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錢的第十六天(1 / 1)

我發誓,我在選員工的時候,真的沒有參考他們的姓氏來選的意思……但一切就是這麼的巧合,他們的名字就是帶著非常好的虧本寓意。

——《貝總虧本語錄》

這是包遊和佩佩兩人確定關係之後的第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節日,這一天,雙方都為對方精心準備了禮物。

約會地點是包遊前期做了攻略提前兩個星期定的餐廳小包廂,他準備了花,準備了三個禮物盒子,裝著他一共花了近三千塊的禮物。

“這一段可以說是你前半段故事劇情裡最難演的部分。”不是因為這段戲本身有多難,而是導演和編劇對這段戲看得比較重,希望能多機位一鏡到底方便後期剪輯,所以演員在這一段的表演裡就必須要有一個自然的情緒過渡。

“一開始是帶著緊張和激動的——因為這是你第一次談戀愛,第一次花兩個多星期的時間在給你的女朋友準備禮物,想要提升她的好感度,你很擔心自己的禮物會不會送錯,因為有的遊戲裡就是這樣,給NPC送錯了禮物不僅不會增加好感度,還會降好感度。”

導演儘職儘責給石頭哥講述著這段戲。

“等禮物送出之後,你看到她(指了指站在他對面正在看劇本台詞的飾演佩佩的演員)給你的正面反饋,你就會有一種滿足感期待感。滿足是滿足於自己送的禮物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期待是在期待對方會送你什麼禮物……這種心情就等同於你做完了一個隱藏任務等待任務發布NPC給你獎勵的心情。”

“然後你就會看到佩佩給你準備的這個抽獎箱。”導演俯身從腳下拿出一個箱子放在桌上。

石頭哥聽到這裡,深刻懷疑自己幻聽。

什麼玩意兒?

抽獎箱?

他是沒有拿到劇本沒有經過試鏡就被劇組選進來擔任男主角的,雖然昨天晚上經紀人小姐姐已經幫他要到了劇本,也和他大致說了一下這大概是個什麼故事,但昨晚他的團隊主要工作重心都放在了“這個劇組會從哪些方面把鍋推給我”上面,還沒有認真通讀劇本。

……並不是很懂這對小情侶,相親玩的這麼團建風的嗎?還有一個抽獎箱?

……而且這個抽獎箱怎麼看怎麼像我爸公司工會活動的時候用的那個老式抽獎箱!

導演對於男主角沒有認真看過劇本這件事接受良好,這才符合這位青年演員一直以來的人設好吧?之前那個乖巧的樣子都讓他懷疑這人是不是不是本人,是他的雙胞胎弟弟什麼的。他很耐心的跟男主角解釋這裡面蘊含的邏輯。

“已知,在男主角包遊的視角裡,他一直在接受佩佩所扮演的遊戲係統的各種女朋友任務,是也不是?”

石頭哥點點頭,對啊,沒錯啊。

“再已知,前期男主角通過做各種男朋友任務,已經收獲了不少的積分,是也不是?”

石頭哥再次點頭,對啊,是這樣啊。

“再再已知,一個正常的遊戲,到了特殊節日的時候就會整點遊戲活動,來帶動一下玩家的遊玩積極性,順便讓他們多多氪金,是也不是?”

石頭哥回憶了一下自己手機裡目前還留著的那幾款手遊,從國慶到春節到萬聖節,中西結合什麼節日都要摻和一腳,覺得導演這話非常有道理,再一次重重點頭,表示認可。

“那恰逢七夕佳節,女朋友佩佩遊戲係統更新了新的抽獎活動,開放限定量獎池允許你使用積分抽獎,有什麼問題嗎?”

石頭哥盯著那個紅彤彤的抽獎箱:“……”

石頭哥想了想來自經紀人小姐姐的耳提面命,憋出倆字兒:“……沒有。”

說服了男主角,《相親這件小事》第二部的第一場戲就這麼順利地開始了!

“……開始是開始了,但也並沒有那麼順利。”

在連續NG了十五次、整個劇組陷入低壓氣息地情況下,導演抹了一把自己頭頂的汗,在宣布解散的同時,點開手機圍信裡的“黃金鐵三角”群,直接打了個群語音過去。

兩分鐘後,黃製片和白編劇紛紛接通了語音電話,聽著來自導演的“哭訴”。

“怎麼?是這小子犯毛病要改劇本了?來,把電話給那小子,讓老娘好好教育教育他,讓他知道知道一個寧折不彎的編劇是長什麼模樣的!笑死,他還以為自己在那些花了錢的劇組嗎?!”白編劇在電話的那頭上來就是夾雜著個人恩怨的怒火噴射。

“告訴他!以前那幾個劇組他能橫著走改劇本是因為他是甲方!是爸爸!他現在隻是個普通的演員!是個乙方!我們劇組花錢雇來的!是個孫砸!孫砸就要有孫砸的樣砸!”白編劇應該是正在吃核桃補腦,語音通話的時候背景音全是她拿小榔頭砸核桃的聲音。

“……那倒也還沒到您出場的時刻。”聽著對面殺氣騰騰的聲音,導演瞬間就把自己剛才那些低氣壓和抱怨都收了回去,連說話措辭都變得客觀了很多。

“……這一回這個演員人選,不得不說,貝總真的已經儘心儘力了……他雖然不是演技最好最合適我們這部劇的,但確實是那疊簡曆裡態度最端正的一個了。”

在並不知道石頭哥心裡究竟在想些什麼的導演看來,石頭哥的表現已經遠超他的預期——

他安排的妝造他全盤接受,對於自己變醜這件事情不僅他本人沒有怨言,也沒有去向經紀人告狀,讓經紀人過來施壓(這種事情他之前在彆的劇組的時候見得多了)……要知道某些特彆在意自己在劇裡造型的小鮮肉,光是一個定妝就可以和劇組撕好幾天呢!

在劇組呆了也有大半天了,也沒見作妖,沒有對劇組的盒飯、住宿、小風扇有任何意見,身邊就一個小助理,這個小助理還非常乖巧懂事,一上來第一件事就是下單了奶茶請全劇組喝,見到誰都叫哥哥姐姐老師師傅,一點沒擺架子。

本人雖然業務能力非常一般吧,但這些年業務水平一般的演員越來越多了,他混在裡面一點都不顯眼!

起碼他願意看劇本!願意聽他講戲!在拍戲和扮演過程中沒有因為台詞太長就不背了,沒有因為角色這段戲太複雜就說要把角色二創一下改簡單一點,也沒有因為NG就擺臭臉發脾氣鬨情緒!

“跟他說後期要他減肥鍛煉塑形,他就會自己找私教練習,跟他說這個角色最大特點是會打遊戲,中間會有多次拍到他打某款遊戲的鏡頭,他就會自己默默下載這個遊戲開始練習……”

“我覺得如果換成那疊小鮮肉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會比這個乖巧的!”導演回憶了一下那張讓他頭疼的名單,斬釘截鐵道。

雖然不是最好選擇,但導演已經很滿足了。

一個演員要等好幾年才能等到一個讓他火的角色劇本,一個導演也要經曆很多普通演員,才有可能遇到那麼幾個演技十分優秀的演員,他非常習慣和演技一般般的演員一起拍戲。

By the way,這位導演姓藍,和黃製片、白編劇同屬顏色姓氏,主打一個怎麼混都不會紅,放在一起記就非常好記住。

“……沒想到這大少爺在不帶資進組的時候會是個這麼貼心的乙方……果然我在這個圈子裡看人看得還是沒有貝總多,想必她是以前就聽說過這位石少爺的為人,這才決定在這群人裡面選他的吧?”藍導無端猜測。

小黃和小白都覺得小藍這個猜測很有道理。

“所以你這個電話打來到底是要乾什麼呢?”既然這個演員沒有作妖,那不就能夠正常拍攝了嗎?

“就算演技一般般,但人家能接受NG啊,多NG個幾遍不就拍出來了嗎?”難道真的是拍的太鬱悶了找我們倆來嘮嘮嗑?不能夠吧?

確實不能夠,人家藍導之所以打這個電話是有彆的意思。

眾所周不知,藍導身為導演,一直有拍著拍著改劇本的壞習慣,前幾章他剛出場的時候有提到過,貝總就是因為這一點才選了他作為《相親》這一係列的導演。

“……我就是又想改劇本了。”藍導厚著臉皮道。

藍導的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男主角演的太差了。

雖然,業內對於這種主演演技差是有一定處理方法的……

“就是減少長鏡頭和懟臉鏡頭,我們儘量一句話一個分鏡切換拍攝嘛!”

簡單來講,就是把演員的台詞分成好幾段進行拍攝,比如像包遊這段七夕節的戲,情緒轉換很多,又要緊張又要高興又要期待又要激動的,讓他單獨一個一個演這些情緒,教一教還是能教會的,但是情緒過渡上面他就很難做到自然——

他能夠像現在這樣聽話的收斂一些誇張的表情來演這個角色他就已經慶幸得燒高香了!

所以真實拍攝的時候,一場戲明明男主角要演出四個情緒夾雜過渡,但在經過十多次NG發現這位演員實在做不到、同時本人態度也不錯、他並不想為難他之後,藍導就決定接下來就祭出這個大招。

比如第一句台詞男主角主要情緒是緊張,那麼就讓他維持著一個緊張的表情說完這句台詞,然後“哢”,切下一個鏡頭,讓男主角再換成另一個期待的情緒去說下一句台詞。

到時候整個戲份剪輯的時候,就通過近景遠景的切換,或者適時把鏡頭切換給女主的方式,繞過男主角情緒過渡的這個片段,整個戲這樣就還能順下來,觀眾都是外行,看這一段的時候也不影響他們看懂整個故事,隻有內行人才知道這麼做是因為男主演技不行,嗯,就比較完美。

“唯一不完美的是,這樣我們原本劇本裡很多有關男主變化和成長的戲份,拍的可能最後結果都不會太儘如人意了,雖然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但剪出來這個時長估計也不夠了。”

想想也是,很多應該安排給男主角的成長戲、內心戲都不得不刪除(導演本人並不相信短短一兩個月石頭哥能夠演出複雜的內心戲),那原本的二十四集電視劇可能會直接縮水變成十二集。

而這種情況在各大劇組也不是沒有。主演之一撐不起戲,那就隻能縮減他的戲份,縮減了他的戲份,那理所當然把時長撐起來的重擔就要交給另外的主演……比如佩佩了。

“所以,我在想,要不我們在故事敘述角度上面,不要單純就從男主角的視角出發了,這個男主不太行,但我們這個女主演技是夠夠的,那乾脆每一個場景都做男女主角兩條敘事線,然後每一個場景都剪兩遍。”

這種敘事手法不是沒有先例。

比如某國電影《怦然心動》就是這種手法,男女主角的每一個成長線都會分視角闡述,給觀眾一種男女之間想法差彆真大和真有意思的感覺。

白編劇能夠和藍導搭檔,當然是能接受隨時修改劇本這件事的。

雖然她內心在罵街,但她也知道導演這是為了這個故事的完整性沒辦法了,向她求助,於是她掛了電話,就重新開了個word文檔——

同樣是七夕準備禮物,安排了抽獎箱的佩佩當時到底是出於什麼心態做的抽獎活動呢?

“我的閨蜜告訴我,永遠不要給男人花錢。”場景轉換,重新回到了七夕前幾天,佩佩準備禮物的時候。

“給男人花錢會帶來不幸。所以有錢就要給自己花,就算要給男人花錢,也要想辦法從男人手裡把錢再收回來。”機智的佩佩於是乎就在七夕前兩天從公司工會那裡借來了抽獎箱和抽獎球。

秉持著能少花一筆錢就少花一筆錢的心態,她開始準備抽獎活動裡面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