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提議(1 / 1)

輔國郡主 染夕年 4262 字 3個月前

霍敬之來得快去得也快,再用過晚膳,又喝了一杯茶水後便離開了。

看著老爹的馬車慢慢消失在暮色種,霍君瑤臉上露出一抹無奈。

心道,自己還真是沒辦法啊。

前面因為被埋伏襲殺的事後,她就在心裡地告誡過自己,以後無論如何都不能過多的去管朝廷的事。

但每次不是老爹就是老娘過來問,她也又一時半會忍不住的嘎嘎亂說一通。

後悔是後悔,但沒辦法也是很沒辦法。

畢竟她要發展商業,那這些事若是單純指望這些思想和眼界都被束縛限製的古代人來弄,確實會差點意思。

至於說為啥要搞什麼商業,不搞這些不就沒事了。

她又也是沒有辦法啊。

古代的生活實在太無聊了,再加上她又是後世靈魂,總是感覺和這虞朝格格不入,不給自己找點事做,那就太無聊了,也會感覺到十分的孤獨。

這或許就是許許多多穿越者,明明在現代是個被逼無奈的社畜或者學生,起初穿越到古代,隻想過一下躺平人生,卻不經意間搞風搞雨的原因吧。

一來習慣了後世的生活,總是想要改善自己個的生活,那就得思考研究怎麼才能貼近後世生活。

不知不覺間就帶動了曆史進程的飛速發展。

就好像她,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這不就研究出來了許許多多要在很多年之後才能出現的菜式嗎?

還有雪花鹽,白砂糖這些,若是任由著虞朝本土的工藝,想要弄到這些玩意,每個幾十上百年,甚至說幾百年都不一定弄得出來。

但是因為她想要改變,提前弄出來了,這無疑就是一種曆史進程的加速。

她隻要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那就必然會弄出這些個東西,東西弄出來後,或是想要順便賺點錢,或者是彆的什麼原因,她都會陷入忙碌中。

自然而然也就會同本土的人或事發生碰撞,比無可避。

而一旦如此之後,日子就會慢慢的充實起來,也就有了更多的追求,原本獨自穿越過來的那種孤獨就會慢慢的得到緩解,同時也會想著多培養一些思想超前的同類人出來。

這些都是在不經意的情況下衍生出來的,同時越是這樣,她就能越是慢慢的融入這個新世界。

說不上好,但也不能說不好,更多的還是一種被裹挾著的無奈。

次日,霍敬之下了早朝就去了禦書房,將昨日從霍君瑤口中得知的那些事,都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

同時他自己個還做出了不少的補充,畢竟霍君瑤說的都比較簡單,隻是相當於給了一個可行的架構,還需要更多的細節去豐富填充。

等到昭武帝聽完之後,心裡更是肯定了這外甥女是一個擁有著驚人才能的人,同時也不免可惜,這樣的人才不能入朝效力。

“愛卿這些考慮都十分不錯。”

“隻是可惜了昭德那丫頭啊,如此有才能卻不能入朝為朝廷效力。”

聞言,霍敬之隻是笑了笑,他倒是一點也不覺得可惜,反倒覺得現在這樣就挺好,朝堂什麼的也不是個啥好地方,稍有不留神就會萬劫不複。

現在這樣其實就挺好,要地位有地位,要錢有錢,雖然也會有人惦記,但是可比在朝堂安穩多了。

伴君如伴虎這話可不是鬨著玩的。

而且朝堂上的彎彎繞繞還有很多,有時候明知道這人沒錯,但是皇上迫於某些考慮或者壓力,也還是會舍棄這個人。

他才不希望自己閨女以後成為這個被舍棄的人呢。

“瑤瑤隻是少時聽了她老師的一些見解,加上她自己又是做生意的,所以在這方便,比臣弟這些對商賈之道不是很了解的人更通透一些,可當不得皇上這般誇獎。”

昭武帝隻是笑笑,隨後吩咐高福去將方喬等重臣都叫來。

一行人又在禦書房商議起來,也算是有了一個初步的方案,具體的還需要討論一下才能完全敲定。

畢竟是要重新定製商稅,需要考慮的東西很多。

當天夜裡,鳳棲宮,昭武帝心情很好的同皇後分享起這些事,言語中多是對霍君瑤的誇讚。

沈皇後現在聽到這些話,心裡倒是不像以前那樣覺得沒有得到這個兒媳婦而覺得惋惜。

畢竟她現在的那個兒媳婦董文錦也是極好的,不光給她誕下了嫡孫,在東宮那些事情處理上也是極為妥帖,她十分滿意。

“昭德自然是個很好的姑娘,不過皇上也不用覺得遺憾,她不能為朝堂效力。”

“臣妾倒是有一個方法。”

“哦?說說看?”

對於這是,昭武帝心裡確實很是在意,這麼個人才,不能完全使用,確實有些讓他心裡很鬱悶。

“昭德雖然因為女兒身不能入朝堂,但是她那一身學識,也不是不可以傳授,最近這段時間文若學得還不錯,而且臣妾聽說他和昭德的關係還頗為親近,不如讓文若過去那邊隨同學習一番?”

彆看現在東宮那邊沒有出什麼亂子,太子因為已經得到了趙燕兒,倒也沒有再搞出什麼幺蛾子,也已經參與朝政兩年多了。

不過,太子的資質到底還是差了一些,這兩年多朝廷也出了不少事,太子也給出了不少的意見,這些個意見,談不上差,自然也談不上好,隻能說馬馬虎虎。

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這點到是不算什麼,但是放在未來儲君身上,這一點就明顯是不夠的。

作為未來的繼承者,格局和眼界如果隻是這樣的話,確實會讓人很失望。

這段時間,沈皇後也都對太子頗為關注,對於他這平庸的資質,心裡也是覺得很無奈。

而文若皇子的表現卻非常不錯,彆看年紀小,但是說話做事都是頭頭是道。

在資質這一塊上,比太子當年同年齡的時候都還要好上幾分。

如此的對比表現,讓帝後二人都對文若皇上抱了更多的期待。

現在沈皇後如此一提,昭武帝自然也明白了她的意思,心裡倒是沒有覺得有什麼。

畢竟夫妻二人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希望虞朝的未來之君能更好。

至於說其他皇上,說實話昭武帝自己個都沒有考慮過,畢竟他和皇後的父親感情是很深的,隻要皇後的兒子不是太拉胯,他還是更多希望繼承者是皇後和他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