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8 章 番外6(1 / 1)

遊俠郭解最近交了一個新朋友衛青,新朋友為他找了個光明正大的好差事,從遊蕩鄉裡的遊俠首領一躍成為軍中特殊軍種,讓郭解頓時喜氣洋洋,回家收拾行李、與昔日友人告彆時,臉上的笑容怎麼都掉不下來。

他的門客、和民間結交的其他遊俠齊齊不舍:“老大,你入軍了我們怎麼辦?”

“也參軍吧,日後建立軍功,咱也可以封侯拜相!”

郭解說著,想到了衛青對他地勸誡,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

“高祖時期,朱家救助季布卻不求報恩。先帝時期,劇孟幫助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現在,也到了我郭解揚名天下的時候了!”

他不知道,曆史上的自己並不受劉徹待見,與衛青的相識,是劉徹要把他遣送到茂陵守陵,衛青為他求情。但是依然改不了武帝對遊俠的忌憚、厭惡,以及對郭解的殺心,後來依然以郭解的門客殺人為借口,殺了郭解。

郭解在民間的名聲越大,在遊俠中越受尊敬,就越受到帝王的忌憚。

但是,因為天幕呈現過的民間大俠保家衛國的行為後,劉徹知人善任的技能再次點亮,開始發掘遊俠的新用處。

遊俠喜好與民間遊俠結交,這豈不是正適合送去邊疆,在兩國魚龍混雜的地方打探消息?

遊俠武器高強講義氣,這不正符合直來直往的草原民族的喜好?

遊俠結交鄉裡,這不正好方便留下他們的把柄,也不用擔心真叛.國?

想開之後,劉徹開始讓衛青召集民間身手厲害的遊俠,建成一支特殊的軍隊。

類似繡衣使者,直接聽命於皇帝,但是主要是針對周邊國家的特殊間諜部隊。

當然,郭解目前還不知道,帶著自己的俠客夢,以及對未來建功立業的野心,背著簡單的包袱,與友人們告彆,行走在去長安城的路上。

幾乎是同一時刻,在大漢的不同地方,都有不同方面的人才,朝著長安彙聚而去。

戰國時期,諸侯流行養士,門客、遊俠都屬於諸侯公子們養士的人選。漢初曾經遊俠縱橫,但是經過當權者的打擊後,漸漸衰落。一直到漢末,天災不斷,流民成為了新的遊俠,最後逐漸彙聚成農民起義軍,從曾經配合朝廷、結交官員與豪族變成了推翻朝廷、推翻官員與豪族。

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各有所長,到了漢朝儒家獨大,其他學派漸漸衰落,並且逐漸銷聲匿跡。

但是因為天幕的到來,遊俠有了新的用途,百家也重新煥發新的生命力,並且以新的形式呈現。

“耆老,這新水車怎麼跟鄰村的不一樣?怎麼看起來小啊?”

村莊裡,村民彙聚在河邊剛建立的龍骨水車旁,時不時上前試著手轉、腳踏,或者直接用牛拉,覺得比一桶一桶挑水到田地裡灌溉省力氣多了。

但是也有人不滿,對著一位站在龍骨水車旁的鬥笠老者提出疑問。

“鄰村的大水車不需要人蹬,省力氣多了!”

鬥笠老者語氣和善介紹:“鄰村的是筒車,需要水流衝刷帶動筒車轉動,適合山地。咱們村這叫翻車,可以從下把水往上帶,適合地形差異沒那麼大的田。你看看咱們兩個村是不是地形不一樣。”

提出疑問的村人還沒回答,其他村人已經七嘴八舌說了起來:“沒錯,以前我還嫌棄他們村路難走,上山下山累得慌,都不愛過去。”

“隔壁村那山坡爬的要人命,我每次走親戚行禮多了都得讓親戚幫忙挑,不幫忙實在是扛不上去!”

“以前覺得他們山高水遠不方便,現在沒想到水流落差大還有這好處。”

……

村人們議論起兩個村水車的不同之處,鬥笠老者圍著水車打量著,時不時與一旁另一位鬥笠老婦交流一二。

翻車最早出現在東漢,據《後漢書》記載,東漢時畢嵐發明了翻車,“翻車設機車以引水”。而筒車據說是發明於隋而盛行於唐。

但是因為天幕上出現過這些畫面,東漢末年十常侍之一畢嵐發明的翻車提前出現,筒車也很快也被能工巧匠打造了出來,根據不同的地形,交替著使用。

這一村莊正在位於平原與山地的交界處,他們村地形比較平,隔壁村已經屬於山地,高低差異很大,便能看到兩村很明顯的不同之處。

這兩位鬥笠老者、鬥笠老婦,也不是普通的村人,而是新鮮出爐的“農師”。

大漢剛發明成熟的紙和書本,農書根本不多,農官有點難度,但是從民間選拔有經驗的老農集體交流,指導其他人,還給予官吏待遇,對朝廷而言也是雙贏。

目前選拔的“農師”非常簡單樸素,看每一年誰家地裡的收成最好、經驗最豐富、而且願意對外分享自己種植經驗的。

這鬥笠老者就是本村的農師,鬥笠老婦就是安裝著筒車的隔壁村的農師。

自上任以後,兩位老者時不時行走於村中,傳授自己的種植經驗,還會統一去城裡參與農師協會的交流學習,哪怕是這樣春雨連綿的季節,也忙碌的腳不沾地。

忙完水車,還得忙草市。

草市的交易看似簡陋,但是很能促進農民研發農副產品積極性,在各個村中都很受歡迎。

而在更有條件的長安和一些莊園裡,當有知識有錢財的貴族、官員、莊園主受到天幕啟發,開始花大錢搜羅民間人才,漸漸地開始將農業分科細化。

養花,養果樹,養魚,種稻,種麥,種桑麻,原本就有各種大類彆,現在更加細分:擅長溫室養花的,擅長花卉病蟲防治的,擅長培育新品種的;擅長柑橘嫁接的,擅長柑橘增收的……

這些原本得到了宋明清才會因為市民經濟的繁榮發展起來的農林園藝,在漢朝隻要被點撥開,依然有條件實現。

在各地多了許多工業交流行會,有官方行會,地方行會,也有民間私人行會,開始從閉門造車走向融合交流。

並且還慢慢出現了各種木工大比、鐵匠大比之類的工藝比賽,有錢

有興趣的富商出資讚助,從中尋找自己需要的人才,工匠從中尋找自己未來的出路,還有更多沒技術但是感興趣的平民或者學徒來觀看比賽,看著看著,開始學習深入某一行,投身其中,為行當帶來新的血液。

而自從宮中重視刺繡地圖之後,擅長刺繡的女子不僅僅是有商業價值,還有了軍事政治價值。

宮中特意召集聰穎繡娘,教授繪圖、測量知識,不僅僅刺繡地圖,做立體軍事沙盤,還涉及到刺繡一些不適合用紙張或者竹簡保存的書籍秘聞的保存。

當一位看似年邁體弱的繡娘親自冒險去匈奴假裝酒娘賣酒,窺探到了匈奴大漢交界處的地形,刺繡出了非常精準的軍事地圖後,得到了劉徹親封的官職——這也讓大漢的女官越來越多,讓民間的女子越來越敢為了自己的將來,拚一把!

醫者研究著針法灸法和草藥學,有的利用提煉出來的酒精各種做實驗尋找適合的用途,有的開始自己紮自己研究穴位實踐……

還有膽大的醫者,比如義妁等不甘落後於後世醫者的太醫,親自持刀解剖亂葬崗沒人要的屍體,或者是死刑犯。名聲傳出去後,謠言經過發酵越傳越恐怖,一時間導致犯罪率大幅度下降。

宮中的方士在研究火藥,時不時傳出爆炸聲,還有方士把自己炸成重傷,也讓民間對火藥的研究淡了許多。當然,就算有,那明顯的爆炸聲也逃不過大漢對硝石等材料的嚴格管控,而且爆炸聲非常醒目,也非常好抓人;

民間的方士們開始研究化學,一會兒煉丹爐裡燒銅鐵,一會兒燒後世寒食散配方然後去鋪路,還真利用石膏黃土生石灰等隨處可見的簡單原料,燒出了土水泥的配方,糊牆之後光滑不掉灰,鋪路之後光滑不揚塵,極大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條件。

最重要的是,材料便宜隨處可得,哪怕是做成品賣也便宜。

民間的遊俠有些主動從軍,有些在民間擔任起武術師傅,帶著村裡的孩子們學習棍棒力氣、射箭刀劍等招數,後來被村裡人集資湊了一間武術學堂,成為了最早的武術老師;

還有越來越多的女性,走入了各行各業,發揮自身所長,為行業帶來女性的風采……

……

各行各業飛速發展時,知識分子見識到時代的劇變,受到巨大影響,一時間出現了許多優秀作品。

紈絝子弟們擅長文字的親自動筆寫,不擅長的就召集門客編書;

貴婦人們有些保守一點繼續寫漢樂府詩、漢賦,也有的受到神話影響開始寫神話同人,還有些有強烈表達欲,寫個人日記或者自傳,與讀者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曆。

當然,還有卓文君這樣不走尋常路的才女,邁出大膽地步伐,不斷地嘗試天幕上出現過的各種新題材。

當市面上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各色文學作品,一時間呈現一派文學盛世的景象時,卓文君依然埋頭在卓府專心寫作。

當卓文君完全不惦記司馬相如,也不管他到底納妾不納妾後,司馬相如反而患得患失起來,

主動頻頻給卓文君寫情書。

卓文君看過一眼,發現曾經眼裡才華橫溢的丈夫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

甚至在民間,自己的才名比司馬相如更盛。

卓文君從一開始感慨萬分,自己放棄了司馬相如的愛情才得到他的情書,到現在看多之後已經平淡無波瀾。

她從丫鬟手中接到今日份的情書,淡淡瞥了一眼,也沒細看就將司馬相如的情書扔在一邊,繼續埋頭寫作。

剛想出來的靈感,可不能因為一點小事耽誤了。

卓父現在非常忙碌,偶爾來找女兒一趟,也是與他討論起卓家私學的事。

卓家私學主要是教授經商,卓母閒著也是閒著,親自去上課去了,結果帶動了許多富商家族的女眷或者曾經的紈絝二代來學習,一時間人滿為患。

卓父看到私學這麼受歡迎,想要擴建私學,來詢問女兒。

卓文君卻堅定地拒絕了:“今上是一位霸道的帝王,咱賺好自己一畝三分的錢就夠了,不與陛下爭鋒。()”

卓父一聽這話,頓時如同冷水澆頭,清醒了許多。

沒錯,他為什麼從自家住的好好的四川來到長安,還不是陛下一句話的事。

好不容易在長安經營好了,若是又被趕去彆的地方,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罷了罷了,還是謹慎點好。

卓文君又問道:種的茶樹怎麼樣了??()?[()”

“給陛下上貢了一批,陛下很滿意,已經給我們批了榷茶權,以後又多了一門好買賣。”

說起這事,卓父喜氣洋洋,越說越覺得私學都不算什麼,他們卓家主要是做生意,不是開學堂,那個擴建私學的心頓時徹底散去。

“陛下已經確定了鹽鐵專營,咱家賣鐵不是長久買賣,但是這茶,可以長長久久。”

卓家的原籍就是四川,現在卓王孫馬不停蹄派人回四川承包了茶山,準備大乾特乾。

天幕連茶葉鞣製法、暢銷的地點都說清楚了,若是這樣還不能做好茶葉買賣,那他卓王孫經商幾十年白乾了!

卓王孫信心滿滿,還帶著對中原以外的茶葉市場的期待。

不止是卓家,許多家族都是如此。

一想到茶對外銷售帶來的巨大利潤,對鹽鐵專營的抗拒頓時小了許多。

比起可以再生的茶樹,需要煉製的鹽和需要采礦的鐵辛苦多了。

巨商們搶起全國適合種植茶樹的山地來,有些還屬於其他地方勢力的,主動出錢出力配合大漢鐵騎去“和平吞並”。

比如夜郎國,曆史上直到東漢才徹底吞並,現在派遣桑弘羊一起去了一趟,提前得以並入大漢版圖。

不僅僅如此。

受到後世“儒商”“義商”“皇商”以及大漢對商人的寬待新政策的影響,不少商人開始大方地各種捐錢為家鄉作基礎建設、為家鄉的守軍捐獻防寒衣物改善生活等等,親自去受災現場發放藥湯,出錢修建臨時木板房子,在災難過後

() ,收留了失去父母的孤兒和老人,建立起大漢最早的孤兒院和養老院。

對於貴族、豪商而言,可能捐出去的隻是自己一餐山珍海味所花費的錢財,但是對掙紮求生的貧民而言,就是一家人生存的希望。

“現在的大漢,真好啊!”

劉徹的車駕出現在水渠還沒修完就發起洪水的災區時,還以為會聽到災民的憤怒,特意親自來安撫,但是沒想到,聽到的竟然是這樣一句話。

劉徹的車駕雖然華麗,但是躺在道路兩邊的災民也不懼怕,這些日子這種豪華車馬見多了。

他們反而充滿希望,每一次貴人們到來都會為他們送上許多物資,這一次是送吃的喝的,還是保暖防寒的衣物?

劉徹掀開車簾,看到面黃肌瘦渾身臟兮兮的災民投來期待的眼神,忍不住反省自己特意帶來許多防止災民暴/亂的士兵是不是太多疑太過分了?

但是隨後賑災官員的到來也讓劉徹回到正事上。

“還是會有人趁亂做壞,買賣人口,欺負弱小……”賑災官員說起這事都覺得委屈,“還好我們來得及時,不然放任這些事態擴大,遲早得積累民怨民憤,最後還得是朝廷背鍋。”

除此之外,還有貪汙賑災糧款,是屢禁不絕。

所以賑災官員都是搭配了受命於皇帝的繡衣使者,繡衣使者給劉徹奉上另一份朝廷發放的賑災物資和實際發放的賑災物資,讓劉徹都佩服:“有些人真是冥頑不靈,舉頭三尺有天幕,就不怕被天幕譴責,遺臭萬年嗎?”

而且明知道如今朝廷上上下下都很重視水利和賑災,還敢貪汙,劉徹隻能說,低估了貪官的膽量。

繡衣使者想想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官,家裡奢侈享樂的比長安的大官還要奢侈,那可真是仗著山高皇帝遠胡作非為,他自認見多了貪官,還是為這樣的行為歎為觀止。

“直接斬了,就在這裡給災民看看。抄家之後,直接充公賑災。”

劉徹的一句話決定了此後的賑災風格,也讓更多大臣被殺雞儆猴,嚇得不輕。

劉徹冷眼看著貪官被殺,罪行被揭露,還以為會被災民怨恨,沒想到有災民反而更信任他了:

“陛下真好啊!”

“都是貪官的錯!貪了這麼多糧食,沒準水渠一直沒修完就是貪官的錯!”

“活該被殺!活該被抄家……”

……

還有一些親自來災區現場親眼查看情況的家、說書人等靈感迸發,激情討論著未來的作品:“聽說剛剛是陛下親自下命令?這不就是‘武帝微服私訪,斬殺貪官奸賊’?”

“聽說陛下以前好大喜功,天幕降下之後才如此體貼民間疾苦,這是‘天幕替民請願,武帝大徹大悟’!”

“什麼大徹大悟,陛下本就是大才,現在無非是‘神仙指點迷津,武帝遲早飛升’。”

聽著人群的議論聲,劉徹坐在馬車中,先是有些無語,後面哭笑不得。

這些家、說

書人,真得知道他就在身邊嗎?()

馬車上還有不少最近流行的,劉徹取出一本,隨意一翻,就翻到裡面講述災情時刻貪官貪贓枉法的劇情。

?西羚墨的作品《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再合上書,這本書的署名卻是匿名。

但是劉徹有繡衣使者,派人調查過,這個匿名的真人,依然是卓文君。

卓文君用本名寫各種奇怪詭異的凶殺、懸疑、恐怖,用匿名卻是專門寫天下不平之事。

最重要的是,劉徹絲毫不懷疑,以卓文君和卓王孫的地位,許多事情極可能都是親自聽過、見過的真實事件。

所以,他看到這個故事,又在這個節骨眼上,快速趕來災區,還真是一抓一個準。

劉徹揉了揉太陽穴,這一出事後,定然會吸引更多家去揭露地方貪官的真面目,或許會導致民間言論野蠻發展,但是對於帝王而言,也多了一條查探民情的途徑。

“這本書寫得不錯,日後哪些很火、或者很怪的書籍文字,都及時傳上。”劉徹對著心腹吩咐。

等回長安的路上,劉徹故意在民間酒樓下榻時,已經聽到民間正在講述那本、和災區懲治貪官後新編的的後續,還聽到了民間一些大家族子弟模樣的人摩拳擦掌,說自己也知道很多,也要去寫。

劉徹隱藏在人群中,微微一笑。

比起各種篡改曆史,這才是民間閒得無聊的文人的正確用法。

天幕能帶來各種新技術,可是依然改變不了漢武朝時期天災的頻繁。

天災的一切,依然得靠大漢朝的君臣民一體,上下一心去度過,這其中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害群之馬,就需要群眾的眼睛去監督。

而劉徹,對於平安度過頻繁發生的災情很有信心。

曆史上沒有天幕自己都能成為千古一帝,現在已經有了天幕帶來的各種新知識新技術,他一定能做到最好!

先立一個小目標:

讓龍鳳豬的“鳳”變成自己,讓李世民去當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