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虧錢的第三十天(1 / 1)

《這歌聽上去很實用》第一期比賽, 一共收到了九首參賽歌曲,根據創作人自己填寫的一些對歌手的要求,比如是否需要煙嗓、是否需要哭腔、要男歌手還是女歌手之類的, 音樂總監會帶著他的小弟去海鮮市場,咳, 不是,是歌手市場邀請合適的底層歌手。

不得不說, 這年頭的歌手市場是真的很神奇,就,又窮又擠。

圈裡人都知道, 現在發唱片做專輯已經不賺錢了,唱也歌已經從曾經最輝煌最賺錢的一個行業變成了娛樂圈貧困行業了——

你就看現在還有幾個當年熱衷於每半年發一次唱片的歌手還在堅持發唱片的?為什麼不發了?是寫不出歌了嗎?還是因為發了就是虧錢, 經紀公司實在是虧不起了呢?

大部分歌手都不怎麼出來活動了,出來營業的也都選擇上綜藝節目了, 和以前完全不一樣。

大多數唱片公司已經到了靠賣歌曲的版權來維持生活了。

你會發現以前歌手市場人才輩出,2005年的時候那叫一個神仙打架啊, 但是近幾年你仿佛印象裡都沒幾個出圈的新人沒幾首出圈的新歌。

但與此同時, 擁有音樂夢想的青年們又前仆後繼義無反顧地紮進這個圈子裡。

他們比前輩接受了更加係統完整的聲樂學習,他們也比前輩會更多的音樂技巧, 但也因此, 他們比前輩顯得更沒有自己的特點。

你可以聽到不少人去誇獎他們的嗓子有特點, 但你很難聽到有誰誇他們唱歌自成一個風格,或者一開口就帶有感情, 或者什麼一開口就知道是他在唱,或者這首歌隻有他唱才有感覺之類的。

所以他們很難在如今的市場裡接到一首合適他們的歌,很多人隻能靠坐在直播間接受榜一大佬的點歌過活(當然這樣也很賺錢啦),所謂登上大舞台唱歌可能隻是一場夢。

直到《這歌聽上去很實用》把目光投射到了他們的身上, 他們才突然眼睛裡有了光!

創作人不再看歌手名字投歌曲,經紀公司也無法乾預這首歌歸誰唱,一切全看他們資深的條件是否符合創作人對歌曲的要求!隻要被選上,就可以登上大舞台唱歌!如果節目不小心火了一把,他們還能跟著出名!

這一係列條件一開出來,謝總監左腳還沒跨出雙黃丸公司大門,自薦的電話就已經打到他手機上了!

海量的歌手自薦,也讓謝總監在選擇歌手的時候完全做到了滿足金主爸爸的要求(默默無名),同時又滿足創作人的要求(唱歌的歌手必須配得上我的歌,不會把它唱爛,現場發揮失常),在裡面選出了不同類型的近四十名歌手。

每一個都穩紮穩打,主打一個不論他們手裡拿到什麼歌,都能保證絕不破音絕不跑調完完全全按照創作人的要求把歌給唱完。

這些歌手不是每一期節目都能上,可能十一期節目播完,有的歌手也隻能唱一首歌,但對於他們來講,這也已經很值得了。

而站在創作人的角度,就是彩排的時候他們各自聽了自己這首歌的演繹,確實也不覺得歌手發揮得有什麼不好,非常穩定,完全可以經得起一場比賽了。

讓我們把話題重新轉移回來,說回這次的第一期節目。

之前備采間裡,節目組也已經向創作人們透露過,這次比賽九首歌裡面,有五首都是《拉拉拉》。

按照如今的綜藝看熱鬨不嫌事兒大的習慣,他們非常喜歡把有些明明不是嘉賓們同一時間段講出來的話都給他們剪輯到一起讓人誤以為兩人是同時脫口而出什麼,從而剪出各種巧合(CP感)來,更不要說這種明晃晃的巧合了。

這種情況節目組不利用一下造個話題都對不起創作人們如此敷衍還敷衍得非常一致的歌!

不把他們放到後面五個來表演,一個接著一個唱出來當場讓他們社死,他們都覺得這第一期拍了跟沒拍似的!

沒錯,就是敷衍。

因為對本身節目的機製非常自信,秉持著多花一筆錢是一筆錢的心態,在已經把邀請歌手的費用壓到最低(因為請的都沒啥名氣)的情況下,想要把五千萬給造作乾淨,就必須要搞一個能多花錢的地方。

所以秦貝就很急智的選擇在找製作團隊的時候,找一群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來組成一支團隊!

他們有的在做跟隨導演之前是給曾經的那些個倒閉了的唱片公司拍MV的導演,有的是某些歌手演唱會禦用攝像,可以說每個人的簡曆拿出來都和音樂稍微沾那麼一點邊。

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他們又不是沒和歌手歌創作人接觸過,還能不知道這群人在這一次的創作中有沒有敷衍了事嗎?

九首歌裡面五首歌歌詞都就一個字,拉。

另外四首歌曲,也各有各的敷衍——

第一首是改編作品,當時主創團隊靈魂人物貝總曾經提過,改編曲目是可以的,隻要改編得連他親媽都不認識就行,於是就有個創作人改編了一首歌用來當自己的參賽曲目——

小黃人神曲《不拿拿》,人稱香蕉之歌,全篇歌詞都是香蕉,比那個《拉拉拉》好不到哪裡去,但你也不好意思說人家這首歌和便秘沒關係,不是都說便秘可以吃香蕉嗎?

創作這首歌曲的創作人確實是業內知名的改編人士,隔壁有一檔音樂綜藝節目經常請他坐鎮改編,但是懂行的都知道,此人改編真的是時而用心時而不用心,也導致隔壁那檔節目一期好看一期又不好看,總之非常折磨觀眾。

當時剛接到這檔節目邀請的時候他也沒想太多,直接聯想到小黃人唱香蕉歌,覺得好玩就改了——反正這個主題聽著也挺搞笑的。

他是有過便秘經曆的人,深有感觸,神特麼便秘想拉拉不出來的時候會想要聽歌啊!一首歌怎麼可能讓便秘人士拉出來!這歌寫了就沒用!

不得不說這位創作人真相了,但這並不影響他在這首歌第一個被演繹時候那種社死的感覺。

大概就類似於,你原本是班上的學習委員,老師今天課上發下來一張卷子要你們做,你覺得不重要就瞎幾把做,結果沒想到這不是一張練習卷!老師要收上去打分的!更沒想到你錯了很多不該錯的題!有的題全班就你一個人錯!老師還在當面拿著你的卷子給班裡其他人看!

就問你換成你帶入一下社死不社死?

反正這位專門做改編的創作人是恨不得自己當場透明!尤其是他沒想到這檔節目投資力度還挺大!這麼玩笑的主題居然會有這麼大的舞台和這麼站得住腳的評審團——

我以為我就是參加歌隨堂測試,結果等交卷了我才知道這場是期末考試!

尤其這首被他改得亂七八糟的《不拿拿》在演唱的時候,他還能聽到台下有觀眾自以為很小聲地在問為什麼這首歌會參加這次這個主題的比賽這件事。

“這歌挺搞笑的!”

“那原版就很搞笑吧?”

“我覺得這首歌到時候播出之後應該能作為某音神曲,或者B站鬼畜剪輯專用音樂。”

“但是我不想笑,我還在便秘中,越笑肚子越痛,越痛越難受嗚嗚嗚。”

“我理解你!聽我的!把嘴巴張開!呼吸道打開,然後按壓自己的胸腔,可以從嘴巴裡排出一部分氣體——”

“……你說的不就是打嗝嗎?”

他的歌不僅沒有讓觀眾變得舒服一點,還讓他們更難受了!這簡直就是一個音樂人一生的黑點!

這件事他聽到了,他邊上那幾個難道會沒聽到嗎?!

他們肯定聽到了!他都看見他們笑了!

早知道當時寫歌的時候就認真一點!

……早知道當時寫歌的時候就認真一點!

同樣的想法也出現在第一首表演歌曲出場的時候,第一位創作者的腦子裡。

第一首歌的創作人比第一位《不拿拿》稍微態度端正一點——她起碼是原創。

曲子用的是自己還沒賣出去的曲庫裡現成的曲,然後她再把度娘裡有關治療便秘的傳聞中的古方複製粘貼進去作為歌詞。

從頭到尾這首歌從製作到出成品一共就花了十分鐘!

但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當時她有多得意,如今就有多難受——

誰能想到評委裡居然會有醫院裡專門治療便秘的醫生!

在醫生面前唱藥方你知道醫生本人是什麼感受嗎?

這就跟中學生看綜藝節目的時候看到明星上來在解一元一次方程還配了歌柯南推理的BGM一樣的無語!

“為什麼藥方的順序換了?我當初背的時候不是這個順序啊!”

為了符合歌曲的旋律!三個字和兩個字唱出來肯定節奏是不一樣的!

“黨參就黨參,為什麼要叫黨參藥?南方醫生的方言嗎?”

為了押韻!單純就是為了押韻!你聽上一句是阿膠,那下一句是黨參藥不就很押韻了嗎?!

創作人憋得滿臉通紅,但她什麼都不能講,還因為好端端的古典配方配了個純用鋼琴和小提琴西洋樂器的曲子,被另外一十七位創作人用“你這個小姐姐長得人模人樣的居然會做這麼偷懶的事情”的眼神行注目禮……

啊啊啊啊社死啊社死!

悔不當初!

等到前四名創作人好不容易熬過了自己的社死現場,主持人再次登場,告訴下面的觀眾接下來是《拉拉拉》們之間的對決——

終於輪到這五個人社死了咩哈哈!

“但是相信大家聽完四首歌也該累了,讓我們中場休息一下。”

台下的觀眾開始該活動腿腳的站起來活動腿腳,該上廁所的上廁所(他們雖然便秘了但不意味著他們不需要上廁所),節目組貼心的為大家在門口準備了餐車,有咖啡餅乾牛奶和面包蛋糕。

場外節目組安排了一個攝像和一個場外主持,專門抓幾個不怕鏡頭的觀眾來講述一下對上半場這四首歌的評價。

而場內,一十八名創作人則被分成了三撥人各自進入備采間。

一撥人是上半場歌曲已經演完了的,專門被導演組拉去采訪一下自己對這一場比賽和這首歌曲的自身感受和評價以及排名猜測……這四個都覺得自己大概是第四名。

“排名?第四吧,這歌確實是我寫的不好,沒用心……不過怎麼也比《拉拉拉》們要強吧?”

“……我覺得排第四我也認,這回是我沒(四聲)想到,下回我不會這麼整了……什麼?排我後面的是誰?那肯定《拉拉拉》呀!”

一波人是這次沒有參與比賽的,他們主要的工作就是對上半場比賽做個評價,然後再猜猜看下半場那五個《拉拉拉》誰會更好。

創作人都是很直接的,評價犀利又專業了,半點沒有給同行面子,那真的是把人家臉都撕下來了。

他們同樣不認為《拉拉拉》們有贏的局面。

“這每首歌歌詞都是拉拉拉,這第一首觀眾還有點新鮮度,連聽五首拉拉拉,審美疲勞啦!

換成我要是在便秘的時候,腦子裡五個聲音跟我說讓我去拉,我肯定火氣超大——那是我不想拉嗎?!那不是我沒法拉嘛?!還從裡面選一個,我沒丟礦泉水瓶子上去就算客氣的了!”

節目組深以為然,決定下半場開始前,先派幾個保潔大叔和保潔阿姨去把座位邊上那些個礦泉水瓶子給他們沒收了!

至於那五個共腦了《拉拉拉》的創作者們,不愧是寫出拉拉拉的人物,他們的想法就與眾不同——

“早知道就學那個誰誰誰玩改編了,我改一首《想哭但是哭不出來》解釋說這是在描繪便秘時候患者的心境不好嗎?非要現在和另外四個在這裡PK。”

這句話如果是一個創作者對導演說就算了。

偏偏這五個人又很巧合的用不同的話表達了同一個意思(早知道我就改編了),還很默契地選了同一首歌作為改變曲目——

總導演笑得咖啡都噴出來了,覺得這一期節目的歌兒好不好聽不知道,但這個笑果是絕對有了。

與此同時,演播廳場外,五百名現場觀眾之一的牛小蔥在低頭看選票的時候,被場外主持人攔住詢問了幾個問題。

在瞎幾把自己也不知道回答了些什麼後,他反客為主,掏出了自己一開場就領到的投票卡,反向問了場外主持人一個問題——

“所以我想問,這張投票卡左邊的這個一維碼是什麼?”

“我掃了掃,發現是個鏈接,裡面是什麼?”他非常謹慎地沒有點開這個鏈接。

現在的人民群眾反詐意識都很強,人人都下載了國家反詐中心APP,都知道陌生的一維碼不能掃,陌生的鏈接不能點開這個常識。

但好奇心讓牛小蔥忍不住還是想知道這個一維碼到底有什麼用?

已知這張投票卡的右半部分到時候他是要在自己選定的歌曲下方打勾然後撕下來塞到投票箱的,那左邊這個一維碼留給他乾嘛呢?

因為外場主持人到時候在節目裡是不出鏡的,所以節目組直接找了樓下《狗屁倒灶》雜誌部的一個小編來擔任,反正都是一家公司的,反正這個節目名義上也是《狗屁倒灶》冠名播出的不是?

講到這個一維碼,小編不困了,小編精神了,小編解釋道:

“這是我們《狗屁倒灶》雜誌的官網!你知道的,這檔節目的冠名商是我們這本雜誌,所以為了答謝廣大觀眾千裡迢迢趕來投出你們公平公正的一票,掃這個一維碼,點開鏈接,填寫個人信息,你就可以得到我們《狗屁倒灶》送給您的評委禮品——

一年份的《狗屁倒灶》雜誌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