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救了又沒救 三更,278w營養液加更……(1 / 1)

張良一路上的不安, 在一頓飯後就徹底瓦解了。

他上一次與朱襄見面時,已經是四年前了。

四年前,他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 居然在鹹陽學宮面前打滾哭鬨, 還冒充秦國丞相藺贄之子, 被秦太子政抓進了大牢。

他想起來那時的事,忍不住腳指頭摳地, 想要摳個洞鑽進去。

回憶四年前在鹹陽當“書童”的日子,理應不是什麼美好的回憶。

他丟了臉, 進了牢,還聽到了朱襄公對自己家族和父輩的侮辱。

稍有血性的人, 當有人辱及家族和父輩時, 都會視對方如仇敵, 恨不能殺之而後快。

但張家兄弟想起在朱襄家中暫住的月餘,心中不僅生不出恨來,還常常懷念。

這當然不是朱襄公家的飯菜太好吃了。

咳, 好吧,不僅僅是朱襄公家中的飯菜好吃。

和藹可親又學識淵博的長輩,能跟得上自己話題的同齡人, 再加上充實又輕鬆的學習生活, 這是張勝張良兄弟二人從未感受到的。

張良雖然在新鄭的時候被張家溺愛得厲害, 有許多“朋友”圍繞在身邊, 但他回新鄭後,覺得與太子政吵架(還吵不贏),都比和“朋友”聊天有趣得多。

隻是都四年了。

就是親朋好友相隔四年感情都會生疏,何況朱襄與他本來就是陌生人。

若不是這四年他與韓非偶有書信往來,他也不會厚著臉皮去按照父親的計劃, 在韓國滅亡之際投奔韓非。

他離開鹹陽的時候也未想過,他居然會主動前往南秦,避開韓國滅亡這一刻。

張良在這四年地位和生活落差極大。

僅僅是父親離世,張家明明在韓國朝堂還擁有很大的勢力,並未衰敗,他居然也見夠了人情冷暖。

想到多年來的世交變化都這麼大,隻是四年前有著月餘交情的朱襄公和太子政,大概早就忘記自己了。

自己當日拍著胸脯說一定能拯救韓國,絕對不會逃走,現在卻灰溜溜地逃到南秦。

他們得知此事時,恐怕不僅是淡漠,還可能鄙夷了。

張良南下時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他的老師韓非是韓公子,即使心中厭惡抵觸,也會接納他這位前韓相之子,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目的。

但朱襄公德行高遠,太子政性格孤傲,大概是會瞧不起自己了。

張良沒想到,嘴十分毒的太子政居然沒有諷刺自己。

朱襄公雖然說起了滅韓的事,但也是在安慰自己,還在短短一日內就給自己準備好了院子和衣物。

張良吃飽後,嬴小政本想拉著張良再聊一會兒,被朱襄趕走。

“張良路途勞頓,你先讓他休息一下。”朱襄用手指頭點著嬴小政的後腦勺,一點一點把嬴小政戳走,“張良以後就住在這裡,你什麼時候都能找他聊。”

嬴小政被舅父戳著後腦勺戳走時還嘴硬:“我沒有想和他聊,我隻是問他一些事。”

“啊對對對,等張良休息好了再問。”朱襄趕走嬴小政後,對張良道,“安心住下,有什麼不順心的地方告訴我。我生活比較粗糙,你可能有很多不習慣的地方,要及時說,彆客氣。”

張良送走了朱襄和太子政,他身旁的家仆才感慨:“不愧是朱襄公,氣度真是非凡。”

張良失笑:“朱襄公氣度怎麼非凡了?”

家仆不好意思地笑道:“朱襄公對公子如此親切,當然氣度非凡。”

張良搖搖頭。不倫不類的回答。

家仆為張良收拾朱襄贈送的衣服,連連感慨:“沒想到朱襄公居然會將秦太子的舊衣贈給公子,這是表示對公子的讚賞啊。”

家仆的神情十分興奮。

張良道:“朱襄公隻是因為我是公子非的弟子,而視我當做子侄。他贈送我衣物,也隻是當我是尋常子侄,將家人衣物暫時給我急用,並未想這麼多。”

家仆不信:“這是太子親用的衣物!”

張良淡然道:“他是朱襄公。”

家仆猶豫了一下,有點被張良說服了:“朱襄公或許真的不在乎?但那可是太子啊。哪有人真的將太子用過的東西當做尋常物品處置?”

張良道:“朱襄公沒有將太子的物品當做尋常,他隻贈予能住進他家中的親近晚輩。”

這範圍,其實比“太子之物”贈送的範圍更狹窄。

能被朱襄公認可為晚輩,還能住進朱襄公家裡的人,肯定不會少禦賜之物的賞賜。而朱襄公以長輩贈予的物品,比起那些“秦王”“太子”“長平君”或是“吳郡夫人”身份象征的物品,更稀有。

所以張良心裡也很激動。

明明四年沒見,四年前自己給朱襄公的印象可能還不是很好,現在自己還是拋棄韓國而來。

朱襄公對待自己仍舊和藹可親,十分體貼。連那個孤傲的秦太子政也沒有露出對自己的輕視。

張良攥緊了朱襄贈予的衣物,心情又是感動,又是……愧疚、鬱悶、難過、自我厭惡,十分複雜。

張良突然不想說話了。

小院除了張良和家仆住的房間,還有小廚房和一個較為寬敞的書房。

書房的窗戶推開,就能看到一叢菊花和開闊的天空。

張良帶了許多禮物賄賂楚臣和楚王,還帶了一些精挑細選的禮物贈送給老師、朱襄公和太子政。自己的物品不多。

除了幾套拜見公卿貴族的衣物,他帶得最多的就是竹簡木牘。

那些衣物不太適合日常穿著,且對於南秦的氣候而言太厚重。朱襄猜到張良不清楚南秦氣溫,才會體貼地為張良準備了更換的衣物。

韓國雖有紙張傳入,但沒有自己的造紙作坊,且韓國公卿認為竹簡木牘更適合貴族,所以他們的書寫載體仍舊以竹簡木牘為主。

七國中除了秦國大舉推廣紙張,隻有朱襄公出身的趙國和水草繁盛的楚國建造了官方的造紙工坊。

楚國的造紙工坊是春申君當令尹的時候,悄悄從趙國挖來工匠籌辦的。

張良出使楚國的時候,未見楚國公卿用紙。他想,造紙工坊這新來的事物,大概在春申君失勢時就解散了吧。

“公子,床已經鋪好了。”家仆道。

張良揉了揉有些酸的手腕,心想,還是紙做的書更好。

……

張良本以為他來到一個新環境會睡不著,何況他心情如此複雜。

但他一沾軟綿綿的棉花枕頭就睡著了,還一覺睡到日上三竿。

當他起床時,居然都該吃午膳了。

張良十分尷尬,連忙向今日沒有出去巡視,正在押著弟弟做數學卷子的嬴小政道歉。

小成蟜抬起頭,疑惑道:“你在路上顛簸一個多月,好不容易能睡個安穩覺,多睡一會兒怎麼了?為什麼要道歉……哎喲。”

“做你的題,彆那麼多為什麼。”嬴小政用手中卷起的書輕輕敲了小成蟜的腦袋一下。

“好吧,做題,做題。”小成蟜嘟著嘴嘀咕,“我討厭數學。”

他愁眉苦臉咬牙切齒繼續和數學題搏鬥。

滿分一百分。如果他能得八十分,就能得到舅父特製炸雞塊獎勵。

大兄都沒有!

為了炸雞塊,拚了!

嬴小政對張良道:“韓非已經到了,他得知韓國要滅亡了,哭得涕泗橫流稀裡嘩啦,等他收拾好之後才會見你。”

張良聽到老師痛哭流涕的事,心情居然沒有跟著一同難過。

他關注點歪了。涕泗橫流他知道是什麼,稀裡嘩啦是什麼?

張良努力思考,猜出了“稀裡嘩啦”大概是描述老師哭泣時如同流水般的聲音。

太子政有時候的用詞真的很奇怪。

“雖你遠遠不如我,但你能在十三歲孤身潛入楚王宮,說動已經不管政事的楚王出兵救韓,比這個世間大部分庸碌稍強些。”嬴小政道。

張良面色古怪:“難得太子誇讚我一句。”

嬴小政沒說話。對於優秀的人,他不吝嗇誇讚。

何況他早就誇過張良了。

張良投秦,嬴小政挺高興。

他的驕傲讓他不會走上任何人的道路,無論是舅父的道路,還是夢中大嬴政的道路。

這是夢境中大嬴政未見過的賢才,所以嬴小政很重視。

當然,他不是不重視李斯、韓非、蒙家兄弟等在夢境中見過的賢才。隻是“未知”比“已知”更有趣。

當小成蟜做好今日的測試題,隻得了六十多分無緣特製炸雞塊,正破口大罵“我討厭數學”的時候,韓非終於整理好了儀容,在李斯的陪伴下,前來見張良。

朱襄準備好了拜師禮,張良正式拜入韓非門下。

拜完師後,韓非想勉勵幾句,話未說完,又失聲痛哭。

張良忍了許久,最終還是悲從心來,與老師相對垂淚。

李斯拍著韓非的肩膀安撫友人,朱襄和嬴小政悄悄離開,並拽走了小成蟜。

“讓他們哭一會兒吧。說不定他們哭的時候,韓國已經被滅了。”

“舅父,你比我還惡毒。”

“啊?政兒?怎麼會有人說自己惡毒!舅父不允許你侮辱自己!”

……

朱襄沒猜錯,就在張良向韓非拜師前後,韓王投降了。

曾經的韓國左邊是魏國,右邊是趙國,下面挨著楚國,面積和魏國、趙國差不多大。

現在的韓國國土縮小到一郡之地,左邊秦國虎視眈眈,上面壓著魏國,下面挨著楚國。若不是魏國和楚國相助,巴掌大的韓國早就被滅了。

為了守望相助,共同抵禦秦國,楚國的陳都、魏國的大梁、韓國的新鄭挨得很緊,都靠近楚國、韓國、魏國三國共同的三叉國境交彙線上。

張良請出楚國援兵,楚將隻一旬便到達新鄭。

楚王沒有派出項燕。

他雖昏庸,但不愚蠢,知道項燕是楚國最能打的將領。所以在秦國立誌掃平天下之時,項燕當然要拽在手中防備秦國。

廉頗對新鄭隻圍不打,忙著收割和分地。

楚王一出兵,他就停止包圍新鄭,但也沒退兵,占著的地盤仍舊占著。

韓王本來很高興都城解圍。結果解圍後一看,韓國隻剩下新鄭一座城池了。

張勝力主一邊請求救援楚將一同攻打廉頗,奪回韓國土地,一邊繼續向他國求援。

但張勝年紀輕,資曆淺,韓王不聽他的。

且韓王累了。

他先給自己起了個“桓惠”的諡號,然後投降獻城。

廉頗傻眼。

七國愕然。

韓國的卿大夫還準備再頑抗一陣子。

國都被攻打然後複國的例子很多,比如齊國,比如剛被趙國又打了一次國都的燕國。

他們不認為韓國會這麼迅速地滅亡。

但韓王本人擺爛了。

廉頗親自受降,看著那位給自己取好諡號的韓王,半晌無語,不知道該說些啥好。

……

“新鄭之圍被解後,韓王開城門投降了?”

韓非眼睛一眨一翻,暈了過去。

張良一屁股坐在地上,失聲大笑,笑得喘不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