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 農耕帝國9(1 / 1)

【華夏古代沒有農業科技嗎?】

【答案是:有。】

【不但有,而且一直影響到現在。】

天幕下的古人集體摩拳擦掌,擼袖子蘸墨水,等著抄筆記。

荊咕也不負眾望,首先放出的就是一條條長長的白色“房子”。

“這是什麼?”

成年人還能忍住好奇,秉承著“天幕說的一定有道理”強裝理解,幼童就直接問了出來。

大人們也在心中附和:對啊,這是什麼!

荊咕開始從這“白房子”古代的雛形開始說起。

【我國最早的溫室記載是在漢朝,在漢朝以後一直在持續發展。】

秦朝時期,始皇帝命人在溫泉旁邊種蔬菜,不過這還不是人為改造室內環境,屬於利用自然環境。

西漢時期,太官園種用密封的屋子晝夜燃火,西漢溫室栽培蘿卜、芹菜、芋頭、韭菜、蔥蒜等蔬菜的新技術,比歐洲要早1000多年。

東漢時期,溫室栽培技術更進步了,廣泛使用為土壤加熱的技術建造溫室技術,種植的蔬菜多達20多種。

唐朝時,專門有了用溫室種植花木的“堂花術”。

能工巧匠們用比普通居室更大的紙糊窗子來增強透光性,在室裡開溝,把花盆放在溝上用繩與竹搭乘的架子上,在溝中倒入熱水,施牛溲、硫磺等熱性肥料來增加室內溫度,使堂中花卉提前開放。

南宋時期,在民間市場上,冬季有溫室栽培黃瓜上市,雖然因為冬日蔬果稀少價格比較貴,但足以說明溫室技術已經走向了民間。

元朝時期,溫室發展出了新技術。

農學家王楨在《王禎農書》中記載了溫室囤韭黃的新技術:“至冬移根藏於屋蔭中,培以馬糞,暖而即生,高可尺許,不見風日,其葉嫩黃,謂之韭黃。”

明清時代,溫室發展成了更方便、能保存的更久的地窖式溫室。

既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又可以燒火加溫的立土牆開紙窗火暄式溫室等,是當時最先進的溫室技術。

.

“就歸畦內,冬月以馬糞覆之,於向陽處,隨畦用蜀籬障之,遮北風,至春,疏芽早出……”

天幕放出了《王禎農書》裡先進的溫室技術,沒有念出來的,百姓自己迫不及待念了出來。

大人自己不識字,一邊念一邊急忙催促孩子:“小寶你不是在學堂學過幾l個字嗎,快記下來,能記多少記多少!”

小孩撓撓頭:“哦。”

雖然學得不多,但是記不住就畫應該可以吧?

反正他知道畫得符號是什麼意思,知道怎麼跟爹娘解釋就行。

“十月將稻草灰蓋三寸,又以薄土覆之,灰不被風吹,立春後,芽生灰內,即可取食……”一戶簡陋的茅屋裡,窮書生也顧不上節省筆墨,手下龍飛鳳舞開始記錄。在寫著這些的時候,往日總念叨他考不上的爹娘小心翼翼幫他研磨

,眼神裡透著欣慰。

感受到這種變化,窮書生終於有了自信。

他雖然考取功名不行,但是他識字,完全可以學著這些農書自己種地,能養家糊口,讓爹娘和妻兒過得更好一些也不負自己多年所學。

而且因為家貧,鄉裡鄉親對他多有照顧,原本一直沒考上功名,窮書生實在慚愧,現在終於發現自己也是有用的。

隻要他識字會寫字,把農書抄下來造福鄉裡,也是回報大家了。

【到現代,從80年代開始,農業科技工作者掀起了以溫室技術和地膜覆蓋為主要內容的“白色革.命”

。】

【“白色革.命”

的“白色”,指的就是溫室大棚和地膜需要使用的材料,白色薄膜。】

【溫室可以推廣果、蔬種植技術在不適合自己氣候帶的地區廣泛普及,地膜覆蓋可以讓莊稼保水、提溫、除草。

地膜的大量使用,人為的改造了農業生產的環境生產,使得靠天吃飯的農民有了主動利用和改造自然條件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產出率。

而且溫室技術發展規模越來越大後,不僅僅是農業林業,還推廣到了畜牧業、水產行業。溫室畜牧、溫室水產蓬勃發展。】

荊咕先是放出了溫室大棚裡各種各樣的蔬菜,可以清晰看到普遍是分門彆類的種植,一座“白房子”貫通到底,隻有一種或者兩種適合種在一起的蔬果;

再放出溫室畜牧業,要更為龐大的溫室農場,內部是四季常青的草地,牛羊在恒溫的舒適環境下,悠閒地吃草,悠閒地養膘、產奶。

牛的顏色很多,黑白色、黑灰色、棕黃色、黃白色,讓古人看得嘖嘖稱奇,而那肥壯的身材,任人撫摸的溫順脾性讓人羨慕。

.

農人看著肥壯的牛那寬闊的背脊骨羨慕地恨不得爬上天幕去盜牛:“這骨架,看起來力氣好大!”

其他農人連連點頭:“耕地一定很厲害!”

“這是肉牛吧?”年長者道。

“管它什麼牛,這麼大,哪怕是吃也可以吃好久。”年輕人隨口一說,說著說著,自己已經感覺餓了。

“吃?”他女兒聽到吃得,兩眼立刻亮了,奶聲奶氣流著口水,吐字還有些含糊不清,吸著自己的手指:“爹爹,想吃牛肉!”

年輕男子慈祥地摸了摸女兒的頭:“嗬嗬,爹也想,但是吃不著,家裡既沒牛也買不起牛肉。”

不愧是女兒肖父,跟他小時候一樣,都想吃一些吃不著的,比如牛肉。

.

荊咕又特意放出了一組采訪視頻:

身穿衝鋒衣的女記者,站在白雪皚皚的高原上,手裡拿著話筒,對著鏡頭激動地說道:

“這裡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我現在站在海拔3700米的青海省玉樹州界結石鎮上!”

因為天氣寒冷加上地處高原,女記者的臉上有兩團高原紅,短短幾l句話大口大口喘著氣,每一次說話時呼出的氣體清晰可見。

她側向鏡頭,

.“??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就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溫室大棚!”

鏡頭向後放,大片大片的“白房子”呈現在了眾人面前。

那是一排排排列整齊的白房子,外面看不到裡面的情形,但是隱約可見有人在進進出出。

記者拿著話筒朝門口走過去,一邊對著鏡頭介紹:“今日是豐收的好日子,我們來隨機采訪一些當地的農民,看看他們對溫室大棚有什麼想法。”

她攔住一位戴著氈帽的中年婦女,對方的皮膚曬的黑紅黑紅,但是因為豐收,笑得神采飛揚,看起來健壯又樸實。

“您好,請問您是本地農民嗎?”

“是啊。”

“可以接受一下采訪嗎?”

“可以可以,是要上電視對吧?”說著婦女立刻理了理自己的頭發鬢角,把身上的泥土拍乾淨。

“請問您對溫室大棚是什麼想法?”

“好!非常好!特彆好!”婦女對著鏡頭笑得陽光燦爛,不難看出她的真心實意,“有了這項技術,我們青海人也可以吃到南方蔬菜了。”

……

“好,感謝您的采訪,我們去采訪下一位。”

記者簡單采訪這一位,相繼采訪了不同性彆、不同年齡段、看起來也不同經濟狀況的當地人,得到了各種各樣的答案,但是無一例外都是積極的。

“冬天有菜吃了,這可是年輕時想都不敢想的,吃咱自家種的蔬菜。”

“總算不用天天吃肉了,我吃了幾l十年的犛牛肉和青稞,終於有菜吃了。”

“豐富咱老百姓的餐桌,也豐富了咱養的牛羊的吃食哈哈!”

“我家的小羊很喜歡吃大白菜和胡蘿卜……”

“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好多了,比我那時候好,吃得也多咯!”

……

當采訪結束時,記者激動地給出了結語:

“曾經,美國人在海拔3200米的高度種菜,說我們華夏沒這個技術條件。現在,我們在海拔3700米的高寒缺氧地區種菜,打破了新的世界紀錄!”

“我們大華夏農耕帝國的地位,一直向前,從未動搖!”

.

女記者一席話說得古人們心情澎湃。

但是不同人看到了不同地可以學習的地方。

武周時期,剛剛成立的新聞部一陣興奮:“原來除了征稿寫稿,還可以這樣采訪當地百姓!”

“可以把參與的百姓名字也記錄上去!百姓的積極性一定更高!”

“這記者又誰來當呢?”一名新人弱弱地舉手,頓時吸引來所有仇恨,以及彼此之間的火花四濺的對視。

最後還是新任的新聞部侍郎姚崇拍案決定:“輪流!”

.

“高山地區也能用溫室大棚?青海可以,那新.疆呢?”玄燁激動地走來走去。

新.疆的準噶爾部動不動叛.亂,他也知

道,除了當地野心勃勃的噶爾丹,還有當地的文化和經濟完全沒有融入大清。

倘若大清研發出溫室技術,也能在新疆推廣,當地人接受了中原政府的惠民政策,一心一意種地去了,還會跟著噶爾丹叛亂嗎?

滿族人在進入中原逐步接受中原文化後,都沒有以前那樣擅長騎射漁獵,慢慢更喜歡漢人的農耕文明,滿族都可以,新.疆那邊怎麼不可以?

【華夏的溫室技術,從古至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早其他國家幾l百年。】

【古羅馬在漢代時也出現了溫室,是用雲母片搭成的暖房,雖然透光性更強,但是沒有華夏內部生活加熱的措施,技術沒能流傳下去。】

【在其他地區出現的更晚,18世紀西歐才出現溫室栽培,1880年美國開始有溫室栽培,1830-1840年日本才開始有溫室,也是用紙糊的,叫做“紙屋”

,也是受了華夏時期堂花術的影響。】

【如今,現代溫室技術經曆了改良型日光溫室、大型玻璃溫室和現代化溫室三個階段後,溫室設施和栽培技術在我國迅速推廣應用。

至今,北京中山公園的塘花塢依然在使用起源於大唐的“堂花術”

。】

“驪山溫泉位置有限,在宮中試試溫室種植,也鼓勵民間嘗試。”嬴政看著天幕上變化的資料圖片,突然簡陋,但是有文字介紹,已經足夠給出大秦各種嘗試方向。

雖然大秦定然沒有後世那白色的不知名物體,但是天幕提到過的古代的紙大秦已經研究出來了,提到的古羅馬的雲母片,看起來像是貝殼,大秦也有條件,隻要大秦有這個條件,就有嘗試成功的可能。

嬴政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大秦到處是白房子,每一座白房子裡種滿了蔬菜,還養著膘肥體壯的牛羊馬,他的大秦子民吃得高高大大,出去打匈奴一個頂十。

越想越開心,嬴政嘴角掩飾不住的上翹:“若有成功者,獻上技術後朕賜他農官官職,去推廣向民間。”

比起一次性的重賞,明確的農官就意味著朝廷不看出身不看性彆地承包了鐵飯碗,連鐵飯碗裡的內容也提前給你規劃好了,明明白白的終身賞賜。

“諾!”農家人最為興奮。

他們弟子多啊,又可以出好多農官,比肩法儒有機會!

.

比起嬴政的滿懷期待,劉徹就是已經看到了希望。

因為天幕誇過的趙過,終於抵達長安,被他早就派人等待的官員立刻帶到了自己面前。

“趙過!你總算來了!”劉徹興奮地起身相迎,大臣們有些看起來酸溜溜,他們從沒被劉徹起身相迎過。

趙過簡單行禮之後,根本顧不上感動帝王的起身相迎,直奔主題:“陛下,有縑帛嗎?草民縑帛用完了!”

“有有有!”劉徹看著天幕親口說過拯救他的漢武朝於危時的趙過,眼裡的喜愛都快溢出來了,“他們也在抄寫,你先學著,天幕講完立刻開始試驗。”

趙過:“是陛下。”

此時他一路奔波,

蓬頭垢面毫不誇張,

連鞋子都有些磨破,衣服行囊上也滿是塵土。

雖然全身臟兮兮的來面聖有些失禮,但是大家都沒在意。

什麼禮節,哪裡有實實在在的天幕內容重要。

如果不是大漢這時候沒有便於攜帶的紙張,他的家境也不夠任意揮霍縑帛,民間想借都借不到,趙過都不想趕路進未央宮。

實在是趕路也浪費了記錄的時間。

還好,宮裡人多,想必是記全了。

可以用心聽了。

趙過一邊聽一邊結合大漢的情況想,順便把自己熟悉的土地環境寫在另一側,進行對比參考。

劉徹暗中觀察,悄悄走過去,看到趙過一無所覺。

劉徹沒有打擾他,看著趙過在縑帛上寫得大漢土地的情況,十分滿意。

天幕推薦的人才,果然有過人之處!

.

“大唐既然本就有這項技術,想必推廣向民間更容易。”李世民看著天幕上的現代化農業,聽到大唐也在其中,頓時有了許多想法。

“這農報大唐也可以做起來,等宮中的技術成熟了,就登報推廣向民間。”

“各家若是能先有這成熟技術,也可以署名後登報推廣,惠及天下百姓,讓百姓也知道,不是所有世家隻會欺壓百姓。”

杜如晦等人連聲高呼:“陛下英明!”

都是後世無能子弟敗壞家族名聲!

唐末農民起義殺遍世家,明末農民起義殺遍宗室,天底下的百姓一聽,說不定以為世家都是明末宗室那種隻會占地違法之人,他們必須挽回口碑。

房玄齡:“我等這就回去讓府中莊園嘗試。”

都是有錢人,在自家莊園上沒準比皇帝在皇宮過得還舒服,誰先嘗試出來可就不一定了。

李世民看出大臣之間的攀比之意,哈哈一笑:“那諸位可得加油了,若是宮中先試出來,那就要寫朕的名字了哈哈!”

此時不拉攏天下民心,更待何時!

【華夏的養魚技術起源很早,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殷商後期,一種是西周初年。】

【戰國時期,《孟子·萬章上》記載,有人將鮮活魚送給鄭國的子產,子產使管理池塘的小吏養在池塘裡。常璩《華陽國誌·蜀誌》也說,秦惠王時期,張儀和張若築成都城,利用築城取土而成的池塘養魚。】

【但是這時期的養魚,隻是拋進池塘裡任其自由生長,還是野生生長。正式養魚,是從漢朝開始。】

漢朝有池塘養魚,還有湖泊養魚和稻田養魚。

池塘養魚主要以鯉魚為主,湖泊養魚主要是在京師長安,是漢武帝築昆明池訓練水師之餘,養魚自己食用和供奉,多餘的還送到長安市上出售,非常有經濟頭腦;

稻田養魚始於東漢漢中地區,在夏季蓄水種稻時期在水田順便放養魚類,還可以利用冬水田儲水時期養魚。

稍後,巴蜀地區也開

始稻田養魚。

在漢代養魚業發達的基礎上,出現了華夏最早的養魚專著《陶朱公養魚經》。

隋唐動亂時期,養魚業一度衰落,到唐朝時再次興盛。

唐朝沿襲漢朝,繼續以鯉魚為主,用人工投喂飼料,還出現了以培養魚苗為業的職業者。

宋朝時期,在愛各種風雅花哨玩意的文人影響之下,有人開始用野生的橙黃色鯽魚培養觀賞魚金魚。到南宋時期,金魚已經成型,杭州的達官貴人養金魚成風,培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金魚品種,並且有了魚病防治技術。

明朝主要養魚區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明朝的養殖技術更為完善,不僅出現了桑基魚塘和果基魚塘、畜基魚塘,多種魚類的混養技術更為成熟,還有河道養魚、海水養魚、貝類養殖技術。

清朝時期的養殖技術主要繼承明朝,但是魚苗飼養得到發展,開始利用魚苗在水中分層的習性將魚苗分類撇魚法,還有了淘汰弱性魚苗的擠魚法。

.

“我不喜歡吃魚,魚刺太多。”

小有資產的富農家中,被嬌慣的幺兒嘟嘟囔囔。

他的爹娘這一次沒有像往常那樣哄著他,各自忙著自己的事。

“有得吃就不錯了,還挑挑揀揀,不吃魚,你有肉吃嗎?”

富農一邊奮筆疾書,一邊和妻子商量,“咱家後面的荷塘不知道可不可以。”

“不試試怎麼知道?”妻子十分興奮,掰著手指頭開始計算,“荷塘離家近,日後你耕田,我在家看著魚塘,時不時去投喂飼料,再加上家裡的雞鴨,日後收成多了送到集市上賣了,沒準能給孩子掙出點讀書的錢。”

富農瞥了一眼妻子的肚子,他妻子最近又懷上了,沒法下地乾活或者久坐著紡織。

站著投喂一下飼料應該沒問題,而且孩子多了,壓力也更大,妻子還想著讓孩子去讀書,給先生的束脩也是一筆開銷。

但是他也是支持的,看天幕說了那些當官的讀書人,連種地都比他家世世代代種地的農耕世家強。

還是得讀書,多掙點錢,就算讀不起書院,請個落榜秀才回家也得請!

富農當下狠狠一點頭:“成!”

【80年代初,華夏提出來開展“藍色革命”的構想。】

【“藍色革命”是指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向藍色海洋和內陸水域養殖更多的優質水產品。】

【60年代,華夏實現了海帶養殖生產“田園化”;

70年代,紫菜育苗和北移成功,推廣後年產量居世界領先地位;

鮑魚、扇貝、海參、梭魚等人工育苗相繼成功。

隨著“藍色革命”技術的不斷推廣,萬裡海域逐漸變為“黃金海岸”。】

【在淡水養殖上,華夏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是國際上公認的優良品種,不但質量高,產量也高,網箱養魚畝產最高突破10萬公斤,成為了集約化精養的重要方法

。】

“放魚苗咯!”

剛開年的一二月,春寒料峭著,村裡已經忙忙碌碌,開始清塘消毒,施足基肥。

整個村裡隻有一個大堰塘,村支部沒有給誰承包,看到大家都有意願,索性集體放魚苗。

村支書選擇出各類家魚,先稱重,按每家每戶的重量算。

村民一手交錢,另一邊有人往堰塘裡下魚苗,村支書負責登記,每個人多少斤魚苗,年底按照收成按比例均分。

等到魚苗放完,大家站在堰塘邊,看著新魚苗在還寒冷的水中蕩出來的一圈圈漣漪,仿佛已經看到了長大後的肥魚躍出水面。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又是寒冷冬季。

到了年底的時候,全村人彙聚在堰塘邊。

這是全村的大事。

村裡所有男丁集體捕魚,是一個豐收的快樂時光,岸上女人和孩子忙著撿魚、收攏到一起,最後統一稱重,按比例分魚。

“年前大家總共放了100斤魚苗,每家每戶的記載都在表格上。”

村支書拿出表格,也讓人抬出公平秤,看到大家一網兜一網兜的把魚放在公平秤上稱重後彙總,得出了今年收成的數量。

“年底現在收獲的成魚有616斤,按照比例均分。”

村支書看到肥魚的重量,眉開眼笑,村民也集體笑開了花。

更讓人開心的,就是分魚開始了。

“老王家,放魚苗10斤,分成魚60斤;”

“老李家,放魚苗20斤,分成魚120斤;”

“老江家,放魚苗50斤……”

村長每念出一戶,就有一戶人家出來領魚。

村裡有公平秤,大家夥幫忙一起分魚。

大大小小的魚在地上活蹦亂跳,水花濺的到處都是,但是大家都不嫌棄它腥,笑嘻嘻圍在近處看著。

最小的鯽魚,一年也不過3-4斤;大的鱅魚,一年可以長6-8斤,提一條可以夠一家四口吃好幾l頓。

“孫婆婆家,放魚苗3斤,也有18斤。”村支書念到孫婆婆,特意提醒幫忙分魚的男人女人,“來,給孫婆婆挑一條肥的,幫孫婆婆殺好直接提回家過年。”

人口少人家的放的魚苗也少,收獲的相對較少,但已經夠吃了。

比如孫婆婆,家裡隻剩下六十歲的老人和才十四歲的孫女,3斤魚苗的錢都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

但是到了年底,18斤的肉足夠她們兩過個好年。

“哎好,好,謝謝!”孫婆婆高興地看著鄰居幫忙把大肥魚開膛破肚殺好,也不嫌棄血腥,直接上前去提,她的孫女擔心老人提不動,堅持跟奶奶一人提著袋子的一個提手。

“回去我就把魚醃了,可以給孫女吃好久。”

孫女乖巧道:“奶奶你年紀大了,你也吃。”

“好好,都吃,好多呢!”孫婆婆笑了,大家也都笑了。

南方水多,靠水吃水,哪

怕是魚喜歡的水草也方便種植,

是村中統一種的。

放到大堰塘裡,

村裡人除了負責喂魚的人每日喂喂,其餘人各忙各自的農活,平日裡不怎麼管,相當於野生。

有了魚,養幾l隻雞鴨,再加上自家的農田菜地,種點糧食蔬菜自給自足,孫婆婆祖孫兩至少吃喝不愁。

等到大家差不多分完,當然很多時候沒法整秤,多一點少一點,在大豐收的時候也不是那麼在意。

“好咧,最後還剩一些,老規矩。”村支書看著被剩下的小魚,收起賬本站了起來。

老規矩就是扔回堰塘,再長一年,來年更肥!

“喲,過年啦——”

小孩子迫不及待等著這個時候,等堰塘裡的水重新放回去,抓起地上多餘的小魚,打水漂似的把小魚打回去。

“嗨呀輕點,把魚摔死明年沒得吃了!”大人們笑著教訓孩子,但也沒攔著。

——其實到了來年春天,村裡還會集體放魚苗呢。

.

“這個我們可以!”宋哲宗趙煦親自提筆把天幕上的養魚方式記載下來,尤其是那些前朝的書名,打算親自去藏書樓裡找找《陶朱公養魚經》。

南宋就是在江南水域,正合適。

南宋的農民跟他想到了一起去。

宋朝不抑製土地兼並,百姓普遍沒有田地,還好村裡有堰塘。

“咱們村有堰塘,還有會養魚的,多好的條件,大家夥一起來!”

“得找個公平的,德高望重的,不假公濟私的人來分。”

“對對,不能自己貪汙下來,那咱們的魚苗不是全白放了。”

“還得派人盯著,避免被人偷魚。”

一個靠水的村莊裡,農人七嘴八舌地出主意。

“讓村裡老人小孩閒著沒事就去盯著。”

“要是怕孩子掉水裡,就說水裡有好吃的,下去把魚壓死了沒肉吃了。”

吃肉對於小孩絕對是一個很大的誘惑。

嚇唬小孩對於大人來說也是一個常用的招數。

解決了擔心小孩溺水的麻煩,回到了最初的最大的麻煩:“那找誰來分魚苗?”

最後村長一拍板:“采辦魚苗的事我來。至於大家的魚苗數量,和如何分配,都寫在勸農亭的粉壁上,大家隨時可以去看。”

村人彼此一點頭:“成!”

在粉壁上公開著,誰想貪汙,就是公開處刑。

而且這時候因為造紙術和出版物的發達,村裡識字的人也多了起來,寫在粉壁上自己看不懂,總有其他看懂的人可以問問。

有了這個決定,一村人便風風火火開始乾起來,很快鄰村人知道了這個消息,也開始籌備……

【華夏食用食用菌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河姆渡遺址出土過菌類遺存物。】

《呂氏春秋》記載:“味之美者,越駱之菌。”

漢代的《神農本草經》記載了

十幾l種大型真菌。

到1300年的唐朝,華夏首次出現了係統描述食用菌種植的文字記錄。

韓鄂《四時纂要》記載了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取爛構木及葉,於地埋之。常以泔澆令濕,兩三日即生。”

——這是一種符合現代食用菌栽培原理的方法,取爛木埋在地裡,等同於現在人們在淺坑內填放培養料,出菇後不馬上采收,打碎後埋入土內,是為了利用碎片擴大播種,施糞和淘米泔水是為了增加營養素。

唐朝還發明了木耳的人工種植方法,到宋朝時期,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食用菌類專著——《菌譜》,書中記載了11種菌;元代《王禎農書》記載了古代人工栽培香菇的精髓。

.

“原來爛樹木都有作用,難怪天幕說要種樹。”

朱元璋從聽到天幕說大明農民土地不夠就開始發愁,他總不能把兒孫們都給殺光吧?讓他削兒子們的藩,才提了一句兒子們就開始哭窮,他又有些舍不得。

聽到現在爛木頭也可以培育可食用的菌子,朱元璋連聲叫好:“這菌子培育不占地方,是個好辦法。”

“唐宋可以,大明也可以。”

這一次的菌子種植竟然沒有大明,朱元璋覺得虧了虧了,必須得有名字。

清朝的玄燁也心動了:“漢人果然是擅長農耕,這爛樹木都能種出菜來。”

“是菌子。”心直口快還年輕的大皇子語氣帶著嫌棄。

其他皇子雖然沒說,但是此時的熱情遠沒有天幕說魚時激動。

不過這並不奇怪,滿清是漁獵民族,飲食習慣就是吃肉。

對魚肉都比對菌子的興趣大。

“不需要你喜歡,給百姓吃。”看出大皇子還要再說什麼,玄燁悠悠說道:“也不需要你喜歡百姓,你有本事不需要百姓種地交稅,也不需要百姓養牛羊馬給你吃肉給你打獵。”

大皇子閉嘴了,其他皇子也閉嘴了。

【現在,華夏不僅僅是世界上食用菌的第一生產國,還開展了螺旋藻的研究與開發。】

螺旋藻是35億年前的古生物,聯合國糧農組織曾稱螺旋藻為“人類未來的糧食”。

科學界曾經認為全世界的湖泊隻有非洲的乍得湖和墨西哥的湖泊能天然生長螺旋藻,1985年,科學家在雲南程海湖首次發現天然生長的螺旋藻,從此解開了我國研究開發利用螺旋藻的新篇章。

從墨西哥引進螺旋藻優良品種,進行人工良種馴化獲得成功,目前建立了以程海湖為養殖基地,以昆明為螺旋藻係列產品深加工中心的世界上最大、工藝最完備的螺旋藻天然養殖溫室,我國從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藻乾粉輸出國。

在螺旋藻的開發利用方面,醫藥、精細化工、食品、飼料4個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

“菌子不錯,大秦可以學。”嬴政看著農家人交頭接耳談論這個菌子培育技術,聽到他們時不時冒出“可行”“簡單”“可試”的詞語,就知道這個技

術對農家人而言不難。

一想到大秦又要多一種農作物,

㈡_[]㈡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也有了心思去研究這天幕特意提出來的螺旋藻。

“這螺旋藻聽起來很珍貴。”

可惜,完全不知道是什麼。

“還可以作為醫藥,莫非可以長生不老?”嬴政剛說完,立刻被大臣們齊齊盯著,不自在地咳了一聲,“朕說說而已。”

他真得沒有再吃丹藥求長生的想法了!

不過一想到雲南此時已經在大秦的版圖內,嬴政就更高興了。

天下的好東西真多!

果然還是得開疆拓土,每一寸土地都有用處,他覺得沒用隻是不知道。

【漢朝時期,張騫從絲綢之路帶回了西瓜。因為從西域傳入,所以被叫做“西瓜”,又稱夏瓜、寒瓜、青門綠玉房。】

起初,關於“西瓜”的最早記載,是《陷虜記》,記載了五代時期胡嶠出使契丹扣押七年,在此期間著有《陷虜記》反應契丹的地理風俗,裡面明確記載西瓜的經曆和西瓜的種植方法。

“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雲契丹破回紇得此種。以牛糞覆棚而種,大如中國冬瓜而味甘”。

但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廣西貴縣和江蘇揚州的漢墓先後發現了西瓜籽,於是西瓜在華夏的曆史被推向了漢朝,被認為應該是張騫在絲綢之路帶回來的。

清朝□□後,皇帝命令將山西榆次的西瓜種子送到福建,閩浙總督專門派人送到台灣。

【現在,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產地和消費地,現在華夏人人人都可以吃到便宜又美味的西瓜。每到夏天,西瓜就成了夏季的標配。

但是,在國外並不是如此,華夏人能夠吃瓜自由,離不開“瓜奶奶”吳明珠院士。】

1930年,吳明珠出生於湖北武漢。

1953年,她從西南農學院園藝係果蔬專業畢業,與“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同級校友。

因為新疆特殊的地理環境導致新疆的瓜甜度高,吳院士主動請纓、遠赴新疆,花了3年時間,走遍當地300多個生產隊,一塊瓜地一塊瓜地調查,最後收集了100多份資料,整理成44個品種,成為後來育種的基本材料。

1984年,吳院士在第24組種子裡培育出了又甜又脆的西瓜品種,這種西瓜被定名為“早佳8424”。

自此,質優價廉的8424西瓜迅速在各地生根發芽。

除了培育良種,吳明珠還讓西瓜實現了一年三季可種,推動了華夏成為世界最大的西瓜生產國和消費國。

目前,華夏已連續30餘年成為世界上西瓜、甜瓜種植面積最大、栽培品種與產量最多的大國,並擁有世界上參與人數最多、門類最全的西瓜、甜瓜專業科技隊伍。

此後,吳院士花費了一生的時間,投入在西瓜、甜瓜等瓜類的培育良種上面,西瓜得到大幅度增產,得以讓華夏人民實現了“吃瓜自由”。

.

天幕放出了一左一右兩幅對比視頻:

左邊是清朝時期,來自台灣的西瓜經曆了海運、舟運、車馬和人力擔著,曆儘艱辛千裡迢迢送到北京,送進了守衛森嚴的紫禁城。

禦廚把西瓜切成精美的一片一片,擺在精致的瓷盤裡,插著精美的銀箋,被傳膳的太監送到了雍正皇帝面前。

雍正皇帝坐在放了冰盆的禦書房裡,工作累了,聞到西瓜的清香,叉起一片吃了一口:“嗯,本年西瓜甚好。”

右邊是現代,衣著雖然色彩鮮豔但是看起來暴露而大膽的都市女青年下班之後,走進水果店裡,看到滿地各種各樣的西瓜。

她問起了價錢:“多少錢一斤?”

老板:“一塊二。”

“這麼貴,現在不是西瓜正上市時候嗎,我看彆人家有的才八毛。”

“我這是無籽西瓜,又甜又脆,不好吃你退我!”

“行吧,我試試。”都市女青年拿出手機掃了一下,天幕特意放出手機支付的頁面,呈現了“已支付32.8”的畫面之後,老板店裡響了起來:“您已到賬32.8元。”

女青年悠哉悠哉提著西瓜回家,用手指打開指紋鎖進入家中。

回到家中,她根本沒切片,直接把西瓜從中劈開,一把勺子挖在中間,吃得滿嘴汁水。

“哇,果然好甜!”女青年拿出遙控器對著空調一點,空調打開對著她一吹,顫抖了一下,“嘶,25度太冷了,得調高點。”

.

“朕都還沒有吃到西瓜!”劉徹酸了。

天幕說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的西瓜種子,是大漢的西瓜,他作為張騫的皇帝竟然還沒吃到!

“吃瓜自由,果然是吃瓜自由。”胤禛心情也很複雜,“從台灣來的西瓜,朕都舍不得賜給大臣吃,沒想到後世吃得那麼肆意。”

還有,那女人是用什麼付錢的?

又是什麼在叫“您已到賬32.8元”?

回到家中之後,女青年為什麼不需要用鑰匙,按個指紋就能開門?按手印不是用來簽契約嗎,難道女人在跟房子簽契約?

還有她房間裡的那會動會噴冷氣的又是什麼?

哪怕有大臣在抨擊後世女子衣著暴露,胤禛直接無視。

這麼多異常面前隻會在意女人穿什麼,簡直是酸儒,腐儒。

“難道天幕說得科技就是這些?那現在歐洲在進行的什麼工業革命,是不是也有這些?”

一想到這裡,胤禛有些坐不住了。

他相信,那些蠻夷定然不會拿出最好的最先進的產品來跟大清做買賣,就像大清同樣不會一樣。

那麼,他們藏起來的、大清不知道的武器,是不是就是日後滅掉大清的利器?

胤禛有了強烈的危機感,什麼閉關鎖國是祖訓,不行,得派人去探探虛實,各方面都得交流起來。

外國能學華夏的,華夏為什麼不能學外國。

隻能能穩穩壓在他們頭頂,勝利者才有資格書寫史書,史書上他想怎麼寫還不是他的自由。

【除了這一些,還有太多,太多的農業新科技。】

【比如現在的智慧農業,如果古人看到可能會以為是神仙之力。】

智慧農業下的無人農場已經實現了全自動農業,還有無人分揀農產品處理工廠,沒有人的空曠工廠與之相對的是忙碌的機械。

大秦時期,墨家人看得眼花繚亂:“沒有人這些機械為什麼會運轉?”

“那長長的帶子為什麼會動?”

“那些機械區分大小我懂,怎麼區分壞的和好的?”

“那些有顏色的光是什麼東西?”

三國時期,諸葛亮看著分揀機器人找到了靈感:“除了木牛流馬,原來人形也可以?”

沈括畫圖畫得毛筆都禿了,宋應星也顧不上思考大明會不會亡國,先記錄了再說。

智慧農業,雖然還不知道運行原理,但是對工匠來說,屬於他們的春天,到了。

【當然,這些優秀的農業成果離不開華夏曆代農學研究人員的辛勤付出。】

【清朝,有近現代化的農業學堂。】

【現代,有了天南海北的農業大學。】

【現在就帶您走進,華夏農業大學,讓大家一睹農學生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