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落幕(1 / 1)

輔國郡主 染夕年 4320 字 3個月前

此時的鄭大人已經是抖如篩糠,支支吾吾半天都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既然你現在不說,那就去大理寺再說吧。”

此言一出,那鄭大人再也站不住了,直接跌倒在地。

“求陛下開恩,臣...臣隻是一時鬼迷心竅。”

“哼,一時鬼迷心竅,就是你謀財害命的理由嗎?”

“大理寺卿,給朕好好調查,過去這兩年時間裡,都有那些官員接到李家狀紙,卻選擇不聞不問,視情節而定,該拿下的拿下,該降職的降職。”

“身為官員,不思為百姓做主,反倒是官官相護,簡直不配做這個官。”

此言一出,下面的大理寺卿連忙站出來接下命令。

後面的事,就簡單了,昭武帝態度已經擺出來,也已經出了雷霆手段,自然就是痛打落水狗的時候。

原本一個個沉默的人,都紛紛站出來彈劾,一時間所有人的目標都直指鄭家一派的官員。

一個個鄭家一派的官員都被當場拿下。

直到朝堂之上在沒有鄭家派係的官員後,方喬又站出來了,臉上頗為有些憂心忡忡。

“皇上,這些人雖然都罪大惡極,但是朝廷的運轉可不能停,臣覺得應當提拔一些人上來,維持朝廷運轉。”

聞言,昭武帝認真的點了點頭說道;“方愛卿說得極是。”

“既然如此,諸位臣公都在,那就舉薦一二吧。”

按道理來說,這種舉薦官員的事,都需要一些時間,但是昭武帝卻不想節外生枝。

既然已經以雷霆手段將鄭家派係的人都拿下了,那就更徹底一點把那些個空缺都安排上,讓鄭家再無後續操作的可能。

即便後面鄭家舍得出血,同士族那邊達成合作,但是想來這些士族也不會把一些個重要的職位讓出去,也等於是直接削減了鄭家的實力。

往後他們想要在回到巔峰時期,恐怕不會那麼容易了。

這也算是他和士族之間爭鬥的一次巨大勝利。

這一次的朝會開了很久,各大派係都紛紛舉薦自己的人,而昭武帝呢,早就已經在心裡有了腹稿。

誰都沒虧待,酌情的每個勢力都有收獲,大家夥都是皆大歡喜。

他這樣做,也算是平衡勢力之間的實力,當然這樣分開,也是將鄭家複起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這麼多錯綜複雜的勢力,鄭家想要複起,可不會太容易。

同時這麼多人痛打落水狗,也算是分攤了鄭家的仇恨,即便是鄭家傳承了千年又如何?

面對這麼多人,他們就算有心做點什麼,隻怕也是不敢。

隨著朝會結束,關於今日朝會上的事,也是火速傳開。

得到消息的鄭文恭當下就是一口鮮血噴出來,鄭鬆元和鄭夫人也是面色蒼白。

精明如他們,自然明白這一切代表著什麼,鄭家這是要沒落了啊。

果然,在往後一個月的時間裡,全國各地的鄭家派係的大小官員,都被檢舉揭發,一個個的都被罷官。

鄭家已經是日落西山,那些原本依附著鄭家的那些讀書人,見此情況,也都紛紛出走。

其他的士族可不會放過這個拉攏的機會,一時間,原本如同龐然大物一般的頂級士族鄭家勢力開始迅速縮水,不少直係的族人,更是因為罪證查實,或是判處斬立決,或是流放。

除開這些之外,鄭家的那些生意,也都沒落到好,各大士族可都盯著這塊肥肉,這不短短不過月餘的時間,鄭家的生意直接縮水了接近九成。

剩下的那一成,也都還是看著士族聯盟多年,彼此都有姻親的關係上,才特意給他們留下了一口飯。

鄭家或許做夢也沒想到事情居然會變成這樣,千年家族的落敗會如此迅捷。

其實得到這個消息的霍君瑤,也是萬萬沒想到會這樣。

她原本想著,鄭家好歹也是千年家族,就算落敗,那也需要時間,但是她還是低估了其他士族的心狠手辣啊。

不過她對此倒是沒有多少的在意,相反,那些家夥吃得越多,對於她來說就越安全。

畢竟相對於他們從鄭家那裡吃到的來說,紙張生意這一塊上的那些利潤,即便是全讓出去,他們都還有富裕的收獲。

所以,關於她造紙工坊的事,士族那邊幾乎已經默認了,沒有一個再打主意。

主要也是不敢,畢竟鄭家的光速沒落,可還曆曆在目,誰在這個時候,還頭鐵的去給自己找麻煩?

反正自己也沒虧,犯不著去招惹她這樣的狠人。

而再過去的這段時間,霍君瑤的造紙工坊已經開工了,紙張也如願以償的弄了出來。

雖然在工藝上有所欠缺,還達不到前世她所用的那般,但是也完全夠用,最主要的還是這玩意便宜啊,比較以前那些宣紙可是便宜了不知道多少。

太上皇那邊的安排也十分妥當,紙張才弄出來,他的店鋪和人手就安排到位了。

因為早早的就打了廣告,又有鄭家的事,持續維持熱度,這紙張店鋪一開張,直接就買斷了貨,畢竟這玩意便宜啊,且還好用。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霍君瑤的紙張店鋪,就賣出去了三千貫銅錢,這還是因為生產速度有些跟不上的原因。

畢竟,她就一個造紙工坊,人手也就那麼點。

不過饒是如此,這樣的收入,也還是將寧陽長公主等人震得不輕。

他們可都知曉這紙張的原材料是什麼玩意,那可是掉在路邊都沒有人會看一眼的玩意,結果經過她一通操作下來,就變成了半個月盈利三千貫銅錢的好東西。

在算算成本,這些個材料基本就不要什麼成本,需要的也就是人工,然後賣得還如此好,那簡直就是一本萬利啊。

隨著第一個月的銷售額出來,寧陽長公主等人更是震驚不已。

居然足足有五千貫銅錢,前半個月多少還是有些存貨,後半個月基本都沒什麼存貨,所以相對來說要少上一些。

而隨著第一個月的錢到位,霍君瑤也是開始按照當初的定下的股份開始分紅。

直接就先讓紅袖拉了兩千五百貫去京城交給太上皇。

其餘的則是,霍君瑤,寧陽長公主,慶陽郡主以及方芷蘭四人分,即便是四人分,那收入也是相當的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