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 不飄了(1 / 1)

第1章 不飄了

孟硯青是被凍醒的,她冷得整個人仿佛浸在冰窖裡。

她很是驚奇,又覺得新鮮,畢竟她已經很久沒感受過饑寒飽暖的滋味了。

那一年她撒手人寰,先是經過兩年的混沌歲月,之後有了清晰的意識,便一直飄飛在四九城上空,遊蕩於芸芸眾生間。

她會隨風四處漂泊,會如同燕子一般棲息在人家屋簷下,會看彆人家廚房冒出的嫋嫋炊煙,也會花大把的時間泡在圖書館中,不過這世間所有的一切都與她無關。

她也想回家看看,看看丈夫,看看孩子,卻總是不得近身。

她過了很久才明白,自己隻是一隻孤魂野鬼,已經徹底被這世間遺忘了。

她沒想到,如今她感到了久違的冷意,這不應該是她能感覺到的。

她睜開眼睛,眼前朦朧一片,仿佛被霧氣罩著,有一個什麼細微的暗色在她眼前輕輕晃蕩。

過了好一會,她的視線逐漸對焦,她終於看到,那晃蕩著的竟然是一隻蜘蛛,那小小生靈吊在一根細長的黏絲上,正忙碌在自己的那方天地中。

她疑惑,小心地坐起來,看向四周圍。

她發現自己竟然不是飄在空中,而是躺在一間狹窄的屋子裡。

她打量著屋子,太小了,甚至不能稱之為屋子,過於簡陋狹窄,旁邊堆放了破鋪陳爛套子,舊尼龍袋子裡塞滿了爛油紙和枯葉乾枝。

憑著孟硯青飄蕩十年的經驗,她知道自己死後沒多久就發生了唐山大地震,自那之後,四九城人家四處建防震棚,後來地震的事過去了,防震棚留下來堆積雜物用。

這應該就是一間防震棚了。

她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下隻有一張破褥子,爛得露著一簇簇變了色的棉絮,被子本身已經看不出色來了。

這時候,她聽到地震棚外有說笑聲,是幾個女人的聲音。

那幾個女人正說攢副食品票的事,說是馬上中秋節了,到時候買月餅肯定還得要副食品票。

“現在說是以後不用票了,可我早打聽了,不好買!咱還是得有票!”

“那可不,前幾天老陳家媳婦還說呢,說好幾個單位早早找他們訂月餅,哪有那麼多月餅,緊俏著呢!”

孟硯青一時有些搞不懂情況,便爬起來,湊到石棉瓦前,從縫隙裡往外看。

入眼所見的,是北京城常見的大雜院,秋日的太陽有氣無力地曬著,陳舊褪色的紗窗下,那幾個女人坐著小馬紮納鞋底子說話,旁邊一輛小竹車上有個娃娃咿咿呀呀在蹬腿。

風吹起來,將地上的爛油紙吹得撲撲簌簌的,也吹動那娃娃絨線帽子上的小毛球,那小毛球上的細絨便一顫一抖的。

這場景真實清晰,讓孟硯青知道,這不是做夢,也不是幻覺。

孟硯青心中驚異,打量著這院子好半晌,終於收回目光。

她又看了看這地震棚子,地震棚是用石棉瓦和油氈布搭成的,那石棉瓦很堅硬,邊緣處甚至有些鋒利。

她盯著那石棉瓦,好一會,終於屏住呼吸,試探著伸出手指。

她看著自己的手指逐漸靠近了石棉瓦,貼上。

並不會像以往許多次那樣如同虛影一般了無痕跡地穿過,她竟然感覺到了堅硬冰冷的觸感。

這讓她心中湧起驚喜。

這不是她應該感受的,她隻是一隻被遺忘的孤魂罷了。

她用了一些力氣,將手指按在石棉瓦上,之後收回,看著自己的手指。

手指上有著明顯的按壓痕跡。

這是人類的血肉之軀才會有的痕跡啊!

不過孟硯青並不敢高興太早,她環顧四周,最後目光落在那尼龍袋子的枯枝敗葉上,她蹲下來,試探著扒開那尼龍袋子。

——果然,她是能碰觸到那尼龍袋子的。

打開尼龍袋子,她在裡面翻找,幸運地找到一顆蒼耳。

蒼耳是帶刺的,她用刺來紮自己指腹。

輕輕一紮,她感到久違的刺痛。

之後,她便看到有鮮紅的血緩慢滲出,開始是小米粒那麼大,之後逐漸膨脹成了黃豆大小。

孟硯青顫抖著抬起手,用舌尖輕舔過那血跡。

她清楚地感到鹹腥,也感到溫熱。

她喜歡得眼淚都要落下來了。

這意味著什麼,她竟然活過來了?

她再次看了看外面,外面那些聊得熱火朝天的女人。

以前她四處飄蕩,沒有人能看到她,現在,彆人應該能看到她了吧?

她是不是應該走出去,看看彆人反應?

她略猶豫了片刻,到底推開地震棚子的門,走出去。

隨著“吱——”的一聲,她推開簡易的木門,走到了陽光下,也走到了那幾個女人面前。

她看到自己被太陽照射而形成的影子投在了台階上。

——她也有影子了。

一個女人麻利地納鞋底子:“要我說哪,這世道再怎麼變,拿到東西才是好的,這萬一不用票了,大家夥都撲過去搶,不就得漲價了嗎?到時候咱不一定買得起!”

大家紛紛點頭附和:“前幾天我想扯塊布做衣裳,結果可倒好,根本買不著,王府井都沒有,全被他們搶光了!”

另一個抬起手,用看不出底色的舊手巾給孩子擦了一把鼻涕:“說得就是這個理兒,不要票,月餅還是緊俏,咱還是買不到!”

旁邊一個織毛衣的聽這話,卻是嗤笑一聲:“什麼都得看路子,有路子的話——”

她說到一半,聲音突然噎住。

她嘴巴僵硬地張著,就那麼不敢置信地看著孟硯青。

“這,這,這——”她嘴唇顫抖起來,話不成句。

旁邊幾個女人聽了,疑惑地看過來,於是她們全都看到了孟硯青。

頓時,所有的人臉色慘白。

那納鞋底子的更是“啊”的一聲大叫出來。

“鬼啊——”

聲音尖細,穿透了幾重院落,驚得屋簷上的貓“嗖”的一聲溜了。

************

明明她已經活過來了,可為什麼彆人一眼認出她是鬼?

她和人有什麼不同嗎?

孟硯青很是困惑。

不過很快,更多人湧入,她被大家團團圍住,在眾人的議論紛紛中,她終於明白了事情原委。

她現在的身份不是孟硯青了,而叫孟建紅。

孟建紅今年才十九歲,家住廣外大雜院,後媽養的,下面有個妹妹差不多大,叫孟成秀,是後媽帶進門的

彆看孟建紅是她爸親生的,可她爸就偏疼孟成秀,沒辦法,沒了媽就沒了爸,這爸耳根子軟,隻知道聽後面媳婦的攛掇。

孟建紅打小就是爹不疼媽不愛的主兒,淒風苦雨長大,好在生在北京城,有居委會管著,倒是也不至於不讓上學,如今高中畢業了,沒考上大學,在家賦閒等著招工。

結果家裡做主,要讓她嫁給一個二婚男,那男的年紀也不小,還帶個孩子,對方給的彩禮多。

孟建紅是個悶不吭聲的性子,被人欺負了也不說,但她氣性竟然很大,不想嫁給那男人,一氣之下竟然跳河了。

本來人都死透了,放在地震棚裡,她家裡已經準備找個男人合棺,打算趁機再賣兩個錢,誰知道家裡人剛跑出去張羅買主,這邊人又醒過來了。

孟硯青聽到這一切,多少有些意外。

她認識這一家子,雖然沒什麼血緣,但卻聯過宗。

孟家曾經也是大家族,祖上書香門第,出過翰林,同治年間棄官從商,經營珠寶玉器店,並倡導成立了成立珠玉行業會,及至民國,已成大氣候,旗下也曾投資煤炭、鐵路和銀行等,堪稱民國大家。

孟家的敗亡是四十年代末期的事了,而從興盛到衰敗,從世家大族到四處零散,這其中自然有許多分支旁族,這廣外大雜院孟家一支,和孟硯青祖父有些交情,所以聯了宗。

到了孟硯青這一代,已經沒什麼來往,不過孟硯青父親回國後,這邊還是找過去,有過幾次交道。

就孟硯青所記得的,她見過小時候的孟建紅。

那個時候自己才十三四歲,過年時候廣外孟家去自家走親戚,抱著才沒幾個月大的孟建紅。

孟硯青那時候還是大小姐派頭呢,便隨手把手腕上的翡翠手鏈摘下來給了孟建紅,說讓孩子拿著玩去吧。

孟建紅她媽當時還感謝得很。

之後趕上了特殊時候,孟家日子不好過,廣外孟家怕受連累,就再不和他們家走動了。

孟硯青沒想到自己竟然成了孟建紅,昔年那個抱在懷中的小娃娃。

在眾人的圍觀中,她進到了孟建紅家的房中,看到洗臉架上鑲著的鏡子,她湊過去看。

這孟建紅竟然長得和她很像,乍一看不太能分出來。

孟硯青對著鏡子,看著眼前這熟悉的面容,開始想著現狀。

孟建紅跳河死了,她借著孟建紅這身體重活了,成了孟建紅,也就是說,自己可以像普通人正常人一樣,活下去了?

想到這裡,她還是不太有真實感,便在屋子裡蹦了幾下,感受身體的重量感。

她能感覺到自己沉甸甸的,不會稍微不留心就飄起來了。

一時看到旁邊的白爐子,她又伸手過去烤火,湊近火源時,她清楚地感到手指被烤到的灼燙感。

寒冷,灼燙,疼痛,重量感,溫熱的血液,以及被陽光照射下的影子,這些她都有。

她真的活了。

孟硯青後知後覺地激動起來。

她原就有些不甘心,有些遺憾,如今活了,她可以重新來過了。

作者有話要說:  重生的這戶人家隻是給女主一個身份,三五下解決了後面基本沒什麼戲份。

重生這戶人家和女主無血緣,祖上聯過宗(大概意思是同姓,大家合並成親戚),類似劉姥姥和賈家的關係。