們拿去試試,應該可以把地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