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漢初人傑 太公兵法(1 / 1)

始皇讚賞道:“韓信打仗機智靈活, 擅長以弱勝強,與我大秦的將領大相徑庭,待他來到鹹陽, 你們要與他多多交流,針對匈奴與百越做好萬全準備。”

蒙恬等人當即恭敬應下:“唯!”

從昭襄王時代之後, 大秦的軍隊都是強勢的一方,被東方六國畏懼的稱為虎狼之軍,他們還沒有打過以弱勝強的仗呢。

這樣的想法真是太過凡爾賽了……

少年韓信的心沉到穀底, 他死了, 被皇後設計殺死。

這種死法太過憋屈, 讓少年韓信攥緊了拳頭,眼眶發紅, 若是此刻見到劉邦等人,他定要狠狠的揍他們一頓。

他覺得自己需要好好想想了, 想想下一步給怎麼走, 眼看著大秦的天下一天天穩固下來, 秦末亂世自己可能等不到了。

他本也有心自薦進入秦朝的官僚體係, 隻是秦朝的舉薦製度, 還沒有後世那麼完善,他必須找到一個能與鹹陽有直接聯係的人,或者直接成為當朝三公九卿的門客,可他身無餘財,窮困潦倒,根本沒有餘力前往鹹陽。

不過,此時倒是不用擔心銀錢問題了,韓信想,始皇陛下一定會派人來淮陰找尋自己, 他隻要等著就好。

倒不如趁著這幾天時間,好好謀劃一下百越之戰,到時候直接向始皇陛下陳述自己的建議。

【我們如今非常熟悉的象棋,據說也與韓信有關,象棋的起源非常久遠,具體時間已經不可考,有人認為起源於先秦的六博,有人認為它起源於漢代的塞戲,還有一種說法便是創始於韓信。】

【象棋裡面的楚河漢界,就對應著楚漢相爭時,以鴻溝為界對峙的局面。】

【“漢初三傑”中蕭何自汙保住了官位性命,韓信被殺於鐘室夷滅三族,與他們並列的張良又是什麼下場呢?】

青年張良停下手中的筆,抬起頭看著天幕,攤在案上的竹簡記錄著一些零散的語句——他正在思索收攏天下人心的方略,準備寫一份奏折試試水,若是始皇肯用自己的計策,他也不是不能歸附秦朝。

如今天幕提起自己,還與蕭何韓信相比,張良心裡一咯噔,他的結局應該不會也這麼慘……吧。

“張良……”始皇咀嚼著這個名字,心中情緒莫名,天幕講刺秦之時便提到了這個名字,那時是作為六國餘孽的代表。此刻再次提起,卻是作為一個時代的人傑。

若是此人能像蕭何、韓信一樣擁有獨一無二的才能,大秦也不是不能容!

【張良,字子房,戰國末年韓國人,他長相俊美,面若好女。祖父張開地,連任戰國時韓國三朝的宰相。父親張平,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但他的父親早在公元前250年就去世了,二十年後,韓國才滅亡,據此我們可以猜測,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時,張良最少也有三十多歲了。】

張良有些不解,天幕為何特意強調自己的年紀。

他不知道的是,因為史書上一句“面若好女”,後世對他的印象都是文弱多病的少年、青年時期,似乎這個人是不會老的。

但事實上,大漢統一天下時,張良已經五十多歲了。

【當時的張家雖不是韓國丞相,但依舊有三百多仆人,有自己的封邑,算是當地有權有勢的豪強。我們知道相對於六國,秦朝的法律更加公平公正,為了保護普通百姓的利益,對於貴族階級限製頗多。在加上,秦朝實行郡縣製,六國貴族原有的封邑必然不會得到朝廷的認同和保護。六國舊貴族子弟在這個過程中,必然失去了很多特權,失去了作威作福的崇高地位。】

張良沉思良久,神色複雜道:“或許,我需要去看看普通黔首的生活了。”

他自幼出生於鐘鳴鼎食之家,從未真正見過底層人過得什麼樣的日子。如今,張家失去了貴族的地位,仆役都被遣散,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已經很艱苦了,而這一切苦難都是秦國帶來的,這讓他越發痛恨秦國統治者。

但對比天幕曾播放過的普通黔首,還有那些在亂世中變成路邊枯骨的流民,他似乎在無病呻吟。

此時的貴族子弟說的都是雅言,普通百姓聽不懂也不會說,這兩個階層根本無法交流。張良四處遊曆見到的都是六國貴族,普通百姓在他們眼裡是隨波逐流的,是沒有獨立思想的。

但這個世界原本就是由數量最多的平民構成的,沒有百姓,何來社稷,沒有子民,哪有君王!

【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新鄭發生了叛亂,此時,秦國兵力一大部分都在北方掃滅燕趙兩國,而魏國楚國尚未被滅,秦國還要拿出一部分兵力陳兵秦楚邊界,為滅楚做準備,留守關中的兵力十分薄弱。韓國舊貴族抓住了這個機會,發動叛亂想要複國。】

【秦國調動兵力迅速撲滅反叛的火焰,韓王安被殺,涉事其中的韓國貴族也以罪論處,受到更多的限製。可以想象,張家可能沒有參與其中,但必然受到了波及,以至於,後來張良生活拮據,想要找人刺秦卻苦於沒有銀錢,甚至他的弟弟病死都無法安葬。】

始皇:“李斯,這個張家參與新鄭叛亂了嗎?”

李斯回憶了片刻,答道:“據廷尉探查出來的消息,張家並沒有參與其中,但因為此事,陛下廢除了韓國貴族很多特權,張家也被波及。”

張良倒抽一口涼氣,他的弟弟身體很不好,這些年一直病懨懨的,但弟弟怎麼會死呢!

他迅速起身,握住小弟冰涼的手,“你怎麼樣,兄長這就去給你找大夫……不,我們這就動身去鹹陽,大秦皇室定然有辦法治好你的病。”

說是立刻出發,但要收拾行禮,雇傭馬車,自然不能拎包就走,兄弟二人又坐下來繼續聽天幕的講解。

【這是公元前218年,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東巡,路過博浪沙,張良多方籌措資金,終於請到了一個大力士,埋伏在路邊的灌木叢裡。】

天幕上出現了後世拍攝的畫面,隻見,張良與大力士屏息凝神等待車隊的到來,但很快他就遇到了一個麻煩,始皇多次被刺殺,對付刺客已經很有經驗了,他準備了車輛都是四駕,張良不知始皇在哪個車中,隻能隨機選了一個。

大力士的大鐵錘猛地砸向中間那個最華麗的車,馬車當場散架,車中人身死當場,但張良很快就發現,他選錯了。意外發生時,所有內侍近衛都在護著另一個車架。

可惜,這麼好的機會隻有一次,張良立刻遁走,不敢久留。

秦始皇看著天幕心裡抽抽,他不由得將自己代入天幕中的始皇,驚出了一身冷汗。

【始皇幸免於難,他十分憤怒,發下海捕文書,抓捕刺客,但他們根本不知行刺之人是誰,自然也無法鎖定張良。張良在各地都能找到願意藏匿他的六國貴族,很快便順利脫身,始皇的抓捕也隻能不了了之。】

【始皇遇到的刺殺太多了,這隻是一次失敗的刺殺,都不值得史官大書特書,若不是另一個主角是張良,根本無法在曆史上留下痕跡。】

張良:……

沒想到有一天他還會被自己坑。

看來有些秘密必須帶進墳墓中,即便當事人都死了,也不能說出口。

【史書上記載的張良前期的事跡很少,除了博浪沙刺秦,還有一件事流傳了下來,那便是“圯上受書”。】

【刺秦後,張良一度躲避在下邳,一次他在橋上散步時遇到了一個老翁,老翁見到張良後故意將自己的鞋扔到橋下,招呼張良將其撿起來。張良忍住心中的不滿,本著尊老愛幼的高尚情操將老者的鞋撿了起來。誰知老者卻又傲慢的伸出腳,命令張良給他穿上,張良想打他的心都有了,但他最終還是忍了下來,蹲下身,給老者穿好鞋。那個老者一句道謝都沒說就大笑而去,獨留張良在橋上沉默無言。】

張良嘴角有些抽搐……

【那個老者走了很遠又返回來,像是突然想起什麼一樣:“小子,你很不錯,五天後的淩晨來這裡等我。”張良不明所以,但他還是答應了下來。】

【五天後的淩晨,張良準時來到橋上,結果老翁提前就到了,老翁生氣的說,“跟老人家約定都不按時到,五天後再來吧。”說罷,老者就走了。又過了五天,張良特意提前到達,還是晚了一步。】

【第三次張良半夜就在橋上等,終於等到了老翁。老翁見張良不驕不躁,結束了對張良的考驗,他將一本書交給張良道:“讀此書者可為王者師,十年後天下大亂,你可用此書安邦立國。”並約定十三年再見,濟北穀城山下的黃石就是他。】

【張良收到的書叫《太公兵法》,是薑太公流傳下來的思想精華,張良學習此書後果然輔佐劉邦安定了天下,建立了大漢王朝。】

張良拿起自己桌案上翻過很多次的竹簡,神情驚詫,“這《太公兵法》不是我張家祖上傳下來的嗎,怎麼還有這樣的說法,難道是我記錯了?”

張良有些懷疑自己的記憶了,直到他看到了評論區的字跡。

評論區

“這大預言術真是神了,就像建國之前便斷定1949年新中國成立一樣!”

“樓上大陰陽家,其實有一種說法能解釋的通,這件事是大漢建國後,張良才講出來的。就是為了給自己的能力套一個比較傳奇的來曆,也可以為他後來求仙問道,逃避大漢宮廷傾軋找一個借口。”

張良恍然大悟,是啊,蕭何自汙,韓信被殺,自己也是劉邦剪除的目標,當然要想法子尋一條出路了。

身處漢宮中的張良頗有些尷尬,這個故事他給很多人講過,就為了加深印象,沒想到卻被天幕戳穿了。

同樣尷尬的還有劉邦,他此時一心剪除諸侯王,還沒有忌憚到張良身上,畢竟張良沒有兵權,便是要兔死狗烹也能往後排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