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招安成功!(1 / 1)

相距不足四丈,秦鋒一方隻有三個人,自己一方則有五個人,趁其不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過去,將兩名親兵殺掉,再將秦鋒生擒活捉,而後做為人質,逼迫天威軍讓出一條通道,自己一方的大隊人馬就能脫困而出了!

弟弟暗示的意思,王光恩自然明白了,並為之心動不已,而後一邊緊盯著秦鋒的背影,一邊悄悄握住了自己的冷豔鋸齒刀、隨即放開,再次握住、再次放開……連續反複五次,滿臉皆是糾結之色,最後還是暗暗歎息一聲,放開了冷豔鋸齒刀,調轉馬頭,返回壁壘之中。

其餘四人見狀,隻好放棄了偷襲計劃,跟著一起回到了壁壘中,而後圍過來詢問道:

“大哥,剛才為何不下手?”

“是啊,大哥,背後偷襲,生擒秦鋒,而後以其做為人質,逼迫天威軍讓開一條道路,咱們就能脫困而出了,如此大好機會,為何白白錯過?”

………

“弟兄們稍安勿躁,容為兄慢慢道來!”

面對眾人的詢問,王光恩連連搖頭,而後說出了自己沒有動手的理由:

“秦鋒素有榆林鎮第一勇士之稱,弓馬嫻熟、武藝高強,身邊的兩名親兵,也都是身材魁梧的大力士,而且警惕性極高,一直暗中防備著。

咱們雖然有五個人,可真要動起手來,未必是人家的對手,一旦偷襲失敗,秦鋒盛怒之下,必然下令開炮、全軍進攻,那樣的話,咱們這一萬多弟兄,隻怕難有幾個活命的。

再說了,天威軍兵強馬壯,又有幾百門大炮助陣,想要剿滅咱們並非難事,是秦鋒高抬貴手,沒有發起進攻,並邀請咱們陣前對話、予以招安,這是給了咱們一條活路。

咱們如果趁著談判之際,背後偷襲人家,豈不是恩將仇報嗎?

男子漢、大丈夫,寧死不做那種小人行徑,否則就算僥幸逃出去了,咱們弟兄的名聲也毀了,以後如何聚攏人心,又如何在世間立足?”

………

“大哥言之有理,咱們雖然被逼著造了反,可從來不做傷天害理、背信棄義的事情,是不該背後偷襲人家!”

“話是這麼說,可咱們現在是深陷重圍、無路可逃,不用卑鄙手段突圍的話,那就隻剩下兩條路了:一是血拚到底、全軍覆沒,二是放下兵器、接受招安,怎麼選?”

“唉,難選啊!”

……

其實對招安的事情,王光恩和一眾頭目們很是心動的,畢竟人都是有求生欲,但凡有一線生機,沒人願意走死路。

再說了,脫掉賊皮,換上官衣,從此堂堂正正做人,吃國家的俸祿,亦是一件大好事!

既然是大好事,為何不直接答應呢?

主要是害怕!

怕秦鋒言而無信,先用假話進行招安,等自己一方的隊伍走出壁壘,放下兵器之後,再行大肆屠殺,那就一點反抗之力都沒有了。

而這種先招安、再屠殺的事情,曆史上數不勝數,長平之戰、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巨鹿之戰、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了。

退一步說,就算秦鋒不殺降,招安之後,讓自己一夥人去攻打彆的流寇隊伍怎麼辦?

不去的話,違抗軍令,死路一條!

去的話,將人馬拚個乾淨,最後還是死路一條,《水滸傳》裡面的梁山好漢們,不就是這樣被玩死的嗎?

“大哥,是接受招安,還是和天威軍拚了,你拿個主意吧!”

“沒錯,大哥,拿個主意吧,我們都聽您的!”

……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究竟接不接受招安,還要由王光恩做出決定。

可事關一萬多弟兄的生死和前途,王光恩亦是猶豫不決,最後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接受招安,不過有三個條件:

一是秦鋒要在兩軍陣前,當眾立下血誓,真心招安,不殺降俘,若有違背,天誅地滅!

二是招安之後,隊伍中的老弱者安置為民,要提供充足的房屋、耕地、糧食、衣物……不能餓死一人,不能凍死一人!

隊伍中的強壯者從軍入伍,要保證足糧足餉,不受歧視和虐待,而且要聚集在一起,不能進行拆散!

三是招安之後,王光恩等人隻負責保境安民,不負責圍剿彆的流寇隊伍,不和昔日的朋友們刀兵相見!

三個條件,由隊伍中一個識字的小頭目,寫成了一封書信,而後送往對面。

王光恩等人想好了,如果秦鋒答應了三個條件,那就接受招安,從此脫掉賊皮、換上官衣,為國家效力。

如果秦鋒不答應,那就強行突圍,能突出去最好,突不出去的話,那就一起去閻王殿喝茶,起碼有伴!

………

再說秦鋒,很快收到了那封寫有三個條件的書信,仔細看過之後,交給了韓山君、董天豹等人傳閱。

“流寇們已成甕中之鱉,將軍大人沒有下令進攻,將其斬儘殺絕,而是陣前對話、進行招安,乃是天高地厚之恩,這些流寇們不知感恩戴德,反而提出這般過份的條件,簡直是不知好歹、自尋死路!”

“說的不錯,既然這些流寇自尋死路,那就不必客氣了,請將軍大人下令,立刻發起進攻,將其全部殲滅!”

“大人下令吧,最多半個時辰,卑職們就能攻破壁壘,將裡面的流寇們斬儘殺絕!”

……

看過書信之後,韓山君、董天豹等人全都氣的面紅耳赤,叫嚷著立刻發起進攻!

現在的情況是,自己一方是狼,流寇一方是羊,狼不吃羊,已經是高抬貴手了,羊不知足,反而跟狼提各種條件,天下間那有這種道理?

既然羊不識好歹,狼也就不必客氣了,衝過去、咬死它,吃個乾乾淨淨,一點都不算過份!

沒想到,面對眾將立刻發起進攻的要求,秦鋒卻搖了搖頭,而後開口道:“派人到壁壘前喊話,三個條件,本將軍全都答應了!”

“大人,一幫不知好歹的流寇而以,何須如此寬容?”

“大人,還是下令進攻吧,斬儘殺絕,消除後患,費不了多少事的!”

……

“不必說了,我意已決,派人去喊話吧!”

秦鋒答應王光恩等人提出的條件,不是心慈手軟,更不是犯了糊塗,而是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首先,招撫為主,圍剿為輔,這本是既定方略,雙方都是炎黃子孫,身體裡流淌著一樣的血脈,能少殺人,就儘量少殺人,為國家保留一點元氣。

其次,三個條件看似過份,其實是王光恩等人為了保全性命而提出來的,將心比心,可以理解。

而且王光恩等人隻求保命,並未索取官職和錢財,說明並非貪婪無厭之人,不願參與圍剿其他流寇之事,說明非常的講義氣,對這樣的人,寬容一些也是應該的。

最後,王光恩是關中地區有名的流寇首領之一,對其進行招安,就能立下一個非常好的榜樣,以後再招安彆的流寇,就能事半功倍了。

如此一來,就能少打仗、少死人,善莫大焉!

……………

“皇天在上、厚土為鑒,山河為盟、四海為約,今日秦鋒誠心招安王光恩等人,事成之後,不殺降、不虐待、不掠財物……有違此誓,天誅地滅,不得好死!”

接下來,天威軍的將領們、流寇的大小頭目們,同時走到兩軍陣前,而後秦鋒當眾宣讀誓詞,並拔出軍刺,割破了自己的左臂,以示歃血之意。

彆看隻是短短幾句誓詞,卻壓上了秦鋒的個人信義,一旦違背,既為失信之人,不僅要受到天下人的鄙視,以後也很難帶兵打仗了。

因為帶兵打仗,講究的就是一個言必行、行必果,軍令如山,如果為將者說了不算,以後又如何服人呢?

無法服人,也就無法帶兵打仗了!

“將軍天高地厚之恩,我等感激不儘,日後定當肝腦塗地、以死相報,若有違背,天打雷劈、不得好死,死後永世不得超生!”

對於提出的三個條件,王光恩等人並沒報多大希望,甚至做好了血拚一場,全軍覆沒的心理準備!

沒想到,秦鋒真的答應了,並當眾歃血立誓。

面對這般情況,一眾流寇頭目們自然是深受感動,紛紛跪服在地上,對著秦鋒叩頭不止,王光恩更是拔出匕首,在自己的手臂上連割三刀,以示接受招安、永不背叛!

接下來,流寇們陸續走出壁壘,放下兵器,進行清點之後,排列著隊伍,和天威軍一起返回藍田山大營。

回到營中之後,秦鋒對流寇們妥善安置,保證衣食無憂,有病治病、有傷治傷……同時暗中安排人馬,嚴加監視、以防生變!

人心隔肚皮,王光恩等人雖然接受了招安,卻難保不會降而複叛,因此監視、防備是必不可少,這叫做恩威並施、有備無患!

接下來,秦鋒將剿滅楊左賢部、招安王光恩部的事情,上報三邊總督楊鶴,希望其派一些官員過來,專門負責安置之事,同時表示,自己會再接再厲,繼續追剿其餘流寇,爭取剿滅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