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驚劍(一)(1 / 1)

過天門 唐酒卿 11718 字 2個月前

第20章

江濯曾有把劍,名叫“不驚”,取自“卒然臨之而不驚”的不驚,是師父贈給他的,他愛惜非常。二十年前,他下山遊曆,在中州與雷骨門三戰,被“天下第一”的李象令打得落花流水。少年人氣性很大,輸了還不服氣,站在雷骨門門口,指天劃地:“以天為證,以地為憑!李象令,來日我再登門,必要……”

沒等他說完,天上驚雷乍響,紫光“劈啪”地追著他打,他也謹遵師命,拔腿就跑!這一跑幾個時辰,出了雷骨門的駐地,剛好來到一座臨山臨水的小城。

那時,天命司還沒有後來的風光,中州十二城俱受雷骨門的庇佑。江濯怕自己被李象令逮到,一入城,就脫掉火魚紅袍,換上黑衣勁裝,扮作一個尋常通神者。他本意在此休息兩日就走,卻在客棧裡聽說了一件怪事。

“要說這件怪事,還得先從咱們這座小城的曆史講起……想必諸位客官都知道,咱們這座小城,名叫仙音城。”

說書人是店小二臨時客串的,他把淨巾往肩頭一搭,範起的有模有樣。

“但為何會叫‘仙音’呢?這就又有一番說頭了。傳說那月神晦芒,是個喜愛笙樂,好聽仙音的神祇,祂常攜侍女山靈四處遊玩,有一天,祂途經此地,見這裡山水相依,美景如畫,一時間情難抒發,就地獨唱……

“這一唱可了不得!從此每到月圓之夜,這裡都有歌聲縈繞不絕,因這歌聲玲瓏柔潤,有助眠驅邪之效,所以近郊百姓如有風邪抱恙,都會到這裡來小住幾月。如此一來,咱們這仙音城在中州也算是個遠近聞名的宜居之地,但可惜,事情從一年前開始,忽然發生了變化。”

那店小二講到此處,連聲音也壓低了,似是怕被什麼東西聽見。

“起初誰也不曾注意,每到月圓之夜,城郊都有人家會丟失雞犬。一開始,那些失主以為是家舍附近有賊人潛伏,於是他們集結成隊,暗自商議,要在下一個月圓之夜把賊人當場捉住。

“很快,就到了月圓之夜,失主們按照約定,兵分三路,分彆埋伏在家舍周圍。他們一個個手持鋤頭,匍匐在地,就等賊人現身……那一夜,月明星稀,城郊安靜得出奇,連平時的蟲鳴鳥叫都消失無聲。他們等到月上梢頭,也不見賊人的蹤影。

“為首的裡長是個急性子,他懷疑是有人給賊人通風報信,便差使親信,要將其他兩隊人馬都喚回來,但誰承想,派去親信一進入密林小道,就再也沒回來過。裡長見左右等不來人,便抄起鋤頭,親自去找。他一進入小道,四下就黑黢黢、陰森森的,沒有一點光亮。

“裡長提著燈籠,在林間穿梭,但古怪的是,平時閉眼就能走完的小道,此刻卻怎麼走也走不到頭!他在裡面打轉,忽然聽見一陣飄渺的歌聲,那歌聲像下了蠱似的,引得他魂也飛了,眼也迷了……兩隻腳不知怎的,一點也不聽使喚,跟著歌聲直直地往林裡走……

“他渾渾噩噩,也記不清自己走了多久,待清醒時,人已經坐在一處破廟前。他打了個激靈,半

夢半醒的,看見自己的燈籠掉在破廟裡。要說這裡長也是糊塗,看見燈籠,不以為奇,居然還想著把它撿回來。隻說他顫巍巍地跨進破廟,還沒有碰到燈籠,那燈籠便自己‘提’了起來!

“這一下將裡長嚇得半死,原來那燈籠照著的地方,正懸著一雙腳……嘿呀!他倉皇跌坐在地,看見這雙腳的主人,是個瞠目吐舌、面容紫紅的漢子。這漢子面熟得緊,仔細一辨,居然是他剛剛差遣出去的親信,卻不知這親信犯了什麼錯,一會兒不見,就被活活吊死在這裡!

“裡長再大的膽也被嚇沒了,他雙腿哆嗦,淒慘地大叫一聲,轉身就往外爬。可事情偏偏就這麼詭異,方才進來時還空無一物的地方,現在全吊著死人!這些死人肩抵肩、腳挨腳,還都新鮮著。裡長膽裂魂飛,再不敢多看一眼,連滾帶爬地往廟門口逃,可巧在這時,那歌聲又響了起來……

“裡長迷迷糊糊,身子不由自主地站起來,往廟裡走。他雙眼迷離,離那歌聲越來越近,在一雙雙懸空的腳中,看到一團純白無形的霧……”

店小二“啪”地一拍桌子,把聚精會神的客人們嚇了一跳。他抱一抱拳,潦草收尾:“然後這裡長就瘋了!他被雷骨門的弟子找到的時候,人已經癡癡傻傻,什麼也聽不懂了。”

滿堂客人大為不滿,吃酒的把碗一扔,叫嚷著:“這算什麼怪事?前頭一直故弄玄虛,原來已經了結了嘛!”

通神者遊曆各州,就喜歡往“怪事”上湊,因六州亂戰剛剛停歇,許多老宗門元氣大傷,其中以婆娑門、沙曼族為首的北西兩大承天柱脈係死傷最多,這給了其他小門派揚名立萬的好機會。

店小二看著年輕,實則是個老滑頭:“客官這就著急了,我還沒說此事了結了呢!”

客人們催他:“那你倒是接著講!”

他眼珠子骨碌碌一轉,裝作擦灰的樣子:“我倒是想接著講,可是一會兒掌櫃的回來,看見我杵在這裡灰也不擦、錢也不賺,隻怕要罵我偷懶耍滑……”

客人們聽出他的弦外之音,這是在討賞要錢呢!幾塊碎銀銅錢不情不願地拋到桌上,那店小二瞧了,竟把嘴一撇:“就這點銀錢……”

可巧江濯在場,他是少爺下山,花錢如流水,把錢袋往桌上一壓:“這些總夠了吧?你接著講。”

店小二頓時喜笑顏開:“夠了夠了!您請往跟前坐,小的細細說與您聽。要說呀,這裡長還算走運,人雖然傻了,可命沒丟,倒黴的是那夜一起前去抓賊的失主們,一個不落,全死了!”

因他講得小聲,客人們都豎起耳朵,往他們這邊湊。江濯最大方,索性點了座請大夥兒一塊聽。

一個人問:“全死了?怎麼死的?”

店小二表情生動:“還能怎麼死?全吊死的!不過也怪,這些吊死的人,一個二個全被放了血。當時雷骨門弟子一跨進去,就都驚住了,那廟裡廟外全是血……還是濕的!”

客人們嘩然,他們雖是小門小派出來的,卻並不都是裝腔作勢的騙子,聽了

店小二的形容,都在交頭接耳。

又一人問:“既然這事雷骨門查過,總有個結論吧?”

店小二道:結論嘛,有是有,可惜正是這個結論,讓雷骨門在城裡丟了面子!當時駐守在咱們城裡的仙師,還是雷骨門第一百八十代的掌門親傳,名叫李永元……”

有人說:“李永元!是‘天下第一’李象令的師弟,那個……那個天下第二嗎?”

這人也不知真傻假傻,把戲稱當尊號,要知道這天底下,哪有人會甘願做個“天下第二”呢?旁人不了解,可江濯最知道,李象令這一脈,師門關係極差,這個李永元頂著個“天下第二”的笑稱,早就跟李象令面和心不和——不然憑他的本事,也不會屈居在這小小的仙音城裡。

店小二連忙捂嘴:“噓、噓!咱們這兒可說不得什麼‘第二’,那李仙師一聽這個詞就會生怒,因為這個‘第二’,他發作過許多人呢!”

十二城都受雷骨門庇佑,雷骨門徒在這裡自然很威風,隻是李象令平時三令五申,嚴禁底下的弟子借機擺譜,所以他們盤踞中州這麼些年,在民間口碑一直極佳。可惜連老虎都有打盹兒的時候,更何況是人呢?李象令再厲害,也有管不到、看不見的時候。

根據店小二交代,這李永元就是仙音城裡的第一,在這裡沒人能忤逆他,大夥兒都怕他怕得不行。他一聽月圓之夜的慘事,便帶人去破廟裡查看。

客人問:“他怎麼說?”

店小二道:“李仙師一進破廟,就斬了個黃大仙,說是大仙作祟,擾亂仙音,‘墮化’了。”

“墮化”是個通神詞,它起初僅指神祇因貢品或祭祀方式的原因,渾身生瘡,靈能消減,後來流到民間,就變成對靈物作惡、心術不正的形容。

江濯說:“這也是有可能的……但聽你剛才說的,這事恐怕沒有這麼簡單。”

店小二道:“不錯,客官真是品貌雙全、才智過人!李仙師斬完黃大仙以後,大家都以為這事過去了,豈料下一次月圓之夜,唉,又死人了!”

滿堂客人被他一句一話吊得心潮起伏,忙追問:“怎麼又死人了?這次是為什麼?人又是怎麼死的?”

店小二說:“這次死得更慘,全是雷骨門的人。李仙師斬了黃大仙以後,就不許人再靠近那破廟,為此專門派了十二個弟子在附近把守,而這次死的,正是這十二個弟子!那天清晨,給酒樓送菜的農戶驅車經過,聞見一股濃重的血腥味,他知道附近有大仙作祟,也不敢貿然靠近,就隔著樹杈遠遠瞧了一眼,哎呀,哎呀!這一眼可把他嚇得不輕,諸位料想如何?滿地的屍體!各個身首分離,血流得到處都是!”

客人們也嚇得不輕,原本想去瞧瞧的心涼了一半。江濯抱著劍,倒起了興趣:“這次李永元怎麼說?”

店小二道:“李仙師發了怒,卻不敢……咳!”

他用手指了指某個方向,那是雷骨門駐地的位置。原來這李永元擔心事情傳回駐地,會引來師門責難,便要城裡的百姓都裝

聾作啞。江濯這才了然:難怪李象令沒有來,原來是不知道。

客人說:“這就是李永元的不對了,事情沒個定論,也還沒了結,就這麼藏著不管,萬一再有無辜的人死了怎麼辦?”

其他人紛紛附和:“是啊、是啊!這事必要查清才能使人安心。”

店小二到櫃台裡搗鼓一陣,掏出個皺巴巴的告示:“諸位客官請看,李仙師明令禁止閒雜人等前去圍觀調查,那破廟現在圍得跟鐵桶似的,況且他每到月圓之夜,就去親自坐鎮,因此最近一段時間,倒也沒再出過什麼事。”

客人們巴頭探腦,看那告示。

店小二今晚賺著錢,還算有良心,特地囑咐大夥兒:“再過兩日就是月圓之夜,諸位客官到時候記得塞住耳朵,可不要被那歌聲蠱惑,要是誤闖到李仙師那裡,也請萬萬不要提及小店的名字!”

說罷,他將告示一塞,腳底抹油似的溜了。隻是這事彆人害怕,江濯卻一點都不怕,他不僅不怕,還偏要在月圓之夜去看個究竟。因他剛輸給李象令,嘴上不認,心裡卻很服氣,而這“天下第二”的李永元做事情太不厚道,江濯疑心其中有鬼,如不徹查一番,最後遭殃的還是無辜百姓。

因此兩日後,江濯在客棧飲完酒,便提劍去了城郊。剛到黃昏時刻,路上已是靜悄悄的,酒樓茶館早早打烊,家家戶戶門窗緊閉。他獨自到破廟附近,掐了個隱身訣,忽然聽見一陣鼓樂笙響。

走近一看,發現是雷骨門的弟子在敲鼓吹笙。他們以破廟為中心,布了個封印陣法,一共三十二個人,每個人都神色肅然,如臨大敵,而穩坐廟前的,正是李永元。

江濯從前沒見過李永元,隻是聽聞他心胸狹隘,非常易怒,因此把他想象成了個老古板的模樣,可此時一看,不禁大感震驚。原來這李永元雖稱不上是個美男子,卻清雅文秀,氣質出眾,像個文士。

“等會兒子時一到,你們便放下樂器,施‘鯤鵬劍陣’,”李永元輕聲叮囑,“沒有我的命令,不得換陣。”

“鯤鵬劍陣”是雷骨門的殺招之一,須遣三十二人持劍布位,再由一人穩居陣心,如同調兵遣將一般,退可擋雷霆,進可擊百川。在六州亂戰時,雷骨門正是靠此劍陣長立於不敗之地,而且居於陣心者實力越強,劍陣施展出的威能就越是可怖。

李永元既然擺出了鯤鵬劍陣,說明這廟中之物果然可怕,非得殺了才行!

雷骨門眾弟子垂首聽令,待到子時,林間一片死寂。江濯坐在樹上,忽然感到一陣涼風襲面,耳邊輕輕地響起幾聲哼唱。夜裡似有人在念注神語,這哼唱聲如同絲棉纏繞,將神誌輕柔地裹了起來,慢慢地,目所能及之處都變得朦朧模糊……

卻聽李永元道:“布陣!”

這一聲“布陣”如似玉石之音,讓人靈台大清,頓時醒了過來!

好險好險!江濯抱穩劍,眨了眨眼,看雷骨門眾弟子也如夢初醒,紛紛拔出劍來。底下立時一片寒光,又聽“叮叮當當”一陣亂響,他們竟提早在劍柄上

墜了鈴鐺。隨著眾弟子布陣,那蠱惑心神的歌聲被鈴鐺聲打亂數次。

嗡!

始作俑者似是生了氣∵∵[,從破廟內掀起一彎刺目的白色弧光,狠狠掃向眾人!刹那間陰風大作,鈴鐺亂響,唯獨李永元面不改色,雙手奉著一把通體青色的長劍,任由風吹衣袖,端的是一副不動如山之態。

對方一擊不成,再施一計。聽那歌聲忽而轉響,耳邊如有鬼神私語,一聲怒一聲笑,好似疾風驟雨,催在眾人腦海裡,使大夥兒一個個息脈逆衝。

一個弟子未能穩住心神,腳步一晃,捂著胸口噴出口血來。他這一噴,劍上的鈴鐺應聲碎掉,整個劍陣登時形神鬆散,即將崩潰。他面色慘白:“師父——”

李永元看也沒看他,一手握住劍柄,側過臉來:“何方小友到此一遊?若是看夠了熱鬨,還請下來助我一助!”

他居然早就發現了江濯,江濯也不扭捏,將隱身解了,遙聲說:“熱鬨是很精彩,可是李仙師,我一個外人,並不會你們雷骨門的鯤鵬劍陣……”

李永元道:“我聽你聲音耳熟,你是不是剛被李象令打出來的那個江知隱?”

江濯:“……”

李永元說:“你小時候都在我雷骨門中借住過,當時李象令不拘門規,把令雷三訣教給你,你還記不記得?除了令雷三訣,還有鯤鵬劍法的二、三式,如你還記得,便請你現在下來,站在那裡,替我這不成器的徒弟頂一頂!”

他講話剛柔並濟,先說令雷三訣,好讓江濯心生慚愧。因為江濯一個婆娑門徒,學令雷三訣本就不合規矩,若不是當年李象令與時意君吃酒,醉得糊塗,拎著江濯執意要教,這事還翻不過篇。

江濯說:“行,行……我記得!”

他早有此意,還怕李永元顧及門派臉面,不肯請他幫忙呢。當下跳下樹來,站到空位上,對前後左右的雷骨門弟子道了聲“對不住”,又道了聲“獻醜了”,才唰地拔出自己的劍來。

這把“不驚”,是時意君的得意之作,由北鷺冰鋼鍛造,上刻金字銘文。因此一出鞘,便自帶寒霜——隻感一股極為冷冽的風,猶如破空利箭,穩穩釘在這鯤鵬劍陣裡!霎時間,劍陣大穩,眾人耳邊的催命音也減輕不少。

李永元忍不住讚道:“好鋒利的劍!”

江濯一笑,正待客氣一下,就聽破廟裡傳來轟隆幾聲巨響,似有東西要爬出來!李永元面色一凝:“施‘碎霆’!”

“碎霆”正是鯤鵬劍法第二式,有震碎雷霆之威。隻見包括江濯在內的眾弟子一齊提腕跨步,手中劍化作數道紫光,如同凝雷並聚,刺向破廟!

“轟!”

破廟的門板飛裂,從中“嗖嗖”地穿出幾道白光,把眾弟子震退。碎霆的劍勢登時消散,腳下的地面忽然隆起,並裂開無數道縫隙。

江濯未及看清底下是什麼,便聽那一直縈繞不散的歌聲又變了調,比之前更凶更急了!眾弟子痛叫,修為較低者甚至開始兩耳流血。

李永元道

:“定神駐步,萬不可亂動!”

說罷,他握劍猛起,隻見紫光一閃,破廟就塌了!他劍法奇快,一招一式,剛猛非常,讓江濯看得眼花繚亂,想這天下第二,也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

㈢本作者唐酒卿提醒您《過天門》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破廟裡的邪祟似是不敵,歌聲越發尖銳,吵得大夥兒吐血的吐血,捂胸的捂胸。李永元勢如破竹,壓著那白光逼近,待靠近破廟,又將劍風一掃,掀起廢墟,使一直藏在底下的邪祟露出真容。

不料邪祟竟是一根蠟燭!

那蠟燭上凸顯著數張人臉,因為現了形,歌聲更加嘹亮。李永元毫不猶豫,一劍刺向它:“受死!”

怎知那蠟燭突然熄滅了,就在這時,不遠處傳來個聲音。

“遠遠看見劍光閃爍,料想是雷骨門的前輩在此。”來人含笑,“在下景禹,是灷娏山天命司的……前輩,需要我相助嗎?”

李永元誅邪正在關鍵時刻,豈容打擾,將袖子一揮,有幾分冷淡:“不必!這裡人手足夠,煩請你先去彆處。”

那個叫景禹卻並不挪步,隻將背著的手拿到前面,對著李永元說:“前輩,你也太冷漠了。你瞧,這蠟燭也沒什麼稀奇的。”

在場的人無不色變,剛剛還在李永元劍前的蠟燭,不知怎的,竟出現在了他的手上!

李永元道:“哦,原來是你。”

景禹笑容邪性,看他很是好玩似的:“不錯,正是我。前輩,你知道我?”

李永元劍尖微垂,拿眼掃了他一下:“我不知道你,我隻知道有人故作高深,借月圓之夜,用城中百姓的血灌注地面,使這仙音燭墮化,變成個醜陋不堪的邪祟。”

原來這仙音城的神祇,正是這根仙音燭。要說這仙音燭,與雷骨門也頗有淵源,當年雷骨門的祖師爺李京道遊曆天下,在東照山的無窮天海中錯殺了一條大魚,為保大魚的魂魄不散,他用大魚的脂膏製成蠟燭,又請封三道月神符,使這根蠟燭受沐月色,最終成了個神祇。雷骨門後人為了使這段經曆好聽,硬編出一段月神晦芒的野史,所以一直以來,除了雷骨門人,沒有知道此地神祇是誰。

第一次月圓夜歌聲殺人,李永元便猜到有人搗鬼。因每個神祇喜好不同,祭祀方式也各不相同,以酒灌注地面,多是祭祀地神時使用的,而殺人者很是毒辣,他不用酒,反用人血灌注,迫使這仙音燭渾身生臉,靈能消退。

景禹說:“前輩,你不愧是‘天下第二’,一眨眼便識破了我的詭計。不過,你不認得我,我卻認得你,我不僅認得你,我還了解你。我料想你即便猜到有人搗鬼,也不會派人通知雷骨門,因為你是個‘第二’。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不能在劍術上輸給李象令,又在辦差上也輸給李象令,所以今夜月色朦朧,除了你,再沒有第二位高手。”

他唇紅齒白,笑眯眯的,仿佛並不是在講自己的算計,而是在寬慰李永元。李永元緩退一步,擋在眾弟子前:“你想做什麼?”

景禹拿起仙音燭,歎一氣:“前輩,你的劍術,我很佩

服,我還沒有見過這樣快的劍,即使輸給李象令一招又如何?天下這麼大,多的是賞識你的人。”

李永元說:哦?是嗎??[(”

這個“嗎”字未落,就見他劍芒暴現,連刺數下,直取景禹人頭。那人頭骨碌碌落地,李永元卻面色潮紅,猛地吐出血來,他對眾弟子道:“使‘令行’,快跑!”

景禹的身形一化,如同黑霧一般,又在另一頭聚形。他打量李永元,笑說:“前輩,適才仙音入耳,早已擾亂了你的氣力,你又何必強撐?我看諸位朋友俱是青年才俊,不如同你一起,跟我走一趟吧。”

李永元哪裡理他,含血施咒:“破囂!”

可黑霧如鴉,把天遮了起來,這一聲破囂竟沒有效果!

景禹背過手,他實在邪門,還笑說:“你再施咒也沒用,隻會平白浪費自己的氣力。其實你不肯跟我走,我也有的是辦法——差臣!”

眾弟子中有血花噴濺,他居然差鬼行凶,把幾人吊提在半空,要給李永元現場表演如何放血。

“那一日,”景禹說,“你也有幾個弟子……”

正在這時,一道極凶的劍氣破空而出,直掃向景禹。他話音一斷,因沒個防備,竟被這一招砍傷了手。待回過神來,他目光微變:“真有意思,這雷骨門裡,居然還藏著一條婆娑門的小魚……”

拔劍的正是江濯,趁此機會,李永元立刻施一道“令行”。他拎著江濯,聽背後風聲嗖嗖,自己的弟子已全部斃命。這一刻,他的心分明在滴血,卻咬緊牙關,連頭也不回,將江濯拎出林子,向外一掌拍出,喝道:“此事與你無關,你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