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第 148 章(1 / 1)

“再有幾日就過年了, 過完年我就十四歲了,天寶五載我就是十五歲及笄了,我成年了就去邊關。”李長安扒著手指頭算。

“十五歲太小了。”王忠嗣笑笑, “我當年十六歲去邊關, 都吃了不少虧。”

他溫和看著李長安:“我在朔方還有些根基,你再晚幾年過去也一樣,我給你留著位置。”

當年因為他是聖人義子的身份,所以他在軍中沒吃多大虧,一路仕途坦蕩,投桃報李, 如今他也願意這麼照顧李唐的公主。

王忠嗣自己吃過年少不懂事的虧,所以他不想李長安再吃年少不懂事的虧。

李長安卻長歎一口氣:“不行啊,時間不等人。”

手裡沒兵心裡沒底啊。

縱然現在哥舒翰和她那個沒見過面但是互通很多信的遠房表舅都已經有了一些兵權,她手下的人裡也有很多人在各地當縣令。

可那也不是她的親信部隊,李世民有那麼一堆猛將,他自己都還得有自己的三千玄甲兵呢,她手下的將領裡可沒有李靖秦瓊尉遲敬德這樣的狠人。

“你才多大。”王忠嗣哭笑不得, 屈指彈了一下李長安的額頭。

他四十多了,李長安才十四, 她哪來的時間不等人?

王忠嗣總算是看出來了,李長安聰慧歸聰慧, 腦子卻總是有一種……被迫害妄想感。

聯想到李長安母親早亡、養母也早亡的淒慘童年,王忠嗣覺得他大概知曉李長安為什麼總是對未來充滿憂慮了。

王忠嗣歎了口氣, 看著面前懵懂的李長安, 覺得長兄如父,聖人政務繁忙,他雖是義子, 可也一直將皇子公主們當做自己的親弟妹,他年紀最大,也應當負責照顧幼妹。

“這些年,你辛苦了。”王忠嗣拿出他超高的情商安慰李長安。

他以仁德駕馭軍隊,手下的將領與將士無不感念他,王忠嗣一向擅長安慰彆人。

李長安:“?”

我這些年怎麼就難了,左相都被我派去的道士忽悠的一愣一愣,雖說我現在的權勢不能跟李隆基李林甫比吧,可怎麼也跟小可憐掛不上鉤啊。

再論起財富,整個天下也就李隆基跟那幾個世家比我有錢吧?

“你年少就沒了阿娘,阿爺又是聖人。隻是聖人也不是故意不管你,聖人政務繁忙,不能和普通百姓家裡的阿爺一樣,你還需體諒一下他。”王忠嗣柔聲道。

李長安眼皮跳了跳。

那老頭昨天還看楊玉環跳舞呢,他政務忙碌個屁,倒是李林甫天天忙得腳不沾地,從早到晚三省六部各處跑,兩條老腿都要累斷了。

王忠嗣看了眼李長安,看到李長安都懵了,隻覺得李長安是被戳到了傷心處暗自神傷。

心裡更增添了幾分憐惜。

隻是他要鎮守邊關,李長安在長安城,相距數千裡,想照顧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還得給李長安找一個可靠的依靠,這個依靠還得身份合適才能照看李長安。

王忠嗣沉思片刻,還真讓他找出一個與他關係不錯,還能名正言順照顧李長安的可靠人選來。

“我與太子自小一同長大,也算有些感情。太子是你的兄長,身份又貴重,我可以托他照看你。”

王忠嗣此言一出下意識尋求李長安的認同。

一抬頭就看到李長安感動地站在原地,嘴巴微微張著,話都說不出來了。

“太子宅心仁厚,受了我的囑托必定會好好照料你。”王忠嗣拍拍李長安的肩膀。

李長安沉默片刻,忽然開口詢問王忠嗣:“義兄認為我的性子如何?”

她嚴重懷疑王忠嗣那一雙細長丹鳳眼中看不中用,對誰都自帶八百米濾鏡。

王忠嗣雖不知道李長安為何會忽然問這個問題,但是還是如實答複。

“二十九娘性子乖巧,聰穎堅韌,善良天真,溫柔極了。”

王忠嗣道:“隻是偶爾有些自卑。”

他認為李長安沒有安全感才會總覺得安祿山會造反,覺得時間緊迫,迫不及待要去邊關建功立業。

沒有安全感,便會帶些自卑,王忠嗣年幼時候覺得自己無父無母,在皇宮中無人依靠,偶爾也會自卑,後來他立功多了才將自小骨子裡的這點自卑拔除乾淨。

李長安心道,前半句話還算貼切,她的確乖巧溫柔,善良天真。

這麼看王忠嗣眼神也沒有十分差啊,怎麼會覺得李隆基是個勤快君主,李亨宅心仁厚值得托付呢。

王忠嗣又再提:“你一個人在長安孤苦伶仃,我托付太子……”

“不不不。”李長安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

李長安猶豫了一下,看著王忠嗣那雙盛滿了關懷的眸子,還是開口道:“阿兄剛回長安,或許對如今朝局不太了解。今歲朝堂上發生了一些事情。”

王忠嗣道:“你指的是韋堅與皇甫惟明吧。聖人此事的確有些偏激,可朝臣不得與皇親交往這是明令之事,韋堅皇甫惟明違反了聖人詔令,被貶也是應當。”

“何況聖人也隻是懲罰了二人,並未遷怒太子啊。”王忠嗣笑了笑,並沒有多少擔憂。

他一向循規蹈矩,雖說他自小和李亨認識,但是此次入長安後他謹記臣子不得與皇親交往一事,他回來已經半個月了,都還沒與李亨見過面。

王忠嗣認為他隻要遵守聖人的詔令不私下與李亨見面就不會有事。

李長安看著傻白甜的義兄歎了口氣:“阿兄你想的太天真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隻要跟太子表露出一絲親近,李林甫就會跟瘋狗一樣咬上你,你就得倒黴。”

“我並不畏懼李林甫。”王忠嗣唇角一揚。

他是李隆基義子,是大唐四鎮節度使,戰功赫赫,為大唐立下了無數功勞,是大唐軍方第一人,旁人畏懼李林甫的權勢,王忠嗣卻並不畏懼李林甫,他的軍功就是他的底氣。

“何況我與太子一起長大,你與太子也是親兄妹,聖人懷疑他人,難道還能懷疑我們嗎?”王忠嗣語氣中滿是對李隆基的信任。

不過他也知道李長安畢竟年紀小,看到去歲發生的事情會害怕也是常情,王忠嗣搖搖頭:“我也隻是隨口一提,你既然和太子平日並無往來,也沒必要在這個時候非要扯上關係。”

他隻是出於好心想著畢竟太子能名正言順照顧妹妹,可既然李長安不願意,到底還是要以李長安的想法為主。

“太子如今地位微妙,阿兄也該遠些。”李長安輕輕歎了口氣。

王忠嗣輕笑:“我隻忠於大唐,其他事情一概與我無關。”

他抬手替李長安將耳邊散落的發絲塞回耳後,諄諄教導:“你若是想要走武將一道,也要切記不要參與儲位之爭。”

也不是王忠嗣故意提這麼一句,而是大唐參與爭奪儲位的公主實在太多了,當武將的大唐公主稀少,參與造反的大唐公主可代代都有。

而往往那些公主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李長安眨眨眼:“阿兄放心。”

“你乖巧聰慧,我自然放心。”王忠嗣笑道。

天色已經上了黑影,王忠嗣回長安述職未帶家眷,府中沒有女主人,王忠嗣也不好留李長安在府中過夜。

他想了想,彎腰從書架最下面抱出一口小箱子,頗為珍惜拍了拍,打開箱子裡面儼然是一小箱兵書:“我此次上京隻為述職,也沒有太多兵書,這些兵書是我先父留給我,我少年時候所看,如今對我也沒什麼用處了。”

王忠嗣的父親雖然也是將領,但是算不上名將,本來名將這東西就得靠天資,普通人再學上限也有限。多少將領打一輩子仗加起來都比不上霍去病十六歲時候打一場仗水平高。

“裡面有我年輕時候的一些感悟,你可以先挑兩本看看。”王忠嗣招手示意李長安挑選。

“我年後就要回朔方了,也沒時間再給你當陪練啦。”

李長安不好意思笑笑:“阿兄已經知道我拿你當陪練了啊。”

王忠嗣莞爾而笑:“我年少時候也喜歡纏著軍中的將領教我兵法。”

王忠嗣並不覺得自己一個大將軍給小兒當陪練是浪費時間,誰不是從小兒長成將軍的呢,他年少時也很喜歡追在那些將軍身後纏著他們,偏偏那些將軍礙於他聖人義子的身份還不敢拒絕他。

他長大了才知道自己當時的行為有多幼稚,所以他現在也願意配李長安鬨一鬨,反正左右他待在府中也無事。

說不準李長安就是下一個王忠嗣呢。

這麼好的性子,難怪王忠嗣會是大唐將領們的白月光。

李長安心裡感慨著,手上卻十分不客氣,直接抱起了整個箱子:“我與阿兄是一家人,我就不跟阿兄客氣了,多謝阿兄借給我的兵書。”

王忠嗣欲言又止。

他說的是“兩本兵書”,不是“一箱兵書”吧。

“阿兄不用擔心,我力氣大,抱得動。”李長安已經抱著箱子走到了書房門前,這個箱子並不小,李長安雙手抱著箱子,下半張臉都被箱子遮擋住了。

王忠嗣的手稿這不比一箱子黃金貴重多了,她不嫌棄沉!

王忠嗣表情微妙,可終究還是手足之情占據了上風,他道:“你若是喜歡兵書,我回了朔方之後再派人給你送幾本也行,這箱子中的兵書都是我年輕時所看,不算什麼珍惜之物……”

抱著這麼大的箱子看著怪可憐的。

莫不是宮中人欺軟怕硬欺負二十九妹沒有母妃照料不成?怎麼二十九妹跟沒見過兵書一樣什麼都想要啊。

“那我就卻而不恭了,阿兄回朔方以後一定記得給我寄兵書啊。”李長安已經將箱子搬上了馬車,氣喘籲籲道。

這府邸也太大了,一路抱過來真沉啊。

“對了,我也不好總是拿阿兄的東西,我送阿兄的禮物也已經讓人搬到了廳中。”李長安離開之前扭頭對王忠嗣道。

“也是一些書,阿兄平日可以翻一翻。”

王忠嗣被李長安引起了好奇心,李長安走後他快步走入廳中,桌上果然擺著一口小箱,王忠嗣掀開蓋子,露出了其中擺著整整齊齊的幾本書。

定睛一看,最上方一本書寫著幾個大字。

《大唐童話》

王忠嗣好奇翻開目錄。

《農夫與蛇》《東郭先生與狼》……

“這都是什麼東西。”王忠嗣翻了幾頁,又拿起了另一本書。

《過於相信上司的一百個慘痛教訓彙總》

其中“慘痛教訓”四個字還特意用紅色顏料加大寫在封面上。

王忠嗣:“……”

二十九妹送他的這些書,都很新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