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 / 1)

失明後認錯夫君 臥扇貓 13323 字 6個月前

成婚第一個月時,兩人尚還生分,江回這人又疏離得讓人無法把他和情\'欲想到一處,阿姒完全不擔心要同房。

如今日漸親昵,才發覺他這人不僅不疏離,還纏綿得很。且江回從未提過生兒育女的事,他也實在不像想過早當爹的人。

故而阿姒猜測,夫君突然提起孩子,大概是趁機在暗示同房。

身後郎君見她遲疑,掌心覆著她小腹,柔聲問:“怎麼了,是不願麼?”

阿姒隻好揣著明白裝糊塗。

怕惹他多心,她並不推開他,甚至放軟了身子依偎在他懷中,既柔情似水又糾結道:“能與夫君生兒育女,我怎會不願?但我眼下失明,怕的就是不慎有孕,給夫君添亂也委屈孩子,再等等,說不定我能複明呢,如若不能,至少等回了建康。”

這一番話著實有些肉麻,但阿姒自認為言辭真摯、挑不出錯處。

晏書珩眸中笑意淺得耐人尋味,擎在阿姒腰間的手收緊,下巴擱在她肩窩,輕道:“看來阿姒還是不夠喜歡我。”

這人果真多心了,阿姒轉過身,雙手捧住他的臉哄道:“又在瞎想什麼呢,你是我夫君,你我情投意合,我怎會不願?我不是說了嘛,是如今不合適,乖啊。”

青年玩味地彎了唇角。

他不緊不慢道:“我還以為,阿姒是隻想和從前的我生兒育女呢。”

話裡酸澀摻雜著失落,阿姒心裡一軟,手撫上他英挺的鼻梁,描摹著這玉雕般的輪廓:“夫君身形高挑,生得亦俊秀,劍眉星目,英姿颯爽,若是生個孩子,定也和你一樣好看,隻是可惜,我如今眼盲……”

阿姒對著眼前的昏暗歎息。

因無法視物而生的惋惜充滿真情實感,可晏書珩聽來,更像是在為暫時不能與“江回”生兒育女而失落抱憾。

耳邊又漫起上回動情時,她欲拒還迎的那一聲:“夫君,不成……”

她對阿晟這孩子的喜愛。

含羞帶臊又深為遺憾的一番話。

往日大膽又主動的撩撥……

種種跡象動搖著他,或許她的生澀懵懂是假,與江回濃情蜜意才是真。

順著這條線深想,未失明前,阿姒與江回相處時,是否比如今和他要親近?

他們可曾真的抵死糾纏過?

是否也會在情濃時想過生兒育女?

明知這些可能是他庸人自擾的想象,但晏書珩還是被這條細細的線纏住了。

這條線叫嫉妒。

“夫君?”阿姒輕喚。

也不知是否有被哄好,她哭笑不得時,繼而聽到他無奈的輕歎。

“我無礙,同阿姒說笑罷了。”

阿姒鬆了口氣,擁住他的腰身,借著小阿晟轉移話題:“若是夫君實在喜歡孩子,不如把阿晟認作義子或是義弟,這孩子實在聰慧得叫人不舍。夫君這般溫柔,定也很會哄孩子,可惜我失明太久,隻能想象出當初總是冷著

臉的夫君,實在想不出你溫柔的模樣。”

晏書珩聽不得“想象”二字。

更聽不得“當初”。

他用指腹抵住她下唇,輕輕下壓揉按,低聲蠱惑:“記不住就忘掉吧。容顏易衰,你不是喜歡我聲音麼,記住我聲音便好。”

他又回身看了眼孩子。

這孩子天資聰穎,一年多裡先後輾轉多地,比同齡子弟更為沉著冷靜,他原本授意婦人拋棄孩子,是想勾起阿姒刻意壓抑著的善念,亦想借著讓阿姒救起孩子,名正言順地將他帶在身邊,以免他身邊為作反間之用留著的那一兩個眼線起疑。

“但認阿晟作義子就罷了,”晏書珩想到先太子,笑著搖頭,“孩子心中或許還念著父母,唐突收養會冒犯他的生身父母。”

沒想到他考慮得這般細心,阿姒微訝,摟住他胳膊:“夫君,你可真妥帖。”

晏書珩頗受用地笑了。

他揉了揉阿姒頭發,沒頭沒尾地問她:“不知夫人可曾移栽過樹木?”

阿姒搖搖頭:“不曾。”

晏書珩娓娓道來:“我八歲時曾栽過一株梨樹,那梨樹是從故居移栽而來,但我因親舊拋棄之故厭惡故土,隻想留下那株樹,遂將其連根拔起,除淨根須所附舊壤移到新園裡,並傾儘全力,令家中十餘眾仆悉心照料,但那株許久無人照看的梨樹反倒枯了。”

阿姒卻問:“夫君不是寒門出身麼,為何大張旗鼓派十餘仆從去照料一棵樹?”

晏書珩笑了:“又疑心我了?”

阿姒搖頭,頗心虛道:“不是疑心,是困惑,為何十餘仆從仍未照料好呢?是他們不儘心,人多了便相互推諉?”

晏書珩凝視著阿姒:“過後我請教了一位農人。農人說移栽草木時,關鍵之處在於要儘可能多地保留其根上舊壤。”

他隻稍稍一點,阿姒便恍悟了:“這移栽樹木是否與養人有異曲同工之妙,夫君是不想強行讓這孩子與過去剝離?”

晏書珩笑笑:“大概吧。”

可惜了,她讀懂了栽樹的道理,卻以為他以樹喻人喻的是阿晟。

他想移栽的樹,其實是她啊。

如今阿姒還未十分信任他,需先穩住她,再讓她逐漸忘記口中的夫君。

習慣他,依賴他。

以至離不開他。

故而他再糾結她和江回的關係,貿然試探隻會露出破綻,反而功虧一簣。

隻能忍下,徐徐圖之。

.

安頓下來後,晏書珩去見了宜城城主李壑。李壑行伍出身,說奉承話有些燙嘴:“本官已在府上安排好住處,若大人不嫌,鄙府將蓬蓽生輝啊!”

晏書珩謙和一笑:“我此行隱瞞身份不欲張揚,就不叨擾了。”

他環顧城主府,狀似隨意道:“自驛館至城中一路井然有序;城主府門客兵士雖多,但有條不紊,城主禦下有方。”

李壑直腸子,隻琢磨出個“門客兵士眾多

”:“您過譽了,下官是武人比較愚笨,城主府人雖多,但決計沒有吃乾飯的!”

晏書珩和氣地笑了。

笑容溫雅,叫人很容易忽略他的城府和權勢,李壑缺心眼,也跟著他笑。

青年眉間一派溫良:“本官自然相信李城主的治下之才,衙署必無吃乾飯者,隻是不知百姓有幾人能吃上乾飯?”

李壑還是隻聽懂一半,發愁道:“災年哪有飯吃,有口粥就不錯了!”

待對上青年溫和卻隱含深意的目光,才明白他這是在城外見到流民來問罪的!頹然道:“大人,實不相瞞,兩月前下官已接納了數百流民,如今存糧已然告急。”

晏書珩並未著急表態,又問:“那李城主可知押送宮中貢品的官員昨夜因路遇暴雨,被流民被困在驛館不得寸進?”

李壑頓時明了。

這哪是體恤民情?是在埋怨他未鎮壓好流民,延誤了貢品押送!

他僵硬地扯動嘴角:“長公子,流民本也是無辜百姓,誰不想安居樂業?”

李壑改口喚他長公子,便是暗指在這士庶天隔的世道下,他身為士族子弟不知人間疾苦。他沒能壓製住內心不滿,話說出來才覺不妥,但也並未後悔,有道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就歸隱山林!如此一想,他挺直腰杆,坦然直視這年輕權臣。

晏書珩未有不悅,端著茶盞平和地與李壑對視。此時李壑再對上這煦然的眼神,隻覺得脊背發毛,世家大族培養出來的人果真心眼子比漁網的網眼還多!

晏書珩宛若未覺,慢悠悠喝著茶。

他想起在武陵那夜。

本以為小狐狸要發難,不料她倒頭就睡,兵家有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歸根究底就是攻心。

李壑顯然不如他家阿姒狡猾。

見李壑情緒發泄得差不多,他才放下杯盞:“故李城主派人挑撥流民為難朝廷的人,是為了讓民怨能上達天聽?”

李壑怔住了。

此刻他才開始正視這世家子弟。

他咬咬牙,道出實話:“糧倉見底,豪族想把流民募為佃戶,但礙於朝廷法令不敢私募,不願捐糧,也不讓流民進城。一昧鎮壓隻會激起民憤,下官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您要怪,就怪下官吧!雖說士庶有彆,但庶族的命也是命!因而下官也想求大人回到朝廷,能替這些百姓說幾句話。”

看著眼前梗著脖子不知變通卻一心為民的李壑,晏書珩想起那圓融周到卻奢靡殘暴的曆城城主,竟不知該作何感想。

他溫言道:“有官如此,是民之幸。愚者不屑同流合汙,智者則順勢下遊,眼下就有一陣洪流,不知李城主可願借此為民謀利?”

李壑不大敢信:“難不成還有我這大老粗能做的事?”

晏書珩笑了:“自然,且隻您可以。”

.

從城主府出來後,已近黃昏。

破霧問晏書珩:“長公子為何篤定朝廷會將收編流民之事交給

宜城?”

晏書珩有意栽培破霧,頗耐心道:“因為地勢,收編流民隻是個由頭,宜城往西是襄陽、建康,在此收編流民,可防止流民湧向建康及京口,京中會同意。且宜城周圍崇山峻嶺環繞,地勢易守難攻,又是北上北伐的一處捷徑,適合屯兵,且宜城周圍都是大郡,因地勢長期受大族忽略,可容我們尋隙而入。”

破霧不解:“為何是李壑?”

晏書珩笑了:“李壑得民心,有過練兵經驗,且他是寒門出身。”

局勢初定,若其餘大族領了這差事,朝中格局又會變化,這是眾世家都不願見到的,眼下交給權力旋渦之外的人最合適。

破霧略一思量:“李壑對士族多有不滿,想必也清楚您籌劃此事是為了家族利益,安置流民隻是順手罷了,他如何願意與依附郎君,暗中成為晏家的勢力?”

晏書珩反問他:“破霧以為呢?”

破霧想了想,想起晏書珩常說謀之一事,謀的不是計謀多周全,而是人心。

是各取所需。

李壑心懷百姓,又是武人願意練兵,即便從私心的角度,晏氏也能助他在這門閥把持朝政的局勢下站穩腳跟、實現抱負。

若城主不是李壑這樣赤誠的人,晏書珩也會換成這樣一個人。

.

黃昏時,晏書珩回到客棧。

阿姒正聽阿晟說起一路見聞,小郎君好奇問道:“阿姐,‘易子而食’是何意?”

阿姒一愣,不忍回應。

城外流民的呼喊已足以讓人體會到天災無情,此時經一個四歲稚童口中說出“易子而食”的話,難言的悲涼縈繞心間。

她牽強地解釋著:“阿晟聽錯了吧,姐姐隻記得有句話叫‘易地而處’……”

易地而處。

她根本無法易地而處,不敢想象若自己身處那群流民間會面臨怎樣的遭遇。

“大哥哥!”

小郎君出聲的同時,阿姒肩頭搭上一隻手,來人俯身,下巴擱在她頸窩。

“我回來了。”

晏書珩變出兩塊蜜餞,其中一塊給了阿晟,哄他出去尋竹鳶玩,而後,他溫柔地將另一塊送到阿姒嘴邊:“嘗嘗。”

阿姒張了嘴,甜意蔓延開來。

晏書珩拂過她發間,聊起流民和貢品的事:“宮中那位陳妃出身潁川陳氏,陳氏門風清正,據聞陳妃還信佛,性情溫良,必也不願百姓流離失所。”

“潁川”讓阿姒莫名覺著親切,怔了瞬,想起那些流民又迅速平靜:“陳妃遠在宮中,縱使百姓流離失所,他們也看不到。”

“且我並不覺得信佛者必仁善,尤其身處高位者,要麼是欲壑難填隻能求諸於鬼神,要麼是做給旁人看的,圖個賢名。”

哪怕未失憶的阿姒,也總是溫和懵懂的模樣,對誰都不會冷言相對,這是她頭一次在晏書珩面前流露出鋒芒和刺。

晏書珩欣賞著他的小狐狸,阿姒正在沉思,還低聲念著

“圖個賢名”這句話。

他輕問:“莫非阿姒有辦法?”

趨利避害的本能讓阿姒不願多生事端,她搖了搖頭:“難不成要以陳夫人之名將貢米給流民吃,對他們說娘娘體恤民間疾苦,從嘴邊省下來一口粥?況且根源不在貢品,城中那麼多富戶豪族,每人一袋米都比這些貢品多得多,隻是他們不願罷了。”

晏書珩凝著她失明眼眸裡漸漸熄滅的微光,在即將寂滅時點燃了它。

“阿姒的話,給了我啟發。”

阿姒倏然抬頭:“夫君有法子?”

晏書珩笑了,凝著她眼裡的火苗。

“古人好假天行事,正逢貢品被攔,不正是天時地利,隻差一個人和?”

他點到為止,刻意勾著她。

阿姒卻誤解了,以為他沉默是因武人出身不善謀略,便道:“沒事的夫君,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我們一起想想啊……”

他的小狐狸真是個可心人。

晏書珩嘴角彎起,笑意愈濃。

他懇切道:“有勞夫人,我讀的都是玄學清談之流的典籍,真論起正事,實在力有不逮,還需阿姒提點提點。”

阿姒不由有種是她在護著他的錯覺,安撫地握住他的手:“夫君所謂的‘天’是指那些貴人?或許可利用押運貢品的官員,稱若貢品不能順利上路,他難逃罪責,讓他以官身去同城中的豪族富戶交涉?”

她眉頭又慢慢蹙起:“不過萬一當地豪族有大族撐腰,不把這當回事,甚至反過來要給陳妃套個不顧官民疾苦的妖妃之名,追責下來難做的是底下小官。”

晏書珩適時道:“我打聽過,當地豪族並不入流,聯合押送的官員借為陳妃慶賀千秋之名募糧是個好主意,時人重名聲,正好可以博個仗義疏財的好名聲。”

阿姒想了想:“僅是好名聲遠遠不夠,說白了,名利名利,那些人要名聲,也是因為要逐利,得給他們一些好處,可我們和那些小官手無權柄,給不了實在的好處,隻能給些虛無縹緲但又足夠有吸引力的。”

晏書珩頗為讚許:“夫人真是深諳空手套白狼這句話,正好我和晏氏沾親帶故,也可以借長公子之名涉入此事。”

阿姒卻有些顧慮:“你擅自冒用長公子的名義行事,他不會計較麼?流民可憐,可我也隻有你一個夫君啊。”

晏書珩竟不知該喜該悲。

末了,他自嘲地笑笑:“長公子並非酷吏,他也有人性。”

他攬住阿姒:“成與不成,試試便知。”

事便如此定了。

當夜睡前,晏書珩告知阿姒,城主答應為他們幾人牽線,在城中竹林裡設雅集邀當地豪族及文人墨客共聚。

“阿姒也去湊湊熱鬨吧。”

若是從前,阿姒對此類權貴眾多的場合能避則避,但她實在關心此事結果,又因蒙著眼有恃無恐,便也應了。

次日清晨,兩人帶著竹鳶和阿晟,早早去了竹林,此時隻有他們到了

,周遭鳥鳴喈喈,竹葉簌簌,頗有意趣。

時人喜寄情山水,自天地間探詢萬物真諦。然而這般閒情僅限於士族隱士,平民光是謀生已足夠艱難,何談疏曠?

有人在林中撫琴,阿姒側耳聆聽,竟脫口而出:“是嵇氏四弄?”

陽光自竹葉間隙照過來,晏書珩眸中含了微光:“阿姒也懂琴?”

阿姒凝眉聽著琴聲:“我應當是不會撫琴的,隻隱約聽過。”

晏書珩見她聽得入迷,未再說話,隻與她並肩而立,靜靜聽琴。

曲畢,二人皆如夢初醒。

而竹鳶和阿晟一個十四五歲,一個四多,早在他們聽琴時跑沒影了。

晏書珩拂開阿姒頭頂的竹葉,見她神色恍惚,放柔了聲音:“我幼時曾與祖父學過琴,雖技藝不精,但若阿姒喜歡,待回到建康時,我日日給你撫琴,可好?”

阿姒抽回思緒,莞爾道:“想不到夫君竟還會撫琴?”

晏書珩從身後擁住她,唇若即若離地貼著阿姒頸側,輕吻一下,低聲道:“夫人想不到的事多著呢,日後總會慢慢知曉。”

許是他擁抱的姿態太過繾綣,言語間亦是溫柔,那個吻更是溫柔。

阿姒忍不住又往不正經處想。

他可是又有什麼暗示?

“江郎君!”

粗獷的呼喚聲打破旖旎的氣氛,阿姒如遇救兵悄然鬆了一口氣。晏書珩鬆開她,同來人見禮:“李大人來得真早。”

李壑雖是個四十來歲的漢子,在俗事上卻也實在粗心。因晏書珩比阿姒高出一個頭,又有參差錯落的竹子遮掩,李壑方才過來時竟未發覺晏書珩懷中摟著位女郎,見他彎著腰姿勢怪異,還以為他是在……

晏書珩似笑非笑的眸子和語氣讓他頓時回過味來,才明白自己是打斷了小年輕卿卿我我,李壑尷尬又有些內疚。

“二位感情真和睦,叫人豔羨!”

晏書珩對這話很是滿意,轉過身溫聲同阿姒說:“我有些事要與李大人商議,阿姒在此等一等可以麼?不必擔心,竹鳶和阿晟就在不遠處,我也能看到你。”

從嗓音到目光、姿態,皆是溫柔似水,李壑看著這對壁人,心道這小子不僅俊,還很會哄女郎,得虧不是個浪蕩公子哥,不然得禍害多少人家的女郎!

他們走遠了,阿姒立在竹間靜聽竹笑聲,隻覺心境豁然開朗。她不由微微抬起頭,不料忽然起了陣風,眼上綢帶被吹拂著纏到竹枝上,阿姒一動,綢帶整個被勾掉。

她不願在人前露臉,忙抬袖遮面,摸索著要去尋綢帶,卻因眼盲而撲了個空,她無奈收回手,想著等夫君過來幫忙。

身側忽而有人溫和出聲。

“女郎莫慌,稍等。”

聽聲音當是個年輕郎君,為人謙和有禮,阿姒無法通過雙眼判斷他是何人,謹慎起見,她刻意低著頭:“勞煩。”

那陌生郎君卻忘了回話。

他呆呆看著眼前一身素裙的女郎,她雖非傾國傾城,但姿韻獨特,清眸不諳世事,甚至略有彷徨,像是從山林間誤闖入人世,正茫茫然不知如何是好的精魅。

不由想起一句詩。

皎若太陽升朝霞,灼若芙蕖出淥波。

意識到冒犯佳人,年輕郎君收回目光,雙手鄭重奉上綢帶,動作極其珍重,仿佛那是一片彩霞:“女郎小心。”

阿姒循聲去接緞帶,遮住雙目後這才安心不少,輕聲道謝:“多謝。”

“舉手之勞,不必介懷。”

縛上綢帶的女郎,因這細微瑕疵,反而少了幾分脫俗,多了些親和,年輕郎君心間一動,鼓起勇氣搭話:“女郎在等人?”

阿姒敏銳察覺到對方壓抑著的的熱絡,她感念他的善意,但因自身處境,習慣了對超出善意之外的熱情心懷警惕。

好在這位郎君聽上去不似壞人,隻要她搬出自家夫君,想必就能劃清界限。

正要開口,手被人牽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